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周易》里怎么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
《易》本来是古代的一种占卜之书。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孔子研读使之韦编三绝的,应该是叫《周易》的书名。 孔子研究之后,写了很多心得体会,把《周易》列为六经之一。《周易》便称为《易经》了。
《周易》古经是很难懂的,孔门弟子在学习《周易》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便把孔子的心得体会与《周易》写在一起,于是,孔子的这些体会,又变成了《易》的一部分。称为“十翼”。其实,《易经》的发展,本身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从简单的太极生两仪,到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再到六十四卦,就是这样一步步向前发展的。说是圣人一下子造成一部《易经》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易历四圣,时历三古”之说,四圣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三古是夏商周。
明白了这点,就知道了。想学习《易》的时候,买书还是有点讲究的。如果书名是《周易》的,很可能其中的内容,就只有古经部分,而不包括孔子所写的《十翼》,也就是那些心得体会。 如果书名是《易经》的话,应该就会包括孔子的心得了。如果没有孔子的研究,《易》就无法成为经典,恐怕也就不能广泛流传了。 我想,现代人学《易》,开始的触发,应该大都是被易理所吸引,很少有人因为想学算命而学《易》的。无论是想学易理,还是相数,买关于《易》的书,我觉得,仅仅买《周易》古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学习孔子的十翼,很能进入到《易》的系统中去。所以,一般人买书,不要买《周易》,而应该买《易经》。 部分人愿买《周易》,而不买《易经》的原因,大概与儒家被批评与谩骂有关。其实,文化的优秀部分,还是在经典中。
我自己手上有本戏剧出版社的《白话易经》。是花十块钱在打折书摊上买的。看了十多年了。很不错的。古经与十翼的内容都是全的。 我手上还有本《周易通说》,也是在旧书摊花三块钱买的。我觉得不是很好,它就只有古经部分,而没有孔子的十翼。而且经文翻译上,也有很多问题。翻译易经经文的时候,它有好多语句的意思是不确定的。指向性也不明确。这恰恰正是《易》的特点决定的。对应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解释。如果翻译成一个确定的意思,恐怕就失去“易”的意思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正是十翼中的内容,而不是《周易》古经的内容。 十翼的内容有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有了这些,《周易》就可以称为经典了。
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十翼的内容,以乾卦为例,古经很简单。乾:元、亨、利、贞。 这四个字怎么解释呢?孔子写了一个判词,称为彖词。这是对这一卦的解释。讲的是乾的精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接着,他双写了一个“象”,也就是说,把“乾”的精神形象化是什么样子呢?他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孔子的解释,把天道的运行,与人生联系了起来。这是乾卦的“像”故称为“大像”。后边还有每一爻的像,称为小像。 之后,孔子又写了一段文言,对“乾”卦,进行全面的解释:“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把之前周易单纯的占卜吉凶。加入了道德因素。比如“利”,小偷偷东西算不算得利呢?按一般的解释,肯定是。但孔子认为不是利。因为它不合于义。也就是真正合于义的,才是利。这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哲学根源。
故,《周易》中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正常现象。因为《周易》本来就没有这句话。看这句话,要买《易经》。
我买的《周易》里怎么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
金栋按:这句话是《象传》之辞,即《周易·乾卦·象传》之辞,不是《易经》原有内容。
我买的《周易》里怎么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周易的乾卦里。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周易的坤卦里。
我们后人为应用他截取出来的。[比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