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今天是12月22日,冬至节。在农村里关于冬至节的农村俗语挺多的,有关于冬至养生的俗语,还有冬至冷暖的俗语。总之来说,人们对冬至节这一天还是比较重视的,我们这里留在冬至节这一天吃水饺,以象征着在新的一年的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因此今天我们就说一下这句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呢?李子来回答。
冬至节的由来古人在历法上发明了夏至和冬至,夏至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而冬至就是一年当中最短的一天。这是因为在过了冬至节后,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因此也有了“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农村俗话。
虽然在过了冬至节后,太阳日照时间一天天的延长了,但是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真正的天寒地冻的节日还没有到来,特别是进入小寒和大寒后,天气才会冷到顶点,所以说进入冬至节不过是寒冷的一个开始。
那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今年的冷天来的要晚一些呢?根据今年的日历来看,今年的冬至节是阴历的十一月二十七日,恰恰在月尾。所以按照农村俗语来推断,今年冷的天气该是明年的正二月份,所以说在今年冬天会出现暖冬的天气,但是过了春节以后,会出现冷春的天气。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天气冷在正二月呢?
关于冬至的农村俗语有很多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如:“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在冬月初,那么过年的时候必定会出现寒冷的天气。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在月中,那么今冬虽然天寒但不会太冷。还有就是上述的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这句俗语的意思简单明了了,就是谨防可能明年出现的“倒春寒”现象!
如果按照历法来看,小寒的时节在腊月十二,而大寒的时节在腊月二十六,立春的时节则是在明年的正月十一。而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在小寒和大寒之间,大寒和立春之间,以及立春后的一段时间。因此可以看出,今年的小寒、大寒、还有立春来的要比去年晚了很多。所以就不难推断出,今年冷的天气要在后面,这也符合这句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
但是按照现在的科学依据来看:由于寒冷的天气是西伯利亚气候来捣蛋的,如果西伯利亚的天气来到我国,我国就会出现新一轮的降温天气,其降温的幅度也在十度以上。而这些西伯利亚带来的冷空气是不固定的,这和固定的农村俗语是互相矛盾的。所以来说,如果按照现在的科学数据却是不准的。
总上来说无论农村俗语怎么样,我们还是按照一些农村俗语作为比较,不可全信一些农村俗语,也不可不信一些农村俗语。而从这句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效果来看,至少到现在今年的冬天还是比较暖个的,至于在过年的时候,或者过年以后天气冷不冷,我们拭目以待。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这句农村完整的俗语是:冬至在月初,大寒年交夜;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一般会出现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份,比如2017年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初五那天,而2018年的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十六日那天,今年正二月2019年冬至是今天,今天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
也就是说从17年到19年,冬至分别是一七年的月初,18年的月中,19年的月末,各占一个时期,而冬至这天又是交九,从冬至这天开始要开始数九了,冬天最冷的时候会跟着数九慢慢道来。
俗语的意思是冬至这天在月初还是月中或者月尾,能够提早告知我们整个冬天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冷,冷的程度如何,比如冬至在月初,大寒年交夜,意思是十一月初冬至的话,正好赶在过年时会很冷,大寒是指冬天最冷的时节。
但冬至在月中的话,天寒地无霜,意思是冬至如果出现在月中,那么这个冬天即使冷的话也是硬干冷,是个没有雨雪的冬天。而冬至在月尾,就好像今年,今天十一月二十七,真是月尾了,月尾冬至预示着今年天气会冷的晚一些,大概明年正月和二月会冷。
正月包含着四九天气,冷肯定是冷,但二月为啥也会很冷呢,说明天气冷的晚,后期可能会出现倒春寒,今年的天气确实不正常,若说明年正月、二月能有倒春寒,我还是蛮相信的。
活快五十年了,还从来没有一九天下雨的日子,今天早晨醒来时,我们这里下雨,到现在地面还湿乎乎的,反常的天气一定会后期有反常的表现,也许明年正二月会出现严重倒春寒也说不定。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九九杀一阵,来一个严重寒冷的九九尽。
据天气预报预测,未来十五天天气都没有降温的可能,也就是说一九顺带着二九有可能不冷了,不冷的气温让很多人染上了流感,病毒性感冒反反复复实在让很多人头疼。
不管什么样的冬天,暖冬也好,寒冬也罢,我们只能去适应它们的温度,天冷加衣,天热却要谨慎脱衣服,别闪着自己。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
是这样的解释!从冬至这天起,昼夜时间就至住了!这就是冬至在月尾的说法!
大寒真二月是这样解释的!过了年,打春之后,有倒春寒的出现!就这个意思!
三九,四九最冷!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也是冬至节。今年的冬至节有点儿晚,赶在了月底,我记得往年的冬至一般是在月初或月中,很少赶在月尾。过去那时候,农民们最怕冬至节赶在月尾,因为冬至在月尾,一般情况下这个冬天气温特别低,而在过去的年代,农村的取暖措施又非常小,家里除了那一铺火炕,基本上没有别的取暖措施,寒冷的冬天里,全家老小都靠那铺火炕取暖,所以农村人最期盼有一个温暖的冬天,大家都期盼冬在头或者冬在中暖烘烘,有句老话说,冬在中,单衣也过冬。可见冬至这天在月头还是月尾,对这个冬天的气温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就是说冬至赶在11月底的时候,今年冬天是一个暖冬,而等到过了春节以后,本来已经立春了,天气不但没有春天的暖意,反而比冬天还冷,有时候很有可能在春天下雪,也就是农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倒春寒。冬天本该是最冷的时候,天气却偏偏很暖和,到了春天应该阳光明媚,反而下起了雪,一切都不按常理出牌。今天是冬至,数九寒天的开始,本应该是下雪的日子,我们这里今天却下起了小雨。
大清早起来出去晨练,感觉不到一丝寒意,雨下到地上没有丝毫的冰冻,而是在地上缓缓流淌,由此可见今年冬天是多么的暖和。看了一下日历,今年的除夕是四九第八天,也是大寒的第五天。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而且春节赶在四九。书上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我们农村人的土话说三九四九全家冻成球。不管是什么说法,都是证明三九四九是九个九当中最冷的时间。因此,今年春节自然而然也就赶在了最寒冷的当口。
过春节冷不冷,天气好不好倒是无所谓,现在农民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各家的取暖措施也都提高了,空调或电暖器应有尽有,这一点儿倒是根本不在乎冬在头还是冬在尾,最害怕的是大寒正二月,很有可能来一场倒春寒。如果倒春寒的话,那就会对农业有很大的影响,那是农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倒春寒对各种农作物或者果树蔬菜,都会造成很大的不利,有时候有可能让农民们损失惨重。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吃完了冬至饺子,又出去溜达了一会儿,估计肚子里的饺子消化的差不多了,现在该来回答一个有关冬至的问答了。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天就是冬至节,是农历十一月份的二十七日,绝对是月尾,也就是说今年冬至赶在了冬月月尾,那么最冷的日子就是转过年的正月和二月了,大寒正二月里的大寒并不是大寒节气,而是指冬天最冷的时间。
我算了算,今年的过年是在四九最初时,也在大寒节气里,那么正月肯定是要很冷了,大家过年时可别为了美丽而特意去冻人啊,冻坏了不值得,要说正月冷,那是因为四九天该冷,可为啥还带上了二月呢?
也就是说明年二月,哪怕是立春以后,天气还是要冷的,冷就冷吧,我认为挺好,最起码二月冷的时间久一些,倒春寒的几率就少一些了,能够减少一定的作物若是,最起码冷的时候作物是不会复苏的,所以一般冻不坏,但假如二月温暖如春,作物复苏后开始按班就绪生长,却突然来个倒春寒,那岂不是要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啊。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正月和二月会很冷,俗语还有两句是关于冬至在月初和月中的,冬至在月初,大寒年交夜,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么意思?啥时候会最冷?
今天是冬至的日子,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冬至有其严肃的节日活动,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冬至要吃饺子,主要是北方地区,不过话说回来了,北方好像什么节日都是吃饺子。但是指尖这里没有这个习俗,不过吃猪肉、祭拜先祖一样都不能少。提到农村习俗,就和大家唠一唠冬至的有关俗语,尤其是关于农事活动。
首先,冬至作为24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属于第22个节气活动,同时也是阴阳交汇的时候。古人对冬至的解释是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同时,冬至也是数九的开始,提到数九,想必大家就能知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温度降低已经是开始。所以,真正的冬天寒冷,从这一天开始将愈发明显。
其次,农村俗语“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意味着冬至的时间,能够预测未来的冷暖,因为冬至认为是阴阳相争,也是用来预测的好机会。所以,农村关于冬至的俗语也较多。那么冬至的时候,都是在 12月22日~24日,为什么还会有月尾之说,主要差异在农历的日子。都知道24节气是根据太阳历计算的,但是农历日期的时间不同,也就有了月尾还是非月尾之说了。相信,看到这里,你就会看下日历,12月22日冬至,农历十一月二十七,不用多说了肯定就是月尾了。
那么,根据这句俗语所言,冬至已经在月尾,等到正二月的时候才是冷天,也就是今年的冬天属于暖冬。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两句,连起来就是说,“冬在头,大寒年夜交;冬在中,天寒也无霜;冬在尾,大寒正二月”,这样看起来就明白了吧。冬至的时间,对应的农历越早,冬天就越冷,而到了月尾才冬至,冬天就不是寒冬了。
其实,今年属于暖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已经快要腊月了,指尖这里的气候,居然还有十多度。再加上农村这句俗语,可能冬天还是比较暖和的,“冷在三九”,就是说从这天起,还有三个九,就是最寒冷的季节,不知道今年的三九会不会冷呢。作为农民而言,不希望冬天太暖和,因为冬天下雪,来年丰收。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