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通读,再读。比较法——相同字相同笔画之间比较。知道其中所蕴含的就好,“也即变”也。临帖不可生搬硬套,所谓时也境也何况人生亦异,切忌照搬。书法最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在其中,若无则仅仅是个复制粘贴式的工具而已。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碑学自清代崛起后,一直受到书家的关注。近些年来,更是受到追捧,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入展作品中写碑的占了很大部分。
学习魏碑,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有唐楷的基础。唐楷法度严谨,规律性强,更容易学习。但唐楷有呆板的嫌疑,向魏碑寻求趣味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魏碑种类繁多,很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错误极多,故选择碑版一定要选受到公认的代表性作品,否则,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
3、拓本的选择要慎重。古代的碑版因时间久远,字口模糊,加上有些碑经反复翻刻,与原碑相去甚远,故拓本最好选择原拓。
4、碑刻毕竟是刀斧凿刻出来的,而原来的书丹是毛笔所书,二者是有较大区别的,故学习魏碑不要过于追求其刀斧之气,重点放在作品的趣味上,否则是舍本逐末。
5、魏碑多方笔,以展示其峻利爽快之意。方笔即以侧锋为主,在书写时千万注意,侧锋起笔后应立即由侧转中,收笔也应中锋,为下一笔蓄势。
由侧到侧,是学习魏碑极其犯的错误,这样写出的笔画是病笔,是画字,千万要克服。
天津孙伯翔是当代魏碑大家,我的文章中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查阅。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魏碑入门,先要学《龙门二十品》。重点是《龙门四品》:《杨大眼造像》、《魏灵藏造像》、《孙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这四个造像,始平公宜放在后面来学。在学《龙门四品》之前,可先学二十品中的《秋穆陵亮夫人造像》,因其平直易学。上手后再重点学杨大眼。然后再学其余。秋穆陵亮加四品好好学,二十品中其余的,多看,观摩即可。喜欢哪一品,也可以写写。
此后再拿出一个阶段的时间专学《张猛龙碑》。
有此基础,魏碑中,自己喜欢的都可以临写。墓志类里面就有不少精品。
如果想写大字,还有摩崖石刻可学。
至于二爨,虽是南方的碑,其性质与北碑无异,当然可以纳入广意的魏碑系统,喜欢的话也可以学的。
对魏碑,如果只是涉猎一下,就算了,如果当作书法学习的主攻方向,那还要仔细研读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一、魏碑的学习首选《张猛龙碑》,此碑为魏碑之极品,笔法丰富,结构多变,气势雄浑,天真烂漫。次选《张黑女》,此碑温文尔雅,小鸟依人,火气尽消,动静相宜。最后选择别的魏碑借鉴取法,魏碑种类繁多,很多民间魏碑都有学习之处,也不乏艺术高度。从书法楷书学习的顺序及理念来讲,最好先不要学唐楷,可直接学魏碑,因为唐楷法度谨严,束缚了学习书法的思维,而魏碑从法度的角度讲还不成熟,正是这种不成熟给了我们很多视角去观察,让人耳目一新,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有新鲜的东西加入进来,逐渐可以触摸到艺术的高度,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书法小平帮助极大!
二、其实书法的学习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有人在《张猛龙碑》中找不到感觉,有人在《郑文公碑》中找到了共鸣。南方人吃不惯面条,北方人不待见大米,但在经常吃自己的主食时,稍加点副食予以调节饮食,对身体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不能说面条就好,或大米不好,而是要看服务对象是谁,不能一概而论!
三、学习何种书体不重要,重要的是审美要有高度,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要到位。有人真、草、隶、篆都会写,但水平都不高,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是因为他只是埋头苦练,而不知抬头看路,思想没有高度,行为怎么能跟得上呢?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很多时候,你要说魏碑怎么学,有什么教程,实在无法给出。
一句话,寻明师。
就算看老师当场书写,尚且不能领悟万分之一,况自己看视频,在那瞎琢磨呢?
魏碑,当然不同于唐以后的楷书,哪些不同呢?
1,执笔不同。
2,胳膊与桌面的夹角是有要求的。
3,笔法当然也不同。
这三点可以明白,学习魏碑基本不会走偏。
另外,选帖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这些问题,不寻明师,自己怕是不好解决。
既然想学魏碑,还是建议通一遍书法史,知道来龙去脉,多下点功夫,不要盲目的买本字帖,抄起毛笔,毛边纸上乱七八糟,胡乱从网上找点视频就学,写开了,这样,徒费年月!
能说的就这么多了。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
任何临写碑帖学习方法都是一致的,只要基本功练好,掌握好,写任何书体都轻而易举,並无什么难处。重点是每笔中锋,懂用腕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