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正史上有汉"飞将军“李广,秦末"楚霸王“项羽,都是一马当先丶身先士卒,与将士一起拔关斩将。敌人往往闻风丧胆。

三国关羽,替曹操斩袁绍第一大将颜良,颜良想替袁绍收拢关羽:汝兄刘贤德今在袁公帐下,切盼早日团聚。

关羽转身拖刀计斩颜良,如奔雷闪电,两军皆惊。从此"万人敌"不径而走。曹操感念,后来关羽不辞而别追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竟默许。后来华容道纵曹。两人谱写了各为其主而又有恩必报的英雄相惜的篇章。

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我先来说说三国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的经典故事,实际上,除了“斩颜良”的事迹是真的,华雄和文丑并非是关羽所杀。

除此之外,罗贯中还写了大量武将在阵前单挑的记载,其实这都是来源于民间传说,是符合当时传奇故事趣味性的。

而在正史上,例如在《三国志》,而且还是在裴松之引的《英雄记》中,提到了吕布和郭汜有过一场单挑,以郭汜战败被救走而告终。

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古代军队打仗,都是两军对垒,互相攻守,胜负因素也是取决于排兵布阵、军心士气,临阵应变等等,两军主帅不会首选用“单挑”来决胜负的。

也可以说,大部分主将是没有吕布这般对自己武艺的自信,这种“斗将”的玩法简直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在隋朝时,京兆人史万岁投效秦州总管窦荣定,当时窦荣定正与突厥人交战,与突厥人商定“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人当场答应。

后来史万岁代表隋军出阵,在两军阵前,斩杀突厥勇士而回。

突厥人愿赌服输,和窦荣定签署和平协议后撤军。

《资治通鉴·卷175》:前上大将军京兆史万岁,坐事配敦煌为戍卒,诣荣定军门,请自效。荣定素闻其名,见而大悦。壬戌,将战,荣定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请盟,引军而去。

这个故事,除了体现出史万岁的武艺高超之外,也能反映出当时突厥人对单挑规则的认可,而这可能与游牧民族的天性有关。

突厥是游牧民族,常年在马背上,当然遵循以崇尚勇力为荣,所以窦荣定提出单挑决胜负,也是迎合了突厥人的信仰理念的。

可以脑补一下的话:如果史万岁输了,窦荣定也是不会就此认输的,窦荣定若遵守约定,恐怕自己的脑袋也要搬家了。——朝廷可不会把这种儿戏当真的。

在古代战争史上,单挑的故事寥寥无几,而更多的是在战场上冲杀,猛将在万军之中斩杀敌酋,才是常态。例如正史上,关羽斩颜良即是如此。

建安五年(200),当时白马被袁绍军围攻告急,曹操和荀攸两人定计,引诱出颜良的军队来增援白马,等到颜良的军队靠近后,曹操又派出关羽、张辽、徐晃三支军队迎战。颜良遭遇突击,措手不及,关羽就是在万军之中,望见颜良所在的麾盖,直接带着亲兵冲杀过去,一举斩杀颜良的。

【关羽斩颜良】

在汉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建安七年(202),河东之战时,马超麾下猛将庞德参加关中军,在战场上斩杀袁氏联军总帅郭援。

庞德当时还不知道所杀之人是敌军最高指挥官郭援,以为只是名普通敌方将领,还把郭援的首级割下来装在自己的箭囊中,准备最后去领赏。

后来,在清理战场时,袁军俘虏们都说看到郭援战死了,但是关中军这边却找不到尸体和首级,最后是庞德拿出郭援的人头来后,大家才知道庞德立了首功。

还有在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军讨伐柳城,当时袁氏兄弟的余部和蹋顿领导的乌桓军,有数万人,在白狼山下迎战曹军。曹军经过长途跋涉,本来就很疲劳,综合看来,此战非常凶险。

曹操也举棋不定时,麾下张辽主动请战,要打头阵,曹操非常高兴,亲自给张辽授予军旗,同时还有曹纯所率的虎豹骑参战,终于在此战阵斩蹋顿,取得胜利。

【白狼山之战,张辽画像】至于到底是谁斩杀蹋顿,《张辽传》和《曹纯传》各执一词,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是几年后(215年),张辽在逍遥津死战孙权,这才算是真正的扬名立万了。

第一战是发生在围城后的一天早上,张辽率八百死士,出城冲杀向孙权军营,吴军措手不及,各营乱成一团,两名吴将当场战死,张辽还杀到了孙权的主营,吓得孙权跑到一座土山上躲避,吴军也纷纷抵达山下护主,张辽冲不上去,这才撤退。

《三国志·张辽传》:(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第二战是在孙权撤军时,张辽又率兵倾城而出,追击吴军,这回还差点把孙权生擒了。

在“逍遥津之战”中,有史可查的是,吴军将军陈武在此战中殒命,凌统身负重伤,侥幸逃命。

【合肥的逍遥津公园,张辽雕像】

从此曹操对张辽给予极高的嘉奖,同时,张辽也成了孙权和吴人忘不了的噩梦。

以上是几个三国故事,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正史之中,只有两人阵前杀掉敌方名将,一个关羽一个让你想不到!

在三国的这个时期,天下出现了大乱,在当时那个年代,涌现出来了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将,就像三国的第一位猛将吕布,在虎牢关前面一个人一匹马叫嚣十八路的诸侯,还在阵前把很多的将领给杀了,三个回合把公孙瓒给打败了,一个人跟刘关张三兄弟交战。还有在长坂坡的时候,一个人冲进了曹操几十万的部队之中七进又七出,最后成功的把阿斗给救出来了的赵云。还有在当阳桥前一个人的怒吼把曹操的虎豹骑精锐部队给吓走的张飞。

但是事实上,在正史的里面虽然是有十八路的诸侯联手攻击董卓的故事,但是却没有吕布一个人叫嚣十八路诸侯的故事,而且吕布在当时的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声势,所以很多人对他都是没有太了解的,只是听说他的武功很厉害,当时吕布的的战绩还没有董卓手中的徐荣这个将领的战绩厉害。还有就是,赵云虽然是在长坂坡把阿斗给救出来了,但是却没有七进七出这样的记录的,而且当时追杀刘备的也不是曹操的八十三万的部队,而是他手下的虎豹骑这个精锐部队,而且是只有五千的虎豹骑,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演义跟正史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正史跟演义是不一样的,两军在作战的时候,是根本看不到对方的阵列,双方大将上来单挑这种事情的。因为战事并不是过家家,不能够逞一时的勇猛,也不能让双方的部队只出工不出力,所以两个部队的领军大将,能够在阵地前面杀掉敌方大将的人并没有太多,能够在阵地前面把名将给杀掉的人就更不多了。

在三国志里面,能够完成这种成就的人是只有两个的,一个人是在万军丛中取地方上将首级的关羽,还有一个人就是黄忠。

关羽在阵地前面,把敌方大将给杀掉的事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公元的200年,袁绍手底下的河北名将颜良带领着大部队赶到了白马,曹操当时派关羽跟张辽先去出击,关羽直接冲在前面,看到了颜良所在的地方,直接向着颜良冲了过去,最后把颜良给杀死了,把白马之围成功的解救了开了,同时也是得到了万人敌这样的称号。

而黄忠同样也是非常的勇猛,在汉中大战的时候,黄忠在定军上上面俯冲冲了下来,这一场战斗直接把在关中镇守的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给杀死了。要知道夏侯渊跟颜良相比的话,是差不了多少的,夏侯渊曾经在关中作战了很多年,把韩遂、马超等关中的大诸侯全都打败过,而且还是得到了虎步关右这样的名号,但是最善长途去奔袭的夏侯渊居然被一个年龄已经过了七旬的老将给杀了,能看出来,黄忠是非常有能力的。

虽然黄忠被刘备封了一个后将军的时候,关羽对这件事非常的不满意,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跟一个老将在一个队伍呢?但事实上,黄忠当时的年龄已经年过古稀了,这样还在战场上作战,立下了这么多的战功,可以说是让人非常敬佩了。如果黄忠要是跟关羽在同一个年龄的话,黄忠不一定会败在关羽的手中的。

黄忠其实是只有把夏侯渊给杀掉这样的一个功绩,是没有其他的战绩来支撑自己的,所以黄忠并没有太大的名声,但是如果要论在战场是作战的能力来说,黄忠的勇猛是不一定比关羽差的。

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1、秦叔宝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2、尉迟敬德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于建德军中,乘隋炀帝所御骢马,铠甲甚鲜,迥出军前以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贼众无敢当者。

3、薛仁贵

(薛仁贵)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于辽东共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高丽有善射者,于石城下射杀十余人,仁贵单骑直往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

4、常遇春

以遇春兼太子少保,从下山东诸郡,取汴梁,进攻河南。元兵五万陈洛水北。遇春单骑突其阵,敌二十余骑攒槊刺之。遇春一矢殪其前锋,大呼驰入,麾下壮士从之。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

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正史上阵前斩将的有马岱阵前诛杀猛将魏延,田续阵前叛主诛杀名将邓艾,唐朝中期悲情之将李多祚被部下倒戈阵前诛杀等。

正史上有哪些人有阵前斩将记录?

一、关羽:首先要讲的不是斩华雄,华雄是杀的,跟他没关系,我要说的是斩颜良,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看上去更像是突袭,颜良是三国里面一流的战将,只惜太不走运了,注意关羽的动作是刺,不是砍什么的,这就说明,两人不是公平的交手,对方还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已经掉了脑袋,如果两人心平气和的,结局尚未可知。

二、:汉中之战时,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等将与其相拒,以徐晃破陈式、张郃驻广石,刘备攻而不克,损兵折将,双方相持至第二年。采用之谋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派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于是全力猛攻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前去救火,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这一战打得相当的漂亮,当然法正的计谋好,其次是对方兵力少,况日持久,也是救火的过程中,稀里糊涂的被杀了。

三、:散关之战,遇上了狠角色王双,先后杀死了谢雄、龚起,重创兵,、截住,也不能敌,最后诸葛亮粮尽退,王双追击,被魏延斩杀于阵前

四、姜维:北伐期间,魏辅国将军徐质曾任讨蜀护军,颇有战功,斩蜀将张嶷。并多次随魏雍州刺史陈秦出征,拒蜀大将姜维。他擅长用一把“开山大斧”,对其武勇评价极高。在铁笼山与交手,败在姜维枪下,临阵败之,被乱军所杀,成为蜀汉以来的第四个的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