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虽然玉米是四大作物之一,而我国对玉米的消费在今年也是日益增加,但是来说玉米1.5元时代是不会到来的。今年由于特殊原因,可能会造成玉米价格上涨,但是今年的玉米价格能达到1.2元一斤就很不错了,至于1.5元一斤的玉米价格是不会达到的,即使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而具体原因李子来分析一下:

我们首先看一下现在的玉米价格: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3月20日,国内玉米市场深加工企业收购均价为1873.44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35元/吨,较2月底的1866元/吨上涨11元/吨。从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来看,其中东北深加工企业上调至1753~1830元/吨,较2月底上涨20~50元/吨不等,而华北玉米价格在1900~1950元/吨,部分较2月底上涨10-40元/等。

从部分港口的玉米价格来看,其中辽宁锦州港口上调至1875~1900元/吨,较2月底上涨20元/吨,广东蛇口港上调至1990~2000元/吨,较2月底上涨20元/吨。因此从最近的玉米价格来说,现在的玉米还是以上涨为主的,但是造成玉米最近一段时间的上涨因素是什么呢?

这段时间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

第一,玉米供应端减少,各地贸易商,玉米加工商进行抢粮。

由于现在的玉米加工企业已经全面复工,因此下游玉米淀粉加工企业也将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来说,现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大户的余粮还有3~4成左右没有售卖,还有华北产区的玉米种植户最近卖粮积极性有所下降,这样对贸易心态形成压制,加工企业库容有限,原料收购调涨动力不足。因此在供应端减少的情况下,各地区的玉米贸易商,以及加工厂对玉米进行积极购买粮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短暂回升。

第二,养殖场的玉米需求量增加。

由于近段时间的生猪价格上涨等原因,现在的生猪价格保持在17元一斤已经一段时间了,所以很多农民对今年的养猪行业看好,因此就加大了生猪的存栏量,而今年的生猪存栏和去年相比,确实是增加的很多。因此在玉米为主要原料饲料需求不断增加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抬生了玉米的价格。

那么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玉米价格能达到1.5元一斤吗?

第一,酒精原油等价格下跌,以及玉米的消费偏弱等原因,不会造成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

现在玉米原料成本上涨的,以及这段时间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消费迟缓等影响,整体消费偏弱,导致淀粉和酒精等产品价格回落。还有这段时间国际原油暴跌至30美元附近,这对生产燃料酒精企业效益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的,因此玉米酒精价格趋弱,原油价格下跌等原因下,不会造成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的。

第二,五月份的天气逐渐回暖,种粮户的售粮意愿增加导致玉米价格平稳。

随着玉米主产区随着天气回暖,而基层种植户售粮意愿增加,特别是在5月份的时候,玉米因为储存困难等原因,导致玉米加速流入市场。而在玉米加工企业库存压力的情况下,陆续玉米收购价来控制上量。因此来说,在5月份的时候,在基层种植户售粮上升的情况下,也一定程度减缓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

综上所述所以来说,虽然这段时间的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是来说现在的玉米涨价只是短暂的。虽然在此后,玉米的价格因为需求量增加而出现上涨,但是来说,玉米要达到1.5元的时代是不可能的,至于玉米的价格在多少位最高点,笔者认为1.2元一斤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达到1.5元的水平,别说2020年5月份或秋玉米收获之前不会发生,在最近几年内出现的可能性都很小。奉劝一下,头条在农民朋友中的普及还是比较广的,就别用这样的信息来误导大家了。其一,当前玉米价格水平,东北地区经过了春节以来的持续稳中上涨之后,在3月下旬初收购价格基本处于1540-1810元/吨;华北地区前期有一段时间的下跌,目前主流收购价格区间在1780-1910元/吨;东北港口主流收购价格在1920-1950元/吨,南方销区在2000-2160元/吨。可以说,距离3000元/吨即1.5元/斤还有很大的空间。其二,在2020年,原本被看好的玉米行情,最起码要好于2019年的行情,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可能会发生变化。毕竟,对下游需求的影响太大,餐饮业、制造业、建筑、旅游等,能够产生消费的,大部分受到的都是不利影响。更别说,饲料养殖行业还在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深加工行业的产品价格偏低、库存高企,经济形势不好也不利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销售。综上所述,在粮小咖个人看来,随着基层余粮的进一步减少,国内疫情形势控制较好、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进入4月份之后,消费需求也会逐渐恢复,对于玉米的行情来说,也是利好的,预计在春耕之前农民手中的余粮出售阶段暂停,市场供应将会以渠道库存为主,玉米价格或将进入偏强态势运行,如果下游消费回暖较好,且进口粮到货影响有限的话,预计5月份前后还是,直到8月中下旬早春玉米收获上市之前,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总体缓慢上涨行情。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关于今年玉米价格,各地市场行情表现差异很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的确逼近1元以上,但这种情况在目前看来仍是个例,短期内难以支撑市场行情走势,另外,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供需关系,如果物流通畅、市场供应充足,自然不利于玉米价格有较大涨幅,尤其是近期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为“国家队”收购,才一定程度上调动玉米市场购销积极性,但目前临储玉米库存量仍高达5000万吨以上,不可能再重走老路进行大量收购行为,因而玉米价格上涨空间非常有限,切莫盲目幻想而贻误最佳出货时机!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近期玉米价格的确利涨,而去年玉米产量下滑可能被低估!随着国家队收购出手,再加上用粮企业恢复需求,使得目前玉米价格迎来了上涨,例如:多地的粮库开始收购,而用粮企业也积极抢粮,其中玉米深加工发达的山东用粮企业的到车数量已经达到700~800辆,短期内或继续增加,另外,各地贸易商也开始积极加入抢粮队伍,进而明显增加了玉米市场需求量!根据近期各地售粮进度统计来看,玉米产量最多的东北各地余粮仅为20%~35%,使得基层余粮略显偏紧,也从侧面印证了去年玉米总产量明显下滑的事实!因此,我感觉在目前需要走高趋势下,玉米价格仍会继续上涨,但涨幅空间也不要有太大期望值,毕竟市场供需变化仍受政策调控影响。

二、玉米价格越高,收购要求越严。我们都知道,影响玉米价格除了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影响外,玉米质量、水分、物流运输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据我了解,今年在山东等地的确有粮库收购价格挂到了1元以上,但要求却特别严格。要知道,去年玉米多为晚熟晚收,再加上天气等不利影响,使得玉米水分偏大,略有霉变,进而影响了玉米价格,因此,即便目前看到玉米价格涨到了1元以上,估计很少农户余粮可以达到收购要求,自然也就卖不出这价位!而对于玉米贸易商今年多变得谨慎,不敢冒风险盲目高价售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米涨价空间,所以说,我感觉今年玉米价格虽有上涨,可能仍多处在1元以下徘徊。难以接近题主心理价位。

三、玉米市场趋于平稳,优质玉米可以再等等!我们家处于山东鲁西北,家里玉米已经全部卖掉,卖价为0.92元/斤,与去年差不多,但水分偏大,而根据了解,目前华北、山东等地玉米购销非常活跃,但高水分玉米较多,使得用粮企业和贸易商下调收购价格,而当前因特殊时期影响,养殖业也不乐观,使得玉米饲料需求增长乏力,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因而当前玉米市场需求主要以国家队收购为主,导致收购支撑力量有限,只能短期内保障市场需求稳定,但后期仍会以市场消耗为主,使得玉米价格上涨空间会越来越小!

不过,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需求增加,使得优质玉米需求量不断攀升,收购价格上也增幅空间最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玉米行情,尤其是去年多因素影响,使得优质玉米产量非常有限,可能会在后市行情迎来更高价位,如果题主有这类资源的话,或许可以冲击1元以上的玉米高价,但今年特殊年份内逼近1.5元的机会估计渺茫!(以上为个人见解)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今年的9--11月份,玉米价位不可能达到1.5元/斤。从年初至今玉米的行情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半个月内每吨上调接近100元,这种快速涨价的势头,生产者看到了希望。但是并不能以此情况判定至未来的秋季玉米价位能涨至1.5元/斤!

玉米的价格波动有属于自己的规模,也是玉米的供应与需求关系所决定的。当一定时期内玉米的供应量充足而实际的需求不足,玉米行情处于供过于求,价位属于下跌的态势;当一定时期内玉米的供应偏少,而实际的需求旺盛,玉米属于供不应求的行情,价位上调的概率增大。

从年初至今玉米上调势头强劲,与今年的肺炎疫情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防控疫情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社区进入限制、农村村庄进入限制等,根据情况客运暂停以及交通等方面,以玉米为主的养殖饲料原材物料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比如9--12月份玉米价位回落到19年的谷底中,可没想到疫情的影响迅速走出了谷底,当前各地的玉米价位已回归19年的谷峰位置中。

注意:此时的涨价并非总体的玉米紧缺所致,很大原因在于产区的玉米不能很好的交易、流通并及时运出,而下游终端市场养殖户或者需求者又卖不大玉米,出现了两头互不干涉的情况,卖方卖不动,买方买不到,加剧了玉米的上调,涨价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玉米的年涨幅在粮食作物中算是比较高的,一年内能有10--15%的涨幅很不错。而当前玉米的价位每斤才1.0元左右,距离秋季目标价1.5元/斤相当于是现价基础上上调50%,可历史行情中总未有过此中情况出现。另外历史高价从未涨至1.5元/斤是所以从此方便考虑,涨至1.5元/斤的可能性很低。

综上几个方面考虑,在五月份北方夏玉米种植之际,玉米的价位1.5元/斤不会到来。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关于玉米价格能否达到1.5元/斤的话题,我们先来看看近期玉米的收购价格情况。3月20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全国主要粮食的收购价格周报,全国玉米的收购价格区间为0.75—1.16元/斤,平均收购价为0.9元/斤,环比涨幅为0.3%。从区域上来看,东北主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为0.8—0.97元/斤,基本上处于1元/斤下方运行;华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区间为0.86—1.06元/斤,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站上1元/斤;西北、西南等地玉米收购价格为0.75—1.16元/斤,四川地区玉米价格表现较好,平均收购价格达到1.05元/斤。

从上面的收购数据来看,当前的玉米价格离1.5元/斤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东北主产区为例,平均收购价要达到1.5元/斤,意味着要在当前玉米价格的基础上,价格至少要再上涨50%。华北、西南等地玉米价格想要突破1.5元/斤,那就需要上涨30-40%。在今年5月份或者下半年秋收之前,玉米价格想要突破1.5元/斤,微尘微视界认为难度很大,除非有重大利好因素推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玉米粮源已不再进行国储收购,地方轮换收储提振市场有限

在2016年之前,东北主产区的农民种植玉米,基本上也不要担心销路问题,因为那时有国储收购,每年到基层售粮高峰时,会执行相应的收购预案,就跟如今水稻、小麦收购方式一样。在2013年、2014年时,玉米的收储价格达到了峰值,三等粮源最高收购价达到1.12元/斤,随后回落至1元/斤附近,2016年开始,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不再进行国储收购,转向市场化收购,这一转变之后,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价格就再也没有突破1元/斤。如今国储收购已不复存在,每年只有地方性轮换收购,但这样的操作,对市场提振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大部分地方性收购,基本上是顺应市场价,就拿东北主产区来说,换库的收购价格也在1元/斤以内。

二、玉米消费需求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深加工企业暂时无法承受1.5元/斤的玉米价格

从消费市场看,玉米的消费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占据玉米消费量的30%左右,而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比较低的,因为大部分是属于初级加工,比如生产玉米淀粉,下游的消费量不太理想,导致企业的产品库存量偏高,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另一方面,玉米饲料需求占据玉米消费量的60%左右,虽然当前生猪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地区猪价在18元/斤,理论上来说,玉米价格上涨至1.5元/斤,养殖户、饲企等是能够承受的。但目前处于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时刻,如果饲料价格上涨50%以上,很明显这样的涨幅超出了市场预期,不利于养殖户补栏复养,相关方面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

三、产销缺口是相对动态的,国内玉米粮源供应量较为充足

有的人之所以对后期的玉米价格有所期待,甚至认为有可能突破1.5元/斤,这主要是认为存在一些利好因素,比如临储玉米库存量低于5000万吨,临储玉米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生猪存栏量持续向好,多个养猪大省猪源正处于恢复的状态,玉米饲料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而5月份至下半年新玉米供应市场前,中间是有一个“空档期”,因为此时基层农户手中基本上没有多少余粮,而贸易商容易出现一定的惜售,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了增加厂门口到货量,就容易上调收购价。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粮源的产销缺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19年玉米总产量为2.6万吨,2019/2020年度玉米的消费量为2.8万吨左右,理论上来说存在2000万吨左右的缺口,可实际情况是,国内玉米粮源的供应量是相对充足的。

四、内外价格差进一步扩大,容易推动进口粮源大幅度增长

如果国内的玉米价格达到1.5元/斤,对种植户来说有一定的利好,但要等到下半年新玉米供应市场时才能变现,行情能否持续就很难说。而对于贸易商来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度增长时,意味着内外价格差会明显扩大,根据2019年玉米的进口均价来看,进口均价仅为0.76元/斤,与1.5元/斤相比,有着50%的利润空间,贸易商会非常活跃,国内的深加工企业,也会加大进口玉米的采购量,长期来看是不利于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2020年玉米的进口关税配额依然为720万吨,从往年的进口量来看,今年的进口总量也难突破这一数额,但源源不断的低价进口玉米,对国内的玉米市场还是有不小冲击的。

总之,今年5月份或者下半年新玉米上量前,国内的玉米价格都很难达到1.5元/斤,在玉米主产区即将春耕之际,种植户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要被短期的市场行情所迷惑。如果春耕之际将玉米价格进行一番炒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容易增长,后期玉米产量有保障,同时,地租、农资等方面也可以顺势涨价,等到后期集中售粮时,粮贩又可以趁机进行压价,真正受益的恐怕还是那些贸易商,对于粮价上涨,种植户很难获得较好的利润空间。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价格1.5元时代,是否在5月份或者秋玉米到来之前实现”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玉米的1.5元时代,是不是在五月份或是秋玉米下来之前到来?

作梦吧,1.5元,好期待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