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患者肠癌做了手术与化疗,还是没有留住人,是让人悲伤与遗憾的事情。但事情的发生总是原因的,从多年的从医经验与文献报道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由于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进展期肠癌患者的病情评估往往存在严重缺陷。影像检查
比如,对一位肠癌患者,我们通过肠镜是可以看癌肿在肠腔内的生长情况,通过超声内镜可以看到患者浸润肠壁的深度,通过CT或磁共振,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肝脏内是否有超过5mm肠癌转移灶。
由于医学设备的局限性,小于5mm以下的肠癌,目前影像医学专家也就无能为力了。由于目前医学检验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对肠癌患者身体内的肠癌细胞缺乏足够的认识,让我们无法断定一位需要手术+化疗的进展期肠癌患者,他/她的癌细胞是否已经存在远处转移,更让人难以摸清楚的是癌细胞到底留在人体的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患者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淋巴跳跃转移?当然,是否存在有癌细胞脱离并种植于腹膜腔内?也是专家们难以评估的。
从肠癌本身的特性来说,越是接近于晚期的进展期肠癌,这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就越高。肠癌术前评估不到位的风险就越大。
进展期肠癌评估不到位,加上技术的不足,往往让患者手术难以让称心如愿。手术
首先,患者病情评估不位,造成肠癌的漏诊问题,自然就会导致肠癌误治。这也是目前全球肠癌患者为之痛心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医疗专家们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科学难题。
其次,由于病理形态各异、组织学分类非常多、组织分化程度有高有低、临床病理进展分期不一,造成了肠癌患者是千人千面,没有病情完全一样的肠癌患者。而目前的肠癌的诊疗指南是标准化的诊疗模式。而不是针对个人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病情的不一样,手术治疗的标准化,自然也就无法让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的局限性,医生想清除体内癌细胞的目标,往往难于实现。化疗患者
我们没有好的方法来预测术后患者身上癌细胞是如何一个存在?也无法预防癌细胞什么情况才会增殖最快?也无法知晓每个人身上的癌细胞对什么化疗药最敏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癌细胞已经对原先有效的化疗药产生了耐药性?
加上化疗药物的使用,是有周期性,化疗药物的药效也是有峰值的,而目前癌细胞在人体内是不按常规出牌,是在化疗的间歇期或药效峰值低的时候,出现暴发性增殖分裂或者癌细胞在整个化疗期间索性隐蔽起来装死,化疗后再出来活动。等等这些,其结果是让肠癌患者的化疗无法获得好的结果。
总之,一直以来,医学专家都在不断研究如何提高肠癌的诊治效果?但就现状而言,由于诊疗技术上的局限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虽然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离彻底根治肠癌,仍路途遥远。
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对于肠癌或者癌症,已经多次说了,就是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避免所谓的没有症状不必检查的思想,因为一旦有了症状,一般就是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治疗,一般情况好的,可能会有五年以上的存活期。具体能生存多久,也要因人而异。动手术和化疗只是治疗方式,不能保证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脂肪成分增多以及结肠癌普查工作的开展,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早期 5 年生存率可达 90%以上,进展期 5 年生存率不到5%。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早期诊断。
1.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是结肠癌早期特征之一,粪便隐血试验是结肠癌临床检验的有效手段和普查的最常用方法,其敏感性可达 50%-90%。
2.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目前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与早期结肠癌有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及糖类抗原 242(CA242)等。
3.酶类标志物检测
目前有助于早期结肠癌诊断的酶类标志物主要有环氧合酶 2 (COX-2)、肿瘤 M 2 型丙酮酸激酶。
4.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结直肠黏膜的病变,并且可以拍照、录像、活检,还能对不同部位有蒂病灶进行摘除等手术治疗,因此,它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检查,被认为是结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对结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的一级预防 即病因预防,是指消除或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增进身心健康,避免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为了防治初发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预防措施。它是指通过各类筛查方法和手段,力争在癌症最早期甚至在癌前期发现患者个体,并对结直肠的病变给予有效治疗。
预防是最利于患者健康的,但很多人不重视预防,最终也只是追悔莫及,而早发现、早治疗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需要人人认真对待。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肠癌一般发现属于中晚期,早期相对还是比较难发现。一旦发现肠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结合放化疗进行治疗,五年生存率还是比较高,一般情况能在50%以上。患者术后还要积极进行复查,根据情况半年还是1年复查。如果有残留肿瘤可以进行放射治疗;如果有转移对周围转移病灶也可以进行放化疗。另外可以结合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也可以改善身体体质,从而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同时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生活,而且加强体育锻炼,对生命预后也有很大帮助。
如果发现转移,比如淋巴转移、肺转移、肝转移等,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生存期也不太好判断。术后出现转移,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手术。因为再次手术也不能将肿瘤完全切除,而且这种手术创伤对于身体影响也比较大,对于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作用也并不大。
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手术切除,也化疗了,人还是走了!为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肿瘤分期太晚,已经转移,无回天之力。2.手术没有切除或者不能切除干净,带瘤生存,安全性就不大。3.没有遵医嘱规范化疗。有人术后化疗难受,就隔断好长时间再去第二次化疗,这也严重影响效果。4.生活方式不注意,不忌口。喝酒吃辣寻刺激享口福。这也刺激癌症的复发转移。
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主要的原因是患者手术治疗当时肠癌长到了什么程度,医学上叫TNM分期,手术当时这位患者分期一定很晚,没有采取术前降期,也就是说没有把癌症这个敌人控制在手术可切除范围内,这是复发转移死亡的根源。
肠癌动手术了,也化疗了,为何还是没有留住人?
这就说明癌细胞已经侵犯固有肌层及浆膜层以外了,甚至整个腹腔及周围脏器都有累及了!这时的手术很多都只是姑息手术,即使术后化疗,癌症也很容易复发和转移,复发了死亡率就很高了!
老百姓分不清什么时候可以手术,什么情况不适应手术。有很多老百姓一听到癌症就要立即手术,不能耽搁1天;有的老百姓呢,极力抗拒手术,说开了死的更快!开刀有好也有坏。手术可以治愈早期癌症;也可以配合化疗治愈中期癌症!可以解除癌症造成的消化道梗阻,挽救癌症大出血。但对于晚期的癌症手术并不是一件好事,有的时候确实反而死的更快!
癌症越到晚期,癌细胞越容易复发及转移,所以虽然手术切除了病灶,但有的癌细胞已经在血液及淋巴系统或者其中脏器中,术后一段时间以后就复发,恢复极差,很快就挂了!所以得了癌症,手术并不是关键,术后病理情况才是关键,决定患者的生存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涉及外科专业知识,可能有错误之处,敬请谅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