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任何一个好领导都会喜欢的人。古代讲忠义,就是一代枭雄曹操都会重用忠义的关羽和张辽。但关羽和张辽本身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
现在讲德才兼备是最理想的,有德的人领导喜欢,但提拔和重用还是要凭才能的。才能欠缺的,只要肯努力向上,不断进步,同样有机会受到培养和重用。
品德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才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条件。品德高尚是贤才:忠诚丶刻苦耐劳丶以公废私丶勇于担当丶冲锋在前丶享受在后丶忍辱负重丶团队精神等。在最困难创业的时候,拥有品德高尚的同事丶战友是至为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但在商业领域,领导不仅需要品德高尚的员工,但也需要有才能担负重责的人。商业不是慈善,凭良心做事。商业更是商战,不光凭技术,更要有谋略,商业经济学等同军事学,有胆还要有识,有德还要有经济头脑。
因此,每个人不仅要修身养性,更要有丰富的学识。才能走的更远丶飞的更高,才能让领导喜欢又赏识,才能德才兼备,走遍天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不管企业发展和社会团体。德行天下。德人心,德果实,德天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什么叫“重用”。任命一个科长处长叫重用,让你去负责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或牵头一个种研项目、负责一个技术革新就不叫重用吗?
几千年盛行的官本位主义已经深入了许多中国人的骨髓,人们在社会上往往是以行政级别的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就的。
还是毛主席时代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重视,才使新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强国,国家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人民安居乐业。
一个人是否受到重用,关键在于他能否去到他喜欢且又能做出成绩的岗位。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只是品德高尚但工作能力一般,如果能得到领导重用,对单位来说是好还是坏?反正我觉得一个单位领导重德轻能力,起码这个单位的业绩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个单位重用或选拔人才,一般注重的是德才兼备。但有时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有人有德无才,有人有才无德,那你选哪一个?如果我是领导的话,为单位的效益或业绩计,我还是选用有才德不备的人才,因为他能为企业带来工作业绩。你重用一批有德无才的老好人,大家你好我好全都好,单位却破败了,谁之罪?
法国皇帝拿破仑有句话叫"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按我们的标准,一个士兵想着升官发财,肯定德不配位。而拿破仑的用人之道就是这样,要能人,不要完人。据说他授予的二十六个元帅皆不是完人,但都是能人。好色的安德烈.马塞纳元帅有偷女人的才能;性情高傲,与人无法相处的尼古拉.苏尔特元帅善于政治投机和贪恋财富;不拘小节的缪拉元帅特别爰好穿和收藏奇装异服;脾气暴躁的路易斯.达武元帅一点就像爆竹一样爆炸。尽管这些将领各有各突出的缺点,但带兵打仗的能力无人出其右,所以拿破仑仍然重用他们。按拿破仑的话说,就是"我需要的是打胜仗的将领,不是完美的政治家"。正是因为拿破仑的知人善用,不责备求全,才使他成为欧战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
所以,拿破仑的用人之道肯定对我们有所启示吧。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这要看什么样的人当领导,是不是也有高尚的情操和很强的领导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用了很多品德高尚的劳模和积极分子,有的甚至担任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竖起几面大旗,让品德高尚的人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朝积极方向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个比喻在计划经济刚转型市场经济的时候,曾遭人诟病。现在看来这个比喻理念上没有错,修品德不会一定产草,重金钱不会一定成才。后期的发展也证明了重才而轻德埋下的社会后遗症。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在德才方面,德应该是第一位的。伟人不同凡响的地方就是广树道德模范,让人们做好人、做好事,提倡团结、和谐。
具体到单位领导,要想单位平稳健康发展,也必须正能量引领。而引导正能量的人,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那些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让别人做好人,自己暗中做坏事的人,群众不信服,也就不可能在单位弘扬起正气。
所以高水平领导,不会在乎提拔几个品德高尚,能力有限的人,因为他的能力足以把控单位发展大方向,他需要的不是这几个人在物质方面多大贡献,而是需要他们在精神方面带给单位的巨大贡献。
若一个普通工人劳模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他在工人圈里的震撼是巨大的。你可以想象从此基层工人会怎样做,你也能推理出技校毕业生的出路和人生价值,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都不愿意上技校,当工人。
所以题主说的品德高尚,能力有限能不能得到领导重用,就有了答案。其实品德高尚的人不乏能力,只是他们不屑于投机钻营、巴结逢迎、能屈能伸、韬光养晦,这样的人不用,用谁?
图片来源于头条搜索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工作能力有限能得到领导的重用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人分为四类:一是德才兼备之人为圣人;二是品德高尚而才能一般的人为君子;三是无德有才之人为小人;四是品德和才能均一般的人是庸人。
用人之道,首选圣人。然圣人很少,故退而求其次,选君子。君子虽不才,然品德高尚,一定会致力于事业,所以能堪重任,故用之。再次选庸人,庸人虽无德无才,然不会去做坏事,因为他即使想做坏事,因没有做坏事的才能!所以坏事也不可能做成。最后小人,弃之不用!为何?小人虽有才,然无德,这种人因有才能,所以想做坏事就一定能做成。故弃之!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虽工作能力有限,只要肯干,就极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重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