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能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在农村里,请客吃饭是有很多讲究的,而这些讲究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如果在待客方面一些规矩不遵守,会被客人耻笑,既丢失了脸面,又失去了一次合作的机会,所以来说这事情也是得不偿失的。虽然说一些老规矩不立不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遵守的好,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传统。

所以今天我们就说一下这请客吃饭的农村俗语,而俗语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是“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能六”,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呢?李子来回答。

“菜不摆三”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请人吃饭的时候,摆菜不能放三盘,否则的话会被客人认为不尊重,而一些讲究的客人也会因为此事和主人吵嘴。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客人嫌主人摆的菜少吗,不是的!

这是因为:农村老人认为,这“菜摆三盘”是祭祀先人的摆法,我们在农村里也经常看到,父辈们在祭祀先人或者神灵的时候,总是摆放三盘菜,放三双筷子,放三个酒杯。那么为什么古人要这样做呢?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因此这三则是代表着万的意思。

而在祭祀方面,古人是非常重视的,而三个菜则是代表着万个菜的意思。而且古人一般用牛、羊、豕三种牲口祭祀,而贡桌上也就放三道菜。

所以老祖宗认为,这“摆放三个菜”是祭祀先人或者神灵的,因此这宴请客人摆放三个菜也是不适合的,对客人来说是很不尊敬的。

“筷不成五”是什么意思:

“筷不成五”自然不是指的五根筷子的意思,而是说的这筷子不能有五种放法,否则这筷子放错了,也会被人贻笑大方的。都是哪五种放法呢:

筷子不插在米饭或者菜上:而农村老人认为,筷子插在米饭上是很不吉利的,只有办丧事的时候,筷子才平放在碗上或者插在米饭上,而这样就是“死人饭”的意思。所以农村老人也是非常忌讳这一点,而这对客人来说更是不尊重了。

筷子不能交叉摆放:在传统文化中,这筷子也是不能交叉摆放的,这对客人来说也是很不尊重的。因为老祖宗认为,古代打官司画押的时候,类似筷子的两根棍子才会交叉使用的,这样摆放明显是让客人吃官司嘛。

筷子不能长短摆放:我们这里的餐桌上都是忌讳“长短筷”的。因为这筷子的长短摆放是要放到棺材里面的,就是给先人使用的,所以来说,筷子这样的摆放被视为不祥的,有“死亡”之意。不仅如此,在日常用餐时,筷子的这种摆放会被家里的老人骂的,会有“三长两短”之意,这可是不好的现象。

筷子尖头不能朝外:这句话是非常好解释的,如果主人在摆放筷子的时候,尖头朝外的对客人来说是不欢迎,有敢走客人之嫌,意味着这个宴会已经完成,你坐下自然没有什么用。所以说一些讲究的人看到筷子这样摆放后,也是很生气的。

筷子不能用脏的:吃饭用筷子自然是要讲究卫生的。如果在宴会的时候,给客人一双比较脏的筷子,这让客人怎么想,以为主人不尊敬自己,一些认真的客人当时就走了,不会做这个酒席的。

“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

农村酒席桌上人数一般是八个人,代表着“八仙过海”的意思。但是老祖宗认为,如果这酒席上人数少的话,七个人也是可以,但是不能做六个人,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客人们坐成“乌龟席”,这六人的“乌龟席”在农村人眼里是不好听的。因此也就有了,“请客不能摆三盘,坐席不做乌龟席”的农村俗语。

那么什么是“乌龟席”呢,“乌龟席“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就像是一只乌龟在爬的模样。这乌龟自然是好的,而代表着长寿的意思,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乌龟王八”就是骂人的意思。因此这样的坐席对客人来说也是不好听的。

所以来说:

在农村里,人们坐席吃饭的时候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但是随着现代的发展,人们已经完全不在意这些了,特别是一些小青年请客的时候,三个菜也行、五个菜也可,坐席人数上也不管一些“六人乌龟席”等。但是来说,古人的这句俗语还是要传承下去的,而这也符合老祖宗的待客之道。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在农村,常听到人们说一些待客之道,可能话语上让人听着不太舒服,但话糙理不糙,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像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说的就是家里有人来做客,就餐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摆三个菜,筷子也不要摆成五种形状,而且不要六人一起就坐吃东西;下面具体来说说看:

一、为什么菜不摆三?

话说家里有客人来,好酒好菜都拿来招待,吃的越丰盛当然越好了;不过若是人少的话,菜少些,也不要摆三个菜;至于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人们对一些字的谐音比较忌讳,像三谐音“散”,有离开的意思,人家难得来你家做客,吃东西摆三样菜就有让人吃完赶紧走人、不欢迎久留多聊聊的意思,也就是“驱客令”,这是不好的。

其实,像人们对一些字的谐音比较忌讳,很正常,不单是三(散)这样,像买东西送人也一样,比如送梨被认为梨谐音离,有分开的意思,也不好。

二、筷不成五,是哪五种?

家里有客人来了,饭桌上除了摆好菜,还要摆些碗筷的,一个碗对应一副筷子;而筷子的摆放也是有些讲究的,不能乱放,不然会失礼,让人尴尬的。筷不成五指的是筷子不能给人用脏的、筷子不插在盛有米饭的碗里、筷子不能尖端朝外、筷子不能一长一短放、筷子不能交叉放,而是干净整齐的放。

筷子不能给人用脏的:给客人用的筷子是要干净没有积水的,所以要是之前有人用过要洗干净放着滴水了再拿去用;而若是席间客人不小心弄掉筷子,脏了,要给客人换副干净的筷子。

筷子不插在盛有米饭的碗里:小时候乡居小菜这样摆放筷子被妈妈骂过,说像祭拜,不吉利,命令我拿下来;所以有客人来也是不能这样放筷子的。

筷子不能尖端朝外:我们农村那边吃东西摆的筷子,稍尖用来夹菜吃的那端是朝饭桌中心的,不能尖端朝外,一是怕不小心扎到人,二是尖端朝饭桌中心有吃饭、开饭的意思,要是朝外就有吃完、散席的意思,所以招待客人也是不能这样放筷子的。

筷子不能一长一短放:小时候调皮,准备吃东西的时候,拿着筷子就喜欢这样放,一个朝饭桌中心伸,一个朝饭桌边挪,一长一短不整齐,又被妈妈说了,你这样搞,到时候要是有客人来怎么办,丢脸了,要放就放整齐了;其实,不给这么放,是因为筷子是拿来吃东西的,那么摆放有不尊重人的意思,谁知道那筷子是不是被其他人用过随便那么放的呢。

筷子不能交叉放:筷子是成一副的,有两根,大小长短一样,筷子不能交叉放,其实也是跟不能一长一短放,一样的道理,讲究的就是一种尊重;而交叉放不管是斜的还是成“十”字型那样的都不行,叉着放的形状像平时我们否定别人的时候打的“X”符号,给人的感觉不好。

三、席不成六,又是为什么?

“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因为以前人们吃东西用的是长桌子,长边各两人坐,短边各一人坐,好像安排得挺好的,其实呢,从某些角度看,就有点乌龟席的既视感,给人不友好的感觉,好像是背地里骂人的意思,叫人怎么安心的一起吃饭聊天呢,尴尬还来不及呢。

当然了,这些是过去的讲究了,现在的人们生活用品、生活习惯也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一些旧时的俗语说法虽然话糙理不糙,但就看人们讲究不讲究了,若是遇到讲究的人,而自己却不懂这些,招待不周,那就不好了。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谢悟空!

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以上所讲的是我们的古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结婚的喜庆日子,要好酒好菜招待所有的来宾贵客,当然要有自己文明礼仪的规矩,首先从数字上来体现主人的文明与忠诚之分,比如菜不摆三,其原因是奇数,单纯的,过喜事就要讲究双数才是正确的,单数是不适合配用的忌讳。

筷不成五,也是单数,而且喜事的最终目地希望二人相爱,温柔善良幸福美满的心愿,五与武同音,有不协调的含义,是忌讳的关键!

席不成六,是指六与绿相近,喜事是以红为象征,最忌讳绿的用意。这些细节规程,到现在还广范流传,有很多上了年岁的老人,每到人家贺喜时,都在观察有多少席,每席有多少菜啊,主人给贵宾们安的是什么席啊?丰盛不丰盛阿等等,这是很正常的讲究与习惯。所以,古人说的很有道理的。这是人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知识!这是我的观点!对于否,望朋友们点评交流!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对于一些农村俗语主要是经过贴身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图个吉利而汇集而成的语言,朗朗上口,容易让人记得,可以时刻的提醒人们要注意这些问题。因为好多人都为了图个吉利才参加一些生活聚会的场合,比如说就餐也有很多讲究,题主所说的这个农村俗语就是在用餐方面一定要注意这种现象的发生,防止参加的客人心里痛快。对于“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菜不摆三”的意思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摆三个菜,因为吃饭吃一个团团圆圆红火的场面,所以有一个好的心情,身吃的饭才香甜可口。在我国有好多问题都是很避讳的事情,词语的谐音这方面也比较多。“菜不摆三”中的三字,其实就是用了谐音的意思,三的谐音就是散,这样就弄得一个吃饭是一个团圆团聚的事情,结果成了一个分散的事情,或者说吃起来叫散伙饭,也就没有其他的好的寓意了。所以在白菜的时候尽量要避开三个菜,其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也是很注重这些事情。“筷不成五”的意思不是说桌子上不摆5双筷子,这个和“五”这个数字是没有关系的,而是说筷子不等长,一般都需要找筷子基本长度一样的。不能够出现三长两短的现象,或者说是5双筷子都不一样长,对于农村来说是非常忌讳的,因为筷子等长才能够好使,如果筷子不正常的话,夹菜是非常难使的。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里筷子的来源不一样,所以筷子的长短有时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有些人特别的注意这一点,所以礼节上一定要注意,招待客人的时候筷子一定要使用同样的筷子最好。“席不成六”的意思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在作息的时候,参加坐席的人员一桌不能做成6人,一般作息都是很有讲究的,人员也特别的多,一般每桌坐席的人都在8人以上,平均在10人左右。所以做成6人就等于浪费了这桌的酒席,因为每桌的酒席都是差不多的。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坐席的人如果是6个人的话,从上面可以看到就像一个乌龟的形状,所以为了图个吉利,安排坐席的人一般不会安排6人坐席的。总之,对于“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这句俗语就是一些关于吃饭时候的一些礼节的讲究,尤其是我国非常注重礼节,听你讲究一些生活的细节所以在吃饭或者是招待客人的话,或者是参加酒席的话,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的生活小细节,这样能够对生活增加很多的快乐的成分,能够吃把饭吃得更香甜,而且还让人心情绪更愉悦。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讲究?农村俗语,都是过去农村某些地方在农民之间产生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约定俗成的,在一定区域内流传的,农村通俗语言。就这一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却成为一时的农村待客的乡规民约,否则是不成敬意,对客人有侮辱、欺负、轻视、不敬等等的意思,是不道德的行为。

“菜不摆三”,在我国古代礼仪中,招待客人,一般都不能使用三碗菜。三碗菜是祭祀上使用的,是专供给神佛、已死去亡灵,使用的“三牲”,即猪、鸡、鱼,是对先人祖辈的敬奉。古代,在农村若是家里来了客人,切不能使用三碗菜横摆在桌子上,是对客人大不尊重,把客人当作死人来招待,是对客人最大的诅咒和侮辱。这种行为,在我国古代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是被公众所反对的,会受到世人指责的。

“筷不摆五”,“五”是指古代“五福”,有“五福临门”之说。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源于《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是古代中华民族关于幸福观的五条重要的标准。由于其中的某些汉字,与古代帝王的名字相同,产生大讳,一度停止流传。后在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把“考终命”改为子孙众多,把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流传至今。在农村,人人都祈求五福,对幸福无限追求和向往,吃饭时,桌子上摆放五双筷子,意味着“吃掉了五福”,再没有幸福了的意思。这是古代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不合客观事实的说法。

“席不成六”,在农村招待客人,不能围绕桌子摆放六把坐椅。原因是侮辱、歧视和不尊重客人的意思。一桌酒席就象一只可恶的王八一样。王八就是水产品鳖鱼和乌龟,在古代,乌龟、王八都是骂人的话,如“乌龟王八蛋”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农村招待客人,不能使用六个坐位的酒席,只有六位客人,也要多摆两个闲置的坐位,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总之,这句农村俗语,是沿袭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元素,在当今农村,是过时的,被淘汰的,没有现实意义。当然,在农村有些农民对古代文化素养非常高,经常向周围的人传播这些古代文化。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农村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么意思?有啥说法吗?

在农村有很多俗语都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平时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些,像“吃饭不出生,富贵走一生”,都是告诉我们吃饭要我有礼仪,同样的今天这句“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也是有着很深的含义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下。

菜不摆三图吉利

在农村有很多的讲究,有很多已经不断升级和改变,唯有一个讲究不会变的,那就是成双成对,所谓成双成对不单单是说结婚,在生活中也是用的到的,这里来人招待的时候一般都是双数的才菜,那怕,二个、四个、六个,这样是双数看起来吉利,另外三也是一个神鬼使用的数字,所以都会避开,单数同样不会使用。

筷不成五避祸事

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词,那就好“三长两短”,正好是五的合数,所以即便有五个人吃饭,也不能拿出五双筷子,这样寓意不好,宁可多拿出一双取“六六大顺”,这样吉利。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筷子必须拿一样的,不能有长有短,也是避讳“三长两短”里的五字。

席不成六乌龟局

在以前的时候农村都是八仙桌,一面两个人正好八个人,如果一桌子只有六个人的话,就要我有特殊的坐法,不能够在对称两面出现一面一个人的情况,这样看起来就是一个乌龟的形状,这样的局面很不雅观,所以才要避免这样,可以在三年坐下一面空着,现在一般是圆桌,不会出现我这个局面了。其实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已经不怎么在意这些事情,现在都是按新的理解,基本上不会特意去避讳这些,只要高兴就好,讲究的太多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是聚能三农,欢迎大家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