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亲戚中有这么一对,不知道幸不幸福。 男方还是事业单位上班,有一男孩,离婚后孩子给女方。女方是我家亲戚,有一个女孩,离婚后孩子给男方。双方成立家庭后不到两年,又生了个男孩。周末放假,有时候又各自接自己的孩子看。 在外人看来,波澜不惊,夫妻双方恩爱有加,不知实际如何?

我们系统有一对二婚,男方原配妻子十分强势,男方与其离婚后,追单位上一个女的,这个女的有老公有女儿,女的老公很老实,撑不起家的感觉。经不住男方的死缠烂打,女的离婚了,带着女儿与男方结婚了,女方、女方的女儿与男方、男方的儿子组成了四口之家,再婚后因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共同的孩子。女方女儿还改了姓,跟男方姓。

男方是驾驶员,领导的驾驶员过去很吃香,他亲儿子念书不行,送去当了2年兵,退伍后安排在街道办工作。

女方是一般工勤人员,女方亲女儿念书很厉害,本科读的985,毕业后在移动公司工作,待遇很好,女儿女婿都是高薪。女儿生孩子后,女方一直住在女儿家,帮忙带孩子。

男方退休后(女方50岁,先退休带孙子去了)买了套小产权房,一个人单独住,夏天约朋友去避暑,遭遇泥石流,去世了。男方亲儿子去现场搜寻了几天,最后找到了男方的遗体。

打丧伙的时候,男方原配出现了,帮亲儿子主持大局,收礼、分财产、领丧葬费抚恤金,很强势。当时单位分了套福利房给这对再婚夫妻,两人共同分来的,共同的名字共同的财产,男方亲儿子不愿意分给后妈,争吵很厉害,那套房出租及租金被男方儿子把控着。

一年后,男方亲儿子想把那套福利房卖了,必须要后妈签字,又去求后妈。估计是想到男方原配很恶,啥子都干得出,那儿子也是三教九流都会,后妈无奈,最后签了放弃。

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我有一邻居男的叫张兵在铁路上班,有一女儿,老婆银行工作,因比较闲就迷上交际舞、在舞厅结识了一位卖保险的女的,也有家庭男的也在铁路上班,但两人不在同一个分局,也是女孩。

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女的爱张兵帅(是哈可以)会来事,男的爱 女的妖娆,身材好、有点人脉,两人在外租了房子 ,女的很快就离了婚。男的给家人劝劝 ,有点动摇了 ,但在女的又是跳楼 又是割脉的情形下,还是离了婚两人走到了一起,

他俩孩子都没带,整天一块来一块去的,不是在棋牌室打牌就是周边自驾,给人的感觉好幸福,只是女的不许男的再到舞厅里去了。

三年后,女的孑宫做了手术后,人变很胖,男的女儿结婚都未通知张兵,因为女儿不认他。

有些事,交给时间,时间不会说谎,只会说出真相。随意抛弃家庭的人多半晩景 凄凉 !

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刚好我前妻和姘头就这么一对结合在一起了,以后过得好不好没有办法判定,不过从现阶段的听闻判断,其实过的也就那样,因为生活,本就是如此。

前段时间,男三的前妻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要和出轨的前妻复合了,搞得本人一头雾水,细问之下才知道,前妻已经怀孕五六个月,现在经常吵架,听闻言语间说要不是她怀孕了,早就回来找我了。然后周边邻居以讹传讹,变成我要和出轨的前妻复合的谣言。

而男三的母亲放出话,我那前妻如果回来找我,她不会有意见,如果和她儿子分了,出去找了别人,一定不会放过她。当然,这种话都是从男三的前妻口中转述,具体真实性有待考验。

不过也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毕竟空穴来风,事出有因,那就是这两个双方在婚内苟且的玩意,在现阶段的结合并不是很和谐,吵闹是家常便饭。

男三有个女儿也是判给对方,原来男三还经常把孩子接回家住,后来听闻我那个前妻强烈反对,来一次就骂对方孩子一次,和男三打架一次,后来男三也就基本上和这个女儿断绝往来了。

至于我这个垃圾前妻,我能明白她什么心理,毕竟一起了也快二十年光景了,那就是因为她抛夫弃子抛得比较彻底,就要求对方也要彻底和以前的断绝联系,所以现在更是迫不及待的要怀孕生子。

其实就现阶段而言,怎么说呢,过的应该还算过得去吧,男三把家里的宅基地卖了一套,估计也是没啥钱了,毕竟一个没有正当职业的农村赌棍,离婚的时候留存的一部分现金,卖房子又有一部分,暂时也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还有一个教师退休的婆婆,一个月退休金上万了,可以大幅度补贴这两个奸夫淫妇。

不过我的判断,生娃以后的日子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就冲我前妻那个无情无义,懒癌晚期的德行,再加上男三也是长期混迹于赌场,真正的鸡飞狗跳还是后面。

别说是我,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等着看,这两个苟且组合的人到底能过得怎么样,我也拭目以待。

当然,我也没那么好心,就冲我前妻出轨,想法设计我进监狱,抚养费不出等一系列的操作,我倒是很希望在几个月后听闻她难产身亡,或者生个痴呆的玩意。

如果这样,我和男三的前妻约好共同出钱准备在村里包几台戏,唱个三天庆祝一下!!

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没有过好的。也不会过好的!

老干部病房的老李孤苦伶仃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老伴被老伴的亲儿子接走了。再也不来了。

50年代老李是一个局长,老婆是农村妇女。三个孩子。在乡里生活。老李每个月会回家一趟。

这时候从其他单位调来一个打字员。两人工作一阵,互相看对了眼。想在一起过。

可是李局长有妻有子。打字员也是有家有院有儿子的。

咋办!只有离婚!离了婚他们可以在一起。李局长好离,农村妇女不识字。好糊弄。离婚证很快办好了。

可是打字员就复杂了。打字员丈夫死活就是不离婚。分居吵架,鸡飞狗跳得闹了几年。最后也离了。

孩子李局长一个没要。打字员也不要。二人重新轻装上阵,过起来了。

李局长不要孩子是真的不要孩子了。孩子在农村随农村老婆慢慢地熬呗!

可是打字员虽说法律上没要孩子,只是不照顾而已。该去看照去看,心肝宝贝的疼。儿子也和娘亲 ,没有钱就朝他妈要。也是亲情依依。

又过了几十年,渐渐都老了。特别是男的老得快,李局长一身毛病,突然间脑梗了,瘫痪在床需要人招呼了。打字员年纪轻些,也是近70岁的人了。不想招呼了也招呼不动了。

这时候打字员的亲生儿子来了,心疼母亲。说啥也不叫他妈招呼李局长了。立即把他妈接走了。

李局长现在孤苦伶仃的。

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老公的堂弟,我们暂且叫他小明吧,出门打工认识了一个女的,回来死活要和他媳妇分开,分开的理由更是奇葩。

小明和他媳妇是经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听说还是小学同学,彼此之间感情怎么样?咱们不是当事人也说不清楚,反正认识一年就结婚了。

结婚当年媳妇就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虽然说是精神富有了,物质却贫乏了。

孩子周岁的时候,万般无奈的他背起铺盖加入了打工的队伍。

媳妇孩子在老家由父母照顾着,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小明的日子也就只能算是能吃饱能穿暖吧,你想想啊,一个人挣钱5口人花,即便是挣得再多,怕是存也存不下吧。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得住他劈 腿的脚步。

厂子里来了一个女的,单身带着一个女孩。也不知怎的小明就和她看对了眼,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在老家里。

工厂里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尤其是下班以后,z大的娱乐也就是刷个手机逛个街啦,这个让他们更有充足的时间去谈情说爱了。

一个在眼前伸手摸得见,睁眼瞧得着,一个在老家,只有梦里,才偶尔才回忆得起来。

渐渐地小明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外边的女人。

节骨眼上,媳妇怀上了二胎。

憨厚的媳妇在家里看着大宝,还跟着公婆下坡干活,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男人的花花肠子。

即便是小明越来越少回家,她也没有往坏处想,还以为小明知道过日子,为他们的二宝攒钱呢。

转眼间二宝出生了,又是个男孩。

小明的爹妈乐的,就像捡了个金元宝,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可小明并不高兴,因为外面的女人想让他给地一个名分,总不能不明不白的就这么过下去。

家花没有野花香,小明的心已经倾向了野花,想方设法和媳妇吵架。

就盼着媳妇一怒之下提出那两个字,可奈何媳妇是个好脾气的,怎么吵就是不应声。

这一拖拖到二宝百天了,宝宝的外公外婆都来给宝宝过百日宴。

外面的女人也给小明下了死命令,必须摊牌,不然的话她就会找到家里来,上门逼宫。

这下小明傻了眼。骑虎难下了,在二宝的百日宴上提出了和媳妇离 婚,理由是两个儿子自己压力太大了,怕养不起。

泥人还有三分尿性了,更何况不明不白的就被离婚了。媳妇发了飙必须要他说出个到123来,否则的话拖死不离。

至于他说的那个理由,更是狗屁不通。

小明知道要想离婚,必须说出理由,就告诉媳妇说自己在外面有女人了,而且想和那个女人过一辈子。

媳妇抱着二宝只是哭,岳母娘一家却不依不饶了:

“要不想要我家闺女了,你早说呀,二宝出生之前说出来,什么事情也好办,现在孩子才这么小,你就要抛下他们娘三个,你还有没有良心?”

其实说句实话,能够劈腿的男人又有几个有良心的呢。

小明是油盐不进,哪怕自己的父母跪在地上求他给两个孙子一个完整的家,都没有能留住他。

媳妇伤心了,同意了他的要求,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大宝给了小明,二宝留在妈妈身边。

媳妇别的啥也没要,就只一个要求,房子必须留给自己:

“你有本事能在外边挣钱,二宝还这么小,我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安身的地方。

娘家是回不去了,你知道的,兄弟已经结婚了,跟我爸妈住在一起,我回去,呆时间短了还行,时间长了怕引起弟媳的不满。

所以离婚可以,房子必须留给我,也就是等于留给二宝。”

为了离婚,小明痛快的答应了媳妇的要求。完全不顾忌他年迈的父母要住在哪里。

因为大宝要上小学了,所以小明走的时候就把他一起带走了,去城里给他找学校。

离 婚后的第2个月,小明敲锣打鼓的把外面的女人娶回了租好的家。

没敢回老家来,因为老家的房子给了媳妇,回来没有他能呆的地儿。

哦,现在媳妇不能叫媳妇了,应该称之为前妻。

离了婚以后,前妻就把前公婆从家里撵了出去:

“爸妈,别怨我心狠,按说这房子你们住着也能行,可是毕竟我和你儿子已经离婚了,从情理上来说,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你们再住在这里不合适……”

老两口含着泪离开了自己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在果园里搭了个窝棚,安了家。

小明结婚后没有能力买房子住,只能租,而且大宝跟了过去,没有当地户口上学也费了老大的劲。

他和外面的那个女人刚刚新婚就成了4口之家,不但要负担房租,还要负担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收入更是捉襟见肘。

而他的前妻在和他分开以后,也很快再婚了,嫁得是邻村一个坐家男。

什么叫坐家男呢?就是没有娶过媳妇的单身男人。

那个男人长得还不错,比小明还要帅,只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困难,30多了还没有说上媳妇。

首先说明可不是他不正干,家庭困难,是因为他的爷爷奶奶重病造成的。

爷爷脑梗偏瘫在床10多年才去世,奶奶又患了癌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所以有人给他说小明的前妻的时候,他并没有反对,相处半年之后才发现小明的前妻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不但脾气温柔,性格也比较讨喜,两个人就定下了婚事。

男人要翻盖房子,小明的前妻阻止了:“咱们现成的有房子住,干嘛要花那一份冤枉钱呢?

你要是觉得住着别扭,咱们就把这个房子卖掉。”

“做错事的又不是你,有什么别扭的?你要是觉得合适,咱们就在你的房子里结婚。”

两个人结婚以后,(这个男人咱们暂且叫他小林吧)小林的父母也跟着小林一起住进了小明前妻的家。

父母在家里给小林带孩子,小两口去镇上的工厂打工。长白班,早晨走下午就能回来。

一岁多点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呀?跟谁待的时间长就跟谁亲。

小明的父母看见自己的亲孙子追在别人的屁股后边,爷爷奶奶叫个不停,心里别提是个什么滋味了。

互相再婚后不到一年,小明的新媳妇又给他生了一个闺女。

小林的媳妇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小明的5口之家仍然是租的房子,居无定所。而小林一家六口,住在小明父母花费了一生心血盖起的二层小楼里,其乐融融。

老两口尽心尽力地带孩子,小两口心无旁骛的只知道挣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小明的新媳妇也想让公婆去给带孩子,可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去了又能怎么办呢?只有自己辞了工作照顾了。

一个人挣钱五口人花,生活更是一地鸡毛。

尤为搞笑的是,小明娶了新媳妇的头1年,没有好意思回来过年,他怕邻居会问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第2年添了小女儿以后,可能是连年都过不起了吧,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前妻看见自己的大儿子回来过年,二话没说牵着小手领回了家。

小明那一家4口只好和父母一起挤在窝棚里,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吃了一顿团圆饭后,听说小明是哭着离开了家的。

从那以后再也没见他回来住过,即便是回来看父母也是随来随走。

那些抛夫弃子结合在一起的二婚怎么样了呢?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心地善良的人,不管是几婚,日子总会过得蒸蒸日上。

而那些不负责任,贪图一时享受的人,他们的心里都是阴暗的,又怎么能过好余生呢?

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

上周六在旧物市场看见了两个熟人,因为买两双旧鞋在那和业主吵架。

当时有很多人在围观看热闹,卖破烂的业主正在直着脖子喊,“我不说了吗,先可你来先可你来的。你不掏钱哪!人家掏钱了,我还不卖啊?嗯?多少钱的玩意儿,十块钱,两双,那可是牌子啊,八九成新,你还搁那瞎寻思。现在看人家拿走了你又不平衡了,谁让你不掏钱了……”业主挺生气,一边吵吵一边还跟围观的人说着。

旁边站着一男一女,女的四五十岁,蓬头垢面,敞怀穿着没拉链也没纽扣的黑色大棉袄,里面是一套满是污垢的灰色裤褂。脚上趿拉着一双埋汰的旅游鞋,大冷的天还没穿袜子,就那么裸露着黑黢黢的脚脖子。

男人五十多岁,穿得稍微干净些,手里拎着塑料袋,紧挨在女人身边抽着烟。

“你不得容我功夫吗?我不得从兜里往外掏吗?我口口声声说那鞋我要了,我要了,就掏钱的功夫给别人拿走了。你让大伙听听哪有你这么卖东西的,咋也得讲点职业道德,有个先来后到吧……”女人沙哑着嗓子,一声比一声高。

“那你想咋地?这是我家不穿的,我卖了,没有了,我也不能给你生去吧!”……两个人又吵了一阵儿,才被看热闹的人给拉开。

然后一对男女又挑拣了半天,选了好几件旧衣服。连贴身的吊带背心和粉嫩的大坎肩都试了三四遍,然后终于把塑料袋装得满满登登,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卖破烂的业主看着他们的背影叨咕了一句,“这俩人,常年买破烂,啥玩意儿都买旧的。男的还挺横,也不知道这女的图希啥,连件新衣裳都混不上,十块八块买一大堆,男的还嫌乎女的花钱。唉,俩人连个智能手机都没有……”

那时我才发现这对男女竟然是我老家的熟人,女的叫花儿,男的叫二老孙。

花儿年轻时是我们那的大美女,其人性情开放,不拘小节,好吃好喝好玩乐,更好交朋友。

据说花儿中学时开始搞对象,明里暗里总有七八个之多。其中有时髦的社会小青年,学校不爱读书的小混混,还有家里有钱的“致富”二代等等,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但谁也没想到,最后却嫁给了了老实巴交的大平!

大平是国企工人,手里抱着铁饭碗,嘴里吃着供应粮,家里白面馒头大米饭天天吃顿顿有。那时候像这样条件的红本家庭在我们那屈指可数,所以人们都说花儿有脑子,是个懂生活的人。

花儿婚后正经享了几年福,不上班不带孩子(婆婆带)不做饭,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赶集上店、玩麻将,真是咋开心咋活着。

但几年以后,大平下岗失业在家,花儿没了吃喝玩乐的资本。于是开始埋怨大平窝囊,废物,不能养家……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越过越没滋味!

那时经常和花儿一起玩麻将的有个男人,叫二老孙,是个小买卖人,脑袋瓜子挺活泛。就逗弄花儿跟他出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家歌里不都唱了吗?现在这社会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敢干就成,知道不……”

花儿听他说得天花乱坠,讲得眉飞色舞,犹豫了没几天就跟人跑了。而且各自带走了家里的存折、现金,和一些值钱的东西。

据说俩人是起早跑的,花儿连孩子都没看一眼(孩子在奶奶家住)。二老孙骑着新买的摩托车,谎说进城看货,连媳妇给儿子预备的学费都偷出来拿走了……

花儿和二老孙私奔以后,大平心里憋屈,在家借酒浇愁,给父母弄得也挺上火。

但二老孙的媳妇圆圆倒没咋地,她本来一个人干活习惯了。二老孙平常在家,要么出门做买卖,要么去别人家玩麻将,对于庄稼人种地这一套他从来不上心,也根本不帮媳妇忙。

最主要是家里的花销几乎也指不上他,媳妇一跟他提钱,他就说“进货了”,或者是“都压买卖上了”……总之,媳妇要想花他的钱,真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二老孙和花儿私奔这件事,对圆圆来说真的无关紧要。她除了有点心疼那几千块钱的学费而外,甚至觉得轻松,还有那么一点说不出的小庆幸!

于是那年春节,圆圆特意买了一口大肥猪杀了吃肉。还多买了好几个大红灯笼,以及一串串的彩灯,在屋里院外悬挂起来,过了一个喜庆的大年。

然后正月里拜年的时候,圆圆在亲戚家巧遇了大平。大平生性敦厚,总觉得是自己媳妇勾引了人家丈夫,所以见到圆圆特别尴尬,脸红脖子粗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圆圆的性格本来豪爽泼辣,再加上那天喝了点酒,就当着诸多亲友村邻的面给大平“上课”。

“不怪人家说你窝囊不提气,你真不行!就那老婆,一天天啥也不干,就知道吃喝玩乐的主儿,走了还趁你这样蔫头耷拉脑的?你看我,杀猪宰鸡,挂灯笼放鞭炮,好好过年。人这玩意儿就是这么回事儿,没谁地球都一样转,去了穿红就有挂绿的,怕他那个呢!”

然后旁边就有人起哄说,“嫂子你那穿红挂绿的人搁哪呢?”“对啊,要不你俩过得了!”“对,你俩就给他穿红挂绿!”……

圆圆就在大伙的鼓动下,借着酒劲对大平说,“今天咱就把话挑明了,你要是不嫌弃我,咱俩就过。他俩咋地?咱俩咋地?咱俩肯定比他俩过的好!”……大平于是就跟圆圆过起了日子。

二十多年以后,圆圆和大平的儿子、女儿都各自成家立业,生活美满。

大平也退休了(特殊工种),和圆圆俩人在城里买房子开了一个小超市。儿女们离着近,隔三差五回家来团聚,一大家子十来口人热热闹闹地很幸福。

但花儿和二老孙的日子却恰好相反,他们刚开始一起生活时,俩人感情甜蜜,把从家里带出来的钱都归在一起。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买卖做得也挺顺利,没用上几年时间就开了店铺。

后来俩人有了孩子,花儿要在家陪孩子,偶尔无聊又去玩麻将。于是放飞二老孙一个人看店,店里又雇了女工,时间久了女工和二老孙混在一处,大有鸠占鹊巢之意。

再后来,花儿发现了店里的猫腻,跟二老孙打了几回,赶走了女工。那以后花儿长了心眼,又开始陪二老孙一起看店,就再也没雇过工人。

但是俩人明显开始分心,各藏各的心眼,各打各的算盘。于是三天一吵架,五天一斗气,使店铺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不景气。

直到有一天被人乘虚而入钻了空子,俩人被骗得负债累累。后来虽然勉强养大了女儿嫁出去,女儿也不爱回家。

因为从小见惯了父母吵架,也听够了他们互揭伤疤。俩人一生气就互相埋怨,你说他勾引你,她说你勾引她……所以,女儿跟他们一点不亲,也不乐意过问他们的死活。

最后俩人就闹了个穷困潦倒,勉强活着。然后又回到老家,企图跟之前的子女沟通,盼望能够因此得些亲情的资助。

可惜的是孩子们从小被抛下,记忆中也没有啥温暖的回忆,因此这俩人还是一样无人理会。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美丽的花儿不再美丽,精明的二老孙也不再精明,俩人就活出了别人嘴里可笑的样子……

所以说,要问各自抛夫(妇)弃子结合的二婚怎么样?答:大多数过得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抛夫(妇)弃子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自私的本性。而两个自私的人生活在一起,自然是只能更自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