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魏蜀吴三家,魏是天下首富,拥有半壁江山,房产多得不计胜数,失掉几幢郭嘉大厦都不影响他的财富。
吴拥有江东,本以守住基业为主,不想扩展地盘,倒下了周瑜大厦也不伤皮毛。
只有蜀汉,还是创业阶段,好不容易打下基础,刚建大厦阶段,就轰然倒塌庞统大厦,损失之大是无以复加。资金有限,还未赚钱却亏了本。这直接造成顾此失彼,将诸葛亮从荆州招回汉中,不幸后来酿成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剧。
汉中王立了,蜀汉大楼大厦建起来了,但永远失去了"隆中对"的一大条件,命一大将从荆州兵发中原。蜀汉永远停留在了西南一隅了。
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这三人要说贡献,那当然要算周瑜的影响大,他指挥了赤壁之战,稳定了东吴政权。
其次郭嘉,他是曹操的智多星,因为郭嘉的死,曹操赤壁败的太惨,曹操曾哭郭嘉时,"如君在,我不会赤壁败"等语。
最出道迟的要数庞统,他出道迟功劳小,为速建功,而死,其社会影响较小。
但要说这三人按损失的影响大小而论,那庞统的影响最大,诸葛亮是刘备的左手,而庞统象刘备的右手,庞统的死象刘备失去一只手那么重要。
周瑜影响次之,周瑜象孙权的一匹战马,久经杀埸,失之可惜,但战马还可驯,只不过暂时失去而不方便行动而矣。
而郭嘉的影响就微不足道了,曹操的谋士如云,他好象曹操一件衣服,天冷时也会想起,但过会就会忘记的,他的死好比曹操失去了一件心爱的衣服一样。
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周瑜、郭嘉、庞统,都是英年早逝的英才。其中,周瑜是卓越的帅才,郭嘉、庞统是杰出的谋士。然而天妒英才,他们均在40岁前去世,对历史事件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依我看,按影响大小排序,应该是庞统大于郭嘉,郭嘉大于周瑜。
周瑜之死影响最小。他是东吴大都督,军事主官。东吴人杰地灵,从不缺乏将略之才。后期吕蒙夺回了荆州,陆逊打残了刘备,他们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能力,不输周瑜。
郭嘉之死殊为可惜。曹操有两哭,武将哭过典韦,文臣哭了郭嘉。曹操哭郭嘉是在赤壁溃败之际,有些推过于谋士们谋事不力的意思。其实,曹操帐下的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谋土,谋功之高不输郭嘉。郭嘉之死可惜,多是因为看不到诸葛亮出山之后与郭嘉的巅峰对决。
庞统之死是在关键时刻掉的链子,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他死在攻打雒城(广汉)途中,使刘备失一臂膀,不得不调诸葛亮入川,夺取益州。诸葛亮一走,镇守荆州的主将是刚愎自用的关羽,注定荊州是守不住的。失荆州是个必然,"大意"失荆州是个饰言。而这一切,皆源于庞统之死。
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三人之死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如果一个不死,可能历史也有所不同!
但相比之下,郭嘉不死影响最为明显,然后就是庞统,第三才是周瑜!
首先郭嘉如果不死,肯定不会让曹操挥兵百万,横渡长江去讨伐吴国,纵使是去了,也会好好谋划,即使不能大败吴国,至少不会发生火烧赤壁这样的蠢事,这种伎俩怎能瞒过郭嘉,那么也很难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如果庞统不死,很有可能大挫曹魏,那么吴国早晚也成为盘中餐!
而周瑜不死,也只能加速吴国灭亡进程,因为周瑜本就不想吴蜀联盟,那么很快就被曹魏集团吞没,蜀国更是狐在兔悲,可能提前统一三国…
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三十六岁的庞统(字士元,公元179年一一公元214年)战死,周瑜(字公瑾,公元175年一一公元210年十二月)三十六岁病逝,郭嘉三十八岁(字奉孝,公元170年一一公元207年九月)病逝,他们的逝去对各自的集团的影响哪个大些呢?米粒闲聊,在此仅从人才储备的角度来分析,这三位因“天妒英才”,而英年早逝的三国人物,因他们的早逝对各自集团的影响。从人才储备角度来看,刘备集团失去庞统对于集团来讲影响最大。这是因为,刘备集团自建立始就受到了人才觅乏的困扰,包括谋臣和武将,称得上佼佼者的寥寥。就拿谋臣来讲,能与庞统相比较的只有诸葛亮和法正了。反观曹操和孙权两个阵营,“众星满天”。曹操一方除了郭嘉,还有荀彧、荀攸叔侄、程昱、贾诩和后来者司马懿等。孙权集团,在失去周瑜后,还有与周瑜同级别的鲁肃、吕蒙和陆逊等。并且,庞统“杀身成仁(刘备所说)”之时,正是刘备集团开始步入辉煌之时,就痛失一位顶尖的谋臣,可谓天不助刘。因此,刘备阵营失去庞统,与孙曹两方失掉周、郭相比较,对该集团的影响最大。
36岁庞统之死,36岁周瑜之死,38岁郭嘉之死哪个影响最大?
要讲政治谋略郭嘉影响最大他死后曹操每每非常挽惜,承认郭嘉是他的谋臣第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