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有两个比较鲜明的对比:我们拍摄团队有个很好的小工,和大家相处都很好,很吃苦,也很主动干活。他的工资是按天算的,500块一天,满打满算,一个月不休息的话,一个月收入是15000元,这个是可预期的最高的收入了,毕竟人也不可能30天都干活啊。除非他的基本工资提高,那么他的上升空间都很有限。一个搬运拍摄设备的小工你也不可能给到1000块一天。1000块一天都可以请一个摄像了。

但是作为读过大学的人的来说,他的上升空间是可塑的。刚好这两天我们也有聊到,说我们的工资在毕业的时候是1800一个月,那个时候觉得5000块钱一个月就是一个非常棒的收入了。而十年后呢,我身边的朋友普遍收入应是当时1800一个月的10倍、20倍甚至30倍的收入了。这就是一个可预期的【上升空间】。

相比普通工人而说,读过大学的收入其实更有可塑性。当然躺平也就那样了。如果你持续学习、持续提升、遇到更好的机遇,那么收入的提升还是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且,上大学给你带来的视野的提升、人际关系的交往,这些都不是用钱衡量的。

所以,知识是真的有用。

我觉得是读大学和没读大学的收入差别在于收入的可预期的【上升空间】

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这个问题和“吃的好未必长得漂亮,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吃得好?”一样。

读大学未必仅仅是为了高收入,你的人脉,解决问题的思路,你的社交关系并不是高收入所能带来的。而且读大学获得高收入的人会比没读大学获得高收入的人概率大的多吧?

读大学获得高收入的概率要比没读大学获得高收入的概率大很多

以前会有人这样对我说“你看村里的谁谁谁读的书比你少,但是一年挣得比你多多了”,我哑口无言,因为别人挣得确实比你多啊,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

忽然发现大家对于心里有反差的事情都回津津乐道,你读了那么多数你就应该多赚钱,就算你赚到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没读什么书赚到了那么多钱就是牛,但村里就一个他,可能出社会后很多没读过大学的的工作也并不好,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想清这个问题就好了。

人生旅程是一辈子,短时期的领跑并不代表一辈子领跑,永远不要低估自己五年、十年的能力。

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大学的毕业证就是你的敲门砖,你要靠它进入一个好的企业,才有机会拿到满意的工资!而且你刚刚大学毕业,只有理论知识,没有经验,人家凭什么给你高的工资!

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读大学,是让我们学会更好的认知和思考,以及我们所能认知的社会圈层,都可以通过读大学来改变自己。

当我们的学会了大学教育我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时候,你所学会的思维的运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锻炼会被社会激发你的无限潜能。我不喜欢别人推崇“读书无用论”,正是因为有了读书,才能让我们走出去,去跨越不同的社会圈层,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未来。

我自己就是一个读大学出来的人,通过在大学的自我学习,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成长方式,让自己在大学毕业之前,可以增加自己在社会上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读大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希望你可以点击右上角进行关注哦,留下你的赞和评论,我会一一回复。

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工地上的农民工比,大学生的工资当然没有农民工的高,甚至不及农民工的一半,但是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级都是不能比的,一般人根本受不了,并且还没有保障,工资一年一结,平时就给几百块的生活费,不是熟人都不敢去干活,搞得不好工资都拿不到。我之前在深圳一个工地上面,工作内容是安装墙板,早上5点起床,啃两个馒头然后去干活,到晚上6点多收工,中午和晚上吃的盒饭,一天大概可以赚四百多,晚上住在十几个人的工棚里面的,里面鼾声如雷,异味刺鼻!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干,有时候等物料一等就是半个月,做事很不规律,经常是累的时候累死,闲的时候闲死,平时的娱乐活动就是几个人坐在一起吹牛,打牌,玩手机,哎!不说了,回忆起来都是泪!

读了大学未必有高收入,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读大学?

读大学未必有高收入,小学毕业也未必是穷鬼。

现如今很多人都向“钱”看齐,甚至有人抛出“读书无用论”,总喜欢用“钱”这个东西去衡量读书的价值。

当然,社会很现实。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大学,毕业有一个好工作,收入可观,婚姻幸福,走上人生巅峰。

对于学生来说,读大学可能也就是读书生涯的一个环节,其实很多人读大学时也是迷茫的。

读大学未必有高收入,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读大学呢?

大学是天堂也是地狱。天堂指的是,你可以脱离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大学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汲取知识。地狱指的是,你可以脱离父母、老师的严格管束,可以大把时间打游戏,荒废时间。

我相信,大学毕业有高收入的人,一定是在大学活成了“天堂”的样子。未必有高收入的人,一定是在大学活成了“地狱”的样子。

我觉得,单纯地把收入的高低来衡量读大学的价值,是片面的,错误的。

读大学,你可以有大把时间去发挥自己,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习课外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可以交到更多的同学朋友,收获友情,爱情等。不仅如此,你的视野更加广阔了,学习了和各种同学、老师打交道的技巧等等。

这些都应该是读大学的价值,当你有了这些价值,往后在社会上,就可以通过自身价值去获取高收入,实现梦想。

是的,读大学未必有高收入,小学毕业照样家财万贯。抛开“金钱”的衡量,读大学真的很有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