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杨志的遭遇说明了什么?

杨志杀了牛二后选择自首,是有原因的。

同样作为武艺高强的武将,杨志的处事方式与鲁智深武松截然不同。

鲁智深是提辖,武松是都头,杨志是制使。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流落江湖,先是大闹五台山,接着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火烧瓦罐寺,直到夺取二龙山,自己当了大寨主。

武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口气杀了十五人,然后在墙上血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也逃上了二龙山落草。

可见鲁武二人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做事没有任何优柔寡断。

相形之下,杨志丢了花石纲,他不敢回朝复命,只好在江湖上游荡。当熬到大赦之后,他搜集了一担金银财宝去朝廷活动,企图官复原职。即便路过梁山王伦再三挽留,他依然不愿落草。

然而,当命运有了转机却又丢失了生辰纲。他心灰意冷觉得命运不济前途无望,竟然想要跳下黄泥岗自杀。

那么,既然杨志如此优柔寡断,为什么杀了牛二后却选择投案自首呢?

这就与当时的事件背景有直接关系。

武松当年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也是选择了投案自案。原因是武松手里已经掌握了十足的证据,而且还有王婆这个活证人和街坊邻居作证。等于是人证物证齐备。所以武松知道他有理在先,即便杀了两个人,也不会受到过重处罚。

而杨志杀牛二也是如此。

牛二是人所知的地痞无赖,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平素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惊扰乡民作恶累累,连官府就拿他头疼。

如今有乡民作证,是牛二挑衅在先,逼得杨志走头无路,一气之下才挥刀杀了他。

所以,杨志杀牛二等于是为民除害。也了却了官府的一块心病。所以他才选择了自首,

结果府尹把案卷写成是双方斗殴,杨志失手杀死了牛二,被轻判脊仗二十,发配大名府充军了事。

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要说谁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倒霉蛋?我给杨志投一票。

杨志出身很好,说出来让人竖大拇指那种好:乃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为脸上有块胎记,江湖人送外号“青面兽”。杨志应过武举,武艺超群,又怀着一颗忠君报国的心,他对功名利禄很热心,一直想混个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但是,杨志却是个倒霉催的……

一、青面兽杨志的倒霉史

出身极好的杨志,好不容易做到了殿司制使的位置,皇帝老子要用花石纲,派了十个人去太湖押运,九个人都好好地回来了,只有杨志,船在黄河里翻了,花石纲,丢了。杨志一想,这是大事,可咋整?结果他两腿一迈,跑了

后来皇帝大赦,杨志在免罪之列。这下总该开心了吧!

他听说当朝的高俅高太尉,是一个善于走后门的主,于是收集了一担子金银宝贝,送给高俅,以求官复原职,起码最不济,也能重新回到公务员的行列。上下使钱之后,终于见到了高俅,谁知道高俅做的更绝,礼物收了,却直接大怒,将杨志赶了出来。

落魄的杨志,不如鸡。只好将自己的祖传宝刀拿来卖,天天蹲路边上,丧着个脸,也没人买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谁知道,不久便“运气爆棚”,遇到了破落户牛二,想要不花钱诈了杨志的刀,杨志正赶上心情不好,再加上牛二言语一激,手起刀落,咔嚓,牛二死了杨志犯了杀人大罪,这次,他居然没有跑、没有逃,自首了。

不过虽然杀了人,县官看杨志是个汉子,可怜他,百姓也为杨志使钱,牛二本就不是啥好人,于是问了个“误伤人命”罪,最终,杨志也没有偿命,只是刺配州县。

到了大名府,梁中书看到杨志,爱惜杨志之才,留在身边,想要栽培他,于是给他升了官,杨志又重新回到公务员行列,心情美极了。

谁知,梁中书又让他押送生辰纲,声称回来之后再次提拔他,结果,杨志又是时运不济,遇上了晁盖一群人,黄泥岗上,一桶蒙汗药,将十万贯生辰纲劫了个干干净净,杨志心灰意冷之际,不敢回去复命,又两腿一迈,跑路了。

杨志面对这三件事,反应却只有两种:一种是跑路,以图后来东山再起;另一种是自首,选择投身牢狱。

其实,我们稍微总结下,便能看出:当杨志没有完成上司的任务时,丢失财物,都选择了跑路,但是杀了人,却自首了,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难道人命案子还比不上丢失财物吗?

如果说杨志杀了牛二后跑不了,这说不通,因为杀完人,便已经震慑住了全场,以杨志的本领,直接跑路,估计非常简单,当地的百姓也对牛二的无赖深恶痛疾,估计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不见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直接跑路吗?镇关西小有权势,都无人敢拦,牛二只是一个泼皮,那……为何杨志不跑?

二、两跑一自首,说明了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

长期混迹在宋朝官场的杨志十分明白,杀人,有时候不是啥大事,但是,你要是做不好上司交代的任务,这事可就大了!

重则,是杀身之祸,轻则,很有可能被打入“黑名单”,终身不再被重用。

但是杀了人,上下使钱买通,有时候就能小事化了。所以杨志杀了牛二之后,众百姓觉得杨志为大家除了一害,纷纷为杨志凑钱上下买通,县官等人也可怜杨志是将门之后,果然判的不重,最终成了“斗殴杀伤,误伤人命”,大事化小了。

注意,这里众百姓为杨志凑钱买通,十分耐人寻味。

正是因为杨志太了解当时的官场现状了,所以他才会杀了牛二后选择自首,但是丢失花石纲、生辰纲,他知道,这是比杀人更重的事,自己的前途、甚至性命,都有可能玩完,故而他都选择跑路,等待后续东山再起。这正是杨志的无奈,也是时代的无奈,更是《水浒》作者所要揭露的事实之一。

当然,或许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杨志作为武官,对人命,比较轻视,觉得杀个把人,不是啥大不了的事,这种思想,在很多梁山好汉中都有体现,其中以李逵最为代表,连小孩都不放过,抡起板斧,左冲右砍,百姓官兵,在他眼里都是剁肉,简直是杀人魔王。

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官大一级压死人,宁可犯法不可得罪上司。杀人罪过虽大,受到的惩罚也比得罪上司要小的多。

杨志这个人,是个武功高,领导力差、不敢负责任的人。

杨志是杨令公的后人,从小学了一身好武艺,一心想效法先祖,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他自从进入官场之后,就一心巴结上司,办好差事。问题是,杨志的领导力太差,两次差事全都办砸。

第一次是给宋徽宗运送花石纲,十个人押送九个人安全送达,只有杨志翻了船。翻船之后,理应回去面见上司领受惩罚,杨志胆小如鼠,一跑了之。

第二次是给梁中书押送生辰纲送给蔡太师,结果又在黄泥岗被劫了。杨志和上次一样,一跑了之。

杨志这个人,凌虐下级,对押送生辰纲的军汉们非打即骂,弄得手下人怨声载道,所以杨志丢失生辰纲跑路之后,这些军汉全都栽赃到杨志身上,说他“他一路上凌辱打骂众人,逼迫我们都动不得。他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汁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

如果杨志善待下级,勇于承担责任,如何能 一跑了之!

杨志跑路,就是他深知得罪了宋徽宗、蔡太师、梁中书,比杀人罪还大!得罪上司得到的惩罚比杀死牛二受到的惩罚还重!

杨志知道,杀死牛二,不至于死,说不定碰到朝廷大赦天下,依然可以恢复自由身,依然可以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如果得罪了皇帝和太师,死无葬身之地!

事实也证明,杨志想的是对的,他杀了牛二去自首,也不过就被充军发配。

这说明,犯法不要紧,哪怕杀了人,也比不上得罪上司和朝廷罪过大。

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杨志杀牛二是对的

杨志杀人了,杨志是个英雄,不过英雄一旦杀了人,似乎也是杀人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杨志是清醒的,杀过人的杨志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地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杨志很聪明,不仅杀人时很英雄,杀过人后也很仗义,不过话语说得很漂亮。处处表现出杨志的聪明。

杨志说:洒家杀死这个泼皮,岂肯连累你们。泼皮已经死了,你们都来去官府里出首。

杨志这个话其实是话里有话,其一我杀死的是泼皮,我是不会连累你们的;好事做事好汉当,不过,你们要和我一同去说说情况。 众人一听,谁敢不从。那个惹祸的牛二,尚且不是他的对手,何况我等。于是大家一同来到知府衙门说明情况。

杨志把凶器放到面前,便跪在知府衙门。众人一见杨志跪下,自然也都跪下。接着杨志便说:“小人原是殿司制使,为因失陷花石纲,削去本身职役,无有盘缠,将这口刀在街货卖。不期被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将那人杀死。众邻舍都是证见。”

精明的杨志嘴上功夫更是一流,他说了四层意思:

其一,我以前也是做官的人,也曾是公务员,因为失陷花石纲,所以被削除职务。这叫什么和当官的有点相同之处。

其二,没有盘缠,站在街口卖祖传宝刀,这叫无可奈何。我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实在是窘迫之极;

其三,泼皮牛二来抢我的刀,又用拳来打我,这实在是忍无可忍。

其四,有了前三种原因,所以我才万般无奈之下,一时兴起,将那人杀死,而且众邻居可以作证。

好一个杨志,果然嘴上功夫也是一流的。不仅感动了附近那些无知的小老百姓,连堂堂的官府老爷也都被感动了。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确实如此。

乖巧的杨志深谙官场,这一点他比鲁智深高明,鲁智深只知道逃跑;也比武松高明,武松只是报仇以后的畅快,死活无所谓;杨志不仅要活命,而且要博得大家的同情。于是杀人犯杨志就被人当做杰出人物一样,被人景仰。于是,开始了宣判:杨志同志杀了人,而被充军到北京大名府。

这实在是判刑极其轻微的,只落得两行金印,假如泼皮牛二地下有知,也一定会为自己的鲁莽感到羞愧。自己的命真的不值钱,因为自己是大家心目中共同的坏人,人一旦做事情超过了底线,便是老天也不帮助他。所以尽管杨志杀死了牛二,可是大家仍然很是敬重杨志,因为他毕竟是为民除了一大害。

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杨志在《水浒传》中的形象是杨家将的后代,其绰号为青面兽,他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杨志武艺高强,在梁山大聚义后,在梁山排名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为马军八位骠骑先锋使之一。

然杨志虽然武艺高强,又为名门之人,但他在上落草之前的遭遇却很不顺,他虽一心要报效朝廷,重震杨门,却处处碰壁。

比如他曾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翻船失陷而不敢回京避难江湖。后押送生辰纲,又被晁盖、吴用等人劫取,又不敢回京复命而逃走。当然杨志在押送花石纲和生辰纲之间还曾杀了一个泼皮牛二。

杨志对于两次押送的不利,结果都是畏罪逃走,但是他在杀死泼皮牛二的时候,却主动自首。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杨志是名门杨家将之后,其武艺高强,又为武举出身,为重整杨门,自然希望能为朝廷效力,博个封妻荫子如此也不辱没家门。

当他第一次在押送花石纲失利后,之所以逃走人因为他自知有罪,难以自我辨白。一旦回京,定会治个重罪,如此有何以再有机会继续为朝廷效力。

为了以后能继续效力朝廷,只有先走为上,希望以后能遇到大赦天下,或者通过门路能赦免他的罪行。所以只有先逃走躲一段时间。

其次,杨志之后回京谋求复职不果,又因贫困而卖刀,就遇到了泼皮牛二,结果就杀了牛二。

牛二本来就是当地一个泼皮无赖,那里的人对他是敢怒不敢言。杨志杀牛二一则是为民除害,二则他也是被逼的。整个经过周围是有不少证人看到的。

杨志杀牛二是情有可原,纵然有罪,若自首,也不会是死刑,过一段时间同样还是能复为朝廷效力。

再则,杨志好歹是名门之后,他杀了牛二,就应该一人做事一人当,又有那么多人看到,所以就选择自首了。

最后,杨志押送的生辰纲被晁盖、吴用等人劫取后,他因失了生辰纲,同样不敢回京复命。同时他又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遭遇,又想到朝廷奸臣当道,他就算有报效朝廷之心,却处处不得志,不免让他心灰意冷。

生辰纲失陷,回京自然免不了受刑叛罪,想想奸臣当的朝廷,可能就无出头之日了。在他心灰意冷之下,他也只得逃走。

杨志的遭遇所说明的就和很多人一样,虽然一心想为朝廷出力,却处处受排挤,虽然想去认真、努力做一件事,却总是不顺不如意。可能是怀才不遇,也可能是命比纸薄。但在历史上,像这样遭遇不顺的人又何止他一人呢!这也反映出现实的无奈。

杨志丢失了花石纲、生辰纲都畏罪潜逃,为何杀了牛二却选择自首?

为了顾及杨家忠于朝庭的诚意和名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