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大臣和统合幕僚长,究竟谁的权力最大?

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战败投降后,其海陆空三军就被解散了,同时也撤销了它的军事机构。

为了遏制日本再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在盟军的监督下,日本于1947年通过了《和平宪法》,其中第二章第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你以为日本就会乖乖听话,真的不保持海陆空三军吗?

相信日本人的鬼话,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在美国驻军的背景下,日本确实没有建立陆军、海军、空军这类世界普遍的三军部队,但是日本跟外界悄悄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故意偷梁换柱、偷换概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悄然建立起了仅次于解放军之后的亚洲前三大军事力量。

至于怎么个偷梁换柱法,我可以简单说说。

起初,盟军并不允许日本建立海陆空正规军,但是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让日本找到了建军的理由。那日本人觉得,我不攻击别国可以,但是我总得有力量保护自己的本土吧。

在日本人的安全诉求下,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同意了日本政府建立基础安保力量。

最先成立的是“警察预备队”,主要负责地面的治安;2年后的1952年,日本又成立了“海上警备队”,负责日本岛周边海域的安全,并把地面安保的“警察预备队”改为“保安队”和“警备队”同时列入新成立的“保安厅”管辖;又过了2年,到了1954年,日本直接建立航空自卫队,并把保安队改组为陆上自卫队、警备队改组为海上自卫队。

短短4年的时间,日本就把准军事组织的治安力量,变相地打造成了海陆空三军主力武装,无非就是名称没有称呼为“陆军”、“海军”、“空军”罢了,而是以“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来取代。

在日本军工科技的支撑下,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服役了F-35隐形五代机、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服役了4艘直升机航母和4艘万吨神盾大驱、日本陆上自卫队则装备服役了地空导弹……

试问,全球有哪个国家治安性质的安保力量会装备海陆空正规军才服役的进攻性武器?日本就是在借“自卫队”的外壳,暗地打造强大的海陆空三军,还让外界抓不住日本发展军力的借口。

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日本很有军事野望、偷梁换柱的手法是不是也玩得很溜?!

为了领导指挥日本海陆空三大自卫队,日本在内阁政府层面专门成立了防卫省(前身是防卫厅,相当于外国的国防部),长官是防卫大臣;在自卫队层面,则成立了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总参谋部),长官是统合幕僚长。

那么防卫大臣和统合幕僚长,他们俩究竟谁才是日本三大自卫队的1号人物呢?两者谁的权力最大?

对此,我简单介绍一下日本自卫队的军事指挥体系。

首先,必须要强调一点,日本是经过美国改造而来的国家,其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军事体系基本都有美国的影子。

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日本自卫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和美军的指挥体系非常相似。

我们知道,美国是实行文官治军的制度,建立了以国防部长为首的作战指挥和军事管理两大系统。

在作战指挥方面,通过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各联合军种司令部——作战部队指挥机关来进行;在军事管理方面,通过国防部——各军种部——作战部队管理机关进行。

比如,在战时要指挥对外作战了,那么国防部长就要通过美军参联会主席(美军最高级将领)向陆军参谋长(陆军最高级将领)、空军参谋长(空军最高级将领)、海军作战部长(海军最高级将领)对各自所属海陆空部队下达作战命令,来指挥战斗部队上阵杀敌。

在平时,国防部长就要通过陆军部长(陆军1号人物)、空军部长(空军1号人物)、海军部长(海军1号人物)来具体管理海陆空各部队。

当然了,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需要接受美军三军总司令的美国总统指挥。

注意,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和海陆空三大军种部长,都是无军衔的文人,属于有军衔将军的上级,这才能体现出文官治军的原则。

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样,同样实行文官治军的制度,来管理海陆空三大自卫队。

我们看到日本的防卫大臣和美国的国防部长在任职期间从未穿过军装,因为他们都属于无军衔的文官。比如日本前防卫大臣岸信夫,从未当过兵,属于职业政客,当过国会议员、外务副大臣等职;还有美国的前国防部长盖茨,是职业特工,也被提到防长的位置上。

只不过日本的文官治军与美国的文官治军稍有差异。

第一个差异:美军的最高统帅是身为国家元首的美国总统,而日本自卫队的最高统帅是身为政府首脑的首相,而非日本国家元首——天皇,这与其他君主制国家有根本性不同,比如英国、柬埔寨、西班牙等与日本同样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但是英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是英国女王,只是最高指挥权由首相行使罢了。

第二个差异:美军的军令系统是由各军兵种将军组成的,美军的军政系统则是由无军衔的文职军种部长组成;而日本的军令系统和军政系统皆是由将军组成的。

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日本军政系统和军令系统,与日本防卫省的关系。

以2006年3月26日设立的日本统合幕僚监部为界点。

从1954年7月1日,日本三大自卫队正式成立,到2006年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成立,这52年时间里,日本效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立了统合幕僚会议,作为政府部门的防卫厅(防卫省)的最高咨询机构。

只是美军参联会的一把手叫参联会主席,而日本统合幕僚会议的最高负责人叫统合幕僚会议议长,属于日本自卫队的最高级将领。

在统合幕僚会议之下,各自卫队都设有自己所属的幕僚监部,比如陆上自卫队设有陆上自卫队幕僚监部、海上自卫队设有海上自卫队幕僚监部、航空自卫队设有航空自卫队幕僚监部,三大自卫队幕僚监部的一把手称呼为幕僚长,都是四星级上将军衔,与日本统合幕僚会议议长的军衔一致,只是三大自卫队的幕僚长职级比统合幕僚会议议长要低一级。

这一时期,日本自卫队根本没有细分军令系统和军政系统,而是同时进行。

日本防卫厅——统合幕僚会议——三大自卫队幕僚监部既承担军政职能,执行自卫队军事建设、扩充军备等非战斗任务,也承担军令职能,执行作战指挥、兵力部署等战斗任务。

到了2006年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成立,日本自卫队的最高级将领变成了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幕僚长,取代了统合幕僚会议议长,日本防卫省最后一任统合幕僚会议议长先崎一上将出任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幕僚长,至此日本的军政军令系统开始分离。

其中日本防卫大臣——日本统合幕僚长——日本三大自卫队幕僚长组成了专门负责自卫队建设的军事行政机关,意味着日本陆上、海上、航空三大自卫队上将幕僚长彻底退出了作战指挥链。

注意,日本陆上、海上、航空三大自卫队幕僚长退出作战指挥链,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权力缩小,相反,他们仍是所属自卫队的大boss,与美军海陆空三大军种部长的权限一致,只是日本的幕僚长有军衔,而美军的军种部长无军衔。

那么日本三大自卫队的作战指挥机关是由谁组成的呢?

这个时候就是我要提出的三大自卫队新的机关名称,其中陆上自卫队设有陆上总队司令部、海上自卫队设有联合舰队司令部、航空自卫队设有航空总队司令部,他们与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共同组成了日本的军事作战机关,即:日本防卫大臣——日本统合幕僚长——陆上总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航空总队司令。

日本陆上总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航空总队司令,与美军的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的权限一致,专司作战指挥,地位在所属自卫队幕僚长之下。

比如原日本海上自卫队联合舰队司令重冈康弘中将,在任职时就兼任海上自卫队幕僚副长,属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上将幕僚长的副手。

现在日本防卫省又开始谋划改革自卫队的领导指挥体制,决定正式设立统一指挥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最高长官为:统合司令官。

防卫省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统合幕僚监部的作战指挥权限剥夺出去,统合幕僚长专司自卫队的军事行政建设,统合司令部则继承统合幕僚监部的作战指挥权限,未来日本的作战指挥体系将会形成:防卫大臣——统合司令官——陆上总队司令、联合舰队司令、航空总队司令的体制。

很明显,日本在加速与美军指挥模式靠拢,统合司令官将会成为日本首相和防卫大臣的最高军事顾问,没有作战指挥权,由首相、防卫大臣直接通过统合司令官向三大自卫队司令下达命令,从而提高军事指挥效率,达到三军协同作战的目的。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幕僚长,还是新设立的统合司令官,其实都是无军衔的文职防卫大臣的下属,因为这两个职位的所属部门都设立在防卫省内部,属于防卫省的特别机关之一。

防卫大臣作为防卫省的最高负责人,其级别以及权力自然要比统合幕僚长、统合司令官的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