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会遗传吗?爷爷得过肠癌中期,我和爸爸的肠道都不太好,很害怕会患病,怎么办?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很多有类似家族病史的人,担心又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但很不幸的是,肠癌的确是一种遗传因素起决定影响的疾病,目前已知,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细胞遗传疾病。但幸运的是,肠癌也是一种比较幸运的癌症,可以通过肠癌的有效措施来预防或减缓它的发生。
预防肠癌首先要知道肠癌的致病因素。大肠癌的病因比较清楚,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起了决定性影响。
- 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肠癌家族史与肠癌遗传因素直接有关。
- 环境因素:过多摄入高脂肪或红肉、低纤维素饮食已为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证实是大肠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肠道微生态(肠菌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紊乱(包括具核梭杆菌等致病菌的肠粘膜聚集)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结肠腺瘤是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切除治疗。
- 炎症性肠癌,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
- 大便隐血阳性;
- 结肠癌家族史或本人有癌症史;
- 长期吸烟、嗜酒、肥胖、少活动、年龄>50岁的人;
- 符合下列6项之任2项者:长期精神压抑的人、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有盆腔放疗史。
- 先天不足后天补,对有肠癌遗传家族史的人,要均衡营养饮食,不抽烟、少喝酒,适度运动,保持好心情,进一步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
- 做好优生优育与母婴保健,减少后代患癌的机会。
- 避免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及不洁、不恰当的饮食,避免肠道微生态紊乱与炎症性肠病发生,保证肠道菌群平衡与正常大便。
- 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及便后观察习惯。发现粪便带血、脓液或粘液,或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要及时肠镜+大便检查。
- 对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有盆腔放疗史、年龄>50岁的人,40岁起,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肠镜。
- 对有肠癌家庭史或遗传性息肉病的家族的人,从35岁起,每年进行肠镜筛查。
- 对有胆囊功能的胆囊疾病病人,尤其是儿童或中青年人,尽可能采用保留胆囊功能的治疗方法,以减少胆囊切除后增加的大肠癌发病风险。
- 对粪石性阑尾炎病人,可采用内镜取阑尾粪石的方法治疗,尽可能减少阑尾切除的机会。
- 发现有结直肠息肉,及时肠镜下切除并送病理检查,预防肠癌发生。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对大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肠癌会遗传吗?爷爷得过肠癌中期,我和爸爸的肠道都不太好,很害怕会患病,怎么办?
大约30%的大肠癌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部分肠癌致病因会遗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
至于其他肠癌并没有明确的遗传背景,只能说比起一般人,有肠癌家族史的人患肠癌风险更高,如家庭成员中,有3个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至少2个人以上为同一代,至少有1人是在5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等。
但遗传只是导致个人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肠癌的发生还和其他因素有关,如环境、饮食等,因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肿瘤,日常做好预防和体检,是完全可以将肠癌扼制在萌芽中的。
简单说,大肠癌都是从息肉-腺瘤-肿瘤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即使祖辈得过肠癌,但后辈平时只要密切关注、定期随访,是不需要过度担忧的。
日常如何预防肠癌?1、定期随访
对于肠癌家族史人群,如果肠道不好,建议定期体检,可每年做一次肛门指检、粪便潜血试验,每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也可适当加入基因检测,来早发现早预防肠癌。
2、饮食均衡
对于精细食物、辛辣刺激食物、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热量食物尽量少吃,平时要注重饮食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高膳食纤维食物,对于加工肉类、腌制类、油炸、烧烤类食物要少吃,酒精摄入也要控制。
3、多运动
运动锻炼不仅能保持较好的身材,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也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同时多饮水,也能增加粪便水分、体积顺畅排便。
4、注意不适症状
如果发现便血、脓血便、黏性便、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腹痛、腹胀、贫血等,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延误治疗。
5、保持好的心态
即使发现有肠癌易感性,也不要过度担忧,长期抑郁、压抑、担忧、生气、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也会增加肠癌风险,保持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定期检查是完全没必要担忧的。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
肠癌会遗传吗?爷爷得过肠癌中期,我和爸爸的肠道都不太好,很害怕会患病,怎么办?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很多疾病包括癌症都具有遗传的“倾向”,并不是会百分之百地遗传。家里有亲人得过肠癌,其他家人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患癌症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一些。
大多数的肠癌属于非遗传性的癌症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指遗传起因,要与外因一起作用,才会导致癌症。遗传性起因,有一种家族遗传性腺瘤病性结直肠癌,大约只占15%左右,这种遗传性的息肉发展成肠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引起重视。
大多数的非遗传性结直肠癌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人体的这个核酸的缺陷是可遗传的,也就是说,患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是可遗传的,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肠癌,这部分人要注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肠癌的发生。
肠癌高危人群如何筛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下消化道出血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腹痛者),这些都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尽早接受肠癌的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年轻人,也应每隔3至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除了肠镜检查,筛查肠癌还可以做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腹部的彩超、直肠指检查等。
我是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肠癌会遗传吗?爷爷得过肠癌中期,我和爸爸的肠道都不太好,很害怕会患病,怎么办?
不会!精神病有遗传!其他的没有遗传!但是性格,饮食起居习惯差不多得的病也差不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