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这个应该要区分事业单位是以什么岗位为主。

以我们单位为例,我们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必须超50%,我们单位编制数为69名,工勤技能岗位就必须设置35名以上,因此,我们单位岗位设置是:管理岗位28人,专业技术岗位6人,工勤技能岗位35人。专业技术岗位6人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1名。如果专业技术岗高级职称比较年轻,中级职称的人员比高级职称年龄大,高级职称岗位没空出来,中级职称人员就退休了,那么中级职称人员退休就达不到高级。

我们系统一个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达到了70%,这个单位设有正高、副高职称若干,那么这个单位走专业技术路线的职工,大部分都能从副高以上职称退休。

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是在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在办理退休时,要考虑本人的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等因素,只是为了计算视同缴费指数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务、职级、技术职称越高的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但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是在职时由个人根据职称评定的相关条件,由个人提交评审材料,经过单位审核,符合评审条件的,再逐级上报到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符合条件的还要进行公示,最后再核发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

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的人,各个单位还要根据本单位的人才结构、专业技术力量,以及高级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名额等进行聘任,只有单位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会享受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从这个操作过程来看,专业技术职称从申报到评审、再到聘任,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在退休前几个月才申报并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即使取得了任职资格也不一定会被聘任,即使聘任了的,由于任职时间比较短,对于养老金增加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在在职时是什么技术职称还是什么技术职称,在一个单位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始终是少数,并不是在职时是中级职称,到了退休时突击评审并聘任为高级职称,从操作流程来看,在一个单位内部这是无法办到的,即使是有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单位,这种操作也是缺乏可行性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前的副高级技术职称,主要作用就是增加工资,增加工资就是增加了缴费基数,这对实际缴费指数有一定的帮助,对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有一定的帮助;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对于担任副高级技术职务的人,特别是任职时间比较长的人,在计算视同缴费指数时要提高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的提高,对于提高平均缴费指数是有很大作用的,平均缴费指数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指数化缴费工资,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也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关键数据,视同指数化缴费工资越高,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会更高,对增加过渡性养老金也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前是什么职称就是什么职称,不会在退休前突击将中级职称提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也不会大部分都是按照副高级技术职称来计算养老金,实际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退休时有副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是少数,而不是多数。

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谢邀!这要看是什么时段的情况。在20世纪前,县级事业单位中农,林,水,畜牧,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没有指标限制,一般中专,大学毕业的都能在退休前拿到中级职称,而高级职称是有指标限制的,高级职称竞争激烈,很难拿到手,我是1995年申报高级职称的,当时农业,畜牧,果树,农机,气象,种子只有一个名额,农牧局领导无法分配,就让想申报高级职称的十余人把各自的获奖证书拿到农牧局,谁获奖证书级别高,数量多,指标就给谁。可谓十分公道,我因有省政府二等奖一枚,省农牧厅一等奖一枚,技术推广奖一枚,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三等奖一枚,市政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一枚,推广奖枚,先进个人奖3枚,县上科技奖5枚,技术先进个人几十个,国家一级科技刋物发表论文一篇,撰写各种调查研究报告,畜牧业区划综合报告等十余部…

将所有获奖证书交到农牧局后,其余想申报的农业系统的所有想申报的人中最高的获奖证书仅有一枚市级优秀论文奖,所以自知竞争不过,都撤回申报报告了!这样这个指标才给了我,然后才加班填写各种报表加由县农牧局审批盖章上报市农牧局再审批报省专业评审委员会。1997年获省评审委员会授予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证书,并被农牧局,县劳动人事局聘任!工资掛钩。当时全县畜牧系统四个事业单位仅有畜牧,兽医高级职称各一个。所以退休时高级职称仅此2人,其余全是中级及以下职称,但教师例外,夲科,大专毕业的教师退休时基夲都是高级职称!

2006年后,高级职称不再设指标制,凡够申报条件者均可申报,荻得高级职称的人相应比以前的人数较多,但还是退休时高级职称少,绝大多数还是中级职称!

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关于这个问题,要区别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事业单位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比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农技、经济管理、社会公益服务等单位。各单位对职称岗位的设置和评审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事业单位人员占公职人员的多数,成份也比较复杂,同样是事业编制,还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等。各类人员在职称评聘中的条件要求和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

第三,评职称除了工龄等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口专业的学历要求。这就决定了职称还会受到所处年代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职称制度实施初期的八、九十年代,具备中专、大专学历,评定或晋升高级职称就完全可以。而近些年来,则需要大专、甚至本科毕业以上。

第四,男女有别,主要是受退休年龄的影响。

以教师为例:

从身边近十几年以来退休的副高职称中小学教师来看,第一学历中师毕业的居多,其次是大专,正规本科毕业的很少。他们所拥有的专科或本科学历,多为通过函授、自学考试或进修所获取的第二学历。

这批教师以副高级职称退休的,在当地男性大约占70~80%,女性占60~70%。最近几年比例还要略高一些。可以预见,由于教师队伍学历水平的整体提高,今后退休前评上副高职称的教师,男性将达到90%左右,女性也会在80%左右。

由此可见,退休教师中副高职称的人员是最多的。其他事业单位没有调查,不敢妄言,但基本上应该大同小异,但管理岗和工勤岗除外。

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我知道的大学教师,退休时90%是副高职称或正高职称,中级职称退休的也就10%左右。

事业单位退休时,职称大部分能达到副高吗?什么职称退休的最多?

一般达到副高的不多,现在单位的职称都有职数安排,没有职数是不能评审职称的。一般专技八比较多,这是中级职称的最高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