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中国古代史,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异族的威胁来自北方,从匈奴、五胡到蒙清。所以长城主要防御北边。一旦北边被打破,朝廷就南迁。因此,南方要收复就要北伐。南下和北伐就是南北朝状态。
中华文明正统的就是华夏文明,从秦始皇开始逐鹿中原,谁能执牛耳统一天下,谁就是华夏最高统治者皇上。西晋八司马之乱,引发北方五胡乱华,对中华民族构成了一次亡国灭族的的大危机。幸运是,五胡最后不仅没有将中华文明摧毁,反而被中华文明所融化。显示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耕耘和生长,已是风吹不倒雨淋不死的参天巨树丶茂森天地。在中华民族强大的感染力下,任何有所作为的异族边民,无不打着正统华夏旗帜,纵横疆场,开拓江山。
因此,南北朝及此后各国都是以正统华夏的领袖面目来示与世人,争夺民心。
唐朝李渊有少数族血统,但代表的就是华夏一员,行秦汉礼制丶遵中华传统。隋唐之后,中华文明已在九州大地牢不可破,不可替换,不可战胜!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从地理的角度讲,得中原者得天下!北朝坐拥中原,应是正统!
从法统的角度讲,东晋及宋齐梁陈,乃中原正统屈居南方半壁江山。法统正统!
南朝和北朝,是南北分治!都具备法统和正统!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南朝和北朝的关系其实就是拜占庭帝国和查理曼帝国的关系。北朝是汉魏晋帝国灭亡后,入侵华夏的蛮族新建的国家。而南朝是汉魏晋衰亡后退缩到南方苟延残喘的拜占庭式的政权。南朝和秦汉魏晋是一脉相承的,专制奴役的程度是非常深的,而北朝是蛮族国家,更加自由尚武一些。我以前读南朝历史就觉得北朝的社会风气比南朝更正直阳刚更尚武一些,而南朝充满了拜占庭式的阴谋诡计。南朝的宫廷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和拜占庭一样,皇帝被政变者杀全家是家常便饭,皇帝杀别人全家也是家常便饭。北朝和查理曼一样是蛮族的封建武士主导。欧洲的查理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相对隔离,拜占庭的腐败未能腐蚀查理曼帝国,而东亚的北朝最终吞并南朝,蛮族被拜占庭式的腐败腐蚀。这种腐蚀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隋朝和唐初的太监还没有存在感,而是唐朝中晚期的太监后宫像秦汉帝国的太监一样玩弄朝廷。入侵华夏的鲜卑人氐人等东方蛮族,他们就未能像查理曼帝国的后裔那样产生法兰西德意志等诸民族国家,而是永远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感谢提问。
北朝与南朝比较,自然南朝才是华夏正统。
北朝和南朝西晋时期,因统治阶层内讧,爆发了八王之乱。而西晋周边的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部落趁着西晋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入侵华夏,史称“五胡乱华”。
西晋的皇室及贵族南迁至长江以南,史称东晋。北方在经历众多势力的混战之后,最后由鲜卑人的政权一统北方,史称北魏。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又被北齐和北周篡位。南方的东晋也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南方在东晋之后又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朝。
华夏的含义说到正统,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何为华夏。华夏,也称“夏”、“诸夏”等,是古代居住于今河南一带的居民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夷狄与华夏因文化方面的不同而导致区别越来越明显,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
秦汉之后,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得大一统思想的观念深入人心,汉民族开始形成,华夏开始成为汉族的别称。
而北朝与南朝相比较,北朝的汉人在战乱中大多被胡人残害,而剩下的汉人很多与胡人通婚,因而血统不纯,而南方因为都是汉人,因此保证了血统的纯净。
而华夏正统必须保证是汉人才能提及正统,显然北朝是不行的。只有随晋南迁的汉人也就是南朝才是华夏正统。
小结因为封建王朝的传承及发展,隋唐宋明清等都宣称自己是正统王朝,但是我认为这些王朝里面最接近正统的应该是南宋,而南宋后,再无汉人。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
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应该是以“东晋”灭亡后,也就是公元420年。
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
北魏是398年,拓跋珪正式建的魏国,且祖先是“黄帝”后裔的一支,华夏子孙。魏朝廷制度也是汉人制度。北魏吸收了汉文化,在439年统一了北方。
之后的“魏孝文帝”汉化,促进民族大融合,连姓,语言、服饰等都汉化了,一直到公元523年的“六镇之乱”,北魏在北方近百年的统治时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王朝。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
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统一,北朝是比较稳定的。
南朝从刘宋开始,经历了南齐、南梁、南陈的一百多年的动荡和不断战乱,朝局更替,要说正统毕竟是朝代传承和文化穿承都源于华夏文明。
但北魏也是以汉文明统于国,且统治的很好,促进了民族汉化相融。应该说南北朝都是华夏正统。
北朝和南朝谁才是华夏正统?为何?
我是水木快快刀,我认为北朝和南朝皆为华夏正统。
北朝和南朝谁为华夏正统,涉及到华夏正统的标准问题。
华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今河南一带)的居民的自称。“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三国时期,荀彧对曹操说“今华夏已平”,说明此时的华夏是指中原一带 。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流。
一、从王朝自然属性上说,正统华夏的标准有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的分歧。属地主义认为,根据王朝统治区域确定,谁统治了中原地区,谁就是华夏正统王朝;反之,汉民族在中原以外建立的王朝非华夏正统;属人主义认为,凡是汉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华夏正统,无论统治区域在南还是在北,在东还是在西;反之,夷狄戎蛮建立的王朝皆非正统。
二、从王朝的文化属性上说,华夏正统不仅是自然、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就是说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华夏文明亦称汉民族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凡是缔造、信仰、传承、接受、融入华夏文明、中原文化、炎黄思想,都是华夏正统,反之则非中华。
韩愈在《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古代少数民族依据汉族典制、传承汉民族文化的王朝同样是华夏正统王朝,如北朝、五代、元、清。后世官修史书如《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都承认北朝南朝共为正统(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朔)。
从后世对其的称谓上就能看出,作为被承认的正统政权,后世通常称其为“朝”或“代”。而没有获得“正统”认可的政权,后世通常称其为“国”,如与东晋并存的“十六国”,与五代并存的“十国”。
综上所述,在华夏正统问题上,应当坚持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相结合,坚持华夏文化传承的标准,凡是在统治区域包括中原的、汉民族建立的或者坚持华夏文明的王朝都是华夏正统王朝。
我们弘扬华夏文明,反对列强入侵。
华夏,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