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书法之“丑与美”,首先必须在书法范畴內讨论,也即汉字书法內,故汉字是根,没有汉字何来书法?也许有论“书法的线条论”,书法虽然是有线条的特征,但是线条不是书法。线条也不是汉字,虽然汉字是在法度下由线条构成。

只要是书法无所谓“丑与不丑”,只有不合你的审美标准——应该让创新大胆点。但必须是书法。所谓喷的,不是书法。你可以命名为其他东西不要叫书法 ,就如“硬笔书法”。

没了汉字,就没了书法。这个根好像谁也砍不了吧?

什么是丑?傅山专门要丑,卓然大家!

不要不懂装懂了!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不要争了,常言道,字如其人。

世界上人长的都千奇百怪,看不惯人就不活了吗?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会关谁何事。书法只要大家认可,照样受欢迎。如若不受欢迎也会随时间自生自灭。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对于“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这个话题,垂钓客非常乐意参与交流讨论,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自已的管窥管见。兹回答如下。

一、名人名家写“丑书”,“丑书”激起当代书坛“千层浪”

1、名人名家写“丑书”探微

垂钓客曾对名人名家写“丑书”现象作过一些调查分析,并曾就“丑书”的相关话题回答过多个《悟空问答》,诸如“《写丑书的人为什么会被人喜欢?》(创建于2018年9月26日13:30)”,《如今的书法家,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写字了呢?》(创建于2018年8月11日12:24),《书协副主席刘洪彪的书法到底算不算 “丑书”?》(421赞;创建于2018年8月10日17:16),《“曾翔最新‘春秋笔法*狮子吼 ’作品展,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追捧?”》(创建于2018年8月6日16:39),《王冬龄先生的竹书创新,会给书法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吗?》(创建于2018年12月5日12:02),《如何看待田蕴章“炮轰”王镛?》(创建于2018年3月9日19:24),《丑书算行为艺术吗?》(创建于2017年12月),《最近社会对“丑书”的话题议论纷纷,我们还如何正确理解书法作品的“丑”与“拙”?》(创建于2017年12月10日08:15)。对于名人名家写“丑书”的初衷与原因,垂钓客认为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探索型创作、自信型创作、无奈型创作、盲从性创作、炒作型创作。

1)探索型创作:这类“丑书”是书家认认真真、探索实践的结果。

2)自信型创作:这类“丑书”是书家对于书法审美有自已的观点、对自己的作品不以为“丑”,而以为“美”,并坚信与期待能创造历史,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已的墨迹。

3)无奈型创作;这类“丑书”是书家因事务繁多、社会活动应酬多等种种原因,导致笔墨功夫不进反退、是笔力不逮、江郎才尽的书写表现与结果。为了掩饰自已的窘状,而常常将自已的力不从心之作帖上 “创新”的标签。结果被书法爱好者斥责为“丑书”。

4)盲从性创作:这类“丑书”是书家“东施效颦”的结果。

5)炒作型创作:这类“丑书” 是书家别有用心、故意为之的炒作的结果。是一种令人唾弃的书写行为。其特点是违反最基本的“书法法度”,连最基本的“写字”规律都不遵循!诸如“盲书”“射书”“巨笔书”“乱书”等等。

2、“丑书”激起当代书坛“千层浪”探微

1)官媒发声,棒喝“丑书”,正本清源,源于一份责任!

(1)《书法》杂志2018-9期 《卷首语》对于当下书坛“丑书”乱象当头棒喝!官媒正本清源,掷地有声!

《卷首语》明确指出:“书法的美丑、雅俗之争既是书法艺术鉴赏水平的分野,也是书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特殊现象。”

《卷首语》旗帜鲜明的阐述了“美丑”“ 雅俗”的评判标准与基本依据——“在书法所包含的书写的内容、书写的形式、书写的方法诸层面,相应都出现了美丑、雅俗之辨。内容积极向上,用词文雅的被认为美、雅,相反,言词粗鄙的归于丑、俗;书写形式上,点画精到,笔力劲健,结体端正,章法和谐的被认为美、雅,而点画破败,笔力松弱,结体无骨,章法无序的被认为丑、俗;在书写方法上姿势庄重自然的被认为美、雅,行为怪诞、做作的归于丑、俗。”

(2)《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1月28日 第07版)公开报道,吹响了对“丑书”口诛笔伐的号角:

2017年11月2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作客《人民日报》,畅谈他对书法的理解,狠批当前书画艺术界的不良倾向:绘画歪鼻子斜眼,书法东倒西歪,用“风格流派的不同”掩盖自己功力不足。

2)书法爱好者痛批“丑书”,源于义愤!

鉴于名人名家写“丑书”成风、“丑书展览”成风、“丑书作品”充斥社会与充斥网络等乱象越演越烈,书法爱好者痛批“丑书”,既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等不满情绪的渲泄,更是激于义愤表达的一种制止“丑书”“害人害已”“败坏书坛风气” 的强烈诉求!

3)媒体的“推波助澜”,既源于社会“热点”的新闻价值,也是承担了一种社会责任!因为“美丑”不分,“是非”不辨将祸害无穷!

二、“丑书”引发“丑俗之争”探微

1)“丑书”引发“丑俗之争”,是当今书坛的“作用力与反作力原理”产生的必然结果!

(1)国内知名网站刊载“十大丑书名人榜”, 数见于网络,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纷纷响应,对丑书口诛笔伐。“丑书”成为大众热议话题了,影响甚广!

1三大“丑书名人榜”录之一:TOP10:何应辉TOP9:程风子TOP8:石开TOP7:白砥TOP6:王冬龄TOP5:于明诠TOP4:刘彦湖TOP3:沃兴华(季军)TOP2:王镛(亚军)TOP1:曾翔(冠军)

2三大“丑书名人榜”录之二:TOP10:何应辉;TOP9:程风子;TOP8:石开;TOP7:白砥;TOP6:王冬龄;TOP5:曾翔;TOP4:沈鹏;TOP3: 刘彦湖(季军);TOP2:沃兴华(亚军);TOP1:王镛(冠军)。

3三大“丑书名人榜”录之三:第十名:何应辉;第九名:程风子;第八名:石开;第七名:白砥;第六名:王冬龄;第五名:刘彦湖;第四名:于明铨;第三名:沃兴华(季军);第二名:王镛(亚军)第一名: 曾翔(冠军)

(2)书画界有刘正成(书法家)、文化学者王川(书法家)等名人撰文在网络媒体上公开发表,或力挺“十大丑书名人榜”的名人、或为“丑书”正名与鸣不平、刘正成并曾以“当代十大丑书俗书人物比较”为题,在为“丑书”代表人物正名的同时,剑指当代书坛多名中书协领军人物。是“丑俗之争”的深具影响力的原书协官员。

1刘正成:当代十大丑书俗书人物比较

2王川:不懂某些“丑书”,就不真懂书法。

2)“丑书”与“俗书”难于界定,导致“丑俗之争”的势均力敌!

(1)“丑书”名人榜,个个是名人、人人是名家!都是在当代书坛叱咤风云、炙手可热、雄霸一方的人物。

(1)三大“丑书”名人榜,上榜者皆是中书协会员。

(2)三大“丑书”名人榜,书坛权威与领军人物荟萃。有中书协主席、中书协会副主席、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等等书协领导。

(3)三大“丑书”名人榜,专家、教授云集。有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有国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冷印社社员等等业界精英!

(4)三大“丑书”名人榜,有国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3)“丑俗之争”方兴未艾!

垂钓客认为,“丑俗之争”,将在中国当代书坛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短期内难于停息。

4)“丑俗之争”影响深远!“丑俗之争”是好事而非坏事!

垂钓客认为,“丑俗之争”是好事而非坏事!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丑俗之争”中,最终将正本清源,有助于弘扬正气、扫除邪气;有助于清楚当代书坛乱象、清正当代书坛书风;有助于提高大众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和提高书法的鉴赏力!

5)“丑俗之争”的结局如何? “时间与未来”是最好、最权威的评判者。

(说明:图片及部分文字资料选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欢迎留言交流、敬请关注与赐评!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丑书有的是真丑,有的则是大巧若拙。总的来看,真丑的占多数,像乱石铺阶板桥字那样大巧藏于拙的比较少。所谓书界的美丑之争,根本原因不在流派而在于审美取向的不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下中国书坛缺少领军人物、没有书法艺术主流,是十分潦乱无序的,是假繁荣、真荒唐。

六鬼不除,丑书不灭。丑书艺术的思维源流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受日本汉字线条艺术思潮的影响,另一个是严重误读曲解古人笔墨之法(比如宋意、板桥等名人书体),这一类丑书人鄙视馆阁体、鄙视正书甚至鄙视《兰亭序》,似乎个个都是书法界的毕加索,大搞抽象写意蒙太奇。其实,恰恰是陷入了庸俗泥潭,悖离了书法的精神。

丑书还要丑多远,还能丑多久,这需要主流书法意识正本清源。有的坐拥书法院长、会长、博导的头衔,干着褒渎先贤、贻误子孙的坏事,不仅自己走火入魔,还要误人子弟、带着不少年轻人玩丑书,压根就是一骗子,欺世盗名的大骗子。

短期内书坛还会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但丑书横行的时代不会太长久,迟早会被主流民众口诛笔伐,并彻底摒弃。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人各有志,林大鸟杂。何必认真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当今丑书盛行,丑得不不堪入目。丑书之作,多是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所为。

这是为什么呢?书法界领军人物不满足于已有的书法创作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还要探索新的东西,要为书法王国开拓新的领土。志士仁人啊。他们是在创新,创新的东西,行之久远,为人们所接受、所喜爱,也就纳入传统之中,传统的内容也就更加增大了。

但是创新者做出来的东西与传统反差太大,世人也是难以接受的。所的一直以来,有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存在。

创新的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步子迈的太大,欲书则不达。太过于发狠地冲击传统。他们应认识到,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土壤而不是创新的敌人。还有一些人,也以创新为名,实际上想走捷经。传统的基础未打牢,想省事,飞过去这一段。凡此种种,使字写得脱离传统、脱离大众的审美趣味,总之写得很丑。

丑书作者还应看到,想创新,刻意同传统拉开距离,不一定是真正的创新。即使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也还要接受历史的检验。自己所做的创新是功是过,现在还看不出来,要经过历史的澄淀。现在的鼓噪,现在热闹,要在历史上站得住,还要看将来。

从讨伐丑书的这一方来说,还应该客观看问题,不能凡是我看不出道道的东西,都一概否定。应当看到丑书家的创新的初心。应当支持创新,至于成败且看将来。

丑俗之争。他创新,你说他写得丑,他就认为你在老圈圈里面转,写的就是俗。丑俗之争,其实双方都有意气用事的嫌疑。

客观的讲,传统里面空间还很广扩,还远没有用完。在传统里面遨游,还会有许多新体验和新发现,不能说是俗。创新的一方,不打破传统就无以创新,这说明创新的火候还未到,创新能力还有待历练。要在不显山不露水之中成就了创新才好。

纵观书法界,创新只需要少数精英,创统里面还需要多数人遨游其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