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晁盖刘唐都不是安分守己老死田园的主,都是想干一番大

事业的人,所以当提到劫取生辰纲时,自然会酒逢知己,一拍即合。

一、刘唐是慕名而来,可见晁盖在江湖上的声望已是赫赫有名。

刘唐是个闲汉,没啥正经职业。他本是东潞州人,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大名府梁中书要给东京的老丈人蔡太师送寿礼,而且是十万贯金银财宝。同时还打听到去年梁中书也送了同样的寿礼,结果被人劫取,案子至今未破。他觉得完全可以效仿,劫取这笔不义之财。但自己身单力孤,办不成这么大的事,于是便想到了晁盖。

刘唐与晁盖素不相识,之所以来找晁盖,毫无疑问是晁盖在江湖上的声望赢得了他的信赖。可见晁盖在此之前就已声名显赫。

二、晁盖的梦境,说明了他与刘唐有共同的愿望。所以初次见面便敲定了大事。

刘唐送来的消息,让晁盖想起了自己的梦境,他梦见有北斗七星坠落自家屋顶,斗柄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而去。他马上把此事与梦境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上天送给他的一笔飞来之财。

封建社会的人都是迷信的,出门做事要占卜,婚丧嫁娶都要选个黄道吉日。千万不要小看晁盖的梦,它在里面是起了大作用的。可以说,梦境是定盘星,是催化剂,是它把这件事结合起来,酝酿促成了此事。

结语:

刘唐与晁盖素不相识却能一拍即合,这里面即有晁盖的外在原因(声名),也有内在原因(梦境),二者结合,再加上公孙胜后来又加了一把火,吴用在中间运筹帷幄,于是一场智取生辰纲的大戏便上演了。

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晁盖第一次见刘唐,为何就敢决定一起去劫取生辰纲?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从地位来说,晁盖即是保长,也是一方豪强

晁盖作为保长,也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村支书。官虽然小,却是一方土皇帝,从他和宋江,朱仝,雷横都相识,相交,这点看。官场民间都有面子,趟的开。他的外号“托塔天王”也是因为为村里的利益,挣来的。而且家境殷实,可以说是一方豪强!

平时也没少做违法的勾当,有作案动机

从他见刘唐,素不相识,只说有一场富贵,就把他救下来,这点来看,这个人杀人也好,放火也好做过什么歹事都无所谓。你再看知道这件事,吴用的反应:

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团弄?便是保正与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段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

吴用一听说要劫生辰纲,马上就表明态度,“算我一个”,可见没少和晁盖联手,做些无本钱买卖。江湖上得来这么大的名号,看来不义之财也没少得。

最重要的是生辰纲去年被劫过,而且没被抓到

虽然没有见过刘唐,但生辰纲这件事他是听说过的,这么大一笔富贵他如何不动心。何况去年也被人劫过,还没有抓到人,更是给了晁盖更大的信心。再有就是这是不义之财,受之无愧。所以这次由刘唐发起的,晁盖牵头,吴用主动报名,公孙胜自荐,招得了阮氏三雄。有了“七星聚义”,才有了《水浒传》中精彩的“智取生辰纲”!

这样一次成功的智取,如果不是被何清认出晁盖,以当时的刑侦水平,还真有可能不会被查出来(真不能怨白胜,被打了四,五回才招供的)。如果那样倒是遗憾了,就没有水浒传这本书了!

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晁盖是非常有正义感的好汉,他虽然富甲一方,又是当地的保正,跟当地衙门里的公人比如雷横、朱仝等都头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晁盖其实早就对上到朝廷下到官府衙门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的腐朽黑暗感到深恶痛绝。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晁盖缺的就是一个契机,就是一粒让他爆发的火种。而刘唐送给他的关于梁中书的十万贯生辰纲的消息就是最好的契机和火种。因此俩人是一拍即合,晁盖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担任劫取生辰纲的最高领导。

在晁盖眼里梁中书送给蔡京的十万贯金银珠宝都不是梁中书自己的,而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晁盖认为既然是不义之财,为民请命,取之无妨。于是晁盖凭借自身强大的号召力迅速将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弟兄、白胜聚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

经过周密策划和部署,晁盖等人在黄泥冈成功的智取了杨志负责押送的生辰纲,断送了杨志意图通过押送生辰纲进一步在北京大名府升官发财的愿望,直接导致了杨志再一次流落江湖,跟鲁智深一起夺取二龙山落草的结果。

劫取生辰纲之后,由于白日鼠白胜的泄密,晁盖等人成了被通缉的罪犯。幸亏宋江及时报信晁盖等人才得以脱身。晁盖在临走前,把偌大的家业全部放弃,解散了家里的仆人长工,并毫不吝惜的一把火把家给烧了。

晁盖的举动表明了他跟朝廷官府决裂的决心和意志,从此后晁盖落草梁山成为梁山第二任寨主,带领众位梁山好汉走上了一条与朝廷势不两立,反抗到底的道路。

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刘唐带来了生辰纲的消息,跟晁盖一说,晁盖很快就组织了一个七星聚义,开启了抢夺生辰纲的计划,说起来刘唐和晁盖并不认识,为何刘唐一说,晁盖就同意劫夺生辰纲呢?

一、晁盖太缺钱了

晁盖是东溪村的保正,这个保正是介于现在的村长和乡长之间,说是乡长吧,他管的人口也没有现在的一乡的人口多,说他是村长吧,又比现在一村之人口多。归结起来就算是一个大财主大富户吧。晁盖虽然富裕,但架不住他能糟钱啊。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

晁盖的富裕程度比不上柴进,但花钱不弱于柴进。但凡有投奔他的好汉不仅管吃管住(以他好面子的尽头,吃得不会太差)临走还资助银子。就连这次解救刘唐,不仅好吃好喝的款待雷横一行人,事后还给了雷横十两银子,照这个花法晁盖也缺钱啊。

乍一听刘唐带来的消息,如果干成的话能一下子得数万贯钱财的收益(生辰纲十万贯,一块干怎么也得分点出去),更何况前一年干这买卖的至今还未抓获,说明风险不高,晁盖能不心动吗?

二、他并没有立马答应

晁盖和刘唐并不认识,不可能刘唐一说(嘿!兄弟,有个10万贯生辰纲的大买卖,一块干一票不?)晁盖就答应。

晁盖道:“壮哉!且再计较,你既来这里,想你吃了些艰辛,且去客房里将息少歇。

你看他并没有立马答应,也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这万一是个套,自己就这么往里一钻那不成傻子了吗?另外这个刘唐吹呼的厉害,三五个人近不了身,打一两千人也不怕,实际功夫怎么样,他并不知道,毕竟不认识嘛!以前也没听说过,万一是个草包,自己得出全力,以晁盖的这点武功,当大哥行,打架比宋江也强不了多少。

所以他先留下刘唐,反正时间还早呢,得合计好了才能再做定夺。

刘唐可能也是看出了晁盖的顾虑,他以追回晁盖贿赂给雷横的银子为由,跟雷横较量了一番,其实就是借机施展了一下自己的武功,你们县里的捕头武功可以吧,我轻松掀翻他。虽然晁盖没看见,但是借着吴用的口证实了刘唐确实很厉害。

且说吴用对晁盖说道:“不是保正自来,几乎做出一场大事,这个令甥端的非凡! 是好武艺,小生在篱笆里看了,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 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生慌忙出来间隔了。这个令甥从何而来?往尝寺,庄上不曾见有。”

有了吴用的证明,晁盖心里有了底了。而吴用这个人呢,鬼点子又多,也缺钱,晁盖正好借机拉拢他入伙。通过吴用,晁盖很快就组织了一支人少且强悍的队伍。

所以一开始并不是刘唐一说劫生辰纲,晁盖就同意,这里有个衡量、测试、拉人入伙的过程。

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水浒传》中很多事按现在的理解是不合理的,结合上下文可以看从晁盖的行为。

好汉都是被洪太尉放出来的魔君。这在小说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否则很多事无法解释。尤其是兄弟见面,一见面就要拜兄弟。那些败将,一上山就能成为好汉的一员,不管被好汉怎么折腾,总是不顾及仇恨,立马成为兄弟。

晁盖着几个人,都是被刘唐带动,吴用串联起来,一句话就能得到响应,是一种来自神的指引。

每个都是生活的loser。晁盖英雄好汉,但也只是做个小小的保长,吴用只能做个私塾先生,阮氏三兄弟更不要说了,穷的只能抢老娘的首饰当了。这几个人都是生活中的loser,想着发财的梦,刘唐一提,哪怕是陌生人,很自然就有一拍即合。从这也就看出,这些人都不是安分守己之人,反正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无所谓了。

打劫不义之财的高尚口号。好汉的口号是响当当,打劫不义之财,说出去不怕江湖人笑话,这也是能一见面就愿意干的,成功可以得钱,不成功还可得名。

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第一次跟刘唐见面,就敢决定一起去劫生辰纲?

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提问!

刘唐和晁盖第一次见面,没道理说听了他的话就决定去干一件掉脑袋的大事。晁盖之所以决定劫取生辰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早在他的计划之内。

晁盖是地方保正,他不缺钱,家里还养着许多庄客,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那就应该将他劫过来,这是应该的。

晁盖曾跟吴用说过:“(刘唐)他来的意,正应我一梦。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请教授商议,不想又是这一套。”此一件事若何?”

这里拿什么梦来说事,其实多半就是借口,他之所以问吴用,那是因为吴用也有和他一样的心思。

晁盖想做这件事,他需要人,刘唐正好来了,那么他就顺水推舟将劫取生辰纲的事提上日程。

说什么刘唐蛊惑,不足为信。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见解,谢谢你的阅读,喜欢的请点个关注!@倾听风吟花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