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据我个人的粗浅理解,这个问题,恐怕是在《水浒传》评论问答中,最意味深长的一道题。
您想啊,一个人已经封官荫子,既没遭受迫害,又没其它意外,为何绝望到自杀的地步呢?
李逵被毒死是宋江怕他死后闹事。吴用虽说或多或少有些剌激,但无论如何也没到自杀的地步。
究其原因,不外是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人的通病——多愁善感
吴用不同于宋江,好赖不济也当过几天刀笔小吏,受过皇恩。更不同于其它梁山好汉,只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满足了。他既没有从政舞台经历,也没有拳脚棍棒之能,却能稳坐第三把交椅(实际上是第二把,卢俊义的第二把不过是个牌位)而毫无虞疾,他靠的是什么?——是头脑,是智慧。
面对腥风血雨,杀场征伐,吴用面不改色心不跳。因为那是为了生存,为了事业,大丈夫顶天立地,岂能被血光生死所吓倒。但是,当看到梁山弟兄们死得凄凄惨惨,本已就悲痛万分,而唯一的精神支柱宋江也倒下(被毒死),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从协助晁天王智取生辰纲走上这条不归路,到如今的树倒天倾,他的精神垮了!注意,不是生死考验,不是肉体痛苦,而是精神垮了。
文人是靠精神支撑的,任何困难都可战胜克服,唯独精神不可或缺,一旦缺失,也就没了灵魂。一个人没有灵魂,形同行尸走肉,那岂是文化人所能接受的?
所以,唯一的解脱,只有一了百了——离开这个世界!
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还是离不开精神。
纵观吴用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多姿多彩的一生。他从当年一个山村教书先生,心怀天下走上水泊梁山,实现了人生的伟大抱负。
从策划协助晁天王智取生辰纲,到夜访林冲,不动声色坚定了林冲火拼王伦的意志,为开创梁山奠定坚实基础。从使用连环计三打祝家庄大获全胜,到设计诱得徐宁卢俊义上山,取得转困为胜的危局。从涉及山寨之主更迭,在宋江与卢俊义二选其一的关键时刻,他表面含而不露,实则力保宋江的政治智慧。到协助宋江推动招安,为梁山弟兄寻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新生之路。方方面面,吴用都没有辜负“智多星”的美名。
远的不说,就说最后的招安,他和宋江是有区别的。由于出身和知识面不同,吴用对招安未必像宋江那样乐观,否则,当初就没有智取生辰纲那场惊天动地的壮举了。但是,既使怀疑朝庭的诚意,既使对那些奸臣的人性嗤之以鼻,从事关大局出发,他还是默许并协助宋江走出了招安这步臭棋。
但如今都悔之晚矣!
班斓多彩的人生戛然而止,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摆在眼前的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生还有意义吗?还有生存在世的价值吗?没了,一切都没了。
三、死得悲壮,死得其所
吴用的离去,与其他任何人不同。
晁盖晁天王和众多好汉沙场拼杀的离去,是征战中的壮烈。宋江的离去,是一厢情愿抱着皇帝大腿故作多情的该死(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毛泽东)。
吴用的离去,完全是自身的选择。起码奸臣们还没开始对他下手。但是,命运已经通知他——必死无疑!而他横溢的才华已无施展之地,一腔抱负已被血雨腥风所掩埋,他既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力挽回大厦的既倾。
他要控诉,他岂甘屈服,他要用生命发出最后的呐喊,来吧,龟儿子们,以我的鲜血送你们一句话: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属于明天!
吴用走了,走得悲壮,走得其所。
他的走,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更多留下的,是后人无尽的思索......
《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吴用在宋江墓前自杀,其主要原因不是因李逵被宋江毒杀,那只是一个小小的诱因,我认为他的自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吴用自从宋江上梁山后,就弃晁盖而投宋江,因他看出宋江的抱负与能力。他一直鼎力相助宋江发展自己的事业,最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梁山事业走向了巅峰。在与宋江的搭档过程中,宋江一直非常尊重吴用,可以说一切决定都与吴用商量,并且对吴用的建议,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这让吴用深感“知遇之恩”。他对宋江的一切决定也是无条件支持与执行,吴用成为了宋江在政治、军事上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最佳最默契的搭档。吴用在内心中将宋江视为唯一知己,知己已逝,他决定追随知己而去。
第二,看透官场,看破红尘。吴用追随宋江带领兄弟们归顺朝廷后,为朝廷南征北战,扫平各路反贼,损兵折将,牺牲了多少兄弟,曾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兄弟从此与世隔绝。然而,这样的牺牲并没有换来朝廷的认可,宋江、卢俊义相继被朝廷毒死,当初美好的理想,当初一腔的热血被“当头棒喝”,吴用感到深深的绝望,因此这样的官场,这样的社会已不值得他留恋了。
第三,已无路可走。宋江、卢俊义、李逵等相继被毒死,这让吴用头脑一下清醒过来,他已没有了选择,他已无路可走。他的生路已由不得他自己选择,与其被朝廷追杀,还不如选择自杀,这样体面的死,还可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节气。
《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按《水浒传》中载,宋江等人受招安后,替朝廷北征辽国,胜;征反抗朝廷的田虎,胜;征王庆,胜;直至南征方腊,损兵折将,惨胜,一百零八位头领只剩下二十七人,朝廷按功行赏,分别封了这些人的官职。
看似美好的结局,即难防奸臣暗算。蔡京童贯高俅楊戬四大奸臣由于宋江等功劳甚大设计陷害先后毒死了宋江和卢俊义。宋江饮了内有慢性毒药御酒之后还不放心李逵怕其造反,也亲自骗李逵喝了毒酒,毒死了李逵。这还不算完,宋江每每思念吴用花荣,他和李逵死后,分别给吴用和花荣托梦告其被朝廷毒死之事,还要求到楚州南门外蓼儿洼高原之上,宋江坟前,看望一遭。
吴用花荣二人到坟前相见后,二人双双自缢于宋江坟头歪脖树上。
吴用和花荣吊死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一、本来吴、花二人在任所干得也挺好,是宋江托梦于二人,说是到坟前看望自己,想来吴、花二人心中明镜似的,还不是宋大哥想让他二人共赴阴曹地府相见,一来成就他宋公明的忠义之名?
二、吴用自谥前自己言语一番意即我一个村中教书先生跟你宋大哥十余载享尽荣华富贵这全靠你宋大哥,如今兄为国而死托梦于我愿与兄相会于九泉;又对花荣说与宋江"恩义难舍,交情难报"。
三、花荣欲同吴用一同自杀,对吴用说宋江托梦给他,他与宋江“仁义难舍,恩念难忘"。还说,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 现今天下扬名。朝廷已然生疑,肯定要来寻找"风流罪过”。如果被朝廷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莫及。如今跟随哥哥同死于黄泉,留得个清名于世,也留得个全尸入土。
这就捋清楚了,吴花二人自杀百分之八十的原因为宋江托梦所逼,有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是二人已将世道看开料到结局,应该与宋江毒死李逵无关。
《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为了宋江,他连自己都杀乡村教书先生吴学究在村落里面可以说是数的出来的一号人物,但是一旦拿到台面上,用的却依然还是那些小民的伎俩。很多办法与其说是计谋,不如说是阴谋算计,有的甚至是很卑劣,看着实在是有点蹩脚。“智多星”这个称号倒是也符合当时人们外号的来历,想想那“小霸王”周通、“镇关西”郑屠都是欺压小民的货色,根本是名不副实。
吴用多少也有些名不副实。叫他“计多星”还符合些。计还是算计的计。
(《水浒传》中宋江和吴用)
吴用哪有那么“爱”李逵,他爱的是宋江和他自己。宋江最大的心腹就是吴用、花荣和李逵,毒死李逵是因为李逵会闹事,败坏了宋江忠臣的名号。宋江纵有再多的不是,他还是会识人的,吴用干不出造反的事。吴用可以做为一个人的辅助,但是绝对不是个牵头的人,一来他没有那么大名望,二来他也没那么多气魄,三来他也没那么大勇气。
所以咯,吴用根本不会被宋江害死,他心知肚明。吴用的死一来是因为宋江死了,二来也是因为理想破灭。文人的理想会支撑一个人非常坚定的走下去,假如一旦破灭也让他瞬间失去信念,人物崩塌。花荣的死则是另外一回事,花荣怕奸臣陷害,抛下家室选择死亡,当然也由于宋江大树倒了。
吴用不是个安分的教书先生,他纵向做点“大动作”。这多少与他的自命不凡有关,但凡觉得自己还不错的却没有什么施展空间的人都有这种心理。吴用就想辅佐别人干一番大事。在宋江死后,吴用念念有词,直接称呼晁盖以姓名,而叫宋江为哥哥,说明吴用认为宋江比晁盖厉害,感情也更亲近。宋江一死,还没有了落脚的树枝,再加上梦想的泡沫破碎,实在是没有任何想活下去的勇气。
吴用是没有家室的,不要说梁山上几乎所有人都没成家,其实成家的人有很多,也未见吴用近女色,他对于做大事的渴望要超过寻常百姓的小日子,这可能是他无家的原因之一。
吴用可以为这个有知遇之恩的宋江付出一切,也包括其他好汉的未来和生命,这就是梁山高位三把手的残酷。说句玩笑话:为了宋江,他连自己都杀。
《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其一,绝望。宋江这样有号召力的人,都难免一死,那么自己如何还有出头之日。
其二,心寒。自己斗争一辈子,为别人用尽了心机,结果朝廷还是对自己不理解。
其三,知遇之恩。自己的一腔才华,都是在宋江的欣赏下才完成的。士为知己者死,大致如此。
宋江与李逵被毒杀很类似,都是宋江最欣赏的人,同时也都知道宋江死后对自己不放心,似乎只有一死,才得以解脱。
《水浒传》中宋江墓前的吴用为何自杀?只是因为李逵被宋江毒杀吗?
我认为是彻底的失望与绝望了。大家出生入死,结果被一直崇拜的宋大哥卖了。事实上,吴軍师也很矛盾,李逵的死,自己也脱不干系,跟着伪君子并帮着数票子,结果是这般景象?说不定哪天自己也死无葬身之地!唉,不如自我了断,以死谢罪吧!同时下去问一下宋大哥,我们究竟为了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