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正常会得肠癌吗?

如下图所示,通过肠镜检查,我们可以发现肠管内的各种不同病变;同时,能在肠镜下对这些病变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疾病的性质。对下图2中所示的息肉样小病灶,还能采用内镜切除的方法达到根治的目的,从而达到避免外科手术的风险与防止肠癌发生的风险。因此,可以说结肠镜在大肠癌检查与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有人评价“肠镜+病理检查”是目前肠癌早诊的金标准。

但肠镜检查也不是万能,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会导致肠镜检查“正常”患者,检查后仍然得肠癌的风险。

不典型的肠癌难以发现,如下图所示,由于肠液影响、升结肠皱襞多、乙状结肠容易套叠镜身、横结肠容易出现一些扁平病灶。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肠镜检查与诊断困难,导致疾病漏诊风险。特别是碰到一些早期肠癌或腺瘤病灶,它们本身又小,加上位于肠管皱襞处,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肠镜检查医生进行检查的话,是很难发现的。结果导致检查后出现患者得肠癌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肠道准备不好,医生难以发现小的肿瘤或息肉。如下图左侧二张图片,由于肠管内有粪便影响了肠管粘膜的粘膜的显露,在粪便覆盖的部位,即使有小的肿瘤或息肉存在,尤其是不太典型的病灶时,一般是艰难被发现,所以,也有存在即使肠镜“正常”,也会得癌的原因了。

术中患者配合不好,难以达到肠镜检查的目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普通肠镜检查病人身上,是因为术中肠镜检查带来的痛苦,让患者难以忍受,导致肠镜检查不全面或时间过于仓促而未看清楚。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可采用无痛肠镜检查技术来解决。但还有一些心肺功能不太好病人,做无痛肠镜检查有一定风险或者患者心肺功能无法耐受过长时间的检查,都会导致检查不充分而存在漏诊风险。

经验不足与未按规范进行肠镜检查,得肠癌也不奇怪!这主要是与检查医生的技术操作有关。如上图示,结肠镜的操作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对一些经验欠缺的肠镜医生,一些小的肠癌或息肉病灶,是比较难发现的,如果能够进行规范的肠镜操作,有可能会减少漏诊的风险。但如果肠镜操作医生操作不规范,比如检查时间过快、肠管粘膜观察不仔细或遗留检查盲区的话,就非常容易导致病灶遗漏。其后果就是所谓肠镜检查“正常”的患者,检查后不久发现患有肠癌的情况。

就是普通肠镜检查正常,也无法完全排除不得肠癌。

有些不典型的病变,在普通肠镜检查下是正常的,但应用一些新技术检查,就会发现它是病变组织。如下图病灶,就是普通肠镜检查未发现,后来应用肠镜检查新技术才发现的病灶。

另外,肠镜检查是阶段性检查方法,大家按规范进行肠镜检查,是能够做到肠癌的早筛早诊,但并不能控制肠粘膜细胞不癌变的风险。所以,即使这次肠镜检查正常,肠管粘膜细胞也完全有可能在下次检查前发生癌变。因此,肠镜检查正常,也还是有得肠癌的风险。但肠镜检查能发现多数肠癌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从而能大大减少了肠癌发病风险。

致谢!部分图片源自国家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培训平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吴明利教授“结肠癌筛查与早诊”篇章。

肠镜正常会得肠癌吗?

肠镜正常并不能确定后期会不会患肠癌。

一般来说,如果刚做完肠镜,显示结果正常,说明未发现肠道病变及癌灶,但只能说明一段时间内肠道没问题,但不能保证一直不出问题,之后还需遵医嘱定期做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肠镜和肠癌的关系是?

肠镜属内窥镜一种,一般从肛门进入肠道,来观察肠道内部病变情况,是目前早期发现肠道病变的唯一方法,不仅可发现肠道病变形态、范围,也会给出一定诊断结果,如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对于肠道息肉或肿物,也能做初步诊断,提高肠癌早期检出率和治愈率。

对于肠癌来说,肠镜不仅能直观看到肠内肿瘤形态,还能直接取病理,来诊断是否患有肠癌,可以说,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在定性方面能超越肠镜的检查手段。

肠镜检查正常,短期内患肠癌是什么原因?

临床上,也有患者几个月或者一年前肠镜检查正常,但一年后发现肠癌的情况,原因可能如下:

1、肠道准备欠佳

比较常见,未遵医嘱服用泻药或泻药喝的不够多,肠道排空情况不好,也就是肠道准备欠佳,导致肠道内残留大量粪便、食物残渣,影响肠镜视野,继而导致息肉、溃疡、小的病变漏诊。

2、肠道皱襞

我们肠道是弯曲且长的,其中又有很多皱襞,而这些皱襞可能会隐藏一些小的、扁平的病变,肠镜检查时并未发现,如果肿瘤细胞进展较快,可能过几个月就会出现恶变。

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能发现掩藏在褶皱处的小病变。

3、患者因素

肠镜检查会有一定不适感,能否耐受因人而异,若患者无法忍受,不能较好的配合医生翻转身体,或直接中断检查,导致肠镜未观察到全部肠管,可能会导致病变遗漏。

当然,患者有肠道手术既往史、肠炎、肠道狭窄、肠梗阻、肠粘连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进境困难,影响观察。

除了以上原因,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肠道、肠道粘膜下细胞发生突变等,也会出现肠镜正常,但几个月后发现肠癌的情况。

哪些人需尽早做肠镜检查?

1、出现不明原因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变细等症状人群;

2、大便潜血阳性、贫血、肿瘤标志物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等人群;

3、有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等)等人群;

4、有肠息肉、肠癌家族史、长期阑尾炎、胆囊炎或阑尾、胆囊切除史、盆腔放疗史人群;

5、长期精细化饮食,喜食高脂、高动物蛋白、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平时不喜运动,长期精神压抑人群。

总的来说,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无问题可每3-5年复查一次,同时可将肛门指检、粪隐血试验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早发现早治疗。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进行咨询。

肠镜正常会得肠癌吗?

肠镜正常只说明目前没有发现肠癌等病灶,并不是预防肠癌发生的预防或治疗手段。

有时候,因为病灶小,处于“盲区”,或肠道准备不足,也可能遗漏病灶。

因此,关注自己身体状况,必要的定期体检很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