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转岗参公。原因:一是参公单位与公务员待遇一样,比事业单位待遇好些,在岗和退休待遇都比事业单位待遇好,参公在岗有车贴,事业单位没有。二是参公单位与公务员可以互相调动,没有身份障碍,晋升的路子更宽,级别比事业单位高。三是参公单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参公单位的人若自愿放弃身份到事业单位工作,一般都会任领导职务。人生难得有机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转参公单位千值万值,你要抓住机会完成转岗。

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过来人经验:事业编只要有机会转公务员或参公身份,毫不犹豫转,若干年后你会感谢自己的英明

普通事业编和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在待遇上差距太大了。

单位有个老哥就为这事闹腾过。他是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正科级干部,有一次来机关办事,无意间看到办公室一个小姑娘(四级主任科员)的工资表,发现她的应发工资是5900多元,而自己的应发工资只有4700多元。一个副科级公务员工资居然比自己多1000多元?

这位老哥清楚公务员工资比事业编高,没想到会高这么多,于是便让小姑娘用手机调出她的个税汇缴记录,发现小姑娘的年收入居然超过了十万,而他的年收入不到八万,小姑娘年收入整整比他多出了两万多。在他的潜意识中,他的工资不说比小姑娘高,至少不应该比小姑娘低,毕竟他的正科级别摆在那,比小姑娘高一格,而且任职时间超过了五年,他的工龄也比小姑娘多出十五年。怎么算,他的收入都不可能比小姑娘低,现在不仅低了,而且低了两万有余,让他很想不通。

他询问了小姑娘工资结构,这才知道造成自己与小姑娘这么大的工资差距,主要是因为有两笔收入他没有,一是车补和通讯补贴,加起来将近1000元,二是年终绩效,公务员有专项绩效且绩效基数比事业编高,加起来比他要多出一万多元。两项合计,小姑娘年收入比他高两万便不足为奇了。

这位老哥非常郁闷,为此还找了领导理论,同样是干工作,他的工资比副科还不如,太不公平了,以后他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拼命……嘟哝了一通,领导也不好说什么,现实谁也改变不了,领导只能有好言相劝、安慰老哥。此事在单位引起不小的震动,领导迫于无奈最后下了禁止议论的指示,风波才平息下来。但由此形成的公务员和事业编的隔阂,已然无法抚平。

这只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在经济上的差距。除此之外,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在晋升、职权、社会地位等方面同样分分钟秒杀普通事业编。况且,公务员或参公人员还有后期退休养老、抚恤金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叠加,造成了彼此之间巨大的鸿沟,几乎所有事业编都不遗余力想转公务员或参公身份,甚至不惜放弃副高、正高职称,根本动因便源于此。

高级职称尚且对公务员或参公身份趋之若鹜,你一个中级职称还犹豫什么?

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以我们单位为例,参公人员有车补,副科每月650,绩效是2万,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绩效是1万,没有车补,我觉得还是这么一算,我副高的工资加一起和参公人员副科比差不多,所以看起来,是参公比较划算,但是这是在职时候的工资,等到退休的时候,参公人员的车补和绩效就都没了,那时候就看出来走职称工资的好处了,所以,我觉得长远看还是走职称比较好。

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我因为固持己见,本来应该在2005年就参公了,后来拖到2009年才参公,单单阳光工资就损失了十几万块钱,现在后悔得肠子都悔青了。

2005年之前,我是事业编,职称是讲师。当时,我高中的老师是我们单位的领导,他想提拔我当副职领导,转为参公编。当时也还不是很严格,是可以随便转的。但是,我不想当领导,我已经是讲师了,工资比副科领导还多两百多块钱,所以我表态:不想提拔。

当时我的想法是,我拿职称工资,收入比公务员高,而且只要我努力,几年后完全可以争取副高。因为我英语很厉害,而当时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考计算机也没有问题,只要努力发表论文,就可以争取到副高职称了。而如果我转入公务员,一切就不是我个人能主宰了,有能力还得有机会才行,有机会没有贵人也不行,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决定拒绝提拔,保持事业编制。

从2006年起,开始有阳光工资(现在叫绩效工资,当年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工资)。我们单位,除了事业编外,领导和工勤人员都参公。我们不参公的人一分奖金都没有,而他们参公的一年三万多四万块钱的阳光工资。我当时每个月工资才1300,还不到他们一个月阳光工资的三分之一!

在一个单位里,小学毕业的勤杂工,收入远远高于大学毕业的事业编的职工,这就是“搞原子弹的工资低过卖茶叶蛋的”,这种倒挂现象,我认为不会持久。果然,2007年,他们的阳光工资减少了,幅度很大,几乎要减去了三分之一,每个月他们的阳光工资减到两千多元,但是总体上还远远高于我们,而且是我们工资的一倍。

当时有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官方说,一定会给事业编补发阳光工资的,迟早会发,而且是从2006年补发。我们事业编的也安然起来,期待着发放绩效工资(这时已经改为绩效工资了)。

另一种声音是民间的,说各个单位的事业编,有钱的单位自己发绩效工资,没钱的就不发了。

我们当时想,那些领导们,他们都领财政的绩效工资了,哪管我们的死活啊?!有钱他们都说没钱!

怎么办?只能忍气吞声,还有就是不断地向上反应。

2009年,我们的绩效工资依然遥遥无期。这时,新的政策出来了,我们单位的事业编可以全部参公,只要自己申请,并签承诺书说自己自愿参公,参加形式上的考试,也就是凡是参加考试的都通过的那种,我们单位就全部参公了。但是,以前的绩效工资就不补发了。就这样,我白白损失了上十万元的奖金,而且当年十万元完全可以买一套房子了。

当时我还不想参公,我的领导劝我,说如果是单位自己发绩效奖金,单位是没有钱的。他说,公务员是决定是否发钱的人,他们不可能不给自己发钱。

我说,我只是参公,也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我的身份还是事业编。当时我还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我说,我家有鸡又有鸭,今天早上没有鸡饲料了,我就拿鸭饲料来喂鸡,饲料投放的量参照鸭的量来投放,你说,我家的鸡是不是变成了鸭?!

领导笑了笑:“这就对了!如果你是鸡,你会怎么样?都没有鸡饲料了,现在拿鸭饲料来喂你,喂的量参照鸭的饲料,你还不想吃,你想饿死啊?!”

他还说,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如果公务员不好,就不会那么严格了。就好像一个菜园子一样,如果里面没有什么好货,就不会把篱笆扎得严严实实的。现在扎得严严实实的,证明里面肯定有好货!现在放你进院子里,你还不想进?!

我听他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因为固执己见,我本来应该2005年就提拔为领导领副科工资了,现在三年没有领得绩效工资,三年少了十多万,而且当年的工资很低,我本科毕业一个月才一千三百块。

后来,我屈服了,以科员的身份进入参公,当时后悔得肠子都悔青了。

好在我进入参公后,才6个月,我老师就破格提拔我当副职领导。当时明文规定:要提拔当领导,必须是参公满3年或者公务员3年。我是破格提拔的。

因为年纪轻,后来我又调到公务员单位工作,进行了公务员登记,现在我是真真正正的公务员了。

这就是我的经历。

总结起来,如果你有参公的机会,还是赶紧参公吧!理由如下:

  1. 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公务员能享受的福利你也能享受。
  2. 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调资都是公务员身份的人决定的,他们肯定先调自己的工资。你和公务员站在同一个战壕里,他调你也得调,他享受的你也得享受。
  3. 只有进入参公编,才有可能提拔为领导。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能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当然一定要去争取。虽然在待遇不错的事业单位的总收入不会相差太多,但是退休工资的差距就大了!因为工作人员的收入主要是二方面,一是基本工资,这项收入一般来说公务员和参公单位人员要比事业单位的高一些。二是绩效收入,这方面与单位的效益及绩效分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好的单位绩效高,那么这类单位的收入水平可能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持平甚至有可能会稍微高一点,如果单位效益不好,则比公务员的收入要差。关键在于退休工资,大家都知道退休后就没有绩效工资了,退休工资只跟基本工资有关,公务员的基本工资高于事业单位的,所以公务员的退休工资远高于相同级别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另外公务员还可以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事业单位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综上所述,有机会参公一定不要错过!

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有机会参公走职级并行,你会如何选择?

事业编整体学历要高一些,事业编工资一直都是比公务员要高一些,公务员薪级工资是两年一调整,事业编是一年一调整。而且事业编可以走专业技术岗,副科级以上可以调任或交流到公务员领导岗位,和公务员有着同等竞争机会。公务员晋升领导岗位也得一步步来,而且事业编副高就相当于公务员处级待遇,就是一个县能有几个处级领导,但事业编副高在单位就有机会晋上。事业编中级就相当于公务员科级待遇了,正科级单位局长才是正科级。改革后事业编马上实行职级并行,实际事业编在晋升方面比公务员宽广的多。事业编目前就比公务员少了一个车补,但有的地方也给车补了。而且现在都纳入社保,缴费越高退休工资也高。事业编就是退休工资也比公务员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