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三国吕布确实是一员猛将,但是让他一人单挑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确实有些夸张。抛开刘备,即使单挑关羽或者张飞也未必全胜,毕竟在三国历史记载中,关羽和张飞才有 “万人敌”的称号。

单从勇武的角度来看,确实把他夸大了,然而从有关历史史实的角度来看,他在和李傕单挑的过程中,也只是打伤了李傕,没有能够将他当场击杀,因此从武力值角度来看,应该比李傕强,但是没有形成碾压式的武力值。

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布个人的勇武确实有夸大的嫌疑,那么吕布到底厉害还是不厉害呢?应该不可否认,吕布确实厉害,但是他的厉害应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吕布个人非常勇武。

吕布出生于并州五原郡九原县, 这个地方常年处于战乱状态,进而导致整个地方民风彪悍,上马为民,下马为兵,打起仗来更是悍不畏死。吕布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且常年累月接触战事,从而习得精湛的骑马技术以及熟练的箭术.

吕布因为武艺高强而赢得并州官吏的青睐,在当地任职。 在丁原担任并州刺史之后,吕布又因为英勇善战而被任命为主簿。在随后的董卓之乱中,吕布被诱使诛杀丁原,转而投靠董卓,因此被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在董卓死后,吕布先后投奔过袁术和袁绍,并且在袁绍军中呆过几个月的时间。当时袁绍和黑衫军张燕打得难分难解,战事处于胶着状态。张燕麾下有一万多精兵、数千骑兵,袁绍兵马并不占优势。

为了击垮张燕的黑山军,吕布经常率领麾下猛将成廉、魏越等数十人冲击对方的军阵,有时候一天三四次,但是次次不落空,均所斩获,每次能够提着对方将领的人头回来交差。

经过十多天的激烈交战,张军的黑山军顶不住吕布数十人的猛打猛冲,不得不败退而逃。这场战役中,吕布等人凭借勇猛击退了黑山军张燕。

在离开袁绍之后,吕布受到兖州陈宫等人的青睐,从而被迎为兖州之主,走上了和曹操争霸的道路。

吕布正是凭借超强的个人武力,赢得了许多勇士的拥护,并且也获得了许多文士的拥戴,从而在兖州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吕布某种程度上的成功确实和个人的勇武密不可分的。

其次,吕布的并州骑兵和陷阵营闻名天下。

吕布之所以能够闻名天下,除了个人的勇武之外,他还凭借麾下两支军队为他冲锋陷阵,正是这两支军队为他个人的勇武锦上添花。

一支军队就是并州铁骑。并州位于的北部边境,与南匈奴人、鲜卑人毗邻。为了防备胡人的抄略,并州男人都能横刀跃马、举弓搭箭,为保护家园而悍不畏死。吕布本人不仅勇猛,也忒别擅长带领和训练骑兵。

吕布在丁原手下担任主簿的时候,就时常与匈奴人作战,吸取游牧民族作战的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长处,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

并州铁骑是一支非常典型的冲击型骑兵,如果是正面作战,基本是无敌状态;如果对方阵型不稳,或步兵素质低,只是需要一个冲击就能摧垮敌人的军阵。

公元194年,吕布与曹操在濮阳交战,他亲率并州铁骑突击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只是一个冲击就冲垮了曹操的兵阵。在这一场战役中,曹操几乎当场丧命。

在随后以的日子中,吕布又经常与刘备、袁术作战,并多次获胜,最终能占据徐州,成为三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

另外一支军队是陷阵营。吕布麾下除了来去如电的并州铁骑外,还有一支步兵军种,是为陷阵营。

陷阵营是三国初期的一支独特的部队,总人数并不太多,然而这支部队作战异常勇猛,其将领就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

根据历史记载高顺“所将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陷阵营的人数只有七百余人,但是精选的勇士个个骁勇善战,并且装备了最为优良的武器和铠甲。

有了并州铁骑和陷阵营的加持,从而让吕布在和敌方对阵的过程中无往而不前。可惜的是,到了后期,吕布放弃了擅长野战的特点而坐困孤城,最后被曹操消灭。

最后,吕布的团队也非常厉害。

吕布个人英勇善战,敢于冲锋陷阵,其麾下的并州铁骑和陷阵营更是骁勇善战,骑射马战,攻城略地罕逢敌手,而其麾下的将领团队更是让吕布锦上添花。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有如此悍勇的吕布,其麾下同样也拥有一批像他一样悍勇的部将,这样才让他们能够相得益彰,互添光彩。

吕布麾下有部将高顺,亲将如魏续、宋宪、曹性、侯成、郝萌、成廉等人,另外还有一员猛将张辽追随。勇将张辽在此后的历史中更是大放异彩,成为曹操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而高顺则带领陷阵营为吕布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在这些优秀的团队的拥戴之下,吕布就显得更加出彩。

正是这三个因素的叠加在一起,吕布就显得非常厉害,因此闻名于诸侯。相比较张飞和关羽来说,他们既缺乏这样的骑兵部队,也缺乏这样勇武的团队,他俩人真正依靠个人的勇武而形成的万人敌的能力。假如张飞和关羽有吕布这样的团队和骑兵作为班底,其发挥出来的作用远超吕布的成绩。

总而言之,历史中的吕布确实非常厉害,但是他的厉害是建立在他优秀的骑兵和步卒以及团队之上,正是有这么一帮过硬的人的帮村,他才能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至于说他一人单挑关羽、张飞和刘备,那也只是一种传说而已,不可能存在的事实。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真实历史上吕布能战平关羽、张飞中一人就不错了,上两个的话绝对跪。

没错,吕布即使在正史里也是一员勇将,在老家并州以骁武出名,“便弓马,膂力过人”,所以又被称为飞将,上一个号称“飞将”的,是西汉名将李广,由此可见吕布的武艺非常出色。而在和张燕之战中,吕布带了成廉、魏越将等冲锋陷阵,大破张燕军,之后在徐州辕门射戟解了刘备之围,这个箭术也是实打实的。

然而,他的对手更厉害。关羽、张飞是整本《三国志》里唯二的万人敌,郭嘉、程昱、周瑜等人都对二人称赞不已。有些人认为万人敌是指兵法,但是要注意,郭嘉、程昱夸关羽、张飞为万人敌的时候,刘备刚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这之前刘备颠沛流离,在公孙瓒手下时兵不过千,投奔陶谦了以后也不过五千人马,这点兵是体现不了什么指挥能力的,所以关羽、张飞被称为万人敌,应该是指他们作战时勇猛。

而且两个人也有实战战绩:

关羽在白马之战时,看到颜良的麾盖,冲入袁军之中直接把他刺死,斩首而回,袁军众将没一个人能挡住他,《三国志》里明确对着对方主将去斩首而且还成功的,只此一战而已。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而张飞也不弱,在当阳长坂坡时,横枪跃马,据水断桥,曹操大军不敢靠近,如果不是他武力出众,肯定没这效果。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所以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家也喜欢用“关张之勇”来形容猛将,当然,这也和吕布名声不大好有关,不过至少说明关羽、张飞的勇名流传很广。

所以说吕布能打平一个就不错了,对上俩那肯定不行,至于刘备,呃,我看就没必要考虑了吧,反正上两个已经够了,他可以在边上泡壶茶看看热闹。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在正史中无记载。它的出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罗贯中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一定阅读过正史,他为什么要加入这段故事呢?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后,大致可得出如下结论。

小说开始时是以黄巾军起义为背景,拉开三国的序幕,紧接着主角们纷纷登场,桃园三结义很自然地上台了,在刘关张上场时,罗贯中对他们的威猛都不吝笔墨地赞扬一番,勾起读者的兴趣和探究的心态。

小说在为他们三人惊艳亮相之前,采取先抑后扬的铺垫,三人除了刘备是汉室没落皇族后代外,关张二人皆平常之人。这写作手法其实好比人先吸气蕴酿,然后再强劲膨发是一样的,想要让他们三人惊煞群雄,一战成名,必定要安排有名而且是强劲的对手,董卓手下名将华雄出场,华雄出场后接连吊打以袁氏兄弟为盟主的反董盟军,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关羽上演了一场"温酒斩华雄"的开场戏,但这华雄还不能足以衬托刘关张的威武形象,于是作者罗贯中又布置了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场面,东汉末年的顶尖高手吕布也粉墨登场,"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这是当时世人对吕布的美誉,在吕布杀得盟主公孙瓒差点命丧方天画戟利器之下时,张飞如闪电般耀眼神现,劫住吕布杀了起来,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紧跟也出场了,二人合战吕布,又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刘备最后出场,于是一场"三英战吕布"的史诗级画面便横空出世,刘关张在三国时代正式出道,一流高手吕布用战败烘托了刘关张的骁勇形象。

罗贯中用行云流水般的导演手法,将三国的大幕强劲拉开,注定这个故事将流传千古!

虽然它不是正史,但它比正史更精彩!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历史上没有“三英战吕布”这件事。

这件事情只是罗贯中根据小说剧情需要进行编写的,真正的史书资料《三国志》当中并没有存在这一个事件。“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是为了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增加剧情跌宕起伏,为了突出三人之间的友谊而设置的。被罗贯中描写的如此精细真切的三英战吕布在历史上是没有发生的!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众多英雄形象,但是被评为最顶尖的人物却是一个认贼作父,又善于背叛旧主的吕布,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就是称赞吕布武功高强,为天下英雄的翘楚。这一节即突出了吕布的勇猛,又刻画了刘关张之间的情谊,是全书不可缺少的战争场面中最精彩的部分。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明朝,正是市井文化繁荣,平话小说大量创作的时代,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材料,辅以民间传说、戏剧话本的相关内容,加上自己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对社会的认识等,创作了这部小说。

很多在《三国演义》中的原型有很多在史实中可以找到,但是三英战吕布却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证据难以证明其真实性。

刘备在这段时间里东奔西走,根本没有去参加讨伐董卓的战役,这就说明三英战吕布是根本不存在的了。

为什么历史上不存在这样真实的世界,而罗贯中又要写出来。主要可能是因为罗贯中想要更加的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故事情节凸显的更完整,另外将人物设计的更加立体感。在这一点上罗贯中确实迎合了大众的喜好。

读了“三英战吕布”之后,让人们更加信服刘备 关羽 张飞三人的兄弟情!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当然不是事实。

吕布在和关东联军交手的时候,刘关张正在公孙瓒的大营里效力,况且公孙瓒正在幽州一带征战。

吕布也不是天下无敌,他曾经被江东孙坚战败,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那才是非常了得。华雄也死在吕布手下。

古人打仗,给打架的一样,论的是阵法。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是不是真的可以“三英战吕布”?

提到三英战吕布,就会想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那段混战的历史,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不少名将,同时亦出现了不少精彩打斗的场面,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有多出这方面的描写。三英战吕布是指刘备、关羽、张飞合战吕布的故事情节。

那三英战吕布是史实吗?

其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战吕布的故事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是为了突出吕布之勇,同时也体现了刘关张三人的情义和忠义勇。故而三英战吕布并非史实之事。

其实在《三国演义》,虽然和历史有关,但其毕竟是小说。所以其中一些故事情节还是虚构而不是史实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一部一说,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表现,有时为了小说的文学艺术而虚构一些故事情节。

这里就以《三国演义》为主,简单的说下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熟读《三国演义》或者看过有关的影视剧,对吕布陌生,其武艺高强、勇猛过人,是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但是他为人过人反复、见利忘义。其曾先随丁原,后杀丁原随董卓,之后又因王允挑唆而杀董卓。故而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

因吕布勇武过人,吕布在杀丁原随董卓后,深受董卓器重。而董卓为人残暴,欺压天子、乱杀无辜、祸乱朝纲,故而引起各地诸侯不满。于是十八路诸侯组成联军,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当然会派人前去抵抗,他先派去的是华雄,华雄虽然武艺也不错,但却被关羽所斩杀。

华雄死后,董卓就派最为勇武的吕布出战。吕布来到阵前,连败盟军数将。正在吕布耀武扬威之时,惹怒了另外一个猛将张飞。

张飞性格暴躁,武艺和吕布相比虽然谦逊一点(不过因为张飞性格暴躁,又很勇猛,所以后来吕布对张飞也曾一度忌惮),但张飞却对吕布非常不满和不服气。

于是张飞就出阵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于是吕布就和张飞交战,虽然张飞勇猛,但以他一人之力还是不易战胜吕布的。当然同样作为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想在短时间内战败张飞也是不易的。

猛张飞和吕布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刘关张桃园结义情深义重,关羽见张飞战吕布不下,吕布又是当世勇将,关羽担心张飞有失,于是就拍马提刀也加入战团,关张二人合战吕布。

不过吕布虽然以一敌二,但是他仍然不惧,他们三人战三十回合,关羽二人还是战不下吕布,作为关张二人的大哥刘备于是也加入战团。

由于刘备的加入,勇猛的吕布最终在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人合力之下被战败。

关羽、张飞都是武艺高强之人,但吕布还是需要刘关张三人合力才能打败,因此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情节是突出体现了吕布武力的强大。而刘关张三人虽然是三个打一个,但吕布毕那时竟是帮助董卓的,是不忠、不义、不仁的一方。在忠、义、仁大义面前,刘关张三个打一个也不过是小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