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原稿"石头记"),是作者曹雪琴花了十年心血,一字一字磨出来的:十载心头苦,一把辛酸泪。至死,还只完成前八十回,据说是高锷续了后四十回。

红学家一直在争议高锷的文风文才。

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部小说是作家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例如:曹雪芹终其一生,未能写完一部《红楼梦》。

清代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大约在1750年前后创作,作者50岁时成书,先后用尽了吴敬梓的20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他22岁时开始撰写。康熙十八年春,蒲松龄40岁时,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直到康熙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六十四年,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40余年。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经历了三年准备、三年创作,历时6年多创作完成。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10年磨一剑。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耗时6年多横空出世。

雨果的《悲惨世界》酝酿了20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才终于开始创作,因雨果卷入政治漩涡,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12年,直到1862年才终于完成出版。

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创作的小说在中、外文学史上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曹雪芹用十年的时间去写红楼梦。然而,《红楼梦》是古代章回小说,其小说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完成。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而后胡适作了考证,红学界又长期认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完成。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和《红楼梦》还有《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吴承恩用了七年时间去完成。

提到《西游记》,其书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上,确实有玄奘西行取经。当然,鉴真东渡也不假。为此,《西游记》里,也就是孙悟空的师父,他叫唐玄奘。为此,《西游记》有了这层历史文化背景,其名著的没事也享誉中外。

还有很多小说,是作者历经多年并呕心沥血才得以完成。如许慎的《说文解字》用了22年才完成。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4年才完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用了19年才完成。

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写作耗时最长的一部书,应该是,这球发行量最大的《圣经》。前后从公元前一千四百多年截至公元后一百年左右,经历上百位"先知"历时一千五百余年接力书写而成。里面人物众多,叙事生动,逻辑严谨,包涵大量的天文、地理、语言、数学、军事、政治、诗欹、法律、旅游等知识。说它是一部伟大的预言体小说应该毫无毛病。其文学价值可以傲视众多的诺贝尔奖文学作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本过来看看。

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印象最深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小说开头,作者在悼红轩写到:“批阅10载,增删五次”,意思是说,写此小说用了10年才完成,修改了五遍。

红学研究家普遍认为作者写作用了不只10年。

《红楼梦》尽管只留存下来了前八十回,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深情痴情,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时间可以打磨出精品的。如歌德的名著《浮士德》就是1770年开始构思,1831年才脱稿。可以说,历时六十余年,“穷其一生”,成就了世界级的作品。

我是@花自香17,欢迎评论转发,也希望朋友们关注交流文化教育问题。

有哪些小说是作者用很多年才完成的?

其实完成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解读,如果单从写作、成稿、改稿、定稿来说的话,需要的时间是确定的,例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三部)是从1982年执笔到1988年5月25日完稿,共用了6年的时间。但在此前路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酝酿、构思、收集素材、设置故事框架,再到动笔直至成稿,整整消耗了路遥10年的光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遥阅读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各种报纸,并亲自到煤矿工地体验生活,充分展示了一个作家的求真精神。

换个角度,《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路遥拿一生的时间去完成的,其实对于文化艺术创作者来说,他们的所有作品,与之前的阅历、认知都有很大的关系,是生活中的所有塑造了一部鲜活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在完稿后,出版也是几经波折,刚开始路遥把30万字的书稿交给陕西西安《当代》杂志社,但当时的编辑认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手法过于老土,就把书稿退回给路遥。

有过创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作品都是饱含着真情,呕心沥血而来,长长30万字,可谓字字珠玑,被退回的一刻,内心所承受的打击失望可想而知。

后来路遥又把《平凡的世界》投到了曾发表过自己作品《人生》的《收获》杂志社,编辑觉得跟《人生》有重复,没新意,又退稿了。再后来路遥又把《平凡的世界》寄给位于北京的作家出版社,仍然吃了闭门羹。

频频被退稿,路遥深受打击,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找到了陕西籍的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试试运气,在1986年的11月小说第一部出现在广东省广州市的《花城》杂志上,那一刻,路遥喜极而泣!

但第一部反响一般,《花城》杂志社拒绝发表第二部。但路遥还是鼓起巨大的勇气,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创作完成了第三部。

而真正让《平凡的世界》被广大读者熟知,是1988年3月底到8月初,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平凡的世界》有幸在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联播”里播出。

在《平凡的世界》(三部)跟大众见面的四年以后,路遥就去世了。

真的可以说路遥(1949年~1992年)是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平凡的世界》。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给学生推荐的书里就有《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和“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是一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巨著。

本书是中国北部农村历史变迁的缩影,路遥在小说中的处理使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

路遥在《人生》里曾借用著名作家柳青的话说,人生关键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

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最后一天,谨以此篇献给今年高考的1071万莘莘学子和在生活这条路上努力奋斗的人们,愿和大家一样,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作出勇敢无畏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