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八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汉末至三国总人口减少了70%?
曹操有诗云:"白骨沃千里"。汉末因瘟疫肆虐,百姓贫病交加;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借以替民治病为名,建立"三斗米教",设立三十六方(军区),发动黄巾军起义。
疫情和战争造成汉末人口急剧下降,减少一半以上是可以肯定的。"十室六空",遍地白骨累累。
曹操是"兵不厌诈"老手,盛传"80万大军下江南",纯系大讹诈。
当年许攸脱离袁绍投奔曹操时,许攸问曹操粮草可坚持多久,曹操从半年、三月、一月,到最后不得不承认只可维持几天。许攸再迟几天,曹操早就逃之夭夭。
许攸带来乌巢粮仓之密,帮助曹操连夜火烧乌巢,瞬间改变官渡局面,曹操以少击多彻底击溃袁绍。
这次故技重演,差点让东吴群臣不战而降,只因鲁肃桑口幸遇刘备,双方坦诚交流时事,这才有了诸葛亮下东吴结盟,共同抗曹。
曹操収纳了大量青州黄巾军,收降了荆州南军水师,主力相加也仅是十三万人左右,而军中和水师都被疫情闹得减员不少,战斗力大打折扣。
号称80万,大量还是降军家属和游民的乌合之众,一经火战瞬间作鸟散。
史学家认为双方交战满打满算30多万人。刘备主力仅3万多,负责地面追击;孙权水军主力10多万加数万步骑兵;曹操前线不会多于20万人。
据说,曹操后来书信孙权:"因疫情盛行,孤烧船自退。徒让周瑜收取赤壁大战之胜名。"是否确实,不能轻信。
但曹操赤壁大战之失败,是不容置疑的。假如真有80万之众,孙刘两家再加三家联盟都有可能抵挡不住啊!
诸葛亮和周瑜第一时间就判断出了曹操是掼浪头,虚张声势,这才让老滑头孙权最后下定了抗曹决心。
兵不厌战,是曹操一路取胜的看家本领。
知己知彼,是孙刘二家打败强曹的关键。
曹操八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汉末至三国总人口减少了70%?
号称80万,实际不足8万人!因为当时,整个中国不足一亿人口,又有那么多诸侯,都拥有自已的军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去当兵!
曹操八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汉末至三国总人口减少了70%?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
(周)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周瑜认为,曹操所说的80万众大概也就是25、6万众。而且还都是些疲疲惫惫、病病秧秧的冤种!
裴松之认为: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於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馀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锺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馀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馀匹,繇马为安在哉?
裴松之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打多提出了严重的质疑!我认为裴松之的观点是正确的👍。本来就是曹操的粮食多次出现了危机!作战中袁绍并没有缺粮,源源不断的运粮至军中,说明袁绍前线部队吃粮不多;曹操的部队则几乎断粮了……,是人多还是能吃的人多?许褚非常能吃!曹操的人马都是许褚吗?因此官渡之战不是以少打多的大战役!!!而最次也是势均力敌的较量,可能曹操的人数还占优。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
由枣祗首倡实施的“屯田制”,在东汉时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寓兵于农,意思是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兵农合一,又叫做"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两者互相适应。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说明!
《汉书·刑法志》所说,每一具有士兵身份的村社社员都得到一块由村社代表国家分配的足以维持自己和家属生活的份地,并为国家负担兵役。份地是他为国家服兵役的基础,兵役则是他因份地而产生的义务,两者相辅相成。
好了,[大笑]八十万众还多吗?曹操已经相当保守了!百万大军都不算过分。
就算,连年的战争造成了人民大量流亡。与战争结伴而行的瘟疫,又使大量流亡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大量的死亡和流徙,使得中原地区户口锐减。越是原来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大抵也是后来战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地方,因而也就是户口减耗最为突出的地方。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原来人烟稠密,后来都被战争破坏的荒凉不堪,甚至到了路断行人的地步。具体到是不是减少了70%?没有那么详实的记载,有也不可靠。
但曹操毕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当他面对社会经济萧条,军中无粮险境时,适时地推出了屯田政策,从而使农村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与稳定,使“州里萧条”,人口“十不存一”的中原地区,出现了“数年中,仓储积粟”的景象,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问题,也使大量流离失所的农民重得生计,使北方的农业得到了恢复,而且为曹操进一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因此!曹操的八十万众,一点水分都没有!不仅没有,反倒是保守的把地方的防御部队力量排除在外,而是由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央军的作战部队已经足以超过百万大军。
问题是,这些军队用没用在赤壁战场上或者究竟有没有赤壁之战更加耐人寻味。
曹操八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汉末至三国总人口减少了70%?
你以为在说书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