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徐庶认为诸葛亮可超管仲、乐毅,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自己与之相比,则是乌鸦比凤凰。有此大才,除刘备之外,其他军阀割据势力有没有请过孔明?

诸葛亮三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叔父诸葛玄做官一直带着他。到了荆州,叔父病故,诸葛亮十七岁就和弟诸葛均,生活在隆中,耕田求学,先后师从过司马徽、黄承彦(岳父)等人。

诸葛亮不急于出去做官,平生以管仲乐毅为人生楷模。同窗好友徐庶、孟广平等人为他起了雅号"卧龙"。

先有其兄诸葛谨托人带了孙权的盖章信请他到东吴,做东吴士人首领张昭的副手,言明干好三年,就可以…

后有其堂弟从北方带来曹操的"求贤令",保证衣食无忧,言明干好二年,就可以…

诸葛亮都不在家,其兄弟代他一一婉言谢绝。

岳丈推荐他到刘表外,诸葛亮以刘表"妻管严"听蔡夫人的,不足以成大事而推辞。

先生司马徽关切地问"将来有何打算?"

诸葛亮笑吟:"欲学管仲乐毅,尊天子以攘四夷。"

司马徽后来遇见刘备,刘备再三请先生助他一臂之力,司马徽一笑了之。向刘备介绍了"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得天下"。

司马徽离开刘备后,对孟广平等人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众人一阵感叹不已。

数天后,刘备开始了三顾茅庐。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说,汉朝末年,献帝执掌了十年,三国是公元220始——280年终,距今那么久,也找不到两千岁的知情人问他一问了。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出山共谋大业就不清楚了![捂脸][大笑]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有,刘表,周瑜都请过。

诸葛家在汉末算是个中下级的士族家族。换句话说,在那个文化水平在初中等级的,基本上有点文化传统的家族年轻人都有军阀请的(类似请家庭教师)。段位高些,开府建衙的,更可以给官职食奉禄。而垄断知识传承的门阀实际上就成了唯一能被军阀们观注的人才摇篮。

汉末实际上是军阀与门阀之间的游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氏(门阀)和孙氏(军阀)。

所以曹操的张良是荀彧,孙策的韩信是周瑜。

诸葛亮那会儿因为诸葛瑾和黄承彦(翁婿)的关系颇受刘表方和孙策方的观注的。只不过诸葛家族当时实行的是分头下注,风险对冲的策略。所以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都有诸葛氏的人为官。

刘表大概率是因为年龄过大,子嗣无能,所以孔明看不上。

孙策则是由于子瑜已经在了,所以亮不往。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没有,诸葛亮当时的朋友圈子在荆、襄一带,知道其才能的只有徐庶、庞德公、司马徽等人,刘备当时正好活动在那一带,通过推荐人的介绍:诸葛亮的才能可比管仲、乐毅,刘备正缺谋士,下决心要请诸葛亮出山,才有后来的三顾茅庐。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那时候的诸葛亮就像现在的网红,你再能分析国家大事,你也只是个司马南。

只有刘琮请他出山过,也只是走个过场。

诸葛亮为啥娶黄月英?不排除趁机加入荆州集团的可能。但随着刘备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刘表要死了,蔡帽靠不住。只能跟刘备混了。

在刘备之前,有没有人请过诸葛亮出山?

至少,以前刘表知道诸葛亮多少有才华存在,但刘表却是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皇亲一方诸候。他身边的人,大都是围着他转转的油滑奸臣。因此,刘表不同于刘备胸怀大志,有匡扶汉室的耐心宏大决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