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甲胎蛋白在肝癌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正如提问的网友一样,很多人都不清楚为什么甲胎蛋白会在肝癌诊断与预后中有着这么大的价值?
要知道这个问题,先要清楚甲胎蛋白是如何来的?甲胎蛋白(AFP)由未分化完全的胎儿幼稚肝细胞或卵黄囊中的生殖腺胚胎组织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随着胎儿的逐渐发育成熟,逐渐成熟分化较好的肝细胞也就丧失了合成功能,导致甲胎蛋白逐渐下降,到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其次,我们要清楚肝癌与甲胎蛋白的关系。当肝细胞发生恶性病变时,原先已丧失合成甲胎蛋白能力的肝细胞因致癌基因等激活恢复了甲胎蛋白合成功能,以致血中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这种情况在80%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并且,还会随着肝癌细胞的增殖,出现甲胎蛋白量也随之异常升高。因此,甲胎蛋白不但可以用来定性是否有肝癌风险,而且还可以用来评价肝细胞癌的进展情况。
大约20%肝癌患者,主要是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虽然不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但他们往往会出现另一种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的可能。
最后,给大家介绍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由于生殖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生殖肿瘤细胞也有50%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另外,在活动性肝病时,部分肝病患者的病变肝细胞也有合成一定量甲胎蛋白的能力。
因此 ,当甲胎蛋白升高时,首先,要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与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风险。才能用来作为肝癌的诊断,比如:
- 当甲胎蛋白>400ng/ml,可以成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如超声、CT等影像检查发现有肝实质性肿块,且有肝细胞癌典型影像学表现者,即可做出肝癌的临床诊断。
- 当甲胎蛋白逐渐升高不降或>200ng/ml持续8周,就结合影像学及肝功能变化作综合分析或动态观察。
患者确诊为肝细胞癌,且有明显典型的甲胎蛋白升高时,往往随着肝癌的切除,会出现甲胎蛋白水平的迅速降低。而肝癌切除患者,一旦再次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往往意味着肝癌复发的风险。
总之,甲胎蛋白多数是由未分化完全肝幼稚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分化成熟的正常肝细胞也就丧失了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当肝细胞癌变,由于致癌基因等作用,有80%的肝癌患者的肝癌细胞又重新恢复了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因此,在排除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与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有可能导致甲胎蛋白升高的基础,就可以用来诊断与判断肝癌病情进展。
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你好,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癌症,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发的肝癌,有一半左右都发生在中国。肝癌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肝癌只有在早期发现,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手段。
对于慢性乙肝,丙肝,长期喝酒,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及早的发现肝癌。做过体检的都知道,每次去检查,医院的医生都会给你抽血查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什么?甲胎蛋白的英文为AFP,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由胎儿的肝脏和卵黄囊分泌。所以,成年人的体内,甲胎蛋白含量是非常低的。AFP升高可见于妊娠期,性腺来源的肿瘤,有慢性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AFP都会升高。
甲胎蛋白多高可以诊断肝癌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外周血中甲胎蛋白≥400μg/L,同时可以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性腺来源的肿瘤,那么,你罹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大,还需要结合患者的肝脏彩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AFP升高同时有一种影像学检查符合肝癌的表现,就可以临床诊断肝癌。
肝癌是少数几个可以临床诊断的肝癌,而不需要取活检,不需要病理诊断的癌症。但是,甲胎蛋白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只有70%左右的肝癌,甲胎蛋白会升高,还有30%的肝癌,甲胎蛋白是正常的。
甲胎蛋白还可以评估严重程度患者首次就诊的时候,血清中 甲胎蛋白的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及范围有关系,有一些研究显示,肿瘤直径越大,甲胎蛋白的水平越高,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甲胎蛋白的水平可以增加至1000以上。
预测治疗效果肝癌患者,经过手术,介入,射频消融,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之后,如果治疗有效果,甲胎蛋白会不断地下降,如果手术将肝癌完全切除了,那么甲胎蛋白水平应该会降至正常。
术后不断监测甲胎蛋白水平,如果甲胎蛋白水平不断下降,逐渐降至正常,说明手术很成功。如果经过短暂的下降,甲胎蛋白又上升了,说明治疗效果很差,肿瘤复发了或者没有切除干净。
判断预后有一些研究显示,甲胎蛋白水平是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与诊断时甲胎蛋白小于200的患者效果比,甲胎蛋白大于10000的患者,生存期明显更短。
用于随访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肝癌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医生需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判断治疗效果,同时监测肿瘤有没有复发或者转移。术后的每一次随访,都需要抽血查甲胎蛋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让你满意,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
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甲胎蛋白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有70%都是升高的,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说一个我遇到过的病例吧。
51岁的安先生,乙肝病史多年,自己比较清楚,乙肝有可能会引起肝硬化,肝癌等问题,所以坚持定期复查。而且他复查的非常密切,每个月都要做一次彩超和甲胎蛋白。
5年前他复查的时候,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到60多,特别担心是长了肝癌,但是彩超又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反复仔细的找也没有发现!于是医生就建议他观察一个月,看看再说。
一个月后再次复查,甲的蛋白已经升高到100多,但是彩超还是没有看到任何东西。鉴于这种情况,我就让他做了一个增强CT,看了一下。增强CT报告显示正常。但是在肝脏的边缘发现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低密度影。虽然这个低密度影没有显示出肝癌的特点来,但是结合安先生的情况非常可疑。
于是又进一步做了一个增强核磁。那个位置很明显的显示出了肝癌的特点。只有7个毫米,太小了,彩超看不到也是正常的。
可以说这个算是极早期肝癌了。基本上处理完以后就治愈了。安先生在超声引导下做了微波消融治疗。手术以后仍然坚持密切的定期复查,到现在一直没有复发。
所以甲胎蛋白对于肝癌有非常好的提示和诊断作用。如果有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病病史,复查的时候一定要查甲胎蛋白和彩超。如果甲胎蛋白升高而肝功能正常。即便彩超看不到有肿瘤,也要小心肝癌的可能性,要进一步查增强CT或者增强核磁来明确肝内的情况。
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谢谢邀请!
甲胎蛋白(AFP)是当前诊断原发性肝癌常见而又重要的方法,诊断标准:AFP≥400ug/L,除外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及怀孕等。轻度升高者,应做动态观察,并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约30%的肝癌病人甲胎蛋白不高,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非常大。甲胎蛋白就是肝癌的指标,大部分都会升高。目前大于400,持续两周,加上磁共振或者CT看到肿瘤就基本可以诊断肝癌了。
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肝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确诊时间较晚,治疗效果差,导致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对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尤为关键。研究表明,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病理学、影像学及组织活检对肝细胞肝癌进行确诊,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等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什么是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甲种胎儿蛋白的简称,是一种糖类蛋白质,主要由胚胎肝细胞所产生,但卵巢囊细胞及胃肠道上皮细胞也可产生。在胎儿出生之后,便不再继续产生,所以,应该除孕妇和新生儿之外,人体内不应有甲胎蛋白的存在。1964年就有人发现肝癌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查得到甲胎蛋白,以后的研究使人们知道肝细胞癌变之后会恢复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如血中查到一定数量的甲胎蛋白应当考虑有患肝癌的可能性。
甲胎蛋白指标对于肝癌的检查有多大的意义?
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已被医学界公认,其水平变化与是否患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度相关性,是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合适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通常作为首选的血清学指标。当甲胎蛋白含量大于400μg/L时,应当考虑患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目前认为甲胎蛋白检测对于肝癌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监测复发等价值,可使50%到80%左右的肝癌患者得到诊断,其可靠性仅次于病理学检查,使肝癌早期患者的发现率显著提高。
但是目前认为肝癌患者中约有10%~20%甲胎蛋白可为正常(转移性肝癌细胞和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细胞都不会产生甲胎蛋白),并且不能因甲胎蛋白正常而否认这些类型的肝癌。另一方面,甲胎蛋白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用作诊断依据时应排除肝炎和肝硬化、胚胎源性肿瘤、其他癌症等的假阳性干扰。
因此,单一依据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来确诊肝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肝癌的确诊最好结合影像学诊断(B超、CT等)和病理学检查等共同确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