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夏侯渊被黄忠所杀,如果换成夏侯惇,当然不会被秒杀,而且黄忠也没有机会杀掉夏侯惇,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分析一下其中的曲折。

一、夏侯渊是如何被黄忠秒杀的?

曹操攻下汉中后,合肥和北方都出现问题,于是曹操带着部分兵马离开汉中,留下夏侯渊全权负责汉中事宜。

曹操对于夏侯渊留守汉中并不是很特别的放心,因此给他留下了足够多的人手,比如曹洪曹休等人守武都,还有徐晃,张郃等人守汉中,除了留人外,曹操还一直叮嘱夏侯渊,要他注意作为一个统帅应该做统帅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做先登该做的事情,做事多动脑子想想然后再去做。

留下了足够的人手,也告诫万分,可是夏侯渊还是出事了,被老将黄忠給杀了。

此前,曹操经历过许多战事,除了最初的淯水之战损失了典韦以及曹昂外,此后的许多战役,如兖州之战,徐州之战,官渡之战,乌桓之战以及赤壁之战, 曹操没有损失过一员大将,更别说一方统帅了,可是夏侯渊却栽在汉中定军山上。

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

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对于曹操的谆谆告诫,夏侯渊有没有听进去呢?答案是没有,不但没有,反而变本加厉,此后连续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1. 一个错误:争强好胜。

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军达到阳平关,夏侯渊则率领张郃、徐晃等将人在阳平关抵御刘备的进攻。

一个攻,一个守,而阳平关地势险要,左边是马鸣阁道和广石,另外一面是沔水,因此要想过关只能有三个方式:

第一个方式:通过马鸣阁道和广石,从左侧绕过阳平关。刘备先是派陈式等人去攻打马鸣阁道,损失了大量的士卒后打通了阁道,接着又去攻打广石,可是被张郃击退了,因此从左边绕过阳平关失败了。

第二方式:直接闯关。直接过关最合适,可是也是最难的事情,刘备久攻不下。刘备攻了大半年,损兵折将,不得已向诸葛亮寻求支援。

第三个方式:渡过沔水从右侧迂回过关。

第一个方式和第二个方式,刘备都失败了,现在只能走第三个方式。

于是刘备悄悄的渡过沔水,沿着河道来到了定军上,在定军山的一片高地屯下了营寨。

这个时候,夏侯渊犯下了第一个错误,那就是亲自率军和刘备争夺定军山。马鸣阁道阻击战的主将是徐晃,而广石阻击战额是张郃,这两场战役一输一赢。

等到刘备过沔水占据定军山的时候,夏侯渊改变了策略,亲自上阵去和刘备争夺定军山。

这就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1. 另外一个错误:做了匹夫该做的事情。

刘备先到定军山占据了高处,夏侯渊只能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驻扎。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形势对夏侯渊不利。

夏侯渊在山下扎下营寨,建立了鹿角固守,派张郃守卫东围,自己守卫南围。刘备见有机可乘,派人连夜进攻张郃守卫的东围,张郃军渐渐不支,于是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渊分了一半的兵力去援救张郃。

刘备从高处看得真切,于是放火焚烧夏侯渊守卫的南围。夏侯渊见状,亲自带着400士卒去救火,这给了刘备绝佳的机会。

黄忠先是不停的鼓噪麻痹夏侯渊,等到夏侯渊以为对方只是鼓噪而不攻的时候,黄忠却率领兵马突然发动进攻,杀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黄忠将夏侯渊当场斩杀。

正如曹操所说的那样,你一个主帅怎么去做先登的事情?更何况是修补鹿角这样的小事呢?匹夫做匹夫该做的事情,主帅就做主帅该做的事情,不要以为你很勇猛就做先登的事情,不要以为你会修鹿角,就去修鹿角。

就像关羽和张飞一样,他们的死皆是源于他们致命的性格缺陷,而夏侯渊的死何尝不是源于他致命的性格缺陷呢?

可见,黄忠秒杀夏侯渊不是偶然的事情。

二、如果是夏侯惇,他会被黄忠所杀吗?

夏侯渊虽然有致命的缺点,可是不可否认他依然具有优秀的才干,他的才干表现在既能进攻,又能防守上,因此面对刘备倾国之兵的进犯,他依然能够坚持一年半的时间。

只是由于天时和地理方面不利于魏军,因此这才导致惨败。

如果是夏侯惇,曹操丝毫不会考虑将他放在这个位置上,因为夏侯惇的总体才能不如夏侯渊,绝对不是刘备的对手,这个是有先例可循的。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当时的刘备兵微将寡,资源严重不足,可是刘备硬是凭借手中有限的兵力和资源居然击败了气势汹汹的夏侯惇,可见,以夏侯惇的才干,让他去抵御刘备,失败也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打不过也不意味就一定会被刘备击杀,像夏侯渊这样被杀的主帅是极少发生的。

一般只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就是全军覆没,比如于禁或者庞德这样的,全军覆没了,主帅当然也难以逃脱;再一个就是夏侯渊这样的人喜欢持勇斗狠,因此容易出现危险。

大部分情况下,主帅都是在众多卫士的包围下,即使遇到危险,也会先期撤退。

比如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惨败后,在卫士的保护下逃回白帝城,又如孙权在逍遥津之战中在大戟卫士的保护下脱险。

夏侯渊作为主帅去做一个普通将领做的事情,因此被刘备瞅准了机会,不然,夏侯渊是很难被当场斩杀。

可见,如果夏侯惇在夏侯渊这个位子上,他一定不会被黄忠斩杀,不过以他的才干,他同样也顶不住刘备的进攻,甚至败得更早,只是不会被杀而已。

三、总结。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是由于夏侯渊自身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只是给了黄忠一个斩杀他的机会而已。如果换成他的大哥夏侯惇,虽然免于被黄忠秒杀,可是他甚至更难守住汉中,毕竟他的才干远不如刘备。

可见,夏侯渊虽然被秒杀,他却能够守住汉中一年半,如果换做夏侯惇守汉中,虽然不会被秒杀,可能半年也难以守住。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如果正常交战的话,无论是夏侯惇还是夏侯渊都不会被黄忠秒杀。

夏侯惇与夏侯渊武力相差不大,在《三国演义》中都属于一流猛将。而黄忠应该属于超一流猛将。黄忠要想正面交锋击败夏侯兄弟没有三五十回合是做不到的,更别说秒杀了。

夏侯渊之所以被黄忠秒杀,不是武艺不精,而是太轻敌,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当时黄忠率军占领了定军山的一座小山坡。夏侯渊一大早就领兵来山下叫阵。黄忠听取谋士法正建议,无论夏侯渊怎么骂阵就是不出战。夏侯渊性情刚烈,叫骂了一上午,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到了午后,天气炎热,夏侯渊竟然与部下士卒脱盔卸甲,躺在阵前休息。这简直是拿着生命当儿戏。黄忠瞅准时机,拍马舞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下山来。夏侯渊还没来的及反应,就被黄忠斜肩带背砍为两段。夏侯渊真成了“夏侯冤”了。

所以夏侯渊是属于被黄忠偷袭斩杀的。

综上所述,在这种毫无防备的形式下,不要说换成夏侯惇,就是换成吕布也无法逃脱被秒杀的命运。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和夏侯渊虽然武艺都不如黄忠,不过正常情况下他们都不应该被黄忠秒杀。但是换成夏侯渊当时的情况,夏侯惇也难逃一劫。

黄忠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他最出名的两战一是长沙对关羽,两人接连战了三天各有胜负,二就是定军山之战一刀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了。这两战也让黄忠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五虎上将,跻身超一流武将之列。

不过这第二战黄忠能秒杀夏侯渊,主要还是用了法正之计,并非单纯靠武艺取胜。

此战黄忠先是听了法正之计,夺取了定军山西面的高山,居高临下察看定军山之虚实,逼得原本坚守不出的夏侯渊率军来夺山。接着法正又献策让黄忠埋伏在半山,自己在山顶等夏侯渊倦怠无备举红旗为号,黄忠再出去袭击曹军。

结果夏侯渊果然中计,在山下和蜀军对峙半日以后士兵倦怠,不少人直接坐在地上休息起来。法正见有机可乘,于是举起红旗。黄忠率军冲杀出去,夏侯渊措手不及,来不及招架被黄忠冲到面前一刀砍成两段,死于非命。

而就在此战之前,黄忠和夏侯渊其实还打过一次。那一次两人是在两军阵前面对面厮杀。战了二十余合以后,曹军押阵官看到山凹中有蜀军旗号飘动,担心有伏兵在后,于是急忙鸣金收兵。夏侯渊急忙拨马而回,被黄忠趁势追杀,损失不少。

从事后夏侯渊质问押阵官为何鸣金看,此时他应该没有落于下风,否则不需要去质问押阵官了。因此如果两人是在公平条件下交手,短时间内应该分不出胜负。

当然,夏侯渊早年曾经败在张飞手下,此外在曹操和张鲁的汉中之战时,夏侯渊对上杨任战了三十几合不分胜负,最后用拖刀计才得以取胜。而此前许褚独战杨昂、杨任二将时,还是轻松击败两人。很明显,夏侯渊的武艺和顶尖高手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战久了肯定不敌黄忠。

考虑到演义里像夏侯渊这个层次的武将一般打不过也可以全身而退,比如说张郃面对赵云、马超、张飞、黄忠等人都成功脱险。

所以正常情况下夏侯渊尽管打不过黄忠,但是应该没有生命之忧,可以成功退走。

夏侯惇和夏侯渊是亲兄弟,两人当然不可能没事打着玩,因此他们谁武艺更强没有定论。但是夏侯惇曾经败给吕布,又能和关羽战上十几个回合不败,按照这个表现来看也是比顶尖高手要略逊一筹,武艺和夏侯渊半斤八两,基本相当。

所以如果是正面交锋,夏侯惇同样打不过黄忠,却可以全身而退。

然而夏侯惇当初攻打新野时,因为轻敌冒进,中了诸葛亮之计,在博望坡被烧了一个焦头烂额。显然,他和夏侯渊差不多,也是为人轻躁,恃勇少谋之辈。如果定军山之战换成夏侯惇来打,肯定也是被法正玩得团团转,最终难逃一刀之灾。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的场景发生于《三国演义》中,在正史中只是记载夏侯渊由于亲临前线,遇到了黄忠突袭,所以被斩杀,因此本文主要以《三国演义》为讨论基础。

从书中原文来看,夏侯惇的武力是要高于族弟夏侯渊的,在正常情况下,他几乎能和黄忠打平,所以说黄忠要做到秒杀他基本不可能,而如果处于定军山那个位置,夏侯惇是否会被秒杀,则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夏侯惇

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在正史中夏侯惇主要负责后勤作战,很少亲临前线,不过在演义中,夏侯惇却是一个战斗力非常强悍之人,他的武力,甚至比夏侯渊还强!

濮阳之战时,曹操偷袭吕布西寨,结果吕布的骑兵来得太快,把曹操给包围了,幸亏典韦拼死护驾,才最终将曹操救出。曹操虽然得以冲出重围,但是吕布却一直不依不饶,一直在后面追击,差点就追上了曹操。当时的曹军众人,经过苦战,早已经没了战心,被吕布吓得差点崩溃,幸好夏侯惇于危急时刻及时杀出,才拯救了众人。夏侯惇出战,吕布左右冲突,始终不能过,最终双方只能各自退兵。以吕布之强悍,竟然无法击败夏侯惇,足见夏侯惇武力之强!

除了拦截吕布,夏侯惇还有拦截关羽的超强战绩!土山之战,由于曹操想要招降关羽,所以夏侯惇负责将关羽引诱出城,然后让徐晃和许褚联合拦截关羽。结果关羽发起狠来,直接击败了徐晃和许褚。很多人可能会想,连许褚和徐晃联手都拦不住关羽,关羽肯定成功的回城了吧?并没有,因为之后夏侯惇出马,成功的拦住了关羽!无论关羽如何冲突,始终无法击败夏侯惇,最终只能遗憾退兵!

从上面这两个案例来看,夏侯惇这个人,武力、拦截能力都是非常强的,连吕布和关羽都无法快速击败他,其实就夏侯惇的表现来看,他的武力是要比夏侯渊更强的,完全是一个强一流的猛将,要不是他左眼被射瞎,他甚至是有可能进军超一流猛将的。长沙之战,黄忠曾和关羽打平,是一个妥妥的超一流高手,虽然他的整体战力高于夏侯惇,但要想短期内击败夏侯惇是很难实现的,更不要说秒杀了。

事实上,高手对决,要想做到秒杀,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的突袭战略,关羽斩颜良、黄忠斩夏侯渊都是这样干的!那如果把夏侯惇放在夏侯渊的位置,他也会被黄忠秒杀吗?这里面其实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夏侯惇不出战

夏侯惇虽然也是一个猛将,可是和夏侯渊相比,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冲动,所以他不一定会做出夏侯渊的那种冲动行为。原文中有一段话,非常清楚描述了夏侯渊的性格。

原文: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夏侯渊这个人,在演义中的武力是属于一流水平的,本身武功不差,所以很难有人能做到秒杀他,不过因为他为人轻躁,缺少谋略,所以很容易中计,最终被黄忠抓住机会斩杀。可以说,定军山之战,如果夏侯渊不主动出战,其实黄忠拿夏侯渊也没啥好的办法。只要夏侯渊坚守着,蜀汉这边的军队就攻不下他那边的营寨!所以说,只要夏侯惇不采用夏侯渊一样的策略,主动出战,亲临前线,那夏侯惇就不会被秒杀!

第二种情况,夏侯惇主动出战

夏侯渊不听张郃劝阻,主动出阵挑战,结果黄忠一直不出阵,任由夏侯渊挑战。午时过后,曹军困倦,法正见到如此良机,立刻命黄忠杀出,曹军这边本来就十分困倦了,警惕心减弱了很多,面对黄忠的突然杀出,根本没啥防备,最终夏侯渊措手不及,直接被黄忠一刀斩杀。

原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可以看到,黄忠斩夏侯渊,完全是突袭行为,虽然文中描绘得非常激烈,但事实上很可能黄忠是采用的隐蔽突袭策略,突然杀至夏侯渊面前,所以才会出现夏侯渊措手不及的状态。如果把夏侯渊换成夏侯惇,只要他出战了,面对黄忠的这种突袭策略,他也是很难抵挡的。因为这种突袭,来得毫无征兆,当事人根本反应不过来,从夏侯渊的那个“措手不及”其实就能看到。事实上,本文认为,不论是任何人,只要是处于夏侯渊的位置,最终都很可能被黄忠打一个措手不及!

结语

夏侯惇的武力强于夏侯渊,正常情况下,黄忠绝不可能做到秒杀他,而如果处于定军山那种情况,只要夏侯惇不出战,他也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他选择了和夏侯渊一样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击,那他将必死无疑,最终被黄忠无情秒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三国演义》中有三个冤大头名将。所谓冤大头,说的是他们死得太憋屈,自己还没来得及发力便倒下了。这三人分别是颜良、文丑和夏侯渊。颜良文丑自不必多说,两人打得曹营一干“猛将”不敢出战。但无奈遇到主角关二爷,于是颜良被偷袭而亡,文丑则看到关二爷来势汹汹准备避其锋芒,在往回逃的路上被关羽追上,一刀斩于马下。以这哥俩真实的水平自然不至于如此轻易地被解决,但正所谓时也命也,扫把星来了挡也挡不住。

颜良和文丑好歹阵亡在正面战场,而夏侯渊甚至连正面交手的机会都没有,便被七十岁老将黄忠一刀砍为两半。却说这汉中之战,黄忠占了对山,直接威胁到了夏侯渊的防御体系,情势所迫,夏侯渊追求速战。夏侯将军平日里和士兵的关系相当好,作战总是身先士卒,深得军心。毫不意外,他亲自领兵叫阵,寻求与黄忠决战。

但在黄忠营寨门前大叫一上午均未得到回应。正午烈日当空,曹军人困马乏,黄忠突然率领大军从山上奔涌而下,正所谓“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可怜夏侯渊征战一生,最后居然连自己人是怎么没的都没搞清楚。实在是可惜又可悲。按照正常水平,夏侯渊也是一员悍将,之前与黄忠交手结果势均力敌,“忠正要激渊厮杀。两将交马,战到二十余合,曹营内忽然鸣金收兵。”根据夏侯渊后来质问为何鸣金收兵这一情节,可知他不惧黄忠。二人的水平应该在伯仲之间。

因此,严格来说是黄忠在法正的建议下,用奇谋打败了夏侯渊。夏侯渊被秒杀的结果并非真实水平。

如果把夏侯渊换成夏侯惇,黄忠大概率秒杀不了。夏侯惇战斗力在曹营仅略逊徐晃和许褚两大高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夏侯惇曾带兵追杀,与关羽大战十回合,丝毫不惧也不落下风。当然,十回合这种样本是在太小,可参考性不足。但至少说明夏侯惇的实力远胜于被吹得飞起的华雄之流。曹操与吕布交恶,夏侯惇曾对上吕布手下第一大将高顺,交手四五十回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夏侯惇紧追不舍,结果遭到高顺手下曹性的暗算,眼睛中箭。残暴的画面来了,只见夏侯惇将箭连着自己的眼睛拔出,并将 自己的眼睛吃了下去,而后继续出战,曹性被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夏侯惇一刀结果性命。可见,夏侯惇不仅战斗力高超,而且忍耐力和精神属性也相当之强。

再者,夏侯惇虽然性格暴烈,但脑子还是拎得清的。他不打无把握之仗。想想夏侯渊的死,一定程度上是自己作死。张郃已经屡次劝过他这是黄忠和法正的阴谋,目的就是逼你出战,你只要死守等待援兵即可,他们攻不下咱们的营寨。结果夏侯渊非不听,张郃这下没法儿了,只能由他去。如果夏侯惇在此,听到张郃这番言论,他一定会重新审视战局,死守待援。即便是非要主动出击不可,夏侯惇也会相当谨慎而一直保持高度的戒备,毕竟丢掉一只眼睛的教训还是蛮大的。只要他能做到保持皆备,那么面对黄忠不讲武德的偷袭,他就会有反应时间,从而调整状态与黄忠厮杀。

正面交手,夏侯惇虽然不是黄忠的对手,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干掉的。以二人对战关羽的结果来看,老黄忠最多是稍胜夏侯惇,难解难分的据基本不会出现人员伤亡。

所以说,如果夏侯惇代替夏侯渊守定军山,无疑能够完成任务。从战略头脑角度看,夏侯惇不会贸然出击去送人头;从战斗力角度看,夏侯惇既谨慎,又有极强的抗击打能力且战斗力不弱,故而绝对不会成为老黄忠的刀下亡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如果换成他大哥夏侯惇,还会被秒杀吗?

这个问题问得妙。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1、环境决定一切。三国演义中夏侯渊被黄忠秒杀,刀劈身亡,是因为当时黄忠用计谋在山上,然后奔袭而下,夏侯渊盔甲都没穿好,而黄忠在马上,一下子秒杀,是很正常的了。

2、夏侯渊和夏侯惇的武功相差不大。都是一等武将。夏侯渊之死是死在计谋上,不是武功上。

3、黄忠这次能杀夏侯渊是因为有法孝直,这个人计谋和诸葛亮不相上下,被刘备看中,但可惜后面死得早,不然蜀国有很多智谋之军师,可以称霸天下。黄忠也因为鲁莽,后面死得很惨,可惜了。

历史告诉我们,武功是排在后面,三国中武艺高强的吕布,关羽,张飞都死得很惨。

三国演义其实告诉世人,群雄争霸的时代,智者胜利,这个时代可以和春秋战国一样,时事造就英雄。三国看出很多,从战争到人生,真是一个中国最经典的时代。

这个世界,还是谋划重于一切。

希望你能看懂我的答案,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