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按照正常的养猪行情走,在九月份正是“金九银十”的好行情。因为九月份能促使生猪价格上涨的因素实在是太多。比如开学季、农忙季、和八月中秋节等,那一些都会给猪价带来提振作用。但是很奇怪的是,在进入九月份以后,生猪的价格却一反常规,出现了稳中有跌的局面。而生猪价格却突然不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子来回答:
笔者认为,现在如今缺猪、断档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由于南方地区因为猪源缺少,生猪产能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导致生猪及猪肉制品供应严重不足,现在已形成了主产区变成主销区,而主销区无猪可卖的地步,所以在这段时间中,南方有地方的生猪价格出现暴涨也是正常的。(比如湖南省和广东省的猪价出现上涨。)
但是来说,虽然进入九月份后,猪价突然不涨了,但是我认为这是短暂调整的表现,而局部震荡只是暂时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北方地区的生猪价格因为猪源比较稳定,而现在的猪肉供大于求,因此出现短暂调整的局面。从猪价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北方三省的猪价是下跌的,而其它各省均保持平稳为主。而这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今年北方地区的生猪养殖比较稳定,而生猪的复养上也出现了增长的局面。因此来说,当猪肉的价格过高的时候,消费者们对猪肉的需求下降,市场上的猪肉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屠宰场会在猪价进行试探性的压价。所以就出现了九月份的生猪价格短暂调整的局面。
第二,猪价自6月份猪价开始上涨,而这三个月的猪价上涨已经到了高点。还有储备肉的适时投放,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而猪价会出现震荡走势。从南方地区的疫情结束后,猪价就开始不同程度的上涨着,在7月份的淡季猪价上涨了1元多。在8月份的季节,猪价上涨了4元左右。因此这不合规律的猪价上涨,到现在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因此现在的猪价已经到了高点,而上涨也出现了缓慢的局面。
另一方面是一些储备肉的适时投放,给这飘渺的生猪价格带来下压作用。因此在这两种作用下,生猪价格会出现震荡走势。
但是从长期来看:投放储备肉也是有限的,这个节日投放了,而另一个节日可能就不多了。因为现在我国的猪肉缺口是很大的,即使北方地区的猪源和进口猪肉有所提升,但是这800万吨的猪肉缺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填补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中秋节的时候,猪肉的价格还是以震荡为主,到国庆节的时候,猪价会平稳的提升。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乡鉴为您答疑解惑。猪瘟疫病得到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生猪供求偏紧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有效缓解。虽然国家和地方采取了稳定猪肉价格的多种措施,但这些措施也不会立竿见影,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9月前两天,一些地方猪价出现小幅下跌,但并不意味全国猪价将走下坡路,下半年的猪肉价格涨幅缓慢,高位运行的总体趋势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从今日猪价行情看,全国有安徽、新疆、山东、江苏等13个省市出现了轻微跌落现象,较9月1日最高跌落0.6元,最低跌落0.02元;
与此同时,还有江西、陕西、广东、四川、重庆、北京等15个省市继续保持上涨势态,北京猪价较昨天(9月1日)上涨0.9元,其涨幅最高。从地域看,出现猪价跌落的主要是华东、华北等地。
那么,为什么今日猪价突然不涨了呢?
1、猪肉消费趋于理性化。不少地区猪价突出了15一斤,而市场的猪肉价格也迅猛上涨,价格普遍超过了20一斤,精肉价格就更高了。这让不少老百姓感觉逐渐“吃不起”猪肉了,因而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鸡、鸭、鱼等替代品消费,使得猪肉消费逐渐趋向理性化,从而刺激猪肉价格出现轻微下跌。
2、地方政府采取临时干预措施。为了稳定近期居高不下的猪肉行情,国家提出了鼓励支持农户养猪等“国五条”措施,而地方也出台一些临时干预措施。比如,福建9月初将实行“平价商店销售机制”,本地市民持身份证购买平价猪肉,每人限购2公斤,政府每公斤补贴4元;广西南宁市在10大菜市场,实行限量限价销售猪肉,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猪肉价格,吸引市民购买低价猪肉。
3、进口猪肉适当缓解。进口猪肉上市有利大量上市对当前猪肉市场有一定冲击,出现局部地区的猪价轻微回调也很正常。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今天是9月2日,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都开学了。
早上送完孩子,顺路去了一趟农贸市场,想买点肉和青菜。来到肉摊前,我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才敢问老板猪肉多少钱了,老板说今天便宜了,一斤21元,前几天都到23块钱了。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吗?怎么猪肉还便宜了?老板说你没有看新闻吗,国家出台多项积极措施调控猪价呢,要让老百姓吃上实惠肉,不能让肉价这么高了。
我赶紧回家查了一下今天的全国猪价。
今天的猪价和八月份相比是大不相同,全国只有五个省份猪价上涨,甚至还有三个省份猪价下跌了,分别是山东,河南,河北。其余省份猪价与昨日持平。经历了八月份几乎每天猪价都上涨的情况,进入九月份之后才两天,猪价突然变稳甚至下跌了,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猪价不涨了呢?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 猪价在连续上涨多日之后,猪价变稳调整,这是正常现象。过去的八月份猪价确实涨得很厉害,除了中间有个三到五天的猪价调整之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上涨。
八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全国猪价整体向上迈进了一个档次,多省市猪价最高价突破了15元/斤。其他省市有很多都迈进了14元/斤的大关。
猪价在连续上涨了这么多天之后,进行一个稳定调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 国家发布多项积极措施保障猪肉供应,稳定市场猪肉价格,让人民吃上实惠肉。猪肉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肉类食品,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消费量占总体肉类消费量的60%以上。
自从八月份猪价上涨以后,国家就发布了多项积极措施,一方面稳定猪肉价格,保障猪肉供应,另一方面发布多项措施鼓励农户养猪,发展规模养殖。
9月1日,广西南宁发布通知称,准备在农贸市场设立十个定点摊位进行猪肉销售,猪肉价格以低于前十天平均猪价的10%为基准,每人限购1公斤。
另外包括海南海口,福建等地也发布多项措施,要么开始投放储备肉,要么就是给市民优惠价格购买猪肉。
相关部门做出的多项积极措施,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肉实惠肉。
总体来说,猪价进入九月份之后变得稳定甚至有所下跌也是正常现象,下半年生猪出栏量还是有点少,猪价应该还会有所上升。但是不管猪价怎么涨,国家会积极应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投放储备肉,稳定猪肉价格,让老百姓放心吃猪肉的。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我在想,今年中秋节给长辈送礼送猪肉,是不是特有面子?十斤猪肉就得二三百。提问者说九月二号猪肉稳中有跌,不知道这是哪里的猪肉打算降价,我们当地可是一点儿降价的苗头也没有。一个星期前,我去市场买的肉是22块钱一斤,已经一个周没再去买猪肉了。今天又去了市场,一问价格,又涨了一块钱,已经是23了。卖肉的人说,停不下,还得涨。到中秋节的时候,恐怕最少要涨到25块钱。
我问了一下卖肉的人,网上不是都在说进入9月份以后,猪肉开始降价了吗?卖肉的人说,那是胡说八道,根本不可能。没有生猪屠宰怎么降价?屠宰场去农村收猪都收不上来,生猪价格不停的上涨,猪肉能落价吗?做美梦吧。卖肉的人还告诉我说,他有个朋友是专门替屠宰场下去收生猪,去了一家养猪散户,家里有几十头猪,收生猪的人一下子全部定下了,只是当时没有全部拉走。
当天只拉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预付了定金,准备第2天来拉。没想到第2天再去拉生猪的时候,圈里已经空空如也。养猪户把预付的钱退还给了他,然后说,第2批来收生猪的人,价格又提高了,人家自然要卖给价格高的。虽然他的朋友很生气,但也无济于事。现在市场生猪紧缺,就是这个样子,谁给的钱高人家就卖给谁。屠宰厂恨不得去养猪场抢猪了,怎么可能指望着猪肉落价。现在已经不是涨价落价的事了,而是巧媳难做无米之炊。
可能有人以为市场投放了储备的冻肉以后,猪肉价格就会有所回降。至于说储备的冻肉,我们这里的市场上还没有看见。离我们家最近的小市场上,每天卖的都是新鲜的猪肉。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每天吃的猪肉,都是从本地的养猪户手里收购的生猪。既没有看到投放市场的储备冻肉,也没有看到过从其他国家运送过来的猪肉,我们吃的还是当地的新鲜猪肉。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里的猪肉,一分钱的价格没有降,反而在不停的上升。我们家打算今年中秋节不吃猪肉了,反正不吃猪肉也能过了中秋节,也许素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各位,说一下你们那里的猪肉真的降价了吗?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今天是进入9月份的第二天,从两天来的猪价表现看,上涨势头有所迟滞,并且两天都有下跌的省份出现,9月1日的情况是“7涨1跌18平”,今天则是“4涨3跌19平”,确实给人一种“不涨了”的感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呢?接下来的走势会如何呢?今天就来说说这件事。
第一,猪价上涨幅度偏大,市场有回调的需求大家知道,整个8月份的31天,出现一天不落的“大满贯式”连涨节奏,猪价从月初的9.68元上涨到13.61元/斤,上涨了40%,这应是单月上涨最高的历史记录,与年初每斤6.20元相比,上涨了119.5%,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行情都有休息一下的需求。早在8月中旬的文章中,已经预测到8月末到9月上旬,猪价会有调整的可能性。
下面是9月2日具体市场情况,浙江、湖南、广东、黑龙江等4省上涨,山东、河南、河北等3省下跌,余下省份持平。最高价仍然是湖南12.8-16元/斤,最低价是云南8.0-10.5元/斤,超过15元的省份有6个,分别是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
第二,居民消费更趋理性,猪肉消费有所趋弱由于进入8月份,随着猪价上涨,猪肉价格涨势更猛,截止到第34周,白条猪肉上涨到32.64元/公斤,各地零售价多数已经突破20元一斤,省部分地区达到30块钱一斤以上。这就导致一些消费者主动调整消费结构,用老百姓的话说“买不起猪肉咱吃点鸡肉、鱼肉、鸡蛋总可以吧”,导致猪肉消费量下滑大约30%左右,这也是导致近期猪价出现震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行情调控举措不断,猪肉供给略有回暖最近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猪肉供给,稳定猪肉价格,有关部门和各地都采取一系列的积措施,比如支持鼓励进口猪肉,并在适当的时候发放储备冷冻猪肉,以及出台了扶持生猪产业的“国五条”、“广西的猪九条”、“广东的猪十条”,还有其他一些省份也出台扶持政策,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下,导致猪肉供给有所回升,生猪补栏等生产活动有所回暖。
第四,节前效应有所显现,节日其间或将调整在养猪市场上早就有逢节必跌的说法,这次在猪价涨了这么多,持续时间这么久的情况下,在经销商节前备货充足的情况下,出现一些震荡和调整也是不奇怪的。
综上所述,进入九月份连续两天出现“稳中有跌”的走势,应该理解为正常的市场波动,个人更倾向于近期,也就是在九月上旬大概率会出现一些震荡调整,但是即使回调,也很可能是蜻蜓点水,调不深。
(文/三农广讯)
9月2日猪价:稳中有跌,进入九月后猪价怎么突然不涨了?
今天是9月2日。在我们这里也是开学的第1天。随着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学。猪肉的需求量会逐渐的加大。而且10天过后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猪肉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生猪都非常紧缺。按道理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需求量较大时候应该猪价往上涨才对,但是为什么又出现下跌状况呢?
看猪价图今天的整体猪价还是稳定上涨为主。但是有些地区却出现了一点小幅度的下跌了。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出现下跌的情况。其实下跌状况也是比较正常的。不可能这样天天的往上涨吧。现在猪价下降一点是因为终端需求低迷,限制了猪价上涨。因为现在猪肉越来越贵,很多人都减少买猪肉了,所以在终端市场上购买猪肉的数量也减少。所以猪价也会适当的下降一点。太高了,也难卖出去。
我们来看一下湖南的地区,现在最为厉害,生猪价格达到了16元,说明湖南的地区生猪越来越紧缺,而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意向非常浓厚,导致屠企收猪困难,被迫提价上涨。短时间来说猪价是保持继续上涨的幅度的,不会跌落太多。现在猪价某些地方出现下跌。是因为生猪供给有所增加了。我们都知道非洲猪瘟是去年从北方开始的。再传到南方。而且现在北方的防控猪瘟工作也做得比较好,很多生猪补栏有所好转,在这个月和下个月的时候会有很多生猪出栏,所以随着生猪供应有所增长,出现下跌是正常的。
第2点是因为国家现在也实施了投放储备猪肉。在中秋节前会在各地区投放一部分的储备猪肉,将会对猪价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稳定猪肉价格。也是造成猪价短时间下降的一个原因。
大家都知道,现在猪肉非常的贵,在我们这里,卖22元一斤,在有些地方高达25元,30元一斤都有。导致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比较低。都转向其他的肉类。所以需求减少也会导致下跌的。而且最近国家为了稳定猪价市场,也加大了进口猪肉的力度。在之前8月23号和阿根廷签订了进口猪肉,首次300吨,预计10月4号到我国,后续会进口1.8万吨。后续还会和其他国家进口猪肉来稳定市场,在9月份的时候,猪肉价格可能暂时放缓。由于上面说的种种原因,可能会抑制猪肉上涨太快的幅度。现在生猪价格也是非常高的地步了。所以养殖户要时刻的关注最近的新闻资讯,选择适时的时候出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