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见面为什么叫二哥?与水浒传有什么关系?
叫二哥的说法,是从武大郎和武松哥俩的故事衍生而来。
即便没读过《水浒传》原著,没看过电视剧,也知道武大郎的故事。
西门庆和王婆潘金莲合伙害死了武大郎,后来被武松杀掉了。可见这个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之大,已经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而武大郎是哥哥,排行老大。武松是弟弟,排行老二。哥哥长相丑陋,弟弟英俊潇洒。哥哥天生矮小,弟弟高大威猛。哥哥生性怯懦,弟弟刚直火暴。哥哥只会卖炊饼,弟弟是打虎英雄。
两相对比,哥俩各方面都相差悬殊,一正一负形成了强烈反差。
另外西门庆这个人物不仅有《水浒传》的描写,而且还有《金瓶梅》的推波助澜,让他几乎成了坏人的代名词,想不出名都不行。而只要提到西门庆,就必然会提到武大郎和武松。他们三人也永远地被绑在了一起,难以分离。
可见民间的口头文学是非常了不得的。它传播的力量极为强大,甚至能影响人判断是非曲直和喜好善恶的程度。
其实《水浒传》本身也是从民间传说的口口相传而来,所以武大郎和武松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极深。
在这个基础上,在民间就产生了大哥就等于武大郎,二哥就等于武松的印象。
这显然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一种潜意识,
久而久之,人们也就都愿意当武松,不愿意当武大郎。
这就是山东人见面都愿意叫二哥,不愿意叫大哥的由来。

山东人见面为什么叫二哥?与水浒传有什么关系?
因为老大是窝囊的武大郎,老二是打虎英雄武松。
山东人见面为什么叫二哥?与水浒传有什么关系?
据说到了山东叫人大哥是骂人话,而一般都称呼人二哥。
主要原因是因为武松是山东人,排名第二是英雄,而他大哥武植武大郎不但长相丑陋身材矮小,还被人戴了绿帖子死于非命。
所以叫别人大哥是咒他将来被戴绿帽子而且不得好死,而叫要二哥是夸对方是个英雄的意思。
山东人见面为什么叫二哥?与水浒传有什么关系?
小编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山东人为什么见面要叫二哥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说到山东人,给小编的印象还是很壮的硬汉形象的,为什么要叫二哥,有的人说这要与水浒传有关,相传当时武松在山东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较的二。所以,后来山东人见到朋友后便纷纷这样称呼了。具体的小编还是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不是个堂堂的数字,以它为称谓,总含有蔑视、贬评的含义。但与山东人打交道,则必须称其为“二哥”,称“大哥”反而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一说老大为鳖。民间对鳖奉若神灵,而内心则是厌恶的,以为其寿百千年,必有灵,故称百岁之人为属鳖的,平时也以鳖为詈语。
二说因为武大郎。《水浒传》和《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主要在山东,其中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武松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武大的猥琐,令人羞耻;武二的正气,刚烈,嫉恶如仇,令人称赞,堪为山东大汉的代表。
三说因为老大憨。俗以为,弟兄同胞,一般是老大憨厚,老二精明,老三娇惯。
四说老大在民间传说故事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民间关于兄弟分家的故事很多,以“牛郎织女”为例,老大往往娶了一位没有仁慈心肠的恶老婆,便成了“妻管严”;父母双亡以后,不是好好照料未成年的老二,而是将其撵出家门。但后来,老大往往成为受社会公德惩罚者,如民间流传的一些贪心故事,说老二被老大骗入井中,或骗进山林。正遇到狐仙们聚会,谈论所见所闻,无非是××员外女儿生了一种奇怪的病,用××草就能治好,谁治好就招谁为婿;或皇帝公主生了一种奇怪的病,与池塘里鳖精有关系,除去鳖精,就会得到高官厚禄。老二按所说去做,果然娶得好妻,得到高官,而老大眼馋,去学老二,而葬身井水、林中、成了野兽美餐。
五说因为孔子。孔子是山东人的骄傲,他的仁义礼智思想给予山东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而孔子正是排行老二的。
六说山东人谦虚,不愿被人视为“大”,故而喜欢被人称为“二哥”。
但也有例外。在鲁南广大地区,则禁忌人家称自己为“二哥”。其中原因,有的说“老大王八老二鳖,只有老三是好人”;有的则说“老二”在民间指男性生殖器,除非排行而称二是无可奈何之外,外人称“老二”,就是污辱自己。
一个称谓,打上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烙印。在今天,必须知讳问禁,只有这样,才能既尊重了别人,又方便了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