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先说结论,并没有落后骁龙
两者基本上互有胜负,大多数情况下出来的更晚的更强。所以我的文章会节选一些值得说一下的特例。
大趋势来看,华为对高通的追赶非常紧,可以认为在2019年前后。两者基本也在同一水平线上,剩下的就看具体发挥了。谁翻车对手就有机会,否则大家都差不多。
这个文章是以记忆的形式口述的,所以说如果出现问题,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友善指出。
其实华为第一次领先高通,是在麒麟920的时代,实现了部分超越,这次胜利主要打的是时间差,后发超越先发,首发机型是华为荣耀6。
麒麟920在CPU单核上稍逊于骁龙801,但是在多核上能够小超,主要差距在GPU方面,ap其实稍弱,游戏表现还是差挺多的。麒麟920的主要优势在基带方面,骁龙801只支持cat.4(100Mbps,256QAM),麒麟920支持cat.6(150Mbps,256QAM,双载波聚合)。
第二次领先是在高通著名的翻车骁龙810时代,半年之后华为推出了麒麟950,对于骁龙810是全方位的领先,不多解释,950综合表现非常优秀,甚至在CPU方面,对于半年之后的骁龙820还有一些优势。主要问题在于cci-400总线,以及内存控制器,不支持全网通,需要外挂VIA CDMA基带,GPU方面,同功耗下只有adreno530的1/3性能游戏(type power:4w)。游戏表现拉胯,但日常使用非常优秀。
第三次领先是麒麟960,对当时的骁龙821也是依靠时间差打赢,主要优势还是在CPU方面,不得不说骁龙820系列的CPU表现真的是不咋地, GPU方面在峰值性能上已经达到了骁龙821的水平,但是功耗需要两倍开外,能效比差距很大,并且领先于高通支持的ufs2.0闪存,麒麟960支持到ufs2.1 gear2(2lane),连续读取速度翻倍。但是这款处理器对于半年之后的骁龙835完全没有一战之力,甚至于一年之后的麒麟970,仍然打不过骁龙835,主要问题还是在GPU,以及当时的TSMC10nm制程工艺不给力,能效比上还要弱于高通骁龙820。
注意,从960开始,华为在基带部分,和高通一直能做到交叉领先。
第四次领先是麒麟980时代,借助7nm+A76架构,击败了半年之前的骁龙845,除了GPU以外,几乎是全方位领先。对于再过半年的骁龙855差距也不是很大,从此确定了高通和麒麟互相领先半年的节奏。其中ISP部分华为目前比高通的差距还很大,然而华为手机在拍照上有更强的算法优势。
最近一次领先是麒麟9000对骁龙888,注意麒麟9000比骁龙888早了三个月。在单核心方面,骁龙888领先大约10%,但是麒麟9000能效更高,当两者性能拉到同一水平时,骁龙888有大约12%的能效优势。多核心基本持平,麒麟9000功耗更低,在GPU峰值性能上麒麟9000有优势,同为8.3瓦的情况下, GFXbench 曼哈顿3.1 1080p offscreen场景中,麒麟9000可以跑到125帧,而骁龙888只能跑到120帧,相差4.1%,这两个数据都基于量产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意味着后期有优化,而骁龙888的手机我有好几部,麒麟9000我一部都没有,所以我不知道后期的数据跟进到什么水平,总体而言,两者在同一水平,都属于未达到预期,但是表现都可以接受。
据后期的原神评测来看,骁龙888实际表现略有优势,这个优势可能来源于针对优化,也可能来源于散热堆料,不一定全是处理器的问题,骁龙888的拐点是V530 GPU驱动,主要差距都在这上。另一方面骁龙888个体差异比较大,而且很吃优化。
虽然我不喜欢撸老师,但是有一句话他说的是对的,麒麟9000架构不行,工艺行,骁龙888架构行,工艺不行。
这里面需要提出的是麒麟9000在GPU方面史无前例的堆出了满规格的配置,诚意方面无以复加,而骁龙888的GPU仍然属于挤牙膏。另一方面麒麟9000比骁龙888早了三个月,虽然各方面表现接近,但是可以认为这一波华为赢了。
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华为和高通基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能高通在GPU上稍有优势,但总体而言,如果华为没有被制裁,两者在以后的缠斗会越来越紧,路死谁手未可知。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文/小伊评科技
麒麟芯片为什么一直领先不了高通?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来详细界定一下何为领先。
如果我们把“领先”限定在CPU以及GPU性能这个方面,那么海思麒麟处理器的到目前为止确实只有在麒麟9000这一代芯片上具备超越或者是持平了高通同时代的处理器(此处的高通同时代处理器以下晚于麒麟发布的高通新款旗舰芯片为主,譬如麒麟9000之于骁龙888,麒麟990之于骁龙865),我们来横向对比一番(只列举近三年得数据)
2020年:麒麟9000和骁龙888
麒麟9000:单核1020 多核3750 GPU130帧
骁龙888:单核1130 多核3800 GPU122帧
2019年:麒麟990和骁龙865
麒麟990:单核 785 多核 3220 GPU 76帧
骁龙865:单核 930 多核 3400 GPU 89帧
2018年:麒麟980和骁龙855
麒麟980:单核 710 多核 2550 GPU 56帧
骁龙855:单核760 多核2900 GPU 71帧
数据来源Geekbench 5.1以及GFXBench 霸王龙3.1离屏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单就以CPU和GPU性能来说,华为海思麒麟除了在麒麟9000这一代在GPU方面有所反超之外,前几代处理器相比于高通骁龙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GPU层面,相对于高通的差距甚至可以达到30%左右。麒麟芯片GPU性能比高通骁龙差应该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了。
那么高通处理器的GPU为什么比海思强呢?这就牵扯到GPU的架构设计了,高通的GPU采用的是自家自主研发的Adreno系列,而该系列其实是脱胎于著名的桌面GPU研发厂商ATI也就是A卡的。
当时ATI委身AMD之后由于无力进军移动芯片领域遂将Adreno架构的前身imageon以2000万的价格卖给了高通,在此基础上高通研发出来了自己的GPU架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dreno。
而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自然是无法获得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而且对于GPU的研究其专利壁垒和技术门槛是非常高的,所以华为只能使用来自ARM官方提供的Mail架构,但是由于ARM原本在核心方面的开发起步就比较晚,而且欠缺市场的检验其整体的能效比一直都很差,说白了就是想要达到同样的性能输出必须要浪费更多的电量,发热也更大,这一点在三星系列处理器上体现的是最为明显的,性能强,功耗大,满载输出五秒真男人(这也是为什么三星Exynos一直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而反观华为海思相比于三星则没有那么激进,更加追求实用,所以在性能上就一直不如高通的骁龙系列,但是胜在均衡,当然了在麒麟970上GPU的功耗也翻车了,满载功耗达到了7.93W,远高于同时代的骁龙835以及骁龙845,如下图所示。
不过,随着ARM自家架构的不断发力,目前ARM公版的CPU核心架构的能效比表现已经很好了,几乎已经达到了追上了苹果A系列处理器的成绩,所以目前高通也放弃了自家研发多年的Kryo架构转而搭载ARM的公版架构。
而在GPU方面,今年的Mail G78架构进步明显,根据ARM自家公布的数据来看,Mali-G78相比于Mali-G77的性能提升幅度可达25%,即便是在同等工艺条件下也可提升15%, 同时能效提升10%,机器学习性能提升15%。
而这一代的麒麟9000之所以能在GPU性能方面反超高通骁龙888,Mail G78功不可没,当然了也和麒麟9000堆了24颗满血核心有必然的关系(今年麒麟9000和骁龙888的GPU功耗都有些高,目前麒麟9000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8.3W左右,而骁龙888也达到了7.7W左右,几乎都是火龙的程度)
单纯的站在旗舰芯片的CPU和GPU性能这个角度上来说,华为海思麒麟确实比不了同时代的高通,但是大家也不要忽略,华为海思是业内第一款搭载NPU芯片的企业,其发布的麒麟980由于内置了NPU模块,AI运算能力大幅提升,而同时代的骁龙855根本没有内置NPU芯片,而现在,NPU已经成为了手机处理器的标配。
另外,华为海思麒麟还是业内第一款发布集成5G基带处理器的公司之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麒麟990 5G,而高通直到一年后才发布了第一款集成基带的5G SOC 骁龙888。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在中端处理器市场,华为海思近两年一直都是骑在高通的头上的,麒麟810暴打骁龙730,麒麟820同样吊打骁龙765G。
总的来说,华为海思和高通骁龙在技术沉淀和积累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目前这个差距正在缩小,如果不是华为被禁,未来的海思处理器的发展是非常可期的。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高通做多少年了,海思才多少年,高通一年卖多少钱,海思卖多少钱,技术积累都不一样,当年做处理器的,像博通,德仪,NV,MTK,联芯,瑞芯微这些,哪一个不比海思起家早,不都被高通逼得要么放弃移动处理器,要么放弃高端芯片专做中低端,990能做到现在已经很不错的,别觉得理所应当,没什么理所应当的,不如就是不如,必须得正视,但是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也不要过分鼓吹,反而显得庸俗化。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到你并不懂芯片。
华为实际从910开始已经逐步超越高通了,华为高端机型使用的是海思麒麟芯片,中低端使用高通和MTK的芯片,并且华为是首家将AI技术使用到芯片的公司,因此,华为的照相等可以做的比高通系列的手机强。
不仅仅在功能上,而且,华为在制程上也开始领先,本来全球最新的5nm芯片制程,最早使用的就只有苹果和华为,完全领先高通。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你能够看到最后华为芯片可能就是麒麟9000了,因为美国制裁,虽然属于全球最先进的芯片之一,但是,过了915以后就无法生产和制造了,哪些跪舔美国高通的人可以继续跪舔了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题主这个问题过于绝对化了,目前华为最新的手机芯片无论是在GPU性能、5G技术等方面已经超越高通骁龙的最新款手机芯片。下面我们就以海思麒麟990和高通855作对比,因为这两款芯片都是同一时间的产物。
5G基带的对比:
首先在5G基带上面,麒麟990是全球第一款商用5G基带使用了华为内部研发的5G分流技术使其能在弱网环境下都够正常使用。
更重要的是,麒麟990还是用了智能宽带算法使其5G功耗降到最低。与其对比,高通骁龙855在5G方面远不如麒麟990,除了在信号强度上差于990,并且功耗、智能分流等技术上也落后于华为麒麟990。
GPU方面的对比:
在GPU方面,麒麟990采用的是Mail G76。此款GPU芯片可以通过提升GPU的线程数量,大大提升GPU处理性能。在安兔跑分上,麒麟990 GPU的跑分高达35万分,高于高通骁龙855的30万分。并且在功耗上,麒麟990也优于骁龙855。
NPU算力的对比:
麒麟990采用的NPU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达芬奇架构,并且还是两大一微的架构。这使得麒麟990在极限算力和目标识别上超过了骁龙855。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麒麟990能够支持视频的实时分割,但是骁龙855没有这个手机功能。
总体而言,海思麒麟990从5G基带、图像处理、GPU、NPU等方面已经走在了高通骁龙855的前面。但是未来海思麒麟的路还很长,因为高通公司在技术积累方面还是优于海思麒麟,我们不能因为一款芯片的优势而去轻视高通公司。各位小伙伴们,认为海思麒麟能否领先高通骁龙?
为什么华为的麒麟一直领先不了高通骁龙?
这个领先是指什么方面的领先?芯片的设计能力、同级别的芯片性能,还是芯片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芯片的品牌影响力,首先说市场:说白了海思麒麟芯片一直来定位是华为产品的专供,并不提供给外部;(以后华为芯片能够顺利继续生产了,会是怎样到时候再说!);而高通方面是小米、OPPO和vivo以及三星、一加等很多手机品牌都在使用!自然获得的市场就足够大,所以华为没有机会领先也就正常了!
接着聊聊技术,其实你会发现无论是iPhone的A系列芯片,还是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每年的发布新品都比高通要早一些,而且海思麒麟还做到了业界首个5G SOC,做到了基带和芯片的首个集成,首个5nm工艺的芯片,不过华为的芯片后来在性能方面都会被高通骁龙的芯片所超越这个也是现实!
所以我觉得海思麒麟有一定的市场创新能力,但是并不一定具备卓越的性能调教!但是海思麒麟更加强调智能化,针对图像优化配合徕卡算法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这是华为的海思麒麟优势!而对于高通骁龙更多的市场,更大的市场覆盖面!所以高通有着自己的芯片实力!
至于品牌影响力,我觉得海思麒麟影响力还是蛮大的,至少这两年海思麒麟的备胎计划,备胎转正之后名声大噪。而对于高通芯片的知名度,名气高,我觉得一定的程度还是需要感谢安卓阵营的各大手机厂商,对于高通芯片的宣传还是很猛的!特别是要着重表扬小米,小米经常获得首发,而且小米对于整个高通骁龙在网上的普及以及宣传是最到位的!当然也促进了小米的手机大卖!
甚至是从高端到中端机再到千元机,高通骁龙8系列、高通骁龙7系列、高通骁龙6系列名气都非常大,小米的价值功不可没!最后说说海思麒麟发展困窘,那就是这家企业是中国企业,他的厉害强大会让很多的国家忌惮害怕,所以就要阻止,如今海思麒麟在生产的方面遇见了巨大的挑战,也影响着华为整个消费者终端业务,未来海思会有怎样的发展,国产芯片的自主化能力很重要,也许在未来海思麒麟和鸿蒙OS成为华为最得力的产品体系,也许他们也会服务更多的企业,芯片也会帮助其他的手机厂商完成优秀的产品打造,那个时候海思麒麟就算赢了!
而对于高通而言,芯片这些年的确很厉害,不仅仅是手机,而且在很多智能化设备当中都开始出现了!所以高通骁龙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不是永久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