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我父母为了不交粮食税把我户口农转非了,直接影响了我和孩子两代人,说起来真的是无语。
我父亲是教师,不是农村户口,按照那时候的政策,子随父籍我也应该是城镇居民。
但我岀生的时候,母亲为了多分到田地,在父亲学校的村里和村长闹了几个月,给我上了一个农村户口,有了田地。
那时候,有田地是要交粮食税的,随着时间推移,我长大了点,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父母也没有再种粮食,土地荒了下来。
虽然土地没有再做,但粮食税还是要一样的交,父母亲就觉得有点吃亏了,就又花了几千块钱,给我买了一个城镇户口,下了我的农村户口,退了田地。
我原来农村户口所在地,在我下了户口没多久修养老院就被征收了,国家给被征收的居民每个人买了养老保险,再按面积给了现金补偿,我弟弟和母亲,每个人分了几十万。
我们的县是贫困县,国家对贫困县有一系列的好政策。比如孩子高考,有国家专项计划,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
我儿子的成绩不错,高考的时候660多分,如果能享受到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话,他能轻松进入第二梯队的985大学,结果因为城镇户口没能享受到,只进入了第三梯队,想想真的是遗憾。
花了几千买户口,不止我没得到应有的福利,孩子也因此失去了好的机会,不知道父母当时怎么就做了那样的决定,现在提起来我还是觉得很无语。
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我和年近70的父亲说:“咱爷俩这辈子父女缘分太浅,这就是命,无关对错,也别捣腾以前的事了,就这样吧,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想了就打电话聊几句,别的你也别逼我,我也做不到!”
有些事,再有能力也扭转不了,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在恶化的路上渐行渐远。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12岁,父母离婚,在那之前,我是个有父爱的孩子,在那之后,我有父亲,但是父爱飘到别人那里了。
我和妈妈搬去另一个城市,走的那个晚上,爸爸搂着我大哭,让我别忘了他,让我记得回来看他,我没嘱咐他别忘了我,我以为他会永远是我的,可能那时太单纯,还不知道什么是变化。
离了婚的父亲很快又找了个女人,还带来了两个孩子,一个比我大四岁,一个比我大六岁。
两年以后,我第一次回来看父亲,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女人,父亲逼着我叫妈,怎么可能?我妈在家呢,父亲第一次凶狠地瞪了我,冷冷的眼神浇灭了我回来找寻父爱的欢喜。
这只是个开始,晚上睡觉,我睡炕头,那个女人挨着我,爸爸在另一边,她的俩个孩子在另外一个屋子。
我脸冲着墙一直没睡,听见那个女人小声地哭,爸爸在劝她,她说:“你亲闺女来了,我俩孩子眼神都落萎了,看着真可怜。”
父亲急忙表态,我对那俩孩子多好,你放心吧,我早把他们当亲生的。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更像是生在外面的孩子,父亲的眼神总是无法和我对视,就是脸对脸了,他也是越过我,用冷漠我在她面前表演。
那俩个孩子亲热的围绕在他身边,一声一声的爸叫着,而我坐在一旁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
多年之后我仍然能感受到第一次他女儿叫他爸时,我的胸口像被狠狠地捶了一下,差点憋过气去,那真的是一瞬间发生的,从那之后,人生中遭遇再大的事情,身体也没有过这种反应。
住了十天,走的那天早上,那个女人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以后别来了,谁家也不是有多少粮食。
我父亲就站在旁边。
那年我十四岁,记住了一切,每一个细节。
然后我回到妈妈家,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成熟,和父亲的尘年往事也在生活中渐渐淡忘。
然后让人无语的事情来了,久违的父亲在叔叔那里要到了我的电话。
第一次通话双方都很克制,态度也很端正,不热情,不亲切,但很客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多年不见在学校就相处不好的同学。
这一次通话猛地揭开了往日的记忆,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往日的尘埃中藏起来的心思,一下子看得透透的。
也许父亲觉得打电话时我态度尚可,不到一星期又打来了电话。
问我的第一句:“这么多年了,你怎么不回来看我?”
顿时我心里的怒气伴着委屈,一下从胸口窜到了头顶。
“这么多年了,你也没来看我!”
“那我不是忙吗?”
“对呀,忙着挣钱养老婆孩子。”
于是我父亲说了一句“你翅膀硬了,敢和你爸这么说话。”
如果我心里还有一丝对父女关系的幻想,那一刻也碎成了尘埃。
余下的几年里,他每月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程序都一样,问好,问候,开吵,挂断,把最后的一点温情也用掉,吵得最凶的几次叔叔,弟弟妹妹也打电话劝,看在他已经老了回来看看他。
吵得内容无非是,我没去看他或者他没来看我。虽是父女,但我们只在一起生活了十二年零十天,也没有谈话内容。
吵了那么几年吧,多年的怨气吵散了,心平气和地和父亲说:“咱爷俩这辈子父女缘分太浅,这就是命,无关对错,也别捣腾以前的事了,就这样吧,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想了就打电话聊几句,别的你也别逼我,我也做不到!”
我选择认命。
父亲是山,我的山崩了,落下的碎石砸得我遍体鳞伤。
我以为我父亲是山,可他就是普通人,要过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就是他鞋里的硌脚的小石子,倒掉了,婚姻就幸福了。
虽然我的父女关系这样了,可绝大多数父女关系是好的,我是例外,希望你们好好的享受父爱,多多珍惜!
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今年手术,在娘家养身体,婆婆家不管不问,一辈子我妈舍不得给自己买个肉夹馍吃。结果赶集回来,给了买了肉夹馍,并且怕凉了,揣在怀里,进门让我赶紧吃。瞬间泪目。那里咽的下,分给父母,自己留一小口,哭着吃完。无语,这种母亲,要好好爱她。
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讲个真事情!
想起来都泪奔!
前年我查出甲状腺癌。这是种懒癌,切完之后几乎全都能存活下来!
那段时间刚好回老家。简单介绍下背景:我妈在十年前已经去世了,我爸后来又找了个阿姨。
那天就我和我爸两个人在家。俩人几乎面对面坐着我就跟他说:我脖子上长了个肿瘤。老爷子正在埋头苦刷抖音,好像根本就没听我说话的样子。说完之后,见他没反应,我又嗓门大了些:我脖子上长了个肿瘤!
老爷子还是没抬头。
于是我又说:我脖子上长了个肿瘤,大夫说是癌!
老爷子还是没吭声,也没抬头。我声音又提高了8度:爸,您是岁数大了还是怎么,我跟您说话您没挺没听见?
老爷子突然头抬起来,一番话把我说懵了:我岁数大是大了点儿,可是眼睛不瞎,耳朵不聋。癌就癌呗,你去看大夫啊,该做手术就做,反正你也有医保!”
我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成这样了,是话赶话还是我爹当时心不在焉?
当时心里有一点点酸,也没什么过多的感觉。晚上阿姨回来,我爸不在家的时候,我把白天这事给阿姨说了。可能晚上阿姨又给我爸说了什么吧,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爸就特别关心我,嘘寒问暖,让我回去以后赶紧做手术,不能耽误。我突然就泪如泉涌,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趁洗脸的功夫在卫生间嚎啕大哭。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需要的仅仅是那一份来自亲人的温暖和关心。
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我妈把我结婚时的嫁妆偷偷藏了起来留给她娘家人,我还不敢多问,问了就是忤逆,让她老人家伤心难过了,惹了老娘,马上就会给你哭天抹泪的闹个不休。
能不能算是很无语了?
你说她也只有一个闺女,即便是扣下了我的嫁妆,哪怕偷偷给我嫂子或者弟妹都行呵,我也能理解。
可是她偏不,就要给个远亲,隔了几辈,她的娘家侄孙女。
真的是不懂了,那么大年龄的老太太,儿孙一群,也不缺爱和温情,她咋就非要上赶着去舔娘家人。
我妈给她娘家侄子,侄女们攒嫁妆的习惯已经由来已久了。
说起来话长。
打我记事开始,上街赶集遇到好看的布料她就爱买,一块一块地攒,我妈床头有个大箱子,里面都是时兴的布料和毛线,五颜六色的,料子也是各式各样,流行什么她就买什么。
攒得最多的就是被面,缎面的,丝绒的,绸面的……,还有毛巾被,都是全新的,质量杠杠的好。
我妈她老人家宁愿自己盖着磨得透亮的床单睡觉,她也不舍得用一条毛巾被。
被子更加不舍得用,直到现在,六七十岁的人了,她还盖着她的嫁妆被,被里被面把她补得一层一层,补丁摞补丁,月月洗,年年洗,就连补丁都洗得雪白雪白的。
据说她那几床嫁妆被子是我大舅妈和二舅妈两个人给她置办的,所以我妈可是宝贝得很啊。
结婚的时候家里穷,我外公早就不在了,外婆一个女人家家的带着几个孩子讨生活,给大舅和二舅操办完婚事后,家里实在是再也拿不出一分钱了。
我妈当时找我爸也是个穷人,就连结婚那天穿的衣服都是借别人家的。
婆家娘家都拿不出嫁妆,为了不让我外婆为难,我妈当时就下了狠心,准备什么都不要了,婚礼也不办,就她一个净人嫁过去算了。
本来都合计好了的事,后来被我大舅知道了,得知他们盖房子的外婆给的几十块钱其实是我妈的彩礼钱。
原来,外婆把我妈的彩礼钱拿去给大舅家盖房子用了。
我大舅有福气,找了个媳妇娘家光景过得好,有钱,外婆担心舅妈嫌弃大舅穷,所以在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外婆为了给自己的老大儿子撑面子长脸,硬生生把闺女的彩礼钱赞助了出去。
不过,幸运的是我那大舅妈是个明白人,虽然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但是却没有一颗嫌贫爱富的心。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大舅妈万万不同意自己的小姑子净身出嫁。
她先是回娘家借钱给我妈凑嫁妆,但是没借到,他们自己又把所有钱都用在了盖房子上。
万般无奈之下,大舅妈只好把自己的嫁妆箱子送给我妈,又卖了一头乌黑的长发,凑了钱去买了当下最时兴的黄绸面料,雪白的被里,柔软的棉花,给我妈做了一床嫁妆被子。
二舅妈随后也跟着大舅妈的样子,给我妈做了一模一样的箱子,另外买了一床红色的缎料,做了更厚的一床新被子。
至此,我妈才算是有了些许体面的嫁妆,穿着姑姑们集资给她买的嫁衣喜服,顺顺当当地嫁了过来。
正是因为这些嫁妆来之不易,所以我妈一辈子对绸缎被子和被面情有独钟,把自己的嫁妆被子视如珍宝,一辈子就盖那两床被子,拆了洗,洗了缝的,不厌其烦。
从我大舅家的大表姐懂事开始,我妈就悄悄地给侄女们攒嫁妆,看见一些好看的被面,被里都要想办法买回家,攒起来。
大表姐结婚,她当姑姑的亲手给缝了两床最昂贵的绸缎被子,新里新面新棉花,富丽堂皇的,给表姐撑足了面子。
据说表姐结婚的时候,我大舅妈才给她准备了一床绸缎被子呢。
到以后的二表姐,表哥们结婚,我妈无一例外,统统都是亲手制作两床最好的绸缎被子。
她对娘家的侄子侄女们一视同仁,都是用最好的料子和最柔软的棉花,而且一定要用红线缝制,亲手制作。
但是到我了,她唯一的女儿。
我结婚的时候也是流行那种绸缎被面,公公婆婆爱面子,一下子准备了十几条,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都有,而且全部都是最好的料子,流光溢彩的。
我妈眼睛都看花了,她撇着嘴问我:“弄这么多被子你有地方放吗?”
我明白她的意思,我妈一辈子的爱好,咱当闺女的岂能不懂呢?
于是我让她挑了几床她最喜欢的放起来,还给她留了几床新面絮,准备让她给自己缝制几床新被子,辛苦一辈子,总不能老盖那两床嫁妆被吧!
我把最好的留给了她,没想到她却又偷偷地做好放起来给我小舅家的闺女当嫁妆了。
哎呦,彤红流光的被面,雪白的被里,软软的新棉花,我妈一针一线地缝啊,衲啊,针脚匀称,认真细致,看得我都眼馋了。
话说她亲生的女儿结婚的被子也不见她缝上一针啊,说实话,我好羡慕,我也想用上老妈亲手给我做的被子。
可是没有,我妈给她的娘家侄子侄女们全部都做了被子,唯独我们兄妹三个,结婚的时候却没有盖过老妈亲手做的被子。
这算不算是一种遗憾呢?很无语吧!
现在表姐表哥们都已经结婚成家,我妈又开始操心起人家孩子的嫁妆了,忙完上一代又开始张罗人家的下一代了。
去年大表哥的女儿结婚,是我妈的侄孙女,隔辈了吧!但是俺家这位老姑奶奶依然热情不减当年,一定要准备嫁妆。
又是亲手缝了两床,还把我嫂子给她买的鹅绒被也送了出去。
流行什么她送什么,什么贵重她送什么,只要是给她娘家的,什么都不嫌多。
一个侄孙女,人家有父母,有姑舅姨,爷爷奶奶,你说怎么轮也轮不到你一个老姑奶奶大手笔的准备嫁妆吧!
可是我那老娘,她就是如此的执着,当初娘家人给了她两床嫁妆被子,她却还了人家几代人的情谊。
唉,有时候真的想不通,不敢说也不敢问,说多了,老太太生气。
不知道你们遇到过这样的老人吗?感觉好无语。
父母都做过什么让你很无语的事?
一:上中学时,冬天晚自习补课到九点。因为担心父母年纪大(那年母亲五十四,父亲六十),怕他们冻着,所以特意叮嘱不用接我。“没事,我们好几个同学,男女生都有!”
母亲看了父亲一眼,意味深长的答应着,表示相信我的话。
晚自习放学后,问了老师一道题,最后一个出校门。感觉到不远的树后头有一大团黑影在晃动,刚开始以为是大树的枝衩,没往心里去。
走着走着觉着不对,背后有点冒凉气,偷偷回头一看,一大团黑影不紧不慢的在不远处移动,很明显的是在跟着我。于是,二话不说,撒丫子就跑……
跑了几步突然听到喊声,回头一看,父亲和母亲踉踉跄跄的追过来……月光下,老两口像一对犯错的小学生,低着头站在我面前。
母亲嗫噓着,“我怕你害怕!”父亲脱口而出,“你妈怕你早恋!”……无语了!
二: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事先说好了不要问东问西,只是熟悉熟悉,具体的以后再谈!
母亲答应得好好的,表示绝对不会“盘问”人家,也不会乱说话。
见面以后拉家常,父母亲很自然的使用了迂回战术。比如“上班累不累啊?”“父母工作忙不?”“哥哥姐姐们都好吧!”……围绕着诸如此类话题,极其细致的掌握了男朋友与其家人的详尽资料。
然后就开始把矛头指向我,“看看你姐姐多好,啥都会做,她婆婆一定喜欢她。我们家闺女可不中,笨的要命,满脑子就一根筋。上学时就知道学习,上班时就知道工作,下雨天不知道往屋捡衣裳,煮面条不知道把水先烧开……”
男朋友听了,紧忙说,“没事的,我啥都会做,连被我都会缝,保证不能让她累着。”
于是父亲在旁边及时总结了一句,“那还用说,解放以后男女平等。女人能工作,男人能带孩子,谁家不这样啊!”
——这俩人,真不愧是革命伴侣,把嫁闺女也当成了革命工作,一唱一和就摸清了“敌情”!
三:刚结婚的时候总想家,就借着老公挑我睡懒觉的机会,跑回去过周末,睡到日上三竿还不愿起来。
几天以后母亲突然去串门,而且一待就是一星期。每天晚上陪着我们看电视,顺着电视剧剧情讲她自己年轻时和父亲恩爱的故事。
给老公讲的好感动,眼泪汪汪的敬佩这一对出生入死过的恩爱夫妻。然后搂着我的肩膀,拍着他的胸脯子保证他会对我好一辈子!
后来母亲又去拜见婆婆,还跟人家出去逛街,吃饭,买衣裳。俩老太太居然买了同款的“姐妹装”(以后又买过几次),而且在很多重大场合都一起穿过……
——待观察结束,考察明白,勘察无过之后,母亲才坦然离开……果然是经历过战争的人,知道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四:有孩子以后,孩子变成了母亲亲生的肉,而我这块从她身上掉下来的,就不再心疼了!
有一次,孩子贪玩不写作业,又跟我顶嘴,被我狠狠踢了几脚,小家伙一赌气坐上公交车去找姥姥告状。
我打电话给母亲询问,母亲气定神闲的说,“我给你看着啦?你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愿意打就打呗,打跑不就省心了吗!”
后来我去母亲家接孩子,母亲拿着笤帚疙瘩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抽。她把我从屋门追到大门,从大门追到胡同口……弄得好几个路过的人看笑话。以为这样一个“丢盔弃甲”的女士,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那时候一提起孩子的不是,母亲总是说,“他不小吗?像你那么大还用你管?你从小到大我碰过一下没?”我心里说,我多听话,你一瞪眼睛我就老实了……她对隔辈人的疼爱,最让我无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