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量和存栏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样恢复?

今年的养猪情况不比2016年,在2016年的时候也是遇到了好的行情,而且还没有疾病的发生。因此很多养猪户在2016年大量的生猪扩栏后,在2017年很快的就恢复了正常的猪肉供应量和生猪的存栏量。因此我现在说一下,按照今年的生猪存栏情况和实际养殖情况,在多长的时间能恢复正常的水平:

1,今年的生猪存栏情况是历史养猪以来最少的一年。

从去年到现在,一年的非洲猪瘟疫情让全国的生猪存栏出现了很大下滑。具体下滑多少呢?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来看,在7月份的生猪存栏同比去年下滑了32.2%,而母猪存栏也比去年的同期下降了31.9%。所以来说,现在生猪缺口有1亿多头,而母猪的缺口也有1200万头。因此这些巨大的缺口,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2,恢复生猪正常的供应量水平,需要多长的时间。

上面题主说的是需要3~5年,而笔者认为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在2年左右就能恢复正常的生猪存栏。

原因一:北方地区的生猪存栏一直处于恢复之中。比如山东地区在今年还没评为生猪调出大省,因此非洲猪瘟疫情并没有给山东造成存栏量下降的影响。而北方其它地区由于在上半年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恢复正常的生猪产能就提前了半年的时间。

原因二:假设现在按照2500万头母猪开始恢复产能计算,从母猪产下小猪,到下一批母猪的产下小猪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现在有很多养殖户因为现在对养猪的风险尚不能确定,因此就对复产的积极性不高了。所以在疫苗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又延缓了半年~1年的时间。

通过上述分析来说,恢复生猪的正常产能需要2年的时间。现在母猪的存栏量只有2500万头,怎么才能恢复呢?

1,现在流行“南猪北调”,而母猪也可以从北方地区通过调运进入到南方的养殖场。这样就能使得母猪的分布率更加的均匀,有利于母猪更快的进行恢复。而浙江省已经有这样的政策了,只要是引进种猪,浙江省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的。

2,这样的时期,就不要管什么品种了,只要是可以预留的母猪,不要管大小都要留下来保种。因为现在的生猪行情是好的,只要把种猪留下来,然后再卖出去就是赚钱的。这样的方法既保留了种猪的数量,又赚了不少钱。

3,加强猪场的防控工作,因为疾病是控制生猪数量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情况下,只有把现有的生猪和种猪养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恢复生猪的产能需要加强猪场的防控,防治一些疾病进入猪场。

因此来说:

现在这个时期,恢复生猪的正常产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养猪户们积极的进行养猪扩栏,提高养猪的技术。只有控制猪自己猪场的疫情了,养猪的正常恢复才能进入快车道之中。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正如题主所说目前的母猪已经很少了,少到什么程度?少到了只有正常养殖量的30%,虽然有生猪高价的支持,有各种政策的支持,生猪养殖量要恢复到正常量,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快是现在的行情下养猪的会越来越多,而慢是因为生猪生产周期长,即使现在有可以发情的母猪,有肥猪出栏也需要10个月之后,而若是现在刚生小猪留作母猪那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了。要想以最快速的方法恢复养殖量,笔者认为以下三项工作必不可少:

1、放开散养户养殖

虽说散养户单个的养殖量比较低,但是散养户依旧占据着我国一半的养殖量,受此前环保的影响,大量的农村散养户被迫退出养猪行业,虽然国家要求废除超出法律范围的禁养和限养,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放开散养户的养殖。若是可以修建养殖小区,让散养户集中到一起进行饲养,这样既可以解决散养户养猪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可以帮助生猪养殖业恢复养殖量。

2、支持规模化猪场发展

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国家对于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的投入一直比农村散养户要多,相比之下农村散养户就像是没娘的孩子只能是自生自灭,而规模化猪场就是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孩子,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就笔者所知,正在大规模恢复生产的是规模化猪场,而散养户担心非洲猪瘟多数还在观望之中,而且国家针对养猪的各种利好政策也多是被规模化猪场所获得,若是规模化猪场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大力发展,那么后续我国的生猪养殖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就可能真的走上了国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道路。

3、持续稳定的高价

养猪看的就是利润,只要生猪价格持续稳定,那么养猪就有足够的利润,以前的养殖户就愿意重新养猪,外界资本就可以被吸引到生猪养殖中来。生猪高价并没有受到强制性管控,反而是从猪肉价格方面着手,为的就是保持生猪高价,给予养殖户赚钱翻本恢复生产的机会。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对于提出所说的这个问题,给出的这个时间应该又是一些专家的猜测。如果说非洲猪瘟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国5条发展生猪养殖的措施和政策完全可以执行的话,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恢复的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即可,毕竟我国是生猪养殖的大国,目前生猪存栏量在3.48亿头,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毕竟现在生猪价格非常的高,平均突破了13.6元每斤,在高利润的驱使下,相信养殖户会迅速扩大养殖规模。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大国,占到了全球生猪养殖规模的53%,所以我国的生猪安全生产对全球的生猪安全生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我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每年的猪肉消费总量在5400万吨以上,主要因为我国的消费者特别喜爱猪肉的消费,所以生猪的安全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占到很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生猪养殖的模式,主要是依靠农民散养户养殖,这些中小养殖户以及散养户可以说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力军。所以国5条的地势出现,保障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如果环保治理不涉及到农民散养户养猪的话,取消所谓的那些专家禁止农民散养户养猪的观点,农民的力量是大的,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回复,不用三五年的时间。国5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消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所谓的禁养区限养区,取消了农民建设养猪场15亩的上限条件的规定,把猪肉的运输纳入了绿色通道,提供资金作为后盾保障,实行政策支持。而且各个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鼓励农民积极养猪的优惠政策,或者是资金保障政策。这些都是保障我国生猪养殖为我得到恢复,实现猪肉正常供应,散养量、存栏量不断的增加。根据专家所给的猪周期的理论,要想使得猪肉得到正常的供应,必须使得能繁育母猪的数量得到恢复,因为只有能繁育母猪的数量达到恢复以后,生猪养殖规模会迅速扩大。目前我国的能繁育母猪的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左右,绝对数量减少了1200多万头。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如果非瘟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年半的时间我我的生猪养殖规模会得到恢复。但是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反馈的消息来看,非洲猪瘟病毒在一个区域全面的消灭掉的话,有实际的成功经验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或许就是所谓的专家给出的3~5年的时间的理论来源。总之,要想我国的猪肉得到正常的供应,生猪散养量以及存栏量得到恢复的话,需要发动广大的农民去养殖。也就是按照国5条制定的5项措施来实行,取消地方所谓的一些杠杠条条框框限制农民养猪,相信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会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相信我国广大的农民的劳动能力的力量是无穷的。毕竟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之大以及模式特殊,都是农民散养户保障了我国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以及猪肉的供应量,紧紧靠几个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场,来保障14亿人口的猪肉消费的大市场,而供应量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家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敬请留言交流。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样恢复?这次从去年8月份开始至今的非洲猪瘟疫病影响极其深远。在各地农村疫区内,所有生猪不复存在,连母猪仔猪统统被簸覆一空。而且,非洲猪瘟疫病区域在南方地区重灾区,有的省区几乎无一地存。非洲猪瘟疫病所到之处,生猪均是全猪覆没状态,影响力太大、太深远,留下深深的烙印,久久难于消除影响。目前,疫病已经快过去4~6个月了,正是恢复生猪养殖的大好时机。各地疫区恢复正常生猪养殖却遇到瓶颈性的障碍性严重阻力问题,母猪和仔猪的极度缺乏,给生猪复养带来万般阻力,几乎愁眉不展,非常难于进行。现在,在广大疫区,存猪已经是非常稀奇的事情,可以说是一猪难求。那么,为了恢复各地广大疫区生猪存栏量、散养量和上市量,并且是一件难到了家的天下最难的事,并非危言耸听。现在正是迫在眉睫的具有燃眉之急的首要问题了,必须要快速解决母猪仔猪问题,才能加速恢复养殖工作。

第一,只有从非瘟区分调母猪猪源。我国虽然非洲猪瘟疫病区域广大,与全国广大生猪养殖区域面积相比,只占三分之一的面积。也会是说,在全国各地仍然存在三分之二的生猪养殖面积是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病的。因此,非洲猪瘟疫区快速恢复生猪养猪养殖工作,仍然有相当好的潜力可挖掘。只有首先使用好自己手中的王牌,才是快速恢复广大疫区正常的生猪养殖最快捷最直接最有利的母猪仔猪繁育条件。

第二,只有从国外引进优良的猪源。若是在各地疫区的恢复正常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仔猪的猪源仍然缺口非常巨大,一时半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时,建议可向国际生猪产业寻求帮助,解决一批优良的母猪仔猪的猪源,能够快速缓解复养过程中出现母猪仔猪严重稀缺现象。

第三,只有开发专业母猪繁育基地。在各地疫区,要依靠原先的那些养猪大户,利用他们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大力繁殖母猪仔猪,普及供给广大疫区养殖户的仔猪猪源,形成坚实、可靠的仔母猪繁殖基地,保障广大疫区的所有养殖户有猪养,能发展,能壮大。仔母猪繁殖基地,以母猪梯级式繁殖方式繁殖,繁殖仔猪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星火燎原之势繁衍壮大是最佳解决办法。一只母猪一年之内繁殖一次,成梯级几何级数状态繁殖,速度是惊人的,是非常快速的,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能够达到疫区广大养殖户,户户有猪养,户户能扩大养殖规模。这样离彻底恢复非洲猪瘟疫病造成的严重影响,恢复灾后重建,恢复养殖规模,恢复生猪产能,能够向市场提供足量的持续性的生猪上市量,满足市场需求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题主说的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这点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根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要是非洲猪瘟过去,用不了两年时间猪肉市场即可恢复正常。现在猪肉供不应求,生猪存栏数量少这是事实,但要恢复起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首先要做的,是要尽快研制出能预防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这个疫苗虽然目前来看研制起来较费事,但也绝对用不了3~5年的时间。一旦疫苗研制成功,不管是散养户还是规模养殖户都没了后顾之忧,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存栏。猪肉价格和生猪数量恢复正常也是迟早的事。

其次有关部门要多给养猪户一些优惠政策,加大他们生猪养殖的积极性。适当给予补贴,增加销售渠道,多给技术上的支持,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他们自身得到了实惠,自然也愿意多存栏、多赚钱。

最后等非洲猪瘟消失可以从国外进口生猪和猪肉。既然国内的生猪存栏数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我们可以从国外想办法。在正常情况下,国外进口过来的猪肉也不是很贵,把好检疫检验这一关,尝尝国外的猪肉也不错。这点必须要注意:一定要等非洲猪瘟完全消失才能引进 ,一不小心把国外的病毒带进来,那样造成的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

不得不说,猪肉价格和生猪市场需要恢复正常值确实需要一个时间段,但应该用不了3~5年这么久。从以往的市场行情来看,一般两年左右时间就能恢复平稳,这次我想也不会差太远吧。

现在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和存栏量、散养量,至少3-5年,母猪也很少了,怎么恢复?

从农业农村部提供的8月份的数据来看,生猪的存栏量下降了38.7%,能繁育母猪量下降37.4%,这样看的话我国的生猪缺口再次加大,而下半年的缺口会让猪价保持高价位运转,短时间内很难吃上8元的猪肉。

而想要恢复正常的猪肉供应,还需要2年以上,但这只是建立在没有“非瘟”的基础上,一旦有非瘟出现,那恢复的时间就会继续推迟。而目前的非瘟疫苗还没有研发出来,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进展还是很顺利的,相信要不了几年就可以量产并投放到市场中。而生猪想要恢复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疫苗研究出来就行,关键是疫苗什么时候推出市场并不知道,因此我们要事先排除这个因素。

目前国家也给出了积极的政策,鼓励农民的积极喂养,在用地上取消了限制,可以在一般耕地上养猪,不需要担心申请不下来的问题,只要用地是合法的,那就可以建造。

为了能让我国的生猪出栏量逐步的增加,国家则是给出了养猪补贴,首先就是建造养殖场的,达到要求可领取50-500万的补贴,在养猪时年出栏量在5000头以上的还可以申请贴息贷款,当然国家也加大了生猪保险补贴金额,让大家的损失少一点。 如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大家能够积极的投入养猪中,因此大家也要抓住机会。不过也不能盲目,在预防上要特别的注意才行,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消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