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当年国足有两个王涛,后来的区别就是一个叫大王涛,一个叫小王涛。
《水浒传》中有"黑旋风"李逵,一个土匪打家劫舍就打着李逵的名号,后来被揭穿了,人们叫仿冒伪劣产品为"李鬼"。
某个同学去叫女同学"杨阿囡",结果隔壁楼上一个大妈回应了:"啥人叫我啊?"
某个班级有同姓但名字分别是英和影。凡是老师叫了某(英和影),成绩差的总是退缩,老师再叫了,成绩好的那位就会站起来回答。有个老师一学期下来,还总是张冠李戴。
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我在上高中时,听班里一个同学讲,他们上初中时,班里有一个同学,和我同名同姓,一字不差,但这位同学后来因为吃饭问题,不上学了。
说是这位和我同名同姓的同学,他们一家祖传不吃白面,一吃白面就反胃,就呕吐。因为我们上高中时,虽说那时人们都以红薯面为主,吃的是红薯面黑窝窝头,喝的是红薯面糊涂。但麦子一下来,那几个月,红薯面窝窝头就没有了,至少吃个一层白面,一层黑面的花卷,这样的生活要持续一段时间。就因为这,那个同学没法吃饭了,上不成学了。
当时,尽管有同学告诉我,我还半信半疑,因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我一方面当成一个无稽之谈的笑话,另一方面心里也想着去会一会,这个和我同名同姓的人。高中毕业后的一天,一个邻居的哥家要立石碑,立石碑他们家的老坟要迁过来。他们家的老坟正好在和我同名同姓同学的村子里。
中午吃饭时,同宗祖比较近的男人因都参加了这一活动,所以邻居哥邀请人们一起吃饭,在按排人们坐桌吃饭时,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恰好和我一个桌子。我们俩人象久别重逢的亲兄弟一样,坐在一起格外亲切,我向他证实了有关他的传闻,他告诉我都是真的,他说他们一家从来不能吃白面,是天生的,一吃就会生病,不吃没事。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我们俩人同名,同姓,连属象和脾气也一样,长象有差别,不是太大,个头也一样高,我有的特征他都有,就是他比我大几个月……。前几天,我问一个他村上的老同学,问他的情况,老同学告诉我,他给别人说媒出事了,被抓了,半年多了还没回来。
这使我不禁想起毛主席的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他没能继续上学是多大的错误和损失啊,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两眼一摸黑,啥也不懂,才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但若他继续上学,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不管干啥事,都会仔细地分析考虑,哪会出这种事呢?
友友们,你们说对吗?
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同名同姓的,有遇过,因为我们那里同姓兄弟姐姐都有相同的辈分,一族人也多,但是呢,女孩长大会出嫁,族里老人也不会刻意要求重名的改名。但是呢,男孩不同,要写进族谱的,我家弟弟妹妹都遇上重名的了,族里老人就要求小的那个改名,免得乱了。
而我自己最初亦不知道有重名,是结婚之后,爸爸去大队拿了一封署着我的名字的信。拆开看了之后才知道是另一个同名的人,而且还是人家写给她的情书[偷笑]哈哈哈😃屏幕对面的友友和兄弟姐妹们,你们有这经历呢?聊一聊,说一说,好呗?我有茶有水果,好吗?[耶]
天,又下雨了,带来了一丝丝清凉,整个夏天,闷热难当。愿你我的双休,在平静祥和中度过!早安![耶]
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说起同名同姓的奇遇,我还真的奇遇过就是没有见到过。多年以来我家的电费一直都是按我的姓名正常缴纳,有一次不知是怎么搞的,按理说每个人都是有程序编码的,是不会弄错的,就像身份证一样,既使是同名同姓,也不会张冠李戴互相混淆,这是不可能不应该发生的事,可是在我身上终于发生了出现了,供电所把我的电费缴给同名同姓的人,结果还天天来信催电费,我拿着小票到供电所查问后才知道,原来是供电所失误搞错了,并承诺给我追回这笔钱,结果已经过去三年了,仍如石沉大海无消息。我想钱数不多,算了就算了吧!也不为难供电所了,这就是我与同名同姓的人第一次奇遇,这就是遇事不遇人,遇人更不成,利益面前见人心,一百多块钱就能鉴别一个人,就是管辖他的供电所对他也奈何不得的人。
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遇遇到过,而且还是个女的,也叫王和平,与我的名字一字不差。我一个同学叫李和平,我单位也有个叫李和平的。我单位还有四对同名同姓的,两人叫李翠兰,为了区分两人,根据年龄来叫大李翠兰、小李翠兰。还有三对同名同姓的,叫法也是根据年龄大小来称呼。
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同名同姓奇遇?
我遇到过几次同名同姓奇遇的事情。
第一次,是30年前,我妻子单位有一个人犯了错误,市纪委叫我妻子去调查询问,因为有一笔业务是从我妻子手上转的款,单位那个人接收了另一家的行贿。纪委调查结束后,一干事顺便问了一句:“你丈夫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妻子刚回答:“我爱人叫王治义。”还没有回答完,纪委办公室里就笑得开了锅。原来市纪委办公室主任的名字和我的名字一样的。
第二次,是20年前,有一次去市中心医院看医生,感冒有点严重,需住院观察,同病房的1号床上的那个病号和我是同名同姓。护士叫:“王治义,医生叫你到办公室去一下。”我和那个1号床的病友同时去了办公室,医生感觉奇怪,一问才知道原因,为了不造成用药等后患,重新给我俩调整了房间,我搬到另一房间。
第三次是去年,我和妻子到喜盈门超市买食品,突然听到一声:“王治义,你过来看这苹果咋样?”我和妻子一同向那个女人的望去,只见一个40多岁的男人赶紧推着购物车到了卖苹果的地方。妻子开玩笑说:“有个年轻女子叫你。”
在我们市区,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据我知道,至少有5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