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读书笔记怎么写?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点子上。

多年来,我倒是没少写。但不怕您笑话,直到今天,我也不敢理直气壮地确认,自己写的那些东西就是读书笔记。由于阅历浅薄加上孤陋寡闻,时至目前我也没接触到规范的、正统的、定论式的关于读书笔记的标准。

我那些所谓的读书笔记,摞起来也有十几本。有八开本的,十六开本的,有脊背带铜箍能旋转的,还有五颜六色的小塑料皮本子。可以想见,当年是怎样随手拈来用作记录之用。但有一点没有疑问,里面记下的确是读书后的所思所想,当然也包括读报后的感想(当年读报也是重要信息来源,不像现在已经有新媒体)。

今天,我把它归类整理一下,与大家做个交流。

但要事先声明,只是交流,没有丝毫作为读书笔记范本展示的意思。也权且作为读书笔记应该怎样写的一个回答吧。

一、名言警句笔记

简单说就是摘录。看到好的句子段落,有了同感,觉得适合今后效仿,又怕过后忘掉,便随手记了下来。

比如: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却能奋发图强的苦孩子。艰难困苦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尤如成功之路的层层阶梯,而对生活的弱者却是万丈深渊。

当时觉得说的有道理,最起码是个警醒,也应该照着去做,便记了下来。当年还没有“鸡汤文”的说法,如今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鸡汤。鸡汤就鸡汤吧,只要有好处,不仿当作人生道路上的动力。

二、写作范文笔记

当年自己也算是个文青,看到好的文章,受到感动的文学作品,便爱不释手。有一篇散文,是从哪里看的实在想不起来了,或许是报刊杂志里,或许是在课本里,反正越读越喜欢。读过后,担心遗失再也找不到,便全文抄了下来。

散文的题目是《散步》,作者:莫怀戚。现只摘录一小段和大家分享。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到了不好走的地方,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向着阳光,向着金色的菜花,向着前面的鱼塘和桑树......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儿子,就是整个世界!

限于篇幅,只摘这一小段,如果读过全文,相信您的感受会更深。他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去回味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美好。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学的魅力吧。从抄下这篇散文到现在,有二十来年了。每当翻开看到这一段,总有一番温馨漫上心怀。陶醉之余,总会潜移默化的对自身写作产生指导和借鉴作用。这种自身感悟的学习方式,我觉得比在课堂上学习效果更好。

三、自我感悟笔记

读过一篇作品,读者自己肯定要有这样那样的感悟。这是阅读的效果,也可以称为是收获。这感悟有多种多样,有赞成,有反感,不管是哪种,都是读者切身感受,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把它记下来,势必对今后写作有益无害。

比如,我读过一位名家的长篇小说,自我感觉很不好。即没有看出什么立意和主题,也没接受到什么营养,用土话说,就是把自己看糊涂了。或许是自身艺术鉴赏力欠缺,或许是没有深入思考,反正是没读懂。于是,我写出了下述读书感悟:

小说需要故事,但故事绝不等同于小说。在小说中,故事是经过加工提炼后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向读者传达蕴含的思想。而《XXXX》的主人公一杯白水白水一杯的诉说,究竟要向读者传达什么,实在是看不出来。

写这样的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人云亦云失去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哪怕这思考是偏颇的,但毕竟动了脑子,总比精品和垃圾一股脑往里装强得多。尤其在当下,各类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辨别,良莠不分地盲目读书,容易被那些假大空的东西带偏。

四、阅读反思笔记

此类笔记,属于阅读后对照现实的记录,他即是阅读的功劳,也是通过阅读增强自身思考能力的检验。比如,当读到鲁迅先生下面这段话,就深有感悟:

我总不相信,那些国粹家,道德家之类的痛哭流涕是真心。即使他们眼角上确有珠泪横流,也须检查,他们手中的毛巾上是否浸有辣椒水或生姜汁。

读到鲁迅先生这段话,我在记下来的同时,立刻反思到,当下某些贪官身陷囹圄后写的那些惭悔书,文采飞扬,佳句迭出,有的还用上了排比句,字字珠玑,铿锵有力,说得头头是道,冠冕堂皇。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都这样开头: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受苦......

鲁迅先生是文学家,但我始终认为,他首先应该是思想家。中华民族有鲁迅这面思想的旗帜在前面飞扬,能解决多少思想问题呀!

应该把鲁迅这段话给那些贪官们看看,他们演的那些戏,能有几个人相信!

我的读书笔记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限于篇幅,就不占用大家宝贵时间了。

回答得肯定不全面,不具体,不准确。还望朋友们指教。谢谢您的阅读。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想在读书时,快速吸收知识,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以下是我读了那么多年后,总结出来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首先明确读书的目的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作者斯蒂芬·柯维提出的第2个习惯是: 以始为终。意思就是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你的洞察力会大大地提高。

假设你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起标题这个知识点,那么,当你在浏览网页,翻阅书籍的时候,你都会集中精力去找相对应的方法,而不是从头到尾的阅读。

02 选对读书方法,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是:读书时,手里一定要有一支笔。不管是水笔还是荧光笔,如果读到我认为有道理,或者是有意思的句子,我就画下来,做好标记,我常用的工具如下图所示:

还有便利贴和荧光指示贴。作用也是做标记,当我下次回顾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直接翻到这一页,看之前用荧光笔做过标记的地方,快速调取相应的知识。

03 系统性的整理知识

在经过第1,2步后,一本书被涂上荧光笔的部分已经有很多了,这个时候,我会在我的笔记本上记下,每个周末花一两个小时,专门整理这些知识

如果是散乱的知识点,就使用葱鲔笔记法做笔记,如果是实用类的书籍,尽量做成思维导图。

同样用图片说明更加直接: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方便的小工具:喵喵机。

这货长这样:

喵喵机是一个热敏打印机,不需要墨水,只需要充满电,装上打印纸,就可以用手机拍照并打印出来,非常的方便和快速,简直是手懒,不想做摘抄的福音啊~

04 定时回顾

写笔记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大脑容量有限,有时还会卡机。所以回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总会提醒我们要复习吗?尤其是考试之前?老师说的复习和这里的回顾是一个道理,就是为了防止我们忘记学过的知识,读过的书。

回顾的方法有很多,前面用荧光笔,做标记的内容就是重点。如果在再次回顾的时候,你觉得有些内容不重要了,就在旁边做个标记,同样的,你认为仍然重要的部分也可以做笔记。

这时候再给大家安利一个不错的方法,效果非常得好。(我已经亲身试验过了)

凭着你的记忆,做一个思维导图。任何你能回忆起的,你认为有联系的知识都写在一张A4纸上。写完后,再打开书,与书中作对比,看看自己是忘记了哪个部分,哪些知识是记错了的,进行修正,然后再重新写一个思维导图。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和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或许有点参考价值,给你一点做笔记的思路,我就很开心了~谢谢你的阅读~

放几张书中的笔记: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读书一做读书笔记好

为什么要读书呢?众所周知,读书就是拓宽阅读范围,扩充知识面,重在读书积累,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凡读书者就必须写好读书笔记,以此来圆读书的美梦!

读书的众类之多,应有选择的去读,如读写作方面的书,读文学书,读故事书,读报刊杂志等,无论读什么样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言,“好记性不如勤笔头”,都说明做读书笔记会受益匪浅的。写读书笔记应做到以下几点:

A、分门别类:

要将书中的名言哲理摘抄在一起,以便查寻记忆和运用。然后抄佳词佳句,还有优美文段,这些必须忠实原文,包括标点及作者都须谨慎详实。

B、写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后,你总会有很大收获,就应极时写出来,从中写出自己深刻的感受,或个人的心得体会,还可写出自己独特的评价或见解,读写结合,从中会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天长日久,既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又能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c、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如何高效的读书笔记,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分享一个我自己的读书方式,分为5个步骤,(1)速读,包括目录,书评等(2)做思维导图笔记(3)在思维导图上,用结构化思考方式找出疑惑,如不理解的地方,书中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4)查找相关内容和证据,完善思维导图笔记(5)转授,通过转授强化自己的理解,补齐自己的遗漏。

我们以阅读我的一篇“懂汇报、胜过10倍默默努力”为例,详细介绍如何用5步读书法进行高效学习。

(1)速读

拿到一本书,没必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通读,那样容易浪费太多时间,而且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据统计,一本书中有价值的观点、结论部分只占20%,其余80%则是论据、例子以及用来凑字数的废话。速读的目的就是快速找到这20%。

速读不是快速的阅读,而是阅读目录、序言、各种书评,目录是作者自己的内容逻辑,书评是内容爱好者自己的总结和感悟,因此,阅读完这类人的观点之后,我们就初步了解了一本书的大致内容。

(2)建立思维导图笔记

有了目录和书评后,我们可以构建第一版本的读书笔记了。

方法,打开思维导图软件,将目录作为导图的第一级节点即可,如下图:

(3)采用结构化思维,完善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结构化的方法,我个人推荐麦肯锡金字塔原理,《原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内容要不重复不遗漏。比如文中分类汇报,分别从分类的原因、汇报项目计划、汇报项目进度、汇报项目问题、汇报成果5个维度,汇报分类满足MECE法则。

再比如汇报项目进度时,又进一步阐述了为什么要汇报进度、进度汇报的重点、进度汇报的时间点3个方面进行描述,最后加了一个汇报进度时要避免啰嗦的小技巧。

(4)完善思维导图笔记

完善导读的思路,一方面可以继续在豆瓣、简书等渠道,学习更多更细节更全面的内容,最好补充一些实例,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书中主题,你一定是有一些基础知识的,而且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知识,在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前,都是别人家的,所以,最大限度的补充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补充自己身边的案例,补充自己的感悟,从而形成对你来说最完整的导图笔记,比如:

再比如业绩不好时如何汇报呢?我们可以把各种措施都记录下来,可以把自己过去的成果经验记录下来。

(5)转授

转授是最好的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手段,通过转授可以发现之前没想到的、不知道的、遗漏的细枝末节,通过转授可以让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系统化,而且只有通过实践、通过转授,才能更好的验证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完善性。

工具分享

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构化笔记工具,如需工具软件,可按以下步骤索取:

第一步,点赞 + 转发。

第二步,私信发“思维导图大礼包”

关注【思维导图PPT】,每天分享一篇思维导图、PPT、职场技巧干货,希望你的每次来访都有所收获、助您早日升职加薪!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写读书笔记是个细心又耐心的活啊!读一本好书,总使人精神愉悦和受到很好的教益。我的体会是:有则重的进行记录,并且,写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是自己的书,就在书上即兴的发挥,一述自己的见解和感摡吧。学习毛主席的读书方法,增加自己的记忆和对世事的理解。可是,能够做到象毛主席那样的读书还是差之千里啊!总之,读书,不唯书,同实践结合才是读书学习的最终目地吧。个人患见,见笑了。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如果是为了识记书中的内容,把重要的观点摘抄下来,次要的写关键词即可,方便自已以后复习回顾。

如果是为了从书中寻找灵感或创新思路,写下启发式的句子,或概要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