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是通过甲骨文还是考古挖掘?

商朝,早在汉武帝时代的史官司马迁做"史记"的时候,就有了夏商周的详实记载。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最大最长的纪年史,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汉武帝,历史跨度三千年左右。也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历史煌煌巨作。被大文豪鲁迅誉为自屈原"离骚"之后文学历史又一"绝唱",华夏当时的扛鼎之作。

周文王被商纣王关进大牢时"厄而作易经"。周武王伐商之时,发布过"伐商"的战斗檄文,慷慨激昂。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分封了商纣王的叔父微子为宋国,将商贵族子弟全迁往过去。

商纣王另一个叔父"萁子"带领一部分人马到了朝鲜,建立了政权,周武王也分封为附属国侯。

据说商朝另一个大将,带着三十万军民远涉重洋,十万左右人到了南美洲,改称殷第安人(南美洲著名女历史学家所著)。

这些都表明了商朝是周朝推翻的商王朝。

近代,一个古董商偶尔和一个老军医相遇,从他手中收购的甲鱼片上发现了大量甲骨文,一时引发解读甲骨文热。

两个年轻历史爱好者在破解中崭露头角,就是王国维和远在日本的郭沫若。但可惜的是直到今天,只破解了三分之一啊!

甲骨文的偶然发现,更证明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但更多的还在卧虎藏龙,等待着华夏儿女去发挥聪明才智和丰畗想象力,去找到、去挖掘更多的民族宝贵的资料,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商朝是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关于商的记载其实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就有了。最早见于《尚书》还有《诗经》中,但是这些记载中,有关商的部分都十分的简略。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也简略的记载了商,虽然参考来源不详,但是与《荀子·成相》中有关商的记载不尽相同。

后世史学界真正确认商朝的存在,主要是通过两个重大的发现,一方面是甲骨文,一方面就是商朝旧都城的考古挖掘。甲骨文的发现要等到清朝光绪年间了,据说是在一家药材铺收到了叫做“龙骨”的中药,发现了上面刻有规律的记号,至此发现了甲骨文的存在。著名学者王国维对甲骨文的释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根据甲骨文资料,对《史记》的记载进行了考订,最终成书《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确定了商朝世系的传承顺序。并且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及的商王盘庚迁都到安阳附近的“殷”,也与历史上的记述以及甲骨中的记载相吻合。

1928年的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以说是真正的从实物角度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并且是一个成熟的文明,不仅如此,在殷墟也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内容涉及广泛,可以说是丰富了有关商代的记述史料,并且真正的被国际史学界以及考古学界所承认。

综上所述,可见商朝的发现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中间从确定,到文献的考证,再到考古挖掘实现的对历史的证实,还有贯穿始终的对甲骨文的发掘以及释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谢谢邀请!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司马迁的《史记》,对商朝的存在,就有明确的记载。这个记载,一是根据古文献,二是根据民间的流传。古文献的记载,鉴于时代局限,是不够具体的,民间流传,时间久了,准确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在清末,有一个叫做王懿荣的人,一次他生病了,医生在给他开的药方中,有一味叫做“龙骨”的中药,他发现“龙骨”上刻有许多引人注目的不同符号,凭他平时学习积累的经验,他断定这些符号是古文字,这些文字有一定的考古价值。他就先把这些龙骨收藏起来,然后就到药铺把所有的龙骨全部买下来,又向药铺老板询问龙骨来源,找到做药材生意的人,不仅买下他的全部龙骨,而且要他带王懿荣到龙骨的出产地。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甲骨文的发现,对人们了解殷商的历史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许多文献的记载得到证实,错误的传说得到纠正。1928年国家专门对殷墟进行考察,从此人们对商朝的历史有了具体全面的认识。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王朝的发现,有两个依据,一个是历史文献的研究,一个是考古文物的发现,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但只有历史文献有零星记载,所以,夏朝的存在时有质疑。

而商朝是接替夏的王朝,是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从历史文献到考古文物材料,都有丰富的依据,可以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十分肯定存在的王朝!

首先是历史文献,汉代司马迁著的《史记》中,有《殷本纪》,说的就是商历史,“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而且,《史记》详细记录商朝约从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期间554年的历史,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从汤开国到纣亡国经历30个王!

诗经●商颂》有《》、《玄鸟》、《殷武》篇章,都是说商历史。《尚书●尚书》有《汤誓》、《汤诰》篇章也是说商历史的文献。这些历史文献是商朝发现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是考古文物发现及研究,公元1899年秋,大清有一位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名字叫王懿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材上看到了一种奇怪的文字。

于是,就把药店所有龙骨买下,组织人来研究,并寻找更多的龙骨,发现这种古老文字主要来源于河南安阳的殷这个地方,内容属于商朝的历史。

正当王懿荣准备深入研究时,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西逃,王懿荣自杀殉国,1902年,王懿荣的儿子将父亲所收藏的甲骨,交给了刘鹗,刘鹗也是清末的文学家, 传世有《老残游记》,与王懿荣生前关系十分要好,刘鹗收到王懿荣的甲骨,为尽好友生前事业,继续组织收罗甲骨,最多时有5000余块。

再后来,得到好友出版家罗振玉的鼎力相助,1903年,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第一次以考古文物为据,阐明商朝的存在。

后来,郭沫若痴心甲骨文研究,在甲骨文的识认方面做出来巨大贡献,著作《卜辞通篡》、《殷契粹编》专门研究殷文化,更加支持商朝的历史!

至此,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考古文物,都佐证了商王朝的存在,国都主要在河南安阳,所以,安阳又叫殷墟,商朝又叫殷商!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商朝发现有三方面,一是文献记载,一是甲骨文字,一是殷墟考古。

周代、汉代关于商朝的文献记载非常丰富,太史公的《殷本纪》不必说,尚书的周初《八诰》对于商代的记载也非常丰富,证明在周代之前的确存在一个商朝,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从古到今就没人怀疑,有人说什么疑古派怀疑商朝存在,不知道这种低级谣言从何而来。

甲骨文在晚清光绪十五年就发现了,何来疑古派怀疑商朝存在?当时王懿荣采购了一批甲骨,王懿荣的好友刘鹗也在他家,见到甲骨文非常震惊,经过两人辨认这就是殷商文字,至于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也基本印证了《殷本纪》的商王世系,证明商朝的确存在的。

甲骨文出土地就是殷墟,今天的河南安阳。从1928年开始,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按照甲骨文出土的线索,开始对殷墟进行发掘,至1973年的时候已经出土了殷商宫殿宗庙遗址、妇好墓、殷商王陵等文化遗址,除了甲骨文外还有青铜器、石器等,也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

传世文献、古文字、考古遗址三重印证,所以,商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商朝,一直都存在,只是随着西方考古学的引入和应用,商朝的存在才开始由“普遍认知”转化为“实物待确认”。

从周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上自商朝的创立者商汤,下止商朝的终止者商纣王,其精彩纷呈的典故不绝于耳,更是常常被帝王、人臣时刻提及、引申,在此过程,商朝的历史从帝王,到平民百姓,无不知晓,无不认同,因此商朝的存在与否,在中国古人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疑虑一说。

只是,随着大清风雨飘摇的末路影响,西学东渐使得清朝人中的部分“有识之士”在“崇洋媚外”上渐行渐远,开始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封建历史糟粕”,很不幸,连古人的普遍认知也开始沦为“待实物论证”的地步。

而商及夏以前的历史便成了质疑的空白。

好在王懿荣意外的“龙骨”发现,逐步引发的民国世纪考古大发现“殷墟考古”,使得商的历史原貌得以长存。

然而,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的出土与外流,却仅仅只是开启外国人对中国商代历史认知的大门,对于中国来说,它的重要性或许只在考古界,对于文化界及黎民百姓来说,不过是“哦,商代原来是这样子”罢了。

故,商朝无需发现,只需加重认知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