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五代十国,是大唐分崩离析后,又一个乱世。北方先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历史上习惯统称都加个后字,比如后梁或后周。
南方主要有十个国家,如吴、吴越、闽等。
五代十国,北方占据中原的五个国家是先后更换,只是占据半壁江山。南方是十国并存,各据一方。这个乱世,没有一个国家属于大一统。
五代五国都属于短命王朝,总共六十年左右,就有八个姓十四个皇帝。最后后周,郭威养子柴荣继帝位,本是很有才干欲统一天下,不幸病故。而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将士拥戴为皇帝(北宋),才完成了大一统。但燕云十六州,还掌握在辽国手中。
五代十国如同三国演义,只不过曹操一家在北方变幻成五家皇室,南方却是十个孙权般十权并立。
占据中原的,一家独大,却不能号令南方。南方多头并起,却相对比北方稳定,相安无事。
直到赵匡胤,才征服了南方十国,重新完成了大一统。他吸取了五代大将任意取代皇室的教训,"杯酒释兵权"。从此结束了五代十国走马灯般短命王朝和南北割据。之后,中国元明清都是大一统的历史。
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正统,说白了就是各个政权给自己的统治合法性找各种各样的说法罢了。很多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都会号称自己是正统。我把五代十国各自所谓的“正统”列一下,看看就好,我们作为现代人,何必要去承认究竟哪家算是真正的正统呢?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杨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汉。并不是所有人都号称自己是正统。其中有十一家称帝,四家最终只是称王。所以,四家称王的也就谈不上正统理由了。十一家称帝的“正统”理由如下:
后梁:唐朝“禅让”。
唐朝末年,经历黄巢之乱,军阀割据进一步加剧。朱温与李克用是最大两大军阀,互相攻击。最后朱温利用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受崔胤之托入朝支援,借机把持朝政,劫走唐昭宗迁都洛阳,毒杀唐昭宗,另立唐哀帝,逼迫其禅让(不久后也将其杀死),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所以后梁的所谓“正统”就是得到了唐朝的“合法”禅让。当然了,古来多少乱臣贼子都是用这招夺天下。所谓的“合法”正统,其实就是他谋朝篡位的证据。
后唐:唐朝“宗亲”身份和灭梁为唐朝报仇。
朱温建立后梁后,晋王李克用为朱温死敌,拒不承认其地位。后来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接位,大败梁军,自立为帝,国号唐,最终灭亡后梁。李存勖以唐为国号,因为他是唐朝“宗亲”,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家族本是沙陀族,只是其祖父朱邪赤心帮助唐朝作战有功,被赐姓李,改名李国昌,入了唐朝宗谱(之后因抗旨被剥夺),其父李克用又以平黄巢的战功恢复宗亲身份,并被封晋王。所以,李存勖就用这个所谓的宗亲身份给自己的政权加上了唐国号。当然,他倒也确实灭后梁,为唐朝报了仇,不过他家跟唐朝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以继承唐朝名义称帝还不是找个借口罢了。而之后李存勖还被李嗣源策动伶人杀死夺了皇位,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跟他们家也没血缘关系,跟唐朝就更没关系了。
后晋:契丹的承认。
如果说后梁至少“合法”,后唐至少名义上有宗亲关系,后晋则是真正的卑鄙无耻了。创始人石敬瑭也是沙陀族,本是后唐大将,也是李嗣源的女婿。与后唐末帝不和,起兵造反,被困后向契丹求救,割让燕云十六州,进而自立为帝,尊契丹王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也就是说他的“正统”要靠契丹的保护。同时,国号中的晋是李克用最早的封号,也是唐朝和后唐发源地。用这个国号显然是表达他自己才是正宗继承人,不承认后唐地位。但是,其割地卖国,自降身价的无耻行径,为千古唾骂。
后汉、北汉、南汉:跟汉朝强行扯关系。
五代的第四代后汉,还有十国中的南汉、北汉。他们国号都是汉,君主都姓刘(后汉创始人刘知远、南汉创始人刘陟、北汉创始人刘崇)。显然他们是想跟汉朝扯上关系,希望从汉朝那里找到自己的“正统”说辞。实际上呢,他们跟完全没关系。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他们是兄弟)都是沙陀族人,压根没有的事都不是汉人。冒姓刘,就是想让别人以为他们跟汉朝宗室有关系。刘知远是后晋重臣,在后晋靠着契丹人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后,渐渐失去人心。他找准机会,积聚实力,最后后晋作茧自缚,反被契丹所灭,刘知远乘势而起,以光复中原的姿态自立为帝,国号汉,史称后汉。而刘崇是在后汉被后周所灭后继承哥哥衣钵,又以汉为国号称帝。而南汉,本是唐朝藩镇节度使,后来投靠朱温,获后梁册封为南海王,后自立为帝,最初国号大越,后来为了加强自己的所谓“正统性”,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后周: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
后周创始人郭威,本是后汉重臣,手握兵权,在后汉后期不得人心时乘机扩展势力,最终灭北汉自立。他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统”,比后汉还绝,居然找到了周朝的关系,说自己是周朝虢叔后裔,几千年前的事张口就来,反正死无对证。
南唐:杨吴“禅让”及号称自己是唐朝宗亲。
和后唐一样,南唐也是扯唐朝的关系。后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至少还确实被唐朝赐姓,有据可查,南唐就真靠一张嘴了。创始人李昪是个孤儿,本姓李,他父亲失踪于战乱,被十国之一杨吴奠基人杨行密收养,结果跟人家亲生儿子处不好关系,又被杨的重臣徐温收养,改名徐知诰。就用这个名字在杨吴做官,逐渐掌权,拥立杨溥称帝,独揽朝政,最终又逼迫杨溥“禅让”,自立为帝,初国号大齐,后为了进一步强调“正统”,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实际上,唐朝已灭,他自己又是个孤儿,谁能证明他真是唐朝宗室?
前蜀:因为不承认后梁正统。
前蜀创始人王建本是唐朝西川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后,他不承认后梁正统地位,割据四川自立为帝。所以他的正统来源于否定后梁的正统,说白了,因为你不是正统可以做皇帝,所以我不承认你我就也可以做皇帝。
杨吴、后蜀:没什么理由,就是想称帝了。
杨吴、后蜀也都是割据政权,他们一开始只是称王,后来野心大了,也就称帝了。但是无论地域位置、皇位来历,都算不上正统,所以只能说就是那种“老子也想过过做皇帝的瘾”。
吴越、南楚、南平、闽国,只是割据一方,未称帝,谈不上正统。
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正统。
正统,是中国传统史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理不清谁是正统,你这史书就没法编,后人就理解不了前一个时代。
有些东西看似玄而又玄,却干系甚大,而且还有共通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乔治•奥威尔电影《1984》说到: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但是,过去、未来以及现在,你怎么控制呢?
中国古人的做法就是给前朝修史,但关键是控制“正统”。谁控制了正统、谁就控制了历史;谁控制了历史、谁就控制了过去。而接下来,自然也就控制了现在、过去以及未来。
所以,正统与否的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王朝合法性的问题。
以上是强调正统这个概念的重要性,接下来理清正统这个概念。但要先说大一统,因为需要从历史的脉络来把握。
“大一统”中的这个大,是尊崇的意思,是动词。尊天子和大一统是对应的。尊的对象是天子,大的对象是一统。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所以,除了一统之外,还有二统、三统。就到三统,没其他的了。三统说是指: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正朔和服色。比如夏朝是黑统、商朝是白统、周朝是赤统,然后到了秦朝又是黑统,接下来就周而复始、搞起了轮回。
大一统的意思就是尊崇三统中的一统,也就是尊崇正统。这里面有正朔、有服色等一系列复杂礼仪规范。但大一统只是强调尊崇,你不能因为尊崇秦朝的黑统,就非要把商朝的白统和周朝的赤统全给灭掉。所以,自然也不能对前朝赶尽杀绝,尊了你这一统或正统就行了,前朝的遗老遗少要好好安置。这就极大地降低了王朝更迭的成本。
与三统说对应的,还有一个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周为火德、水克火而秦代周,所以秦为水德;秦为水德、土克水,所以汉为土德。而每一德后边又有一套正朔、服色的礼仪规范。
三统一套理论,五德一套理论,你这就没法玩了。因为新王朝到底是按三统玩,还是按五德玩?到了汉武帝,就把三统五德给统一了。方法也简单,就是:取三统说中的正朔,而去其服色;取五德说中的服色,而去其正朔。
统,是开端的意思。而正朔恰恰明确了这个开端。
新王朝搞定天下之后,首先要干的就是定正朔。正是正月的意思,每年的岁首到底是哪一个月: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而秦汉则是十月。但后来的王朝,就不这么折腾了。总共就十二个月,再推就给推没了。朔是每年的初一。而正朔连在一起则是每年的第一天,是历法的开端。
所以,奉谁的正朔,就是一个政治问题。金朝打得南宋求和,于是强命南宋奉自己家的正朔。这就表明南宋作为一个朝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大金的朝代。
当然,还有跟五行说联系起来德。比如前朝是什么火德,新朝要超越旧朝就必须用相克的一个德,就是水德。但问题是:这个前朝,你得看从哪里开始算,也就是你承接的到底是哪一朝的统序。
正统,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王朝前后相相传的一个系统。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礼仪规范的变化。但主要是两个必须注意,一个是正朔、一个是五德。
正朔一般好理解,就是尊谁的历法了。北宋把南唐打服了,那南唐就得用大宋的年号历法。但,五德有时候就要烧脑一点儿。特别是赶上五代十国这种乱世。
大唐是土德,后梁立国之后,自然是木德,因为木克土。但是,后唐代梁后,却仍旧是土德。这是啥意思?因为李存勖一伙沙陀军阀根本就不承认大唐已经亡了,自己就是中兴大唐的,那大唐就肯定没亡。
那后梁王朝呢?在后唐看来,后梁这个时代就不存在,后梁跟十国一样,就是个割据政权。接着就是后晋、后汉、后周往下传。后周是木德,北宋是火德。但北宋编五代史的时候,硬是把后梁算城一代了,一起编入正史。北宋的统治者是咋想的?梁唐晋汉周,你们就一个德行,全是短命王朝,但我们大宋就不一样了,我们不是、我们更有超越性。
那么,现代人看待五代正统的依据是什么呢?人来自传承,现代人也不能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宋朝认定了梁唐晋汉周是正统,那就是了。
但是,你后人是这么看了,因为历史已经成为定数。而五代这伙人该怎么看呢?正统与否是关系合法性的。枪杆子的确能出政权,但合法性一定要有超越性,并不完全是枪杆子说了算的。
后梁代唐,这没问题,这就是彻底的暴力革命,推翻了就推翻了。推翻了就搞彻底否定。朱温自然可以说:老子就是比大唐强,大唐在我大梁面前就是一个垃圾。
后梁之后,是后唐、后晋、后汉,这三个都是沙陀军事集团建立的王朝。你不能搞自我否定吧?石敬瑭否定老丈人李嗣源、刘知远否定老上级石敬瑭,你们总不能这么玩吧?后周也尴尬,后周是通过禅让取代的后汉。而北宋也如法炮制,通过禅让取代了后周。
正统不正统,在后唐之后,该怎么玩?
即便是改正朔、该服色、改五行,还是去不掉前朝底色。关键是:新王朝得有比旧王朝更高的超越性。这个超越性从哪来?
也有办法,那就是在国号上玩。
后唐代梁,定国号为唐,这没啥说的:我李存勖继承的就是大唐衣钵,而且我也姓李。所以,后唐攀亲戚找到了大唐。
后晋代唐,定国号为晋,这就尴尬了:你石敬瑭跟晋朝和古晋国啥关系都没有,因为你姓石啊。但没关系,我在山西太原起兵,我就叫晋,就是春秋霸主古晋国。
后汉代晋,定国号为汉,这就硬讲道理:我刘知远姓刘,汉朝也姓刘,所以自然要对标大汉王朝。没啥理由,我就姓刘,就讲这个道理。
后周代晋,定国号为周,这就不好办了:大唐、大汉,甚至山西的古晋国,全被前三个家伙给用了。但不怕,郭威更牛,直接对标周朝。什么梁唐晋汉,你们全都靠边站,我大周一出、谁与争锋,我就是你们的祖宗。
北宋代周,定国号为宋,这时候只能发挥想象力了。三代郁郁乎文哉,孔子都要从周。你赵匡胤还怎么玩?有办法,宋朝更牛。你周朝是厉害,但你的正统是从哪来的?是从商朝或殷朝来的。周朝代商之后,把商朝后裔分封到了古宋国。那好!我就叫宋。而且,我赵匡胤的老爹叫赵弘殷,命中注定就是要代周立宋的、弘扬殷商的。
于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一段话,如是说:
从李存勖开始的“模仿从前的伟大王朝”战术,到此已经登峰造极,已经上溯到殷朝了。
而这伙人玩命在国号上做文章,唯一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超越性,宣示自己的正统性。
但是,日本还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党项人在西北搞割据,建立了西夏王朝。而李元昊定下的国号就是夏。夏商周,所以夏可比宋更古老,直接干到了源头。
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五代十国时期自然是以中原地区为主的五代(梁、唐、晋、汉、周)为正统。
五代十国那么多割据军阀,这些军阀既然搞割据,那么肯定都有称王称霸的野心,自然奉自家的政权为正朔,为此他们还相继发动战争相互攻伐吞并,但很可惜,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各国实力势均力敌,所以并没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摧枯拉朽再造统一,反倒衍生出了许多自封的帝王将相。五代十国初,唯一一个有希望一统天下的政权就是朱温建立的后梁,但是后梁却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因而无力持续南下,但却也是当时一枝独秀的强国,普遍得到了当时各国和后世的正统认可。
五代十国中原地区政权的出现可追溯到唐末的藩镇割据时代。藩镇割据形态下,晚唐政府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各路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提领中原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同时朱温也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曾一度把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关中,废掉了傀儡的唐王朝,建立起了后梁政权。后梁虽然并不能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统一政权,但是却是大唐王朝的终结者。其势力范围也涵盖到了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拥有的地盘也是各国中最大的,堪称五代十国中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后中原政权更迭,国土也有缩水,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是在后梁的基础上继承衣钵,相对其他小国,中中原政权都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大国强国。
此外,在南宋之前,在中国北方,尤其是中原腹地长期以来都是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基础远高于南方地区,所以中原政权在经济上有相对优势,到了后周世宗时期,中原更是迎来了盛世,为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奠定了物质基础。反观那十个小国,自唐朝崩溃后趁乱分裂,自身经济薄弱,军事羸弱,都只能够偏安一隅,而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所以,中原政权能够视作五代十国的正统,一方面是因为正统的唐王朝是被朱温所灭亡的,朱温从大唐手中拿下了改朝换代的接力棒,自然也就可以算是名义上的继承者,后梁也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朝代。另一方面,中原政权先天优势明显,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足够强,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国,自然能够在乱世中被奉为正统。
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唐朝灭亡后天下分裂为五代十国。五代指的是占据中原的先后交替的五个朝代国家。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除五代地盘外的其他割据政权。即: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五代十国之外还有一些割剧政权,因为时间短和小所以并没有编入。五代和十国都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统。史家是以五代为正统。宋朝修有新旧五代史,其意就是以五代为正统。因为宋朝江山是得自五代之一的后周。自然要把五代奉为正统。
中国正统朝代是:夏、啇、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历来正统有多种依据:以得地多者为正,以居为久者为正,以前代血胤为正,以居前代旧都为正,以后代所承者为正,以中国种族为正。就是说以地盘大小、存在时间、前朝血脉所建立、前朝首都所在地、后朝所承认者、中国人建立。这些来判定是不是正统。下面列下五代十国标榜正统的原因。
后梁: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唐朝皇帝禅让给朱温。虽然谁都知道是逼迫的。但至少法理上说的过去。这跟魏、晋、隋、唐等朝代是一样的。
后唐:请帝绍唐帝位。后唐是打兴复唐朝为名义。在唐昭帝禅让给后梁后,李存勖继续用昭帝年号。虽然他姓李,但并不是李氏后人。本姓硃耶氏,唐初赐姓李。这跟蜀汉、东晋、南宋是一样的,即不承认北方政权的合法性。他们都是前代血胤。
后晋:欲徇蕃汉群议,册尔为天子。石敬唐是由契丹汗所册立的皇帝。这是最站不住脚的。皇帝那能轮到别人册立,何况还是由蕃邦所册立。
后汉:刘知远称帝,国号汉。不用说也是奉汉朝正朔。汉朝虽然灭亡很久,但在古代人心中地位是非常高的。刘知远祖上原本是突厥人。刘知远对外宣称爷爷的爷爷是东汉明帝刘庄的第八子淮阳王刘昞的后人。都隔了九百年,比刘备宣称的中山靖王之后更不靠谱。湍为东汉显宗第八子淮阳王昞之后。
后周:奉西周正朔。后周太祖郭威对外宣称是西周虢叔的后人。虢叔是周文王弟弟的儿子。郭威认两千年前的虢叔为祖,不用说也知道非常扯淡。但他要的只是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必竟周朝八百年。周虢叔之后。
北汉:奉汉朝正朔。刘崇是刘知远弟弟。在后汉被后周联代,在北方一小块地盘建立北汉。
南唐:奉唐朝正朔。以李氏后人身份继统。
前蜀、后蜀、南汉、吴越、南吴、闽、楚、南平(荆南)、武平等则不承认五代为正统,认为后梁篡位。有的还用唐昭帝年号。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就更不是正统,扯上千年前的祖宗也没有。所以五代都是伪政权,怎么能服事伪政权。但现在唐朝已绝祀於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那就只得由我来承担起这个责任了。中原多故,谁为真主,安能万里梯 航而事伪庭乎!这种做法跟东吴一样。这样的做法,往往是不被人所承认。除非统一了天下。南朝也是这样的做法,但被人所承认。因为南朝是中国种族所建立。但又把北朝非中国种族所建立的也奉为正统。因为唐朝是隋朝禅让,而隋朝又是北周禅让,北周又是西魏禅让。所以也南北朝并为正统。
宋朝人编写的新旧五代史,就说明五代为正统。必竟宋朝是承继于后周。旧五代史中把十国编入僭伪列传。僭伪指的是他们是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就是伪政权的意思。新五代史把十国编入世家。比如史记把除秦国外的其他国家编入世家。而夏、商、周、秦编入本纪。新旧五代史也是把五代的皇帝编入本纪。
五代十国时期谁为正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乱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路英雄大显神通,上演了一曲曲悲喜剧,只是苦了天下百姓。
历史上被历史学家定义为中华王朝正统传承就是“五代”~五个短暂的相互承接的王朝。他们是:梁、唐、晋、汉、周。因为这些国号被前朝用过,有的还多次被用到。比如,梁有南朝萧衍建立的梁朝,史学家称“萧梁或南梁”;唐有李渊建立的伟大大一统唐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建立的唐割据王朝,史学家称“南唐”;晋有司马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晋朝~史学家分西晋东晋;汉就更多了,自汉高祖建立汉王朝开始被多次用做国号,我们知道的就有“西汉,东汉,蜀汉,成汉...”等等;周也是多次用到,以前奴隶社会的周王朝,还有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所以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别,就称他们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也因为朱温建立的后梁王朝本身就承袭的是中华正统大一统唐王朝的衣钵,梁后的四朝又是一代一代的相互承袭;而且他们统治的核心区域是黄河流域,是中原大地。所以历史学家定义五代“梁、唐、晋、汉、周”为正统王朝就明正言顺,毫无争议了。
而十国算是地方割据势力,有些称王,有些称帝,还有称国主的。十国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他们本身也奉梁唐晋汉周为中央王朝,在中央王朝强盛的时候要时不时的进贡和称臣,并向中央王朝讨封号和奖赏。所以这为定梁唐晋汉周为正统中央王朝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梁开始,到宋太祖代周建宋为止,一共是53年历史。其中梁~史称后梁,公元907年建立,一共经历了三个皇帝:朱温,朱友珪,朱友贞。到公元923年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灭,享国16年。
唐~李存勖建立的唐~脱胎于李克用的割据晋政权。史称“后唐”,公元923年建立。共经历了四个帝王~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前明后暗悲剧英雄。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他和李存勖并无血缘关系。公元936年被晋石敬塘所灭。享国13年。
晋~大汉奸石敬瑭建立的晋,史称后晋。公元936年建立。共历两帝~石敬塘和石重贵。公元947年被契丹所灭。享国11年。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是他撕不掉的标签。是历史著名的大汉奸。
汉~刘知远建立的汉,史称后汉。公元947年建立经历两帝~刘知远和刘承佑。至公元951年被权臣郭威取代。享国4年,时间最短。
周~大将郭威建立,史称后周。公元951年建立,经历三帝~郭威,柴荣,柴宗训。至公元960陈桥兵变,宋代周。享国9年。柴荣英雄盖世,可惜早逝,如果不然统一中华的将是周世宗柴荣了。可惜没有如果!
所以说五代才是中华正统,梁唐晋汉周是正统传承。而十国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只是在乱世中才有的乱相,是“国破山河碎,生灵涂炭苦”的乱世乱相。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兴旺发达才是万民之福,国家之幸。让我们为祖国的统一完整,民族团结幸福而努力奋斗吧!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