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对比,也是政治丶道义等的较量。曹操虽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汉中都是汉室宗亲的地盘,道义上他不受欢迎。刘备虽弱,但匡扶汉室得到地方民众的拥护。两相对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政治上曹操已经落于下风。
刘备兵少将寡,但五虎将气势正盛。定军山黄忠斩了夏侯渊,已令战局一边倒,曹操虚张声势后,无奈退出汉中之争,从此再无力向外扩张了。
刘备的夷陵之战,本是意气用事,要为关羽复仇。当时诸葛亮丶赵云等都竭力反对。
赵云对刘备说:"蜀汉最大的敌人是曹魏,只有打败曹魏,才能匡扶汉室大一统。如果和孙权纠缠不休,无论输赢,都对曹魏有利。不利于大一统"。
诸葛亮实际上很忧愁,蜀吴相争,曹魏得利。况且缺少关张两虎将,军事上早已大打折扣。东吴依仗长江天险,易守难攻,万一失利,蜀汉精锐尽毁一旦。
刘备报仇心切,独断孤行。孙权派一个年青无名声的陆逊迎敌,刘备最初一路顺风,更加利令智昏,一味进军。陆逊诱敌深入,直到一切准备就绪,施行火攻"火烧连营",刘备大军除廖化等少数人突出重围,几乎全军尽墨。
刘备虽然狼狈逃出,但也忧愤过度,积劳成疾。不久在白帝城托孤了。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公元221年,汉中王刘备正式在成都即皇位,这就是汉昭烈帝。
由于孙权和大都督吕蒙用计袭取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即位之后,便调集70多万大军替关羽报仇,进攻东吴。这时大将赵云,诸葛亮等大批头脑清醒的大臣们苦苦劝谏,希望刘备冷静,但是刘备是言语不进,决心伐吴。刘备出兵前,又接到张飞被部将范疆、张达杀害的消息。刘备是旧恨未报又添新仇,报仇心切他命令大军日夜兼程。蜀军先锋吴班、冯刁很快攻占巫县(重庆巫山)、秭归县(湖北)。
东吴君臣们都吓得夜不能寐,经过几翻商量,决定把杀张飞的范疆、张达送给刘备处理,把荆州等重地让给刘备,来作为和蜀国和好的条件。可是刘备是什么也听不进去,决心消灭东吴。孙权正着急的时候,大臣阚泽以全家的性命担保举荐陆逊为统帅,可以阻挡蜀军的进攻。于是孙权封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赐他尚方宝剑带领五万大军低挡蜀军的进攻。
第二年正月,刘备到了秭归县。蜀国大军是水陆并进,直低夷陵(湖北宜昌东南)。刘备率主力,进驻猇亭(湖北宜昌北)。他在长江南岸,沿路扎下营寨,水军也弃船登陆。从巫峡到夷陵的几十里山路上,蜀国大军一连设置了近百个大营,声势浩大。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旺盛,又占居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很难攻打,就坚守不出战。东吴的将领们看他既不进攻蜀军,又不出城应战蜀军,认为他是胆小怕打仗,都在背地里愤怒不平。
刘备在夷陵受阻,从这年(公元222年)一月到六月,蜀军一直找不到与东吴军队决战的机会。刘备为了引诱吴军出战,命令吴班带领几千人马,到平地上扎营,然后在附近的山谷埋伏了近万人的精鋭部队,等候吴军。东吴的将领们都憋好几个月了,都想出战。陆逊阻止说:*蜀军在平地的军队很少,周围的山谷里一定有大量的伏兵,我们要耐心的观察*。刘备见陆逊不上当,就把埋伏在山谷里的军队撤出了。这样,东吴的将领们都佩服陆逊了。
陆逊通过观察,心中有数了,于是决定反击了。他派小股军队试探进攻蜀军的一处军营。这一仗虽然打败了,但是他却找到进攻蜀军的办法。
接着,陆逊命令士兵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把茅草冲入蜀军的大营,顺风点火🔥,发动火🔥攻。那天晚上风刮的很大,蜀军的大营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军营起火🔥,就会延烧到另一个军营。顿时蜀军的营寨陷入了一大片的火🔥海之中。陆逊率领大军乘机反攻,蜀军被大火烧的懵头转向,互相踩踏是死伤无数。东吴的大军一连把蜀军的几十个大营都攻破了,杀死蜀将张南、冯刁等多名主将。蜀军是纷纷逃命,包围夷道的蜀军也都溃不成军的逃跑了。
刘备逃到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陆逊带领大军四面围攻,又杀死蜀军一万多人。刘备在张苞等十几员大将的拼命保护下乘着黑夜冲出重围,逃到白帝城(重庆奉节东)。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灭,军用物资也被东吴的军队缴获。历史上把这场战争叫*夷陵之战*,又称为*猇亭之战*。从此蜀国的元气大伤。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刘备输在陆逊手,孔明究竟算没有。
我想应是天数定,蜀该有此败路走。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确定取得了曲部战争的胜利,那是占了天时的光,天连降暴雨,汉水猛涨,曹操派去支援曹仁的七军被水真接淹没,这仗怎么打,以插图中可看到水都齐脖子了,而关羽的水军真是如鱼得水,于禁不战而降,斩了庞德,庞德在水中作战,否则好有一战,才有威镇华夏这一说,曹操考虑迁都这是事实,而后路徐晃的援军到了可又是另一场景了,这不解释谁都知道结果。
夷陵之战,一是刘备是不理智之举,虽然说失了荆州,丢了关羽,但最大的敌人还是曹魏,即使刘备胜利了,两败具伤正好给曹魏包了饺子。
刘备不能取胜的原因很简单,陆逊诱敌深入,天气炎热,首先失了天时,地利,陆逊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作战士兵是保家卫国,以一当十,刘备的军队被陆逊一把火烧得逃的逃,降的降一轰而散,因刘备所带的兵并全是本部人马,谁愿意拼命,这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环境,更何况陆逊是一军事奇才,不是刘备好比的,刘备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仗,刘备带着残部逃跑时,陆逊没有追击,调整部队,防曹魏突袭,其实关羽的威镇华夏与刘备的夷陵之战结果都一样,很惨蜀汉损失让人难以置信,蜀汉的统一梦终结。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汉中之战,刘备胜曹操,夷陵之战,刘备却惨败给了孙权。曹操实力远胜于孙权,按道理这不合情理,但这恰恰是战争的魅力所在。汉中之战,刘备之所以取胜,是由多个因素促成。
一、刘备经过了充足的准备。攻取益州后,刘备经过了三年准备把主要精力用于取汉中,包括让诸葛亮保障后勤,让法正做军师,调集张飞、马超、黄忠等名将,把刘备的主力军队放在汉中之战。
二、刘备内部凝聚了共识,军队士气正旺,人思一战。刘备阵营在取益州中激励了士气。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取益州不取汉中,益州也稳定不下来。内部对取汉中有很高期待。
三、曹操没有高度重视,镇守汉中的夏侯渊应对不当。等于有准备的刘备击败准备不足的曹操。夏侯渊急燥轻敌,被蜀军斩杀。曹操没有及时大举支援汉中。
夷陵之战情况完全不同。
一方面刘备实力严重受损,军队士气低落。经过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国实力严重受损。之后,蜀国失去了很多人才,文有法正,武失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士气也深受打击。
另一方面蜀国内部反战压力巨大,蜀军出军线路受限,补给困难。大多数蜀国文武官员反战,使得蜀军急于决战,急于求胜。蜀军出三峡攻蜀,施展不开。刘备连营应敌实属无奈。
再则,东吴主将应对得力。陆逊在开战之初就确定了详实的作战计划,并一直避免与蜀军战斗,蜀军无法决战,陷入急燥。进入盛夏,酷暑难耐,士气低落。陆逊乘机出击,火烧连营大败蜀军。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在汉中之战刘备虽然战胜了曹操,但是自己损失也很大,可以算是惨胜,而夷陵之战里刘备的兵力不占优势,陆逊又采取了合理的战术,刘备失败也是正常的结果。
汉中之战历时两年,刘备和曹操都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双方互有攻守,损失惨重,刘备虽然最终获得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蜀中已经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而汉中的居民又被曹操全部迁走。因此获得胜利的刘备实力并未得到加强,反而有所削弱。
而更糟糕的是接下来荆州之战关羽全军覆没,数万荆州军全部损失殆尽,上庸的孟达又率本部四千人马投降了曹魏,加上刘封被击败,在上庸蜀军总共也损失了大约万余军队。
在三国时期,几万大军已经是很可观的力量了,袁绍雄踞河北时,总共有兵马不过十余万,所以在夷陵之战前,刘备的军事实力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从实力上来说,远不如汉中之战。
而且此时汉中还需要面对曹军的威胁,南中还没有完全平定,汉中和益州都需要留守相当的军事力量,刘备在夷陵之战时能动用的部队非常有限,还得分兵防范北方的曹军,能用于进攻的兵力和吴军相比并无优势。
而在将领方面,汉中之战刘备有法正、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等人可用,而夷陵之战时这些人或死或老,剩下的也要驻守汉中、成都等地,能适用的人才也有限的很。兵力和人才都不如先前,这就注定了夷陵之战不会太顺利。
另一方面,陆逊面对刘备大军时采取了避其锋芒,坚守不战的战略,将大军退到扼守三峡出口的夷陵据险死守。刘备的大军困顿在崇山峻岭之中无法展开,求战不得,此时即使把刘备换成曹操,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无计可施的。
刘备在夷陵之战里唯一的错误,大概就是面对这种局面还心存幻想,迟迟不肯退兵,最后师老兵疲,被陆逊抓住机会反击,遭到了重大的损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