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每个字都有主笔的,是字势之关捩。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要理解书法中字的重心,首先要弄懂什么才是字的重心?
有学者提出:重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量的分配的产物,而不是物理或几何上的点。书法中所指的重心与物理或几何的重心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物理或几何的重心对书法并没有什么帮助。
《现代汉语词典》中重心的解释为:[名]①物体内各点所承受的重力产生合力,这个合力作用点叫作这个物体的重心。
个人浅见认为上述两点结合起来为最佳观点,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也就是说每位书法家作品中字的特点所形成的重心都有不同;楷、草、行、隶、篆、魏碑体等重心各有侧重、各有不同,而且一幅书法作品每个字的重心要受到通篇安排与分配,要上下左右前后呼应、照顾、协调,尤以草书、行草最为显著,行书、隶书依次之;楷书有点不大;魏碑体、大小篆体主要掌握住每个字的重心,通幅作品的重心就有了。
在行书、楷书、行楷中前后字的重心字型安排不能机械的讲求单字重心,比如“甲由”,追求单字重心就会在一条平行线上,缺乏灵动的美感。
不能照顾上下左右的关系是书法初学者常犯的通病。初学者讲究字的重心往往居中居正,对量分配均匀,显得拘谨、幼稚。比如“重”字,初学者通常会左右对称,两侧对等,写成的字重心会在中线上,这样写的字太过中正,不够灵活、多变。
成熟的书学者更高级一点的会把字的重心移到偏右偏上位置。这样写出的字就显得成熟、大气。
大师级书法家则讲求的是字的动态中的平衡,也就是终级重心。这里不做重点说明。
从字的结构分析,上大下小的字形不可逆;左小右大的字形也要留心,要体会字形的结构,结构掌握后,笔画到位了,重心就稳定了。
重心在一篇书法作品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一个字有重心,一篇书法作品同样有重心。它会起到支撑和画龙点晴的作用。凡是书法结字都要求稳、有重心,拿行草为例,看起来飘逸、灵秀、酣畅淋漓,其实非常讲究章法布局,有些作品看起来歪歪扭扭,可是重心很稳。
书法单字要懂得造字眼。有字眼的字才显得灵动有看点。何谓字眼?是字中字体疏密与空间的组合关系。俗称字眼留白。必须加强字形间架结构与留白的关系处理,它包括收放、大小、长短、宽窄、向背等,这些关系是构成字眼的要件。结字是书法元素的没有定式的组合,也就是造字眼运动。《圣教训》是结构造型的大师和典范,是谋略中的奇谋,是平正中的绝险,它每个字都有字眼。
谋篇布局要有书眼。有书眼的作品才神采飞扬、大气磅礴,才能品味十足、格局恢宏。不同地方疏密相间、各有侧重所衬托出来的留白就是书眼。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掌握通篇的量的分配,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大小、浓淡等必须搭配好,要用书写上的律动,成就书法作品的交响!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字的重心是很重要的,自古以来受书家所重视,孙过庭书谱中说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也就是告诉我们,初学书法的人,以平正也、重心平稳为主。可见,平正是基本功,也是人们对书法的初级审美。在具有平正的基础上才可以追求更高的审美。如其又云:“既知平正,务追险绝。”
字的重心是什么呢?重心说白了就是笔画的聚集中心。它不是字几何中心,而是“重量”的中心。平时所说的重心靠上就是指笔画在上部聚集较多,也就是上部比较重。
重心不稳表现在偏上,偏下,偏左,或者偏右。这时候就需要调整重心以获得平衡。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前面所说的“重量”,指的是人视觉上的比重,并不是物理上的物体质量。因此我们在要根据人对重量的视觉感受来调整。一般来说,倾侧、粗细、虚实都会给人以不同重量的视觉感受。例如,黑色竖条纹的衣服显着瘦,白色的横向条纹就会显着胖,这都是一种视觉假象。而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老师们总会说写横时候要“左低右高”。但是,很少有老师说为什么?纵观历史,书家们横画的左低右高是普遍的。其实,这就是人在视觉上更能接受左低右高,这种角度更符合人的视觉审美。
重心不但在一个字中很重要,同样在一篇文字中,也需要讲究重心的平衡。成篇的字不管是以点、线或者以面进行营造变化,但那都是局部的变化,最终的整体是和谐而平衡的。章法不也就是先制造矛盾,再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过程嘛?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书法中,一个字的重心通常在主笔上,有的也表现在某个点画上。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个别字失去了重心,那就是一幅不成功的作品。书法创作是有讲究的!
上图中的“灵”字,重心就很稳健。
上图中的“时”字,重心也是非常稳健的,特别是草圣张芝写的“时”字,不但重心稳健,而且还有艺术性。
上图中的“人”字,重心都是稳健的。
上图中的“小”字,都是书圣王羲之所书,同为“小”字,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字的重心都是稳健的。
上图中的“大”字,都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笔,其重心都是突出的,也是非常稳健的。
字的重心不稳,就是书法中的硬伤。所以说,我们在书法创作时,一定要注意字的重心的处理,否则,就会出现一些有失重心的字,影响整幅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还有就是要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上款与下款之间的呼应关系。
上图为头条网友的隶书作品,整幅作品中的字,重心都是稳健的,而且章法布局比较合理,墨色也变化。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字的重心通常是视觉意义上的重心。并且一幅作品中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出于相同的重心,这种重心的变化对于一行字,字与字之间的处理关系有关。甚至有的字左右偏旁部首都各自有一个重心,而且相同一个字由于处于不同的位置或因上一字的重心关系问题也会不一样的。所以说书法的重心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也是那样述说的。不过无论如何变化,也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在其中,万变不离其宗。
常规的字的重心就在米宫格的中心偏上一些,大约在视觉的黄金分割线(点)上。实际上不同风格的书法,可能会不一样,比如启功先生的书法,基本上有四个黄金分割点,基本的字的重心也可以安排在那四个点的位置。当然我们分析字形的重心时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
(上图是几何物体的重心,书法的重心一般偏高一些)
如欧阳询的“九”字的重心就在米宫格的竖中分线偏上一点
毛主席的“准”字的重心明显更偏上。
在如欧阳询的“饮”字,虽然都是楷书,但四个字的重心都不在同通一个位置。
书法中字重心多处理成不平衡下的平衡整状态,就像下图中的瓶子的重心处理。亦如“称子”的重心问题。
书法上的重心和几何物理上的重心是不一样的,很困难进行量化。基本上可以按照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法进行分析,对于传统书法的重心分析主要靠经验和自己的视觉感受来决定。当然也可以借助九宫格或米宫格来分析。
至于重心的作用问题,一是从技术上追求字形的变化和精气神的提升,使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一种势态,同时和相邻的字保持和谐共处,不至于相违。二是从审美是保持通篇作品的灵动活泼。三是从章法构成上保持作品风格的和谐统一之中见变化。
书法中怎么找一个字的重心,重心在一篇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简而言之,重心即字的中宫部分,要紧凑外部适当放射。。。每个字的重心稳固关乎整篇章法合理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