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现在进入10月下旬,全国的小麦种植已经接近尾声,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出苗。而现在小麦的价格在经过前段时间的低迷后,最近今天的小麦价格也保持了良好的上涨势头,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今日小麦的价格:截止到10月26日,全国的小麦平均价格为1.19元/斤,较一周前的的1.16元/斤上涨0.03元/斤。

从全国的小麦主产区来:河北省的小麦价格是1.17~1.20元/斤,山东省的小麦是1.15~1.226元/斤,河南地区的小麦价格在1.16~1.205元/斤之间,除此之外,全国其他省市的小麦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来说上涨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从现在的小麦市场来看,现在小麦价格终于迎来了上涨周期。现在小麦的价格和玉米不同,在玉米市场出现低谷的时候,而小麦的价格却上涨到1.2元一斤左右,而后期的小麦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呢?

笔者认为,现在小麦的价格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上涨模式,而后期的小麦价格还会上涨一段时间的。而最近有几个原因支撑着小麦的价格不断的上行。

第一,今年小麦的产量量相比2018年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根据了解,2019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是2400万公顷,相比于2018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减少27万公顷左右。而今年我国的小麦产量已经出炉,在1.375亿吨左右。相比于2018年的小麦产量1.314亿吨多了610万吨左右。所以来说,在2019年小麦产量略多于2018年的小麦产量下,给现在的小麦价格上涨带来了一些契机。

第二,近段时间小麦的需求量有所增多。

最近一段时间,年份价格不断的上涨,也带动着一些面粉加工厂们不断的加工着小麦。由于前期小麦的价格偏低,而面粉加工厂对小麦的储存也是有限的,而面粉上涨后,一些加工厂手里的小麦也面临紧缺装态。所以一些面粉厂们在最近不断的收购农民手里的小麦,使得现在的小麦价格在这一段时间屡创新高。

第三,在10月份的小麦秋播后,农民手里的余粮减少,使得现在的小麦价格呈现上涨势头。

按照小麦的行情周期规律来看,10月份及以后小麦的价格也正处于上涨的阶段。这是因为进入10月份后因为秋播原因,农民手里小麦余粮减少,导致现在的小麦上货量少,使得下游的面粉企业的小猪到货量偏低,因此就造成现在的小麦价格呈现出上涨的势头。

第四,前段时间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恢复了最低收购价小麦的竞价销售,这使得小麦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涨局势。

在今年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延续1.12元/斤的水平不变,这就使得现在小麦的价格在原有的价格上有所提升,而一些农民们看到这种情况,就对手里的小麦进行惜售,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面粉企业出现收购不畅的情况。使得小麦的价格这10月中旬后出现一涨再涨的局面?

因此来说:上述的几方面原因造成了小麦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随着后期面粉的上涨,使得小麦加工厂在不断的增加小麦的加工量的情况下,所以笔者预计,在后期小麦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介于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来参考,所以后期小麦的上涨空间并不是很大。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关于小麦价格是涨是跌,具体价格如何,今天,在小帮手高产群里,有朋友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各地的小麦都是啥价格?详细记录如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地的小麦价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河南正阳才1.03元/斤,山东德州1.10元/斤,河南周口1.08元/斤,山东邹平1.10元/斤,安徽淮南进库价1.16元/斤,江苏盐城1.07元/斤(以上价格只代表群友们自己当地的收购价,不代表整个市或县,仅供参考)。

截至目前,关于今年的小麦,小帮手说3个方面:

1、大部分的小麦产区,今年的产量和品质相比前几年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农户们心里也希望,今年增产增收的情况下,能够卖个好价钱。

2、今年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2元/斤,相比去年下降了0.03元/斤,尽管如此,一些农户们反应,小麦价格还卖不到1.12元/斤,当然,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小麦的含水量、不完善粒、杂质、色泽、气味等,以及是否自己拉到指定收粮点。

3、截至目前,据小帮手了解,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已经启动了托市,按照理论来说,会带动当地市场的小麦收购价格。

结合多方面因素,以及今年7月份中下旬小麦价格走势,个人预计以稳为主,虽然托市的启动,会提升收购价格,但是托市力度的大小,只有当地的农户能感受到,其次,从收购主体以及农户售粮的积极性来分析,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因此,小麦还未出售的农户,如果有合适的价格,可以适时售粮,如果价格达不到自己的满意,想等更高价格,做好存贮工作,等到8-9月份再做打算。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很高兴进行答疑。

近期小麦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主要原因是国庆节后市场供需阶段性出现偏紧,随着秋收秋种结束,后期上市量将会增加,暂且偏紧的市场供需格局将会得到缓和。由于小麦市场整体供给并不缺粮,市场供需较为宽松,小麦价格仍然缺乏持续上涨基础。

小麦市场供需整体相对宽松。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2019/2020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137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38万吨;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35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32万吨。预计2019/2020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4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69万吨,整体供需显得相对宽松。

流通粮源有效供给能力仍然较强。今年夏收期间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7076.2万吨,占小麦产量的53.99%。虽然收购量较上年大幅增加,但由于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双增,尤其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市场余粮的有效供给能力较强。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主产区6省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量为2200多万吨,占总体收购量的30%以上。尽管托市收购数量较上年增加,但市场化收购占据主流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改变,绝大部分粮源仍滞留于流通领域,市场新麦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维持充裕。

临储小麦去库存压力较大。集中收购结束后,国家恢复临储小麦常规拍卖。由于当前新小麦价格明显低于政策性小麦到厂成本,拍卖粮性价比不占优势,市场参与度不高,成交率较低。10月9日成交率为0.19%,10月16日成交率为0.12%。

据了解,目前国家临储小麦(不含2019年产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仍在7100万吨以上,去库存压力较大。

尽管当前国家对小麦销售底价未作调整,但市场对存储时间长的政策性库存降价销售的预期一直存在。一旦拍卖底价再次出现下调,势必对小麦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压力。

制粉企业已没有持续抬高麦价的能力。在国家托市收储结束后,由于今年小麦难以进入饲用替代领域,制粉企业自然成为小麦消化的中坚力量。但从当前制粉企业运营状况来看,一方面是小麦价格不断走强,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面粉价格难以水涨船高,“两头受挤”市场局面难有改观,制粉企业已无继续抬高小麦价格的能力。

监测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多上涨30~80元/吨,优质小麦价格部分上涨30~50元/吨,而主产区特一粉出厂价仍基本运行于2980~3100元/吨之间,变化很小。虽然近期麸皮价格稳中有涨,但制粉成本上升对加工利润的影响更为明显,面粉企业加工利润出现下滑。10月18日,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138元/吨,较节前下滑26元/吨。由于制粉企业经营困难,小麦采购多是以销定购,做多库存意愿不强。

面对节后小麦价格的凸显上涨,近来部分持粮主体和中间贸易商观望、惜售心态有所增加。就笔者之见,由于小麦市场整体供给并不缺粮,市场的供需较为宽松,小麦价格仍然缺乏持续上涨动能。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目前已经是10月末,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在6-9月份的上市高峰期表现总体比较平稳,基本上在托市收购底价范围内小幅的波动,但到了国庆节后,随着2020年产托市小麦收购底价继续保持1.12-1.16元/斤的水平不变,特别是节后重新开始拍卖的托市陈小麦销售底价也维持1.145-1.185元/斤的水平,使得市场各方对后市小麦价格的行情没有了“迷惑”,再加上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市场流通粮源减少等的带动,这一段时间小麦市场价格出现了持续小幅上涨行情。截至目前,产区主流的面粉加工企业普麦收购价格多在1.19-1.21元/斤,与陈麦的价格相差缩小,比国庆节前上涨了3-5分钱,这刺激了贸易商的出货积极性。但因为近期面粉需求的旺季还没有真正启动,加工企业的开机率也没有上升到一年当中的最高水平,基于此,粮小咖认为短期内小麦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已经减弱,可能会维持在1.20元/斤左右一段时间。而后期来看,进入11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元旦、春节档期的备货季到来,面粉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将继续提高,而市场上流通粮源也将进一步减少,虽然有托市小麦拍卖支持市场供应,但对加工企业来说,采购市场上品质更好、交货更方便的2019年产小麦显然是第一选择,哪怕高上两三分钱。基于此,参考托市小麦拍卖底价,再加上3分左右的相关成本,预计在春节之前小麦市场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由于小麦市场阶段性供应偏紧,近期小麦价格继续强势上涨,截止10月24日,全国平均小麦价格指数为1.187元/斤,较10月12日的1.163元/斤涨0.024元/斤,涨幅为2.06%。其中:河北地区主流价格 在1.16-1.205元/斤,山东地区主流价格在1.14-1.22元/斤,河南地区主流价格在1.16-1.205元/斤,江苏地区主流价格在1.13-1.18元/斤,安徽地区主流价格在1.15-1.20元/斤,面粉企业纷纷上调小麦价格,小麦市场终于迎来上市来的首次强势上涨周期。

受以下利好因素支撑,小麦价格不断上涨:

1、托市价格公布,利好小麦市场

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后,市场看空心态有所减少,而拍卖市场自10月9号开始后,成交率不容乐观,三次成交率分别为0.19%、0.12%、1.10%,由于销售底价未进行调整,当前拍卖粮三等底价为2290元/吨,加上出库费和运费,拍卖粮到厂价格明显高于新小麦市场价格,企业明显更倾向于收购新麦,新小麦价格顺势上涨。

2、企业上量少,支撑麦价上涨

农忙时节,农户多忙于收购秋粮及冬小麦的播种,且贸易商因前期收购成本较高,基层惜售心里较重,小麦市场流通量不多,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企业库存明显减少,为了吸引小麦上量,企业不得不上调小麦价格。

但是,由于小麦价格不断上涨,目前企业收购价有的高达1.22元/斤,企业继续追涨动力明显不足,随着新陈小麦价差减小,新小麦优势逐渐减弱,再者,据统计,目前国储仍有7000多万吨的陈粮库存需要消化,加上19年的小麦托市收购量约2200万吨,国家去库存压力过大,或制约小麦继续上涨空间。

总的来看,受阶段性供应偏紧支撑,近期小麦价格强势运行,但由于今年小麦质量好,产量高,加上临储库存特别大,随着新陈小麦价格不断接轨,政策“天花板”的抑制效应开始显现,在上有顶,下有底 的情况下,小麦市场波动幅度不大,麦价或整体围绕国家拍卖价格运行,后期需随时关注随时关注政策面和阶段性供应情况。

小麦市场价格是否还有继续上涨空间?

今年小麦收购价整体价格稳定,后期会有一定的小幅上涨,因为猪价也上涨了,这两者是有联系的,但粮食不会波动太大,因为利来粮食都没有大的波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