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我认为职业诗人讲究律丶绝格式,是自然的。但业余诗人(就是爱好者)不受格律也是理解的。
职业射手不打出九环丶十环,不算高手。业余爱好者能偶而打出七环丶八环也算得上一把好手。
诗歌既有阳春白雪,殿堂中的律绝。也有下里巴人的生活即兴,没有人说普通大众不能写诗。像高尔基没有专业文凭的,写出的战斗史诗,同样被视为大文豪丶大诗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诗只要有激情丶有感染力,无论何种形式,都可以流传。"石油工人一身吼,地球也得抖三抖!"
爱好者不在职业者面前班门弄斧,诗人也不会责备业余界的粗糙。
爱好者虚心向职业大师讨教,诗人热情洋溢指点爱好者。一个是学生丶一个是导师,在头条平台上才能互相唱和,生气勃勃。
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谢谢邀!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即然是“自由体”也没有什么硬与绝,律之说。诗词是什么?诗词就是以各自的情趣与爱好而出现的,只要几句话要把自己的心情跃于纸上,按各自的知识文平去理解吧。
当然,有的看你用到什么地方了,比如西厢记里的几句话,“月照西厢下,门户忽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看后月夜就自然的成就了一段美事,也给一部西厢记装了魂,使人们广为流传。
再比如一件真实的事,有一对夫要在结婚的头天晚上,进了洞房女的为了试探丈夫的学历,就给丈夫写了两句诗“奴本心花早怒放,只怨天葵阻各方”。丈夫只上到二年级,是不懂其中奥妙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诗一抛,结果是霸王硬上弓,血溅鸳鸯帐,到如今夫妻感情都是貌似神离。虽然成了人们的笑谈也算是一段佳缘吧!
两种不同的诗句,用到不同的地方各显露出不同的效果。所以诗句也要看什么场所什么人理解。中国是文明古国,其中的奥妙是博大精深的!
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应该是不懂吧!不知者不罪,不知者无畏……
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唉!我就知道随心所欲写,管它三七二十一!
话又说回来了,还真得注意,不能开心就好!
至于自由体,格律什么的,真得分开!
各有各的爱好情趣吧!~不懂也不能装懂,自有才子评论~
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大家好,我是零点拾韵。在正式回答之前,请允许我啰嗦几句做个铺垫。
记得大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说:大学四年分四个阶段,大一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略有醒悟、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奋发图强、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彻底顿悟、知道自己知道。
言归正传,回到题主问题。对于将自由诗冠以绝句、律诗的人,我觉得应该予以包容,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相信他不是故意蒙蔽读者网络上爱好诗词的大有人在,但水平的确参差不齐。比如题主能发现其中的格律错误,应该是诗词的行家里手;反之,如题主所说的将自由诗冠以绝句或律诗的人,水平就稍欠一些。
那么,这部分朋友是故意蒙蔽大众吗?我想不会。既然知道自己的诗不符合韵律,那他一定会先修改再发布,而不会愚蠢到明知道不符合韵律却要冠以绝句或律诗。
不管水平高低,都是诗友,应该取长补短一首被冠以绝句或律诗的自由诗,被你阅读了,说明你和他都是诗词爱好者,茫茫人海中,具有相同爱好而且还能因为一首诗而结缘,也可以说就是百分百的诗友了。
既然是诗友,就应该取长补短。格律方面你固然比他强,但在辞藻、境界等方面或许各有所长。先给对方一个赞作为鼓励,再善意的提醒彼此的错误,长此以往,比将会共同进步,中华诗词氛围必将更加浓烈。
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谢谢邀请!应该不是硬(刻意)冠以绝、律之意。有的是对韵律不是很熟悉、很通透;有的是在学习当中;有的是在写绝、律却大意了,偏了走了。有些意境十足的作品,只要他不冠以绝、律确实会更好!其实话说回来,如果要冠以绝、律就一定要学习、学好韵律(新韵也好、古韵亦然),做到意、韵、味俱佳了。否则还是别冠上的好。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