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癌症的放化疗,对病人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治疗有效果,则对病人是非常理想的事情;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则放化疗会造成病人身体更大的打击,因此,了解癌症放化疗之后,是否有疗效,对医生、病人与家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判断放化疗后是否有效果?有客观的指标,也有相对主观临床表现及病人自身的感受。

从客观来说:

一是肿瘤标志物数值下降,比如,对肝癌晚期病人行介入栓塞化疗后,我们会查AFP,观察数值是否下降,如果有效的话,AFP数值是会明显下降的。

二是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显示肿瘤缩小或消失,则说明放化疗有效果。或者以前进展快的癌症,虽然没有明显缩小,但也不再进展增大或出现新发癌症子灶,也提示癌症放化疗有效果。比如:肝癌化疗栓塞后,通过查肝脏CT,不但可以观察到癌肿缩小的情况,还能明确是否存在化疗栓塞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补充治疗的部位。

从主观来说:

就是癌症发生以后,病人会出现一些异常的临床表现,现在经过放化疗后,原先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了; 或者病人症状、体征虽然消失不明显,但病人的精神、食欲、睡眠情况较前有好转,体重变化情况较前有改善,这也是提示治疗是有效果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位肺癌晚期病人,当时合并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经过第一次化疗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很快就消失了,病人精神、饮食、睡眠也好了。就是不检查,病人、家属和医生也知道病人的化疗是效果很好。

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我癌龄五年半,化疗33次,放疗25次,免疫治疗23次,我觉得有没有效果病人最知道,首先是看肿标,肿标敏感的话,一次化疗有效肿标就会下降,然后就是看影像,如ct啊核磁共振呀b超呀,直接看病灶有没有缩小或稳定,不继续变大就都是好事,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体感,像我,因为有腹膜后转移,化疗有效最明显的就是腰不痛了,如果耐药了,腰就开始又痛,所以,体感真的很重要,病人要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长期带瘤生存不是梦。

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感谢邀请!癌症到了中晚期,放疗和化疗是肿瘤内科医生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和化疗的过程都很痛苦,比如放疗一般周一到周五都要去照射,连续照射一个月左右,照射部位还可能出现溃疡、感染和坏死;化疗也可能会经受恶心呕吐、皮疹和静脉炎等痛苦。那么经历了这些治疗之后,如何判断有没有疗效呢?

首先可以通过拍CT,核磁或者PET-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病灶大小,一般选取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这个比较客观。另外,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也很有参考意义,如果标记物值下降了,很可能是治疗有效。主观上患者自己感觉精神状态好转,疼痛减轻,食欲更佳,这些都是治疗有效的趋势!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觉得有用欢迎大家点赞和转发!

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评估肿瘤疗效是影像科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杨大夫分享下。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术是根治性的,其次还包括放化疗等辅助手段。我们来分别讨论下。

1、病人术后的放化疗。

比如肺癌,手术后,有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需要进行放化疗。假如手术中已经把可见的病灶清理完毕,包括可疑转移的淋巴结也已清扫完毕。此时放化疗,在影像学上评估比较困难。这种放化疗的必要性,多数是根据之前的临床或随机对照实验得出。也就是,不进行放化疗,病人的预后会差于进行放化疗的。

有一些癌,可以根据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来判断疗效,比如前列腺癌检测PSA等。

2、无法手术患者的放化疗。

此时影像学的评估对于疗效的判断非常重要。影像学好转,意味着有效果,无好转甚至加重,意味着没有效果。

影像学如何评价有无疗效呢?

最多用的办法是病变的大小,由大变小,就意味着有效果。如果是多发的,比如转移瘤,还有可能有多变少。

当然,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肿瘤,其判断有自己的标准,比如RECIST等。这些都是在一些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进而用于临床。

还有一些功能成像的办法,比如在大小发生变化之前,肿瘤的一些代谢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更早期的判断疗效,假如效果不佳可以及时换药,或者更换治疗方案。比如MR或CT的灌注成像,MR的DWI,BOLD。或者是PETCT等。

还比如有的GIST已经完全发生坏死,此时虽然大小没有变化,但实际上疗效很好。不过,更多的功能成像,目前尚属于研究阶段。临床上更被认可的是大小的变化。

具体到不同的病例,我们需要具体的分析其疗效。

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目前来说,由于很多肿瘤是长在内部器官,中期的肿瘤大部分没有症状,所以病人没有很直接的从症状或外观来感知疗效。目前,主要评估有没治疗效果,还是要通过相关检查,如CT,MR,超声等。这些检查可以通过影像成像,看到肿瘤的大小,形状等,对比治疗前后影像大小改变来评估疗效。一些表浅肿瘤如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可以直接肉眼外观看到肿瘤大小形状的变化来判断疗效。腔内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肠癌,还需要通过胃镜,肠镜来观察肿瘤的形状,大小,协助判断疗效。

因此,目前来说,判断肿瘤放化疗有没效果,主要是通过影像检查对比前后两次治疗前后的肿块大小。晚期肿瘤患者,还可以通过症状是否改善来初步判断疗效。如肺腺癌患者,有些吃靶向药治疗半个月左右咳嗽症状就有所缓解,是因为肿瘤在肺门附近压迫气管,而治疗有些肿瘤小了压迫症状缓解 咳嗽症状也就缓解了。

癌症放化疗之后,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果?

这实际上是很专业的问题,就是专科医生常说的疗效评价问题,涉及评价对象和评价工具。

如果肿瘤没有手术切除,换句话说有可测量的靶病灶,那么判断放化疗效果相对比较容易。临床常用的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对比肿瘤放化疗后大小变化,有无新增病灶,病灶的强化程度等都可以反应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没有可测量的病灶,比如肿瘤的腹膜转移,或者转移病灶很小,那么很难对比治疗前后病变的变化情况,除非数目增加。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做一个大概的判断,如果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明显异常,治疗后指标下降,也可以反应出治疗的效果。

还有一个可参考的指标,就是患者的主观感觉,比如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也可以说明治疗效果,只是没有可以量化的数值。如直肠癌放疗后,便血,或者排便困难等症状显著缓解,那么说明放疗是有效果的。但是,具体的评价还是依靠影像学检查给出客观的数值。

但是,对于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是很困难的,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或者只能根据结果来倒退化疗是否有效。如果患者术后化疗后没有复发转移,那部分说明化疗是有效果的。如果化疗后短期(小于1年)或者化疗过程中出现肿瘤复发,就说明化疗没有效果。这是事后评价手段。

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参照循环肿瘤细胞(或者循环肿瘤DNA)的变化,来判断化疗效果。这个适合患者术后仍有循环肿瘤细胞,目前临床不常规应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