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智深是水浒里真正的好汉?
因为鲁智深的所作作为,是真正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是纯粹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之人。
所以,才说鲁智深是水浒传里真正的好汉。
鲁智深的英雄壮举主要表现在上梁山之前,他在《水浒传》里的篇幅仅次于武松。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与金翠莲父女素不相识,只是在酒馆里偶遇,得知他们被镇关西所骗,不得不流落街头以卖唱还債后,当即资助他们逃走。然后赶到镇关西的屠宰作坊,本想教训他一下,没想到下手过重,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致使自己丢掉了提辖的工作,流落江湖。
2、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逃难路过桃花村,当得知刘太公的女儿被小霸王周通强行霸占后,他作为过路之人,这件事本来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仍然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痛打了小霸王周通,解救了刘太公的女儿。
3、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逃难路过瓦罐寺,遇到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这两个恶人毁坏寺院,赶走僧人,欺男霸女,胡作非为。他又是路见不平见义勇为。但苦于饥渴难捱身单力薄,打不过这两个恶人。只好请来九纹龙史进,俩人一起除掉了这两个恶人。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高俅陷害剌配沧州。鲁智深预感到高俅不会善罢甘休,便事先埋伏在野猪林,准备搭救林冲。结果正如他所料,两个押送的官差董超和薜霸果然要按高俅的旨意杀害林冲。鲁智及时出手相救,并且不远千里,一直把林冲护送到沧洲。高俅为此追捕他,致使他丢掉在大相国寺看菜园子的工作,再次流落江湖。
总结:综上所述足以说明,鲁智深是个纯粹意义上的,真正的好汉。
为什么说鲁智深是水浒里真正的好汉?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鲁智深确实是《水浒传》中的真正好汉。起码有三条理由:乐于助人、疾恶如仇、反对招安。
一、乐于助人。
当听到金老汉父女的悲惨遭遇后,鲁智深主动相助。第三回中这样写道:
“‘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时日便回东京去如何?’”“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天便送还你。’”
自己出门带的银子不多,都拿出来嫌少,还要借史进的银子给金老汉父女。对自己并不认识的金老汉父女,知道他们有困难后,仅如此慷慨地资助,鲁智深乐于助人的精神可见一斑。
第五回写了鲁智深“义救刘太公女儿”的事情,这也是他主动提出并自己完成的。书中这样写道:
“智深道:‘洒家在五台山智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今晚可教你女儿别处藏了,俺就你女儿房内说因缘劝他,便回心转意。’”“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这个被打的人,就是周通,后来他也上了梁山。
大家熟知的野猪林救林冲的事迹,更反映了鲁智深乐于助人的精神,这里就不再多写了。
这就是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二、疾恶如仇。
当鲁智深从金老汉父女的口中得知郑屠的恶行后,他马上就要给他们报仇。第三回中这样写道:
“(鲁智深)回头看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后来,被李忠、史进劝下,当时没去找郑屠算账。第二天,鲁智深却又找到郑屠,以要买“十斤精肉”、“十斤都是肥的”、“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为由,来激怒郑屠。鲁智深借此机会,“三拳”就把郑屠打死了。具体情况,见第三回。
第七回叙写的鲁智深教训泼皮无赖的做法,更反映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书中这样写道:
“智深大踏步近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
正是鲁智深把这些泼皮无赖打怕了,他们才会服服贴贴听他的,不敢再做恶事。
三、反对招安。
宋江一心一意要招安。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就是有些梁山好汉内心里反对招安,也是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的。
鲁智深却不是这样,他敢当着宋江和众人的面,公开表示反对招安。
第七十一回写道,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第一个表示反对招安的是武松:“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第二个表示反对招安的是李逵:“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他们尽管反对招安,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没有说出反对招安的更多理由。
鲁智深虽然比武松、李逵发表反对招安的意见晚些,但是,却既态度坚决,又有反对招安的理由:“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天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不但有“勇”,更有“智”。短短的一段话,既表达了自己反对招安的观点,更表达了自己反对招安的理由,还把招安的恶果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出来。
智勇双全,乐于助人,鲁智深就是梁山的真正好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为什么说鲁智深是水浒里真正的好汉?
梁山头号多管闲事刺头儿,却是人间难得基层好干部。
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武术界实战高手。
从专业搏击的角度分析:
好汉中的“打架王”分为两个流派——“技术流”与“玩命派”。
对应的人物是“浪子燕青”和“黑旋风李逵”。
燕青格斗对手有两个“硬爪子”——黑旋风与擎天柱。此二人,前者李逵,有力量,胆气壮,属于打架不怕死敢拼命的主儿;后者任原,也是有力量的选手,但是此人更加心黑手狠。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其实都是那力量型的类型,优点是力大降十会,缺点是缺乏技巧性,尤其格斗中的战术意识是其最大短板。
而技术型选手小乙哥则恰恰在比赛中战术意识灵活运用的典范,他的技术特点刚好对李逵任原有针对性,所以战胜二人。
而从鲁提辖对镇关西一架过程,可以看出鲁达此人粗中有细,先心理战,然后空手入白刃,最后干脆利索三拳揍死郑屠,简直就是现实生活里,实打实格斗情境之下,一个优秀“干架”人优质战术素养在实战中活学活用的经典战例。
鲁智深本身力大惊人,拳脚基本功扎实,又是动脑子的搏击专家,他既善于痛击“蛮牛型”对手,又让海盗式打法的燕青无“巧”可乘,是《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难得的不“偏科”全能型选手。
为什么说鲁智深是水浒里真正的好汉?
《水浒传》里鲁智深出现的场面大都很热闹,适合舞台表演。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一看都是动作戏。
鲁提辖先是“消遣”了一番郑屠,又打了他三拳,用了各种色彩、音响、味道来形容。在桃花村,他打了要强娶刘太公女儿的小霸王周通——非要赤条条躺在床上装新娘子,喜剧元素十足,这应该是施耐庵为了场面滑稽,特意加戏。在大相国寺,他把前来挑衅找事的混混踢进粪坑,当场制服挑衅者又并不过分惩罚,给人以痛快之感。他很少遇到尴尬狼狈的时刻,只有一次在瓦罐寺,饿着肚子打不过人家。后来又和史进偶遇,吃饱了再战。
鲁智深是被读者羡慕和喜爱的角色,他义气,耿直,带着对萍水相逢的弱者的同情,并且做事有自己的章法。他有本事,有武力和智慧,能管别人管不了的事,摆平偷菜的混混,却也并不会防卫过当。想惩罚的恶人基本都惩罚了,所以热热闹闹,带着喜感。
更难得的是,他为人很随缘,能屈能伸,做提辖也好,五台山做和尚也好,大相国寺做菜头也好,都能随遇而安,自我认知从未出现偏差。鲁智深交朋友很随意,能和混混一起喝酒,一时兴起还会表演倒拔垂杨柳。对真正的好汉,他会高看一眼,真心结交。他欣赏的史进和林冲,遇到困境,不惜代价前去相救。担心公差谋害一路护送林冲,无法在大相国寺安身,再次亡命天涯,最终上山落草。为救九纹龙史进,他又孤身犯险,陷入牢狱之灾。
谁人不爱鲁智深?他应该不缺朋友才是。可这样一个人偏偏是“天孤星”。征方腊之后,宋江劝他还俗,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当名山大寺的住持,他回绝:“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听到钱塘江潮声,想起师父智真长老送他的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闻信而寂。”他沐浴更衣,写了颂语,圆寂涅槃。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智深的一生都在成长和向内探索,智真长老能够看到他的慧根。周围的好汉,哪怕是林冲和史进,也给人一种哪里不太配做他的朋友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智慧和格局不够。他的热闹里始终带着点孤独,他可以跟其他人共事,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格。
他会欣赏自然风光,这种高级的审美情趣在整部《水浒传》里都很罕见,“忽一日,天气暴暖,是二月间时令,离了僧房,信步踱出山门外立地,看五台山,喝彩一回”。一个会为五台山的春天喝彩的人,令人动容。
《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贾母让她点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质疑她的品位,宝钗说,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可以说,薛宝钗是鲁智深的知己,欣赏他的孤独与佛性。宝钗同样是不需要出家,本身就智慧通透,佛系地活着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