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小时候,对这个问题也曾有过疑虑:既然唐僧三个徒弟能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为什么不驮着他飞过那些艰难险阻,反而要亦步亦趋地步行取经呢?既然孙悟空能大闹天宫,天兵天将都打不过他,连玉皇大帝都拿他没辙,为什么还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被那些妖魔鬼怪来折磨呢?

长大后才明白,这是神话故事,它不过是要阐明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斩妖除魔惩恶扬善奋发进取的精神,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如此而已。

而要完美表达这种精神,自然就要经历磨难。如果让徒弟们背着唐僧腾云架雾轻松去了西天,顺顺利利地取回真经,那就不是西游记,而是一帆风顺的取经记了。

当然,对这个疑惑,作者吴承恩先生在书中还是有所解析的。

在西天取经路过黑水河时,吴承恩故意卖了个关子,把驮唐僧过河这件事提了出来。按理说,唐僧的三个徒弟加上白龙马都有这个本事。

白龙马本是水中蛟龙,驮个人过河还不是小菜一碟。

沙僧曾经在流沙河里称霸,驮个人过河又有何难?

孙悟空去水下龙宫像走亲戚如履平地,他那根金箍棒就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硬让他给要了过来。所以驮人过河也不是问题。

八戒虽然懒了一点,但背着师傅过河的体力,还是轻松自如的。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作者吴承恩安排八戒来解答这个疑惑。八戒说,我驮不得凡人过河。言外之意,神仙驮凡人过河,背上会重如千钧!

这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个疑惑化解了——谁都不能背唐僧过河。自然也就回答了,为什么会腾云驾雾的徒弟们,非得陪着唐僧在陆地上一步步行走。

其实,《西游记》这个故事,也就是唐僧西天取经这件事,早在南宋时期,民间就有人写出过小说,书名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件事是民国初年的王国维先生考证出来的,只不过当年故事中没有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

到了元代,杂曲盛行。吴昌龄先生把它编成杂曲,进一步丰富了其中的内容。也就是说,到了元代,已经有一个比较丰富的西游记故事了。

但集大成者,还是要属明代的吴承恩先生,我们今天看到色彩纷呈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等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功劳还是要归吴承恩先生所有。

吴承恩,生于明代1520年,卒于1580年,活了60岁,这在古代已属于高寿。后人应该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西游记》这部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三位高徒也算神通广大,特别是孙悟空,表现尤为突出。至于举霞飞升、日行万里,那真的是小菜一碟,幼儿园里的基本功,朝游北冥暮苍梧,天南海北一日游,那都不叫事儿。那为什么路遇通天河几位高徒不能直接把师父唐玄奘给驮着飞过去呢?通天河八百里,普通人难,对腾云驾雾的仨高徒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一个筋斗云都十万八千里呢!不经推敲,其中必有奥妙。我们先来看下师徒几个面对大河的对话,非常有意思。

唐僧说,这么宽的河我们怎么过?请注意,唐僧可真没说要徒弟们驮。

八戒说,俺老猪驮不动凡人。

孙猴子顺着话往下说,呆子你不行,师兄我当然也不行。

老沙心说,俺就更没资格说了。

亲,你看看,这是明显的师徒飙技啊!四个男人一台戏,全都在演戏。

唐长老当然知道高徒们的本事,背他过个河其实就跟耍似的,小意思,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提过这样的要求。这唐僧有心机,有城府。

八戒说驮不动凡人,这显然是个谎言,托词,糊弄人;要知道,无数妖怪都乘风摄走了同一个肉胎凡身的唐和尚,那他天蓬元帅能做不到?连个妖精都不如?妥妥的装疯卖傻,知可为而不为。

猴哥儿也不傻,你们都不行,那俺老孙也不行。分寸拿捏的也是十分到位。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原来,这个唐僧为首的四人组取经团,全部都是在演戏,而且,师父和老二、老三明显是一起的,合起伙来蒙骗孙猴子。孙悟空作为绝对主角,其实唐三藏几个全部是陪练。过河不驮唐僧,不是驮不起,而是不得已的不作为。为什么长公子你要这么说呢?亲,不要急,你妾随本公子一起来看,一个暗黑与光明之争的惊天大计谋。

第一、西天取经团的绝对主角其实是孙悟空,连师父唐僧金蝉子都是陪练。

我们先摆放几个关键大人物:太上老君、菩提祖师、玉帝、燃灯、如来。

(一)菩提祖师与孙猴子的真实关系和目的。

天产石猴来自开天辟地的盘古时代,道生一,无生有,因风而化,出来个石猴孙悟空。孙猴子的出生,不是有没有缘由的,这个所谓的“风”,其实来自一个叫无天的大神,他是由于某种盛怒不经意间催动了石猴的诞生,有因必有果,无天的报应还在后头。

菩提祖师,我们可以推断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通天教主。也是冥冥中的缘分注定,有了这个机缘,菩提祖师点化美猴王成为天下第一猴妖。因为,他老人家慧眼识珠,推算到了这个石猴的巨大无比的能量,他要通过顽徒孙猴子来试探天庭和西方的虚实,大闹天宫。

(二)天庭和西方极乐界对孙悟空的定位:原来,这个天产石猴竟然就是拯救他们两家未来的救世主。

我们来一起回顾下美猴王练就神通后的所作所为与玉帝、如来的反应。

美猴王孙悟空屡屡挑战天庭,弄得玉帝几乎颜面无存,斯文扫地,很没面子,老领导道祖太上老君非但跟着打马虎眼,还实际暗地里帮主孙猴子升级能量,越级打怪。后来,如来也不过是徐晃一招,一个如来神掌压了孙猴子在五行山下,结果是安排孙猴子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夺天地之造化”,成佛成圣,给了个速成斗战胜佛的怎么个好待遇。

挑衅玉帝,甚至是整个天庭,那必须是重罪死罪啊!八戒沙僧什么结果?多大的事儿?

那为什么各方大佬都如此仁慈地对孙猴子网开一面,而且主动送他上位成佛呢?

道祖太上老君和上古佛燃灯小聚,代表玉帝和如来协商一致,这才有了孙猴子被特赦去取经的事情。

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推算到,未来的某一天,一个叫做无天的大魔神将会降临三界,强行推动天道轮回大劫的改变,逼迫玉帝和如来就范,让尊为给他。这对各位大佬来说,都无疑是不能接受的大浩劫。而能够对抗无天,拯救他们的,正是这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天产石猴——盘古大神的遗产。

所以,他们两家联手“制服”妖猴孙悟空,并且以取经的名义来多角度考察孙悟空这个天选之才,未来技能的修补,特别是忠诚度的考验。

(三)孙悟空在四人取经团里的绝对不可撼动的定位,连唐僧这个团长都是陪练。

去西天为了什么呀?取经,取得三藏真经,大乘佛法东渡,教化大唐臣工子民。

那简单呀!随便找个大仙送过去给唐王李世民不就得了?还费怎么大劲干嘛?什么?考验唐玄奘这个金蝉子?也对,如来这样考虑似乎也没什么问题,那玉帝代表的天庭为什么也会心甘情愿的配合你呀?必须是有共同的利益,而且是“道不同”有必然竞争关系又必须要合作的天大的利益。

所以,取经团的绝对主角就是孙悟空,其他人,包括唐僧都是陪练。

(四)《西游记后传》里孙悟空实际就是玉帝和如来的救世主,天庭和西方极乐界的拯救者。

《西游记》里有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被视作是美猴王孙悟空的“心魔”;而在《西游记后传》里,也有一对这样的关系,就是如来和无天,无天也可是算是如来佛祖的“心魔”,而这个无天,似乎比如来本体的法力还要强大。

无天降临三界,如来都要脱避三舍,让出了位子给他坐了三十三年,玉帝的天庭也差点遭到无天的毁灭性打击。正是这个斗战胜佛孙悟空,他凑够了十六颗舍利子,地仙之祖镇元子点拨他,原来他自己就是最后那一颗舍利子,十七颗舍利凑齐,合体,才彻底打败了无天,还天庭和西方佛陀界一个朗朗乾坤——所以,西游记迷们,可真别以为镇元子是个废柴,他实际理论知识储备是其他N多大神都比不了的,毕竟前身是陆压道人,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还在道祖前,不是虚的。

第二、各方大佬对孙猴子的遴选:取经路上的猴戏表演。

根据实情和上面的前提,我们有理由推定,所谓的西天取经,就是玉帝和如来两方大佬对孙悟空这个未来的世界拯救者的终极考验,考核,试验,而唐僧和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妥妥的陪练。

(一)唐僧是当之无愧的《西游记》第一影帝。

作为如来坐下二弟子的金蝉子,十世轮回的唐玄奘,他怎么可能对前世今生一点也不了解?这是说不通的,八戒和沙和尚就是例子,金蝉子可比这俩修为要高很多的。

一切都是表演,装就一个字,金蝉子只说一次。

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都是预先搭好舞台的大戏。

唐僧三逐美猴王是装,不识妖精是装,不叫孙猴子背着过河当然也是装,行为艺术,表演。

这应该都是如来交代给金蝉子的,乌巢禅师还特意嘱咐他,别管山高路远,也别怕妖魔鬼怪成群,你啥都别管,就念《心经》就可以了,保你没事。亲,你说说,念念经就可以不怕任何伤害,这不是哄人呢吗?其实,他是再次特意嘱托金蝉子,我们就是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无伤大雅,你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我们做戏来耍猴的。

所以,唐长老一路上辛苦呀,一身的神通法术只能忍着,还得装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是够辛苦的,忍的辛苦。妥妥的最佳影帝无疑。

(二)八戒和老沙是经典配角。

金蝉子是如来方面出的人选,那八戒和沙僧就是玉帝给出的人选,陪练者,都是预设好的,有过交代的。

所以你看,八戒和沙僧,两个基本都是出工不出力,老沙只会喊“大师兄妖怪来了”,八戒则是“猴哥快来”,都躲得远远的,时不时还帮猴子个倒忙。倒真不是他们俩没真本事,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是假的吗?一个天河水军的大元帅,天庭北极四圣之一,一个是玉帝的贴身保镖,安保大队长,说没真本人,那也没人信呀!

所以,八十一难,不过都是大佬们预先设计好的猴戏,耍猴的,意在考察孙悟空的真实能力,能不能够胜任未来拯救三界的能力神通,加以改进。

(三)主角美猴王的表现。

如果说开始的时候,美猴王孙悟空还有点懵懂不上道的话,随着取经路的推进,美猴王可是越来越聪明了有没有?他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奥妙,原来你们都是在演戏给俺老孙看呀!得,演戏谁不会,俺也这样做。所以,唐僧演戏,遇到麻烦就哭鼻子,徒弟怎么办呀?凉拌,孙猴子先是跟各种妖精斗斗嘴,调调情,然后,就会去找门道,找高人解决。

第三、通天河前一场师徒的表演大戏。

唐僧说,怎么宽的河我过不了,为师我肉胎凡身,好难过!

八戒接着说,我驮不了凡人。

孙悟空很无语,心说,乖乖,都这个时候了,各位还忘不了表演一番,奥斯卡影帝非你莫属了。

得,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俺老孙就顺着你们的话往下说,俺也不行啊!

千年王八万年龟,老龟出面解决了。老龟心说,俺被大领导安排了两场戏,这才是第一场,后面更精彩。

取经成功了,妖猴成佛成圣,他是西天佛祖如来极乐世界的斗战胜佛,也是天庭玉帝班组里的齐天大圣,双重身份,双重使命,未来的三界拯救者。不是驮不起,不是没神通,而实在是局中局、戏中戏的戏份表演与对决,美猴王智勇双全,唐三藏影帝实至名归,八戒、沙和尚最佳配角,完美收官。——无天大佛,快到碗里来。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在过通天河的时候,河宽又没船,唐僧是提出过让徒弟驼他过河,但是徒弟们都不愿意。

悟空说自己水上功夫不行,沙僧说也怕把师父弄掉水里去!八戒说的是,不是不愿驮,只是凡人重如山,实在是驮不动!也就是说在西游故事的设定中,凡人重如山,神仙是背不动的!如果三个徒弟能驮动唐僧,那为何还要历经磨难一步步走呢,所以只能设定为驮不动。

其实这个可以说是西游记这部作品里的一个BUG,因为在很多剧集中,妖怪却可以一阵风就把唐僧卷走了,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我们说妖怪的法术和神仙不一样,显然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取经路上,有不少妖怪就是神仙下凡的!

所以说,驮不动凡人只是剧情的需要,没有必要去深究!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来不给背啊!

为什么不给背呢?因为当初如来说南赡部洲者人坏,得让他们念念经,弃恶从善,所以叫观音去找取经人就说了:观音啊,你这一去,给我整个十万八千里吧,你得亲自步行,设置关卡,做到心中有数。

如来还吩咐一定要让取经人明白:经书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珍惜啊,“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

观音就一路行走,偶尔半云半雾飞过大江河流,物色好了几个妖怪当保镖。

流沙河敢洗澡的沙僧,天河能睡觉的猪八戒,龙宫里会喝酒的孙悟空,水性都不错,不然淹死在取经的江河中,谁来保护如来的前世弟子金蝉子,今儿的唐僧呢?

唐僧是要按照如来吩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真正的取经人就他一个。俗话说砍柴不误磨刀功,取经是小,唐僧为重,所以几个徒弟得选好了。

孙悟空是打妖怪的奥特曼,猪八戒是逗趣取乐的开心果,沙僧是仆人,小白龙是脚力。

如来说了不给背,所以每次过河就是个死局;放心,观音是解局的能手

解铃还须系铃人,观音可不是想把唐僧等人弄死了,所以都是有惊无险的考验,主要还是让唐僧等人知道不吃饭的艰难,经书的来之不易。

01、流沙河

沙僧脖子间的九个骷髅成舟,度唐僧告别前9世的恩怨,同时了结解了唐僧与沙僧前仇旧恨,此间只有师傅与徒儿的情义,走在漫漫取经路上!

告别前世,只重今生。

02、黑水河

唐僧真哭了,这水一下去,多久才洗的白啊?爱美的唐僧不想脏了自己的鞋,所以要让三个徒儿背自己过河。三个徒弟谁敢背啊?那是如来的吩咐,谁都得罪不起。

孙悟空淘气了,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500年。

猪八戒犯贱了,被玉帝打下界变成一头猪。

沙和尚失手了,被玉帝关在流沙河生不如死。

三个人聚在一起是缘分吗?为什么偏偏聚在了一起,保护着唐僧去西天见如来?

猪八戒都琢磨出点味了,所以才说:“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负水,转连我坠下水去了。”

大白话的意思就是在说,师父啊,如来要你走去西天,一步一印,才显虔诚,如能驼你,腾云驾雾也就分分秒秒的事,关键如来不答应啊!真要驼你,恐怕黑水变开水,八戒变死猪啊!师父,你就别害人了,玉帝不好说话,如来更不好惹啊!

最后龙王帮忙,黑水河神断水开道,师徒们这才”脚踏实地“过了黑水河。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03、通天河

观音脸不洗发未梳,急匆匆跑来搭救唐僧,她的鱼儿不听话,跑来害唐僧,所以编了个竹篮,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打渔却是一打一个准。鱼儿走了,老鼋来了,这才度过了通天河。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04、凌云渡

唐僧站在无底的船儿上,眼见一尸顺水而下,吓坏了。

“那个原来是你!”孙悟空拍手儿笑道。

“是你,是你!”猪八戒欢声唱和。

“是你,还是你!“沙僧随声附和。

放下桎梏,重获新生

如来一句”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就为取经打下了调子,只许脚踏实地地艰难前行,不准好高骛远投机取巧,这是任何时代说起来都挺有道理的话。做事为人,都该放下一些负担,轻装上阵,脚踏实地,经得起艰难险程的痛苦,也能化解掉各种思想的困惑,最终达到彼岸。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经历是成长中最好的老师,人生可能不会因为努力而成功,但永远比原地踏步的人看得远!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不是不驮,是不能驮,必须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孙悟空知道这个道理,驮了就违反规定。。八戒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八戒怕驮了会修不成正果。

还记不记得,孙悟空去西天和如来佛祖辩解。

说明这本身就是一种历练,对他们师徒修成正果还是一个考验。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本事都特别大,这种小事都不去做,说明他们都知道规矩,尽量不去违规,最后才能修成正果。

三个徒弟那么厉害,为何不能驮唐僧过河?如果让八戒驮会怎样?

驮是能驮的,只不过不能驮。

猪八戒说,它驮不动凡人,显然那是瞎说,高老庄的高翠兰也是凡人,为啥它弄一阵风就把人拐跑了,难道为了欲望就不怕闪着腰了。

孙悟空说,它也不能驮师傅,显然那也是推脱,在车迟国与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比拼法术时,不是吹一口仙气照样把唐僧送上高台吗。

为啥不驮?小编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不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嗖”一家伙结束了,作者情何以堪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如果从开始到结束,就那么一两集的事,那这部小说最多只能写成中篇小说,又何来八十一难的精彩啊。

佛讲因果,有因必有果

想要修成正果,就得付出努力。

得到与付出是成正比的。

如果猴子一个跟头云,就把经取过来了,那么封赏时,取经团队“果”不能服从。

不符合宣传的需要

西天如来规划取经的目的就是想扩大佛教的影响力,把地盘扩张到东土大唐,什么杀伐太重等等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取经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是成了精的人,难道佛祖的小心思他们看不透。

既然工作需要,那就要按照领导的意图行事,把佛教的宽容、情怀、执着---,传播到沿途各个国家。

八戒绝不会驮唐僧

为啥?

因为八戒曾为天蓬元帅被贬下凡,别看一副憨态,其实他是社会经验、江湖经验最丰富的那一个,眼睫毛都是空的。

对于惹领导不高兴的事,他绝不会做的。

毕竟他也想取经结束之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不想留下任何有碍自己发展的污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