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我的妈妈,老是偏袒她的女婿,经常说:“你这样不行,一个大男人,你不能让他花钱缩手缩脚的,你要多给他一些零花钱!”

管钱的人,比较累。

十几年前,我们都在学校上班,一个月工资才300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我结婚时是一穷二白,特别想把日子过好,让父母放心,也给自己争一口气,就给自己定下目标:5年之内买房子。所以平时生活过得特别节俭。

我婆家的亲戚比较多,往往我们存了半年的钱,每到过节的时候就要花去大半。因为要买很多菜招待客人,还要买很多礼物去亲人家拜访。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婆家这么多年没有存到钱,其实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因为我老公特别爱面子,在过节的时候穷大方。为此我们曾经吵过架。比如过节时他要买很多的肉,还有各种熟的菜,还有好多青菜等,用他的话说叫“年年有余”。就连我家的东西他也要能换则还,他说这叫“辞旧迎新”。

我娘家跟婆家不一样,我们家条件好一些,我们也不会这么浪费。日子都不好过,来客人时吃饱喝足就行。可我老公却做了满满一大桌菜,往往剩下好多。我很心疼,舍不得丢,剩菜都吃好几顿。

家里的东西好好的,直接扔掉太可惜了。再买的话就是浪费钱!我老公的观念我真的不认可。

这就是矛盾吧!也许就从这时开始,老公也意识到他们家为什么存不到钱的原因吧!他心甘情愿地把钱交给我来管理。

他也不再管家里的需要花钱的事情,需要买什么东西,也会跟我商量一下。好在,我这么多年的辛苦也换来一家人的认可。

不管钱的人,日子过的逍遥自在,特别轻松。

我老公,自从把他的钱交给我管理以后,他是真的一点点都不操心。

简单的例子,银hang卡的密ma记不住,我们家有多少钱他也不知道,也不喜欢问,需要什么东西我来买,他还乐在其中。

十三年前,我们买这个房子时,老公睁大了眼睛说:“开玩笑吧,我们哪里有钱买房子?”我就问他想不想买吧,他说:“想买,但是钱肯定不够,要不再等等。”就这样我们借了一些钱,买了di一套房子。我的想法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放寒假,批fa年画来卖,每天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出摊,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天,就为了挣个过春节的钱。那时候真的特别能吃苦。

近几年,买了di二套房子,每月还4000多,老公从来不管不问!去年提前还款,还是我自己跑腿去办的,他都没有请假过去。连工作人员都问我,是你自己来的吗?我默默地点头。想想这样的人有时候还挺让人生气的。

写在结尾:

夫妻两个人的收入一人来管的话,这个人要有大局意识,不能有那么多私心,要对家里的收入有一个好的规划,养成一个好的存钱习惯。这样才能得到家人的信任和认可。也不会因为钱而产生矛盾。

夫妻两个人各管各的也挺好的。但是要有明确的分工,养成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模式。比如孝敬父母要公平,家里需要还款谁来还,,孩子的教育怎么出钱等。

友友们,你们家的钱谁来管呢?还是各管各的呢?欢迎大家留言哦!

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我归我爱人管理。

我爱人来自盛产泼妇的华东某地,人高马大、性格强势,搞对象那阵,我也系统想过这个问题,考虑到她做家务骂街护院是把好手,就答应了这桩媒人之约。

别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一念地狱,结婚四十年来,办完婚庆后,我的生活就进入囚徒模式,老伴毫无悬念地登上“狱霸”宝座,我不光全部收入归她管理,平时衣食住行,甚至理发这样的小事都归她管理。

什么时候理,理多长?理多少钱一个头的?都是老件说了算,每次理发,我都反复跟师傅强调,我的头,我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活怎么干?我老婆说了算。

这也就算了,最令我难以启齿的是,现金支付年代,我身上找张20元纸币,比找只跳蚤都难!裤子口袋老是炸线,除了被硬币磨的,还有就是老伴在洗裤子时,总爱把我裤子口袋全部扯出来察看。

我现在收入有退休工资、企业年金、打工工资、医保进账,合起来月入过万,但身边连一张卡都没有,私房钱全靠头条提现,前两年丰衣足食,近一年饥寒交迫。我现在只有东拼西凑、搅尽脑汁拼命写答案,争取半年提一次私房钱。

还好,我老伴除了上厨房烧饭,就是上晒台晾衣,从不知道这世上还能上头条,不然的话,我真的走投无路了!

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我和我们家老阿姨各自管理,四十多年结婚前,岳母在我俩认识时就告诫我,不要让她管钱,她爱整一些不实用的东西,爱花钱,实践证明,俺家老阿姨就是积攒不住钱,年轻时,挣钱不多,所有的钱都供女儿留学用了,女儿回国后在上海成家结婚生娃,她的钱主要是退休金和家乡卖房的钱补贴了女儿的家庭,我到上海后除了看娃又打了一份工,加上老家的收入在信用社上海取不出来,这十几年陆续积攒了一部分钱我用这部分钱购买了江浙两小套房子,这两套房虽然都不大,但老俩口居住没有问题,都在江南水乡风景区,前年由于疫情女儿辞职,我们从上海回到苏州住自己的房子,老伴看到产权证没有她的名字不满意了,竞去咨询律师询问房子的产权问题,我本人一九八一年入行的律师,难道不知道房子的归属?但我们有口头约定,各人支配各自的财务,所以这两套房子我是实际出资人,双方就此产生矛盾,老阿姨一声不吭外出去上海惠南一家名叫福华医院打工去了,那一段我不住苏州,回苏州后找她九天才找到,现在我让她回家她置之不理,AA制对原配家庭不适合,但碰到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你不AA又不行,头疼

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结婚23年,我们俩收入各自管,我不知道她收入,她也不问我收入。家里所有开支(包括买房买车)我承担,另外每个月给她一笔不算低的零花钱。我不知道她现在有多少存款,她偶尔会问我资产情况但从来没有认真查过,只让我要把各项财产、投资等做好记录定期更新存在保管箱,以防发生意外时儿子可以拿到资产。

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夫妻俩的收入,即钱财,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公共财政”,大多由妻子担任“财政部长”。再就是各管各的,一起负担日常生活开支。以前者为多,后者占比较低。

我和儿子家一个模式,内当家的管钱,统收统支。女儿和女婿各管各的,共同负责开支。

我把工资卡交到老伴手里,由她安排定夺。心细、手紧还有抠门,是她的强项,没啥不放心的。管钱又苦又累,我当个甩手掌柜,何乐而不为,不操那烦心事,心宽体健增寿快乐。

柴米油盐,电费水费,添置衣物,人情往来等等,都有一定之规,一般斩而不奏,通报一声得嘞。

特殊情况边斩边奏,如亲朋好友找我们借钱,借还是不借,借多少。

拿不定主意的事先奏后斩,共同商量。如弄个什么来钱的路,听不听我的那是另一回事。搞理财产品亏了很大一笔,怪不得原先计划给儿子儿媳再买一套面积较大的住房不再提起,偶尔问一声也是含糊其辞,我也装着不知道,退财免灾吧。

我不打牌她爱打牌,一年输赢如何我从来不问,有一条我知道,牌技不咋的人也硬气。

底线还是有的,日常生活没问题。

每月给我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大包干。另外还有一些小钱,如补助,如晚辈给个红包,这些都不上交,预算外收入。用不完,年年有盈余,攒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

我的女儿我知道,有能力也强势,曾和我讲过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的话,我沒发表意见。小两口的钱各管各的,大的开支共同商量着办,小的开支各自作主,他们也不缺钱,这种管钱模式也要得。二十多年了,也没见他们为钱吵架,风平浪静,“东方无战事。”

看看对门退休老头老燕,工资全额上交,口袋里基本不揣钱,用钱实报实销。干老伴不认可的事别想要到一分钱,可怜巴巴的,她自已却天天打麻将。抠的那么死不留一点余地也不好,人人都有自已想干的事,都要颜面。

夫妻俩的收入,你们各归各管理吗?

我们各人管自己的。当然大事也商议:比如2015年买房。我一个人把首付款全交了。(总价的一半)还房贷全是他。装修他出了5W。我出了17W多。所以这几年他毎月给我1千元抵这装修钱。平时他不干任何家务.但每月给2千生活费。不知道他现在有多少存款。我现在有82W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