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梁山好汉素以好斗逞勇,论起学识当推吴用、公孙胜、朱武、柴进等人。而文武双全非寨主宋江莫属。

大军师吴用人称"吴学究",学富五车,显然充当了晁盖、宋江两轮寨主的大军师和二把手。

公孙胜是道家名师之高徒,满腹经纶,充当了宋江的三把手。

朱武是受过高教熏陶的,足智多谋,被委以副军师,人称神武军师。

柴进是前朝王室子弟,家学渊博,从小寄宿在贵族学校踱金。

宋江自谦是县里的刀笔小吏。因在浔阳楼醉后留下一诗"自幼曾攻经书,长大亦有权谋。他日若遂凌云志…"曾惊动州府,被列为一号反诗。就在即将人头落地的刹那间,梁山好汉念其往日救命之恩及时杀出救下宋江上了梁山。

宋江平时广交江湖英雄,人称仗义疏财的"及时雨",梁山有许多人受过其恩惠,包括寨主晁盖。因此,上山即巅峰,被列为第二号人物。

晁盖病亡后,宋江就坐上了龙斗老大交椅,并完成了108将的传奇风云榜。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文化水平不是指学历,而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才实学。

在此基础上,梁山108人的文化水平,理应排列如下:

第一名,宋江

宋江上山前是县衙里的押司,相当于县政府的专职秘书,本身就是个舞文弄墨的文人。

书中介绍,他“刀笔纯熟,吏道精通”。可见他的文化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确实不俗。

宋江杀掉阎婆惜被判剌配江州。面对空怀抱负壮志难酬的现实,郁闷惆怅的他酒后在浔阳楼上挥笔急就:

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写完后觉得意犹未尽,挥笔又写就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山寨兵强马壮进入了鼎盛时期。庆功宴上,宋江酒后兴起,挥笔写就一首《满江红》: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

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

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

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

心方足。

这还不算完。

为了促成招安大计,宋江和燕青化装成商人,潜入东京小御街李师师住处,在与对方吟酒对诗应酬中,宋江乘着酒兴,吟出《念奴娇》一首:

天南地北,

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

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

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

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

醉乡一夜头白。

第二名,吴用

吴用上山前是私塾先生,妥妥的一位文化人,在梁山108人当中独一无二。

在把卢俊义骗上梁山前,他在墙上写了一首藏头诗: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联起来,是“卢俊义反”。

这种藏头诗是难度极高的。没有相当文化水准,一般人真就作不出来。

第三名,林冲

林冲遭受高俅迫害,被迫逃上梁山。上山前,他回首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潮难平,赋诗一首:

仗义是林冲,

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

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

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

威镇泰山东。

与宋江吴用的诗文艺术水平相比,林冲显然差了一大截。但字里行间依然反映出他此时的心境。何况林冲的专业是武功,能具有如此文采,已经是很难得了。

第四名,萧让

萧让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

上山后主管山寨的文书大印,梁山的一切出征檄文均出自他手。是专业舞文弄墨的笔杆子。

被朝廷招安后,他被安排到蔡太师府上,作了门馆先生,依然从事舞文弄墨的老本行。

第五名,燕青

琴棋书画无所不会,笙管笛箫无所不精。正因为有着丰富的文化细胞,才能和京城名媛李师师有共同语言,双方一唱一合,相得益彰,赢得了李师师的芳心,甘心向皇帝美言,终于使招安大计得以实现。

总结:

除了以上五位以外,

还有神医安道全,

神机军师朱武,

入云龙公孙胜,

神算子蒋敬,

玉臂匠金大坚。

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独有专长,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

这样一归类才发现,梁山虽然是一个以打打杀杀为主的团队,但文化人还真是毫不缺乏。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梁山文化最高的是宋江,武将中文化最高的是林冲。】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水浒研究,严禁抄袭剽窃。

梁山108将,按照出身和社会身份划分,军职公务员有36人,山寨土匪有36人,白身百姓有36人。军职公务员出身的36人,基本都有文化,其中的很多人文凭很高,大多数是武举人出身,也有的是文举人出身,比如,宋江就是举人出身,在县里担任科级干部大押司,只有李逵是个协警半文盲。山寨、土匪出身的36人,大多数有一点文化,至少不是文盲,小部分是文盲。白身百姓出身的36人,大多数认得几个字不是文盲,小部分是文盲,其中有些人有功名文凭,比如,圣手书生萧让,文凭是秀才,擅长书法;神医安道全,文凭也是秀才,职业是祖传名医;紫髯伯皇甫端,文凭也是秀才,职业是军队的兽医。这些人文凭不高,却是各自行业内顶尖的专业人才,他们的文化水平非常高。

【108将,按照学历文凭功名排名】:卢俊义第一、林冲第二、关胜第三、呼延灼第四,杨志第五。前四个人都是武进士出身,文凭功名很高,在军队中的职务也很高,文化程度也很高。108将中军职出身的人中,《水浒传》明确说到是武举出身人是杨志,其他很多军职出身的人,《水浒传》并没有明确讲他们到底是怎么当上军队中高层军官的,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出来军职出身且职务较高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武举人出身,可能还有人是武进士出身的。

练武参加武举是很费钱的,不是穷人能玩的起的,练武要请武术老师,还要请文化课老师,当然,有的武术教师本身的文化就很高,比如周侗。练武的器械场地都要花很多钱的,古代练武参加武举考试的人,他们家里大多是有钱人或者是中等人家,穷人家的孩子想改变命运,绝大多数是读书参加文科科举。

武举的武生考试,是在县里举行的,考文化课和武功,武生是最低的文凭,相当于文科的秀才。可以参加省城的武举考试,武举人考试也分两大项:“策论”和“武功”,考取的武生授予“武举人”文凭功名。取得武举人文凭功名,可以在军队和政府担任下级军官和捕快头目,以后可以凭军功升迁。《水浒传》明确讲,杨志是武举出身,官职是殿前司制史(副团级),因为黄河翻船丢失“花石纲”被免职。考取武进士是很难的,文科要做三论:武器论、策论、兵论,武科考试使用兵器、射箭、骑马、对战,还有实战带兵。

【如果,按照专业技能排名】:神医安道全第一、紫髯伯皇甫端第二、玉臂匠金大坚第三、圣手书生萧让第四、铁叫子乐和第五。

【安道全】:神医安道全医术高明,人称"当世华佗",是梁山第五十六条好汉。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时背上生疮,病势沉重,便回师梁山泊。张顺说建康府有一神医,可治此病。吴用给张顺百两黄金去请神医安道全。安道全因为迷恋娼妓李巧奴,不愿随张顺去梁山。张顺杀了鸨婆和李巧奴,在墙上写下"杀人者安道全"。安道全无奈,只得随张顺上了梁山,治好了宋江的病。他到梁山后,随军出诊,救活了梁山许多好汉。宋江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伤亡严重。

【黄甫端】:色目人的长相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原是东昌府城内的兽医,同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梁山,便向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也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一员。皇甫端是《水浒传》全书中最后出场的一名梁山好汉,在排名上,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梁山征方腊前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没有参加。

【金大坚】:原是金石雕刻家,善刻碑文、印章,亦会枪棒厮打。原住在济州。宋江因"反诗"被捉,关在江州时,吴用献计,使戴宗把圣手书生萧让和金大坚请上梁山,以制作假信救出宋江。金大坚因负责刻蔡京的假印。然而因为疏忽,此计不成,险些断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此后金大坚便与萧让从此落草于梁山,为文职将领,专管造兵符印信,排梁山第六十六位。梁山诏安征讨方腊时,京城留用,

【萧让】: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书中当时著名书法家,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州,吴用献计让戴宗请圣手书生萧让和善刻金石印记的玉臂匠金大坚到梁山伪造蔡京的文书,以救宋江。他是梁山第四十六条好汉,星号地文星,职务为行文走檄调兵遣将。征方腊前被蔡京留住。结局在蔡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

【乐和】:他聪明伶俐,善奏乐演唱。因其姐嫁与孙立为妻,乐和凭借这层关系作了登州城监狱的小牢子。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陷害入狱后,乐和联系孙立、孙新、顾大嫂等救出解家兄弟,一同上了梁山。受招安后,在讨方腊前被王都尉(宋徽宗姐夫)调走,留守京都。

【如果按照文学成就排名】:宋江第一、林冲第二、吴用第三、公孙胜第四、朱武第五。

【宋江】大约生于公元1084年,举人出身,在郓城县任职大押司(科级),仗义疏财扶危解困,人称: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平生痛恨科举,在江州题诗两首,在梁山伯作诗两首。宋江怒杀阎婆惜,刺配江州内心焦虑,诗词中杀气腾腾,渗透着造反之心:“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又害怕给天下百姓制造苦难,他的内心是分裂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当了梁山之主后,他不想如黄巢一样,渴望诏安之心呼之欲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诏安之举付诸实施,他渴望给梁山军找个归宿,让108将为朝廷服务,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六六三十六、八九七十二,加起来不就是108将吗?

1、《西江月 . 自幼曾攻经史》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2、《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3、《满江红.喜遇重阳》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4、《念奴娇 . 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林冲】林冲,武进士出身,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梁山武将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上梁山之前写过一首诗,先说自己是忠义之人,江湖上也有些名气,也算是英雄好汉。自己的身世处境像浮萍一样,遭人陷害功名利禄转头没了。但是又想做一番事业,“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征讨方腊后,林冲在六合寺装中风瘫痪,半年后改名为林淳,隐居山野做过很多诗词,含蓄隐喻讲述诏安的过程:“朝为逆旅暮三公”,早上还是叛军山贼,晚上就成为朝廷的将领。

林冲上梁山前,在朱贵酒店题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鹧鸪天·西湖

[宋]林淳(林冲)

天近祅知雨露浓。湖山无日不春风。闲花野草皆掀舞,曾在君王愿盼中。时易得,会难逢。朝为逆旅暮三公。蛟龙得雨飞无便,鸡犬腾云夙有功。

【吴用】:吴用是秀才出身,绰号智多星,道号“加亮先生”。 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但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吴用是个实用型人才,文章、诗词没有多少流传,《水浒传》中,为了赚取卢俊义上山,吴用带着李逵,假扮成道士、道童,前往大名府赚取卢俊义,给卢俊义家的影壁上写了一首藏头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吴用这首藏头诗,水平真的很一般,四句诗头一个字连起来是:“卢俊义反”。卢俊义进士出身,曾经官拜兵部员外郎,也是有一定文化的人,竟然没有看出来,情节上有点不合理,这首诗是不是吴用所写,真的是有点疑问的。

【公孙胜】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公孙胜的道家修养是很深厚的,文化程度很深,经常要给人写偈语,自然有一定的诗词功底。宋江与公孙胜去二仙山拜访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宋江请求指点迷津。罗真人为宋江写得八句偈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适逢冬木,红颜纷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谜语一样的偈语,宋江楞是没有参透。公孙胜的道术,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还是有待商榷的。

【朱武】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氏,水浒上说他能使两口双刀,武功虽然很一般,但是精通兵法、阵法,最大的本事有点小计谋,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不在吴用、公孙胜之下。朱武既然精通兵法、阵法,必然是有文化的人,和吴用一样,属于实用型人才。只是,《水浒传》没见朱武写过什么诗词文章,恐怕军令调令写了不少。

我死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以后人来看当时的所谓好汉并结合当时的环境,自然能分析的比较客观一些。

如果说梁山泊的文化人,无非就是这么几个。按出场顺序来说,那就是吴用、宋江、金大坚、萧让、朱武、乐和。当然了,如果林冲和关胜也算的话,那么他俩排名肯定要靠后了。

从这几个人中瘸子里面挑将军,那就要从吴用、朱武、金大坚和萧让、乐和这几位里面甄选了。

首先排除掉乐和、萧让和金大坚。因为这仨人一个是就会唱曲,并没有什么流芳百世的佳作,所以乐和不能算是砖家叫兽类的。那么金大坚呢,就是会篆刻,也没有多大的学问。而萧让,也就是临摹之类的,讲书法没有独创,更别说诗词歌赋也没有传世作品了。

林冲也可以排除,不读书不看报,国家大事怎知道?

关胜呢,貌似深夜还捧着兵书阅读,实则做做样子罢了,也不见得能比我这个小学毕业强太多大不了就是博士和小学毕业的水平。

吴用和朱武相比较,绝对是朱武拔了头筹。关于这点也没必要多做解释,毕竟各人看书的立场和观点不同。但是给我的理解确实是这样,最重要的论据就是吴用不认识的阵法,朱武一语道破。

除去这几位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但是大家都忽略了的一个人才,这就是铁面孔目裴宣。

熟读水浒的都应该记得,招安后每次宋江出兵打仗,总是铁面孔目裴宣在分拨人马兵力,这个职位看似简单,实则除去要领会领导的指示精神之外,还要平衡各方面势力。各位您看着跟学问没关系,其实这里面隐藏着大学问。

另外,小编正在写的《傍水浒》目前正在连载,全免费的那种,也迫切需要各位给提点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在评论区多批评指正。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一哥“俗人评水浒”之——

        天上哪有地文星  

 梁山自有“施耐庵”

梁山好汉人称草寇,来于社会底层一百单八位草莽,若问谁文化最高,恐掰指难数,但有地文一星,不是文曲,着实让人难解。俗人又思,画者把自己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里,书者把自己的形象写在自己的书籍里,不仅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更把自己的灵与肉与自己的作品紧紧相联,今人是、古人也是。当然施公在梁山泊中自有存身之处,那就是“圣手书生-萧让”啊。

说萧让是施先生自己写自己的理由,一是被骗上山,出于无奈;二是首次造假成真,可是印章出了问题,那是金大坚的事;三是再次为孙立伪造文书成功进入祝家庄,自己也伪装知府骗了李应,是个伪装高手;四是自己誊写了天罡、地煞之名,自称为地文星,职责是“行文走檄调兵遣将”,颇多文人自负;五是随高俅进京被囚,宛州摆出空城计反败为胜,荆南宁死不屈笑退敌兵,无以不是自己理想化的文人模式;六是做了蔡京的门馆先生,有个好的结局。

如果说以上是俗人之俗见,可品先生在大排名后的一段赞词,“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认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着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虽说英雄无数,然先生仅提四人姓名,那三位好说,王伦、晁盖、宋江皆山寨之主,并且说王伦是“大头巾”、“酸悭”之人,是不入流的,晁盖就是大胆,要是活着,定会“托胆称王”的,宋江打出了“呼群保义”的称号,“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的愿望是符合先生的道德标准的。再看先生写的第四个人名,竟然是“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着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有自负、有自嘲、有无奈、有慨叹,岂能一言尽之。

细品个中滋味,何不有泪润目,俗人半部水浒,亦多深夜暗哭啊。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文化水平和社会经验是两码事,此题咱们就把文化水平理解为学历来分析一下众梁山头领的层次。先说结论,综合来讲,文化水平最高的,应该是关胜。

单论笔头,像宋江、吴用、萧让、蒋敬这类有文化基础或者是本身总是参与考试的选手,保底都是秀才水平。但是这类人虽然社会阅历丰富,学历着实一般。而像关胜、呼延灼、徐宁、杨志、韩滔这类朝廷军官或者是应过武举的人,必须得有基本的学历支撑才能配的上他们的勇名。需要注意的是,大宋朝廷内虽然强将众多,但是只有正牌军才会有学历要求,像十节度使这种大多数本身是从山贼里招安的选手,文化水平基本不会高到哪去(韩存保估计好点)。

民间团体中,卢俊义、柴进、李应这类财主自然从小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有着皇室背景的柴进,想要折服众人,单靠丹书铁券和钱财远远不够,儒雅的谈吐也是必须要存在的。而像公孙胜、樊瑞、朱武这种异能者,单纯识几个字自然也是不能够达到专业需求的,所以他们的文化水平,基本是中等偏上的。

至于“文盲”类,咱就不谈了。而关胜在全书中的表现,除了颇有儒将之风外,在战场指挥方面也是冠绝梁山的,所以综合来讲,我还是推举关胜。

文/逻辑文史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