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可以的。
职级职务并行,对事业单位来说是好事,但每个职级职务也要受职数限制,一般说来,晋升职级会综合考虑四个重要因素:1.实职。2.年龄。3.任职年限。4.考核优秀、立功等。
比如我们局,如果你是副处长,工作实绩也好,你不任副处长了,酌情会给你调二级调研员;如果你是处长,你到龄不任处长了,基本会给你调一级调研员;如果你马上要退休了,也达到晋升上一职级的最低任职年限,一般会晋升一级退休。但也有很多特殊情况,这类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很多。
如果你觉得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以向领导反应,让领导出台政策时考虑更全面。
1.你可以向领导汇报你的工作情况,及未来工作计划、想法,让领导认识你了解你。
2.你可以向领导表明你希望晋升什么样的职级,要切合个人实际和单位实际,不可为难领导,也不能搞个人特殊化。
3.你也要多干事,多担事,让领导认可你,愿意给你压担子,觉得你应该晋升。
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感谢友友的邀请。
我建议还是找一下领导。
当然,找领导不是向领导送礼,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向领导汇报清楚。
可以直接向领导说:我年龄都40岁了,这些年工作努力,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请求。现在有事业单位职级并行的好政策,我认为从各方面,我都符合条件,我想晋升一级,请领导考虑。
为什么要直接找领导呢?我认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在体制内有很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专研业务,踏实工作,从来不显摆自己的成绩,默默地在各自岗位上努力着。但是很多提拔的时候往往没有他们。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行,而是他们只知道埋头工作,从不考虑个人升迁。其实,每次提拔的人员,并不全是最优秀的。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同志都渴望得到认可,都渴望自己的辛苦付出能有所回报。在体制内得到认可和回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得到提拔。
所以,认为自己符合晋升的条件,也具备晋升的实力,就要直言不讳地向领导汇报。如果你不说,领导不一定考虑你,你也不能让领导猜测你的心思。试想一下,满足条件的有好几个人,你们综合水平都差不多,名额有限。别人都去找了领导,而你没去,结果不用说,你肯定没戏。
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如果是工作突出,人品不错,职级并行自然有你,为啥要找领导?如果你平时偷奸耍滑,为人也不行,找领导让领导为难,也让同事瞧不起你。我们也职级并行,我不用想,肯定会有我,为啥?工作干到了[抠鼻]
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有想法就要表达,就像以前老领导说的,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呢?
很多人觉得找领导谈晋升问题比较唐突,怕给领导留下要官的印象,不利于以后提拔。没错,体制内等级森严、规矩繁多,在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胡乱地找领导谈提拔晋升,确有不讲规矩、邀功请赏、讨官要官之嫌,容易触领导的霉头,官没要到反而惹来一身骚,对此保持审慎的心理、尽量不要轻易去做是对的。
但是谨慎不代表禁止。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资历等资本加持,当有机会来临而又没有底,且在和领导关系尚可的情况下,的确可以主动找领导汇报一下思想,争取一定的主动权。汇报必须有艺术、有技巧,而不是像蛮汉一样上来就干,单刀直入太过简单粗暴。
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1、必须选择好时机。比如在领导比较开心、情绪较好的时候找他汇报思想,更有利于打开话题、赢得好感、达成目的。
2、必须以工作为切口。比如选择最近一段时间领导交代的重点工作为切入口,借汇报工作之名行加深印象之实,最后巧妙地表达决心和忠诚,言语之间透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为领导效劳的意思,领导不是傻子,自然懂你的意思。
3、必须把姿态放低。不管做了什么事,干了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成效,不要居功自傲,把自己抬得太高,以为这样会让领导刮目相看。恰恰相反,所有的事你都应将功劳归功于领导,强调工作成绩是得益于领导的指挥得力、领导有方,而自己只是按照领导意图执行,处处把领导抬到高处,多拣领导爱听的话来说,把领导哄高兴、逗开心,比像祥林嫂那样叨叨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有效。适当的时候,可以打打心酸牌、悲情牌,让领导看到你老黄牛的风骨,让他觉得你是有用之人,这么多年不争不抢有委屈的感觉,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必须点到为止。和领导讲话、交流,不要什么都要用大白话平铺直述,把事情讲得太透。这样不仅会让领导觉得尴尬,也会显得你自己浅显没内涵,反而倒扣印象分。很多事只要点到为止,把意思带到,剩下的全部交给时间,尽人事听天命,不让自己后悔就行。
5、尽量选择私下场合。比如借着工作或其他之名请领导吃饭,既表达了心意,也能借助酒桌相对轻松的气氛增加交流、建立感情,将纽带系于无形,是最理想的汇报方式。如果选择办公室这种正式的场合,汇报沟通或多或少会显得太过官方、生硬,届时有些想讲的话不见得就能讲得出来。
总之,想进步找领导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找、怎么说、怎么表达意图,这些细节抓得好,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不排除会起反作用。这是一把双刃剑,怎么用取决于自己,也要看领导个人。
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该找就找,不要犹豫不决。
从2022年开始,全国县区以下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已经开始落实岗位等级晋升制度(事业单位的职级并行制度),这对管理岗来说是个极大的福音,解决了不少人一辈子难以跨越的鸿沟。对于在事业单位工作,特别是县区以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人员,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助推器,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解决政治上、心理上的优越感,很有吸引力,相信很多管理岗人员都翘首以盼。
但是也要看到,管理岗位的等级晋升制度,和公务员的职级并行制度一样,都是有职数限制的,绝不是漫天大雨全覆盖、雨露均沾你我他,跟单位的规格、核定编制挂钩,计算方法跟公务员职级基本相同,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有详细的计算方法。这就决定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管理八级、管理七级、管理六级岗位数量是金字塔结构,逐次递减的。大部分人想要解决管理八级岗会很难很难,而且目前网络上、微信群里上传的部分县区事业单位等级晋升条件设置得相对比较严苛,相信也是不得已为之,毕竟僧多粥少,大家都想早点挤上车、占上位子,谁知道这次没赶上趟,下次还得等到什么时候,万一退休前也没轮上自己,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
在体制内工作,就像这位40岁的事业编朋友,参加工作很多年,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每年考核都很好,但不代表首轮职级晋升就会轮上你,领导们在考虑职级晋升时首轮通常会照顾年龄大的、资历久的,当然兼顾有成绩、口碑好那就更顺理成章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领导搞平衡照顾必须顾虑的。而像你这位朋友,后两条都占了,问题是只有40岁,距离退休年龄还有20年,换做我当领导首轮职级晋升也不会考虑他,比他年长、资历更长的人多的是,何必因为一个人搞得其他人都不痛快呢?
要知道,你不去找自有人回去找领导反馈,我们单位在搞首轮职级晋升时候(行政单位),10个一级主任科员指标,符合晋升的将近20个人,除了2个资历稍短(正科3年多点)的,其他人员基本都去找过一把手反应自己有想法,最终也是把一些年长、资历长,兼顾小部分能力强的人晋级了。所以说,此时不找、更待何时?你自己都不为自己着想,领导还觉得你是个没想法的人,自然就不会、不想着考虑你。退一万步讲,即使找了这次没有轮上,但是最起码让领导知道,你有上进的心,也有进步的想法,在后续职级空缺搞晋升时自然会考虑到你,所以在体制内工作,不能纯当个老实人。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我是南都小吏,关注我,带你了解体制内的故事。
40岁的事业编朋友,职级并行马上开始,想找一下领导,行吗?
应该找领导汇报思想。虽然在职级方面,领导会站在单位整体角度统盘考虑,但个人有愿望还是应向领导表达,这样领导心里有印象,不然你不去汇报肯定有人会去,说不定别人就捷足先登了。既然你工作业绩很好,更应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向领导汇报一下,留个好印象,即使这次不解决下次也会考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