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中,《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都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也可以说这三部小说虽然都出自金庸先生之手,但写出来的风格和突出的主题,几乎是三部小说三种风格;
A,《天龙八部》是弘扬大侠文化!
B,《笑傲江湖》是渲染武术文化!
C,《鹿鼎记》是力倡生存的艺术文化!
如果说上面三部小说哪一篇是金庸先生最好看的作品,个人认为当属《笑傲江湖》!
为什么呢?
1《天龙八部》的悲情!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天龙八部》,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我都读了多次看了多遍!
从萧峰,到虚竹,段誉……
从王语嫣,到阿珠,梦姑……
从游坦之,到段延庆,丁春秋……
一百多个人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悉数登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金庸先生对其刻画非常的逼真和个性的鲜明!
在书中,尤其是主角也是大侠的萧峰,那种最后的悲情结局,让人非常的扼腕叹息,再添悲壮!
萧峰是一位大侠,是一个男人,也有他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面对强敌,他可以从容面对,继而一击而蹴!可是,面对自己复杂的身世,他就像迷途的羔羊!
小说很成功,但是让人读了,留下惆怅……
2《鹿鼎记》,那一种官场的现形笔记!《鹿鼎记》,就连金庸先生自己也说是对前面武侠小说的一次突破,甚至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主人公人生最后成功了,但不要去学!
客观的说,《鹿鼎记》不仅仅是一部新武侠小说,更多的是一部官场的现实记录!
韦小宝,从一个小混混,到后来的鹿鼎公,从而揭示一个普通人,是如何通过钻营,通过处心积虑,通过不择手段……一步一步,走向了未来人生成功的彼岸!
这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是有不少像“韦小宝”这样的人,但是这样的手段或伎俩,不值得去学习,或者是摩仿!
就连金庸先生本人也说,希望读者朋友不要学韦小宝!
3令狐冲的遭遇,是武林江湖大侠的缩影!《笑傲江湖》,无疑是金庸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因为金庸先生在对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也说过,他对自己的作品最满意的是《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场景的渲染描写,金庸先生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特别是令狐冲,虽有高超武功傍身,却对自己的人生和爱情无法去主宰,倍添人生的落寞,还是江湖侠士的隐忍和失意,还有孤独的纷纷扰扰……
其实,在小说中,令狐冲的遭遇,不是他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江湖侠士的缩影!
金庸先生同时告诉世人:武林江湖中,那些武功高强的侠士,并不是想象中的潇洒自如,和挥洒人生,他也有人生的无奈,人生的失败,人生的孤独,人生的惆怅……
读了,令人深思,叹息,怜惜,惆怅!
这样,呈现给读者,是另一种江湖中侠士的生存之态,远离了想象中的风风光光,更多的接近生活的烟火气!
总结:《笑傲江湖》也可以说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含义别致的作品!说是上述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名副其实!《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金庸大师这几步小说特点是不同的,各有各的之最特点。
《天龙八部》是官二代富二代入世的风烟哲学情怀!《笑傲江湖》是普通小民江湖游侠哲学情怀!《鹿鼎记》是痞子混混混世界的哲学情怀!
《天龙八部》里面很多角色的身份不是前朝遗民后代,就是当时各国度皇宫大臣身份!围绕着国与国,复兴夺位,权势利益,各种代表纷争势力搅动着世间的风生水起!有的孜孜不倦,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穷极手段想夺位复兴最高的权位!有的为保护自己的地位稳固和利益而反击!
有的厌倦了无休止的争斗,追求一种自由潇洒,却被血脉恩仇深深的陷在里面无以自拔!
有的追求情义绵绵,佳人厮守,却又难以放下自己的身份,脱离世外!
有的不求大富大贵,权力的游戏,却因为阴差阳错,爱慕厮守不得不立足进行维护!
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权力地位,复杂的人心,复杂的势力盘根错节,演绎着无穷无尽的血雨腥风!
最后不管成不成,尝不尝心愿,追求赋予行动,不管心甘不甘,天命各有所归,各的其所,各的其果!让人思索,追求何为,放一点又如何?丢一点又如何?舍一点又如何?得一点又如何?人所选所追,付出的代价何其多,人生何其难琢磨!
《笑傲江湖》却是民间江湖门派,百姓世界中层势力的博弈!官国方面几乎就没涉及什么!就是所为的黑白暗斗,主观标榜,势力地盘的夺取之争!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小团体地盘利益互相之间你高我低,你来我往,明争暗斗。黑白混杂,却又互相转变转换。复杂的人间群体社会里,一样是风涌云动,暗藏杀机。
人在高峰低谷各种心态和情绪得到极度张扬和释放!小命几乎就不值钱,辗转复侧,流离失所,安与不安难以持久,得与不得追索无度,偏执喜好各有不同!各种关系难舍易离,时间是人心最好的证明!权位利益取舍带来不同的结果。好无常态,坏无常狂,人生无常,人心指向!
只有里面本质本心坚定的人,虽然危险重重,却处处化险为夷,天的眷顾,人的和助,地的便利!把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全附加给了主角!福在行之后报,让他守得云开带明月,抱的佳人如心愿,脱离纷争回山水,只要鸳鸯又成仙。
《鹿鼎记》算是变化最大,机遇最离奇的故事!主角可以说出生于最低微的环境,却有着奇葩的机遇,在奇葩的行事,得到奇葩的结果!巧!怪!福!缘……利用的真是出乎世事常态太多了!故事虽然很离奇,但是却获得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因为普通老百姓的少年们,志向却很远大,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很好的机缘,众多的扶持,传奇的色彩等改变自己的人生!人生欲望:权力!财富!爱情!英雄志向!在这本书里,都让一个微小的人物实现了大满贯!那个少年郎不想获得这样的人生轨迹和收获呢?
本书最大体现的就是娱乐精神!但娱乐精神是人本身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娱乐精神,绝对是鼓噪无味,活的没有乐趣和意义,最终无用的累死!这本书离奇的故事情节,总是绝处逢生的机遇,自身聪明能力的发挥,环境左右的促就,人物的喜乐人生等都让人轻松可笑,明知道太匪夷所思了,却又觉得这样的故事发展情节很合乎胃口!
书里也描写了很多人物性格,本性,特点!在权力!财富!美女!爱情!友情!亲情!理想!追求等方面碰撞,蹉跎,符合人类社会里的人生百态!
再说里面的男欢女爱!一个卑微的小白丁,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聪明才智,手段方式,环境利用,人物调用,势力旋转等!取了七个美丽的老婆!这七个老婆上到公主下到百姓各层,再到反贼对立群体!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女人都有了,各种的性格特色的女人也有了,就是一个女性集合体!却都爱上了这样一个小混混!现实里根本不可能!但书里可能,就是体现了这个小混混身上有每个女人喜爱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充分说明女性所好,对胃口的就是她们需要的爱的!被所有种类女性都爱的大众情人,各有所得!
这本书体现的寻常小白成功轨迹,是普通人的梦想,理想,幻想!同鸣也好,羡慕也好,模仿也好,希望也好!人物的一切机遇就是读者少年郎需要的!
故事结构的喜乐特别多,让人情绪轻松,好笑,可乐,满足,欣喜……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借用)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原著金庸,比较喜欢金庸的作品……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把顺序颠倒过来就好了。金先生作品排第一的是鹿鼎记,这是共识,没有争议。笑傲江湖排第二,天龙八部第三。
实际上这个问题金先生自己也给了答案,他说了自己的写作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越写越好。这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根据这点,我们也就能知道,金先生晚期作品水平更高,最后写的鹿鼎记也就是他创作的巅峰。
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顺序是: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飞狐外传、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越女剑。
注意哦,咱们说的是金先生写小说的创作顺序,不是故事时间顺序。
咱们不是说越往后写的越好嘛,但这里面得摘掉连城诀、侠客行、越女剑。因为这三部:诚意略显不足。并不是金先生拿出真正实力,特别传神的作品。毕竟先生是靠写小说挣稿费的。跟我做设计是一个道理,灵感来了,创作一幅好作品,灵感不足,也得挤一挤,这个挤出来的作品的味道就差了一些。
所以金先生真正有灵感的作品顺序应该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其他作品要稍逊一筹。
按照这个顺序看,鹿鼎记就是第一。
我们金庸迷对这些作品爱不释手,但在文学界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很多人不喜欢金庸的小说,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杜撰出来的虚假世界,那些神奇的武功都是不存在的,是意淫,境界不高。这些指责有没有道理?有!
武侠小说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经不住推敲。这是根。另外金先生的写作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也就是说前期的作品是有问题的。最明显的就是郭靖大战襄阳、杨过击毙蒙古大汗、张无忌大败蒙古兵......这几处是硬伤。中国古代中原汉地几次被外族占领、统治。这是事实,谁也无法改变。但这也让很多读书人咽不下这口气。咽不下这口气怎么办?我写小说,我改改历史,我在故事里把这口气出了,用郭大侠、杨大侠、张教主把这个面子找回来......中国文人非常热衷干这事,金先生也不能免俗。到现在咱们历史领域还一大群历史发明家呢,对不对?但你这样一干,就叫意淫,是弱者的表现。档次自然就下来了。
而且文学艺术有一个常识:尽量不要沾主旋律政治。不要唱高调。只要为主旋律唱高调了,这个档次也就下来了。真正伟大的作品是:尘埃落定、活着......讲的应该是人心、人性。音乐、绘画都是一个道理。一副表现革命先烈的绘画,肯定永远和蒙娜丽莎不能比。因为政治的另一面就是:谎言。只能骗智力不行的人。这些谎言在有一定艺术鉴赏力人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政治上最正确的作品是“岳飞传”。而岳飞传是评书,是说书人讲出来的。为什么要讲出来,因为岳飞传的粉丝是不认字的老百姓。即便是现在,岳飞传的主要传播途径也还是:小人书......政治和智商是成反比的。真相、真理、思考是政治最大的敌人......
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武侠人物。也是中国古典价值观的代表,是典型的政治主旋律人物。他一切都好、一切都对,但他是不存在的!
艺术追求的是永恒的东西,追求的是内在的东西。而政治是无常的东西,是表面的东西。今天还跪地下喊万岁圣明呢,明天就可能把你挫骨扬灰......艺术不能沾主旋律政治,咱也就不多谈了,比较麻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留意。
神雕侠侣是经典,但这部小说在情节上依旧有很严重的问题:不断的原地出事,不断的原地遇见各个武林高手,感觉遍地都是大侠。倚天屠龙记是后来的作品,在这点上有很大的改观,都是走很远,走个上千里,过几个月,再遇到江湖人物,这就合理的多。
早期的金庸作品有情节不合理,政治主旋律的瑕疵。
但这些问题在天龙八部里面没有。天龙八部是一部完美的武侠小说。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倚天屠龙记。但张无忌带领群侠击败蒙古骑兵那段,实在是难以接受。太假!那种找心理平衡的意图太明显。
天龙八部是一部非常有灵感的作品,五光十色,创意脱俗。在情节上也基本上说得过去,没什么大问题。更主要的是萧峰这样的主角比郭靖要丰满的多,脱离了政治主旋律。郭靖这个符号的主旋律是:汉家正统。但萧峰这个人没有政治倾向,萧峰没有了政治倾向,也就是金先生在这个时候也没了政治倾向。萧峰的观点是汉人、契丹人都是人,应该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和睦共处。
天龙八部里既有辽兵打汉人草谷的情景,也有宋军打契丹人草谷的情景,汉人有好人有坏人,契丹人也有好人有坏人,这就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场去看问题,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境界也自然是高了一层。
1、汉人等于好人,汉人全是好人,契丹人等于坏人,契丹人全是坏人。
2、汉人有好人有坏人,契丹人有好人有坏人。
这两种观点哪个档次更高一点?
而不论哪里都有好人都有坏人,这样的剧情看着就显得更加:真实。经得住推敲。
既然以前小说里的瑕疵都改掉了,天龙八部自然就是一部完美的武侠小说。是金庸作品里最完美的一部。
但是,完美的武侠小说也是武侠小说。依旧是别人指责的那些:杜撰出来的虚假世界。
平心而论,这些指责不无道理。这些指责依旧可以放到天龙八部上。但对于鹿鼎记和笑傲江湖,这些指责完全不成立。
简单的讲,这两部小说已经不能按武侠小说来看了。
鹿鼎记里的武功只是一种点缀,非常弱,它讲的是社会、人心。韦小宝这个人完全没有政治倾向了,而没有政治倾向就意味着:看穿。
看穿这个世界的是韦小宝,也是金庸。讲社会、人心,看穿了这个世界的作品,自然脱离了武侠小说,向上跃了一个档次。
鹿鼎记的情节是假的,但道理是真的。
笑傲江湖是卡在武侠和现实之间的一部作品。比天龙八部高半格,比鹿鼎记低半格。
笑傲江湖里的武功就偏弱了,和天龙八部没法比。它只有一半武侠小说的成分,借江湖谈的是人性、欲望。很多人把笑傲江湖当政治小说看,咱们前面不是说艺术沾政治不好吗?这里笑傲江湖怎么又沾政治了?因为笑傲江湖表面是武侠,骨子里是政治,但从根上讲,从最深层次讲,谈的还是人性的问题。政治只是中间层。
1、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
2、笑傲江湖是半个武侠小说。
3、天龙八部是完美的武侠小说。
4、我最喜爱的倚天屠龙记是95分的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如果说按个人喜欢,那每部小说都有可能成为最佳小说吧。你喜欢的小说其实就映射了你内心的自己。而每个人我想都一定又自己最喜欢的一部。题主这个题出的挺好的,三部小说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风格。我把《笑傲江湖》奉为上部,《鹿鼎记》奉为中部,《天龙八部》奉为下部。笔者试着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四个角度来剖析原因。
一、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金庸塑造的群侠世界里,你最喜欢哪个?郭靖有些愚直,杨过狡诘而狷狂,张无忌文弱无主见,偏又女人缘那么好,段誉是个滑头,虚竹一张白纸。萧峰确实是侠之大者,但是总觉得这个大侠没有人味,人无癖好不可交也,一直不知道萧峰的癖好是啥,金庸把他写的太过苍白了,而虚竹给人感觉就是一张白纸,一张运气奇好的白纸。韦小宝就是个典型的真小人,当然总比伪君子强多了。所有的大侠里,惟一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大侠,其实就是令狐冲。
令狐冲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正中有邪,邪中有正,这和我们的人生是一样的。令狐冲的爱情呢,也仿佛我们自己的爱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达到高峰,并永远的失去了。萧峰看似有一份完美的感情,但这种感情的失去跟我们的现实无关,因此看起来其实也无痛无恙。段誉是一个痴种,但现实中谁又能是一个王子,并且帅的一塌糊涂呢?虚竹刚才说过了,简直莫名其妙,感觉是在凑篇幅。而韦小宝则只有情欲,没有爱情。
从次要人物来看,在《笑傲江湖》里的几男几女,性格特征,脾气秉性,职业教养,互为参补,恰到好处。大英雄女朋友并不多,仪琳、任盈盈够了。有足够的爱也有足够的恨,就像糖、盐和辣椒的比例刚刚好。而《天龙八部》的人物其实就是纯粹的堆砌,金庸还是有能力把他们写的都有所区别,但是差别太细微了,要特别强调才能记住,这已经就是小说的失败了。从艺术成就来看,《鹿鼎记》无疑是金庸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是最后的一部。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个性鲜明各异,来历各不重复相同,让人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但是,这其实是切中了中国人爱意淫的内心的,却并不真的感人。
二、故事情节《天龙八部》有时候我觉得是散文,感觉没有什么悬念,进行转折的事情,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特殊事情,很突兀,这样就缺乏了可读性。整个小说就被一些先后登场的,奇奇怪怪的,琳琅满目的人物撑着,感觉更像博物志。
《鹿鼎记》这一部呢?感觉就是一部韦小宝如何取得七个老婆,大功告成的故事。因为附会了历史,所以历史情节无法满足读者对小说情节的需求。
而《笑傲江湖》确实就像一部小说了。情节曲折,环环相扣,有主线,有从线,有明线,有暗线,伪君子岳不群对于每一步的设计,回看起来想想都后怕。《笑傲江湖》绝对不是像《天龙八部》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的小说。
三、思想内涵《天龙八部》都写了写什么呢?我觉得就是一部奇遇记、艳遇记。这和古代的志怪小说就没什么两样了,只读起来有趣而已。你说萧峰是侠之大者?他大什么呢,真正的侠之大者是郭靖,因为大宋的存亡跟他个人本无关的。而萧峰其实个人的出身的原因,夹在中间难做人。为此自尽是很壮烈,但是他是身处其中,情不得已。
而且《天龙八部》非常让人反感的一段,就是大理王妃化身观音娘娘,去满足失去皇位争夺的皇叔的欲望,又激励皇叔上进的动力这一段。这简直是糟粕。
《鹿鼎记》就不用说了,就连金庸自己都说不喜欢韦小宝这个人物。金庸塑造完这个人物之后,就此封笔。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那么,是让我们去学习韦小宝吗,学他的什么呢?我相信是真的有很多人是愿意学习韦小宝的。比如这两天大火特火的陆小宝,听其言观其行,就这个名字看,就有向往之意味。《鹿鼎记》这部书,其实就是切中了国人对娶七个老婆的意淫心态,无他。
而《笑傲江湖》确实是一部真的描摹了现实的小说。真的大侠绝对不是万能的,即便有万能的武功秘籍,但是,他还是挽回不了小师妹的死,师娘的死,陆大有的死。即便你英雄盖世,但是你还是入了魔教的门,着了魔教的道,你不在乎,可你师娘在乎,你小师妹在乎,你最在乎的人在乎。我总觉得,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非常的假,他们那样虐恋的基础是什么呢?感觉就是从一而终的礼教了,这样的感情在现实中没有的。而黄蓉倒追郭靖则一点不可爱,我要是黄蓉,我绝对不会追郭靖,因为夫妻的智慧层次不一样,无法交流不会幸福。而一个还从没有品尝过爱情滋味的少女就非常知道自己所要的爱情就是什么,这样的女孩,只会让人觉得可怕,而不是可爱。
所以在金庸的世界里,是没有真的爱情的。有人说,令狐冲不是最终得到了任盈盈吗?令狐冲对任盈盈的爱应该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替代,现实生活中也恰是这样的。小师妹对于林平之的爱是真爱,但是这真爱是分明基于欺骗和假象的,现实生活中也恰恰是这样的。
所以,《笑傲江湖》描摹了我们的人生,他已经出离了武侠小说的范畴,是唯一一部真正打动人内心的武侠小说,是一部巨著。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哪个是金庸小说之最?为什么?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与《鹿鼎记》公认为金庸先生十五部小说中最为杰出的三部作品,孔庆东称之为鬼斧神工三杰作。至于哪一部最好,各家粉丝,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这三部小说分别代表三种人生之境界。
『入世』——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的主题是“命运”,人生于世,谁也逃不掉、挣不脱这只“无形之手”。书中大多数人都是“入世”之人,各有各的“执着”,于是终究被“这只手”捉弄束缚住。
萧峰(乔峰)先是“执着”于自己的生世,后又“执着”于复仇,终究酿成不可弥补的大错(亲手打死自己心爱的女人);
段誉的“执着”是“神仙姐姐”;
虚竹“执着”于当和尚;
慕容复“执着”于复兴燕国;
鸠摩智的“执着”是武功;
段延庆的“执着”是大理国的皇位……
但他们最后发现这些“执着”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宋人”与“辽人”并没有什么高下,所谓的“大恶人”其实是自己的生身父亲;
王语嫣终究不是“神仙姐姐”;
哪些所谓德高望重的高僧,其实皆是虚伪的面皮没被剥下而已;
复燕不过一场“春秋大梦”;
武功全失,其实反能得到解脱;
所谓“皇位”,远不如有一个亲生儿子……
他们看似是被“命运”束缚,实则是被自己禁锢,他们心中装的太多,谁也放不下、抛不掉“执着”,只能借助外力才能得到解脱。
『出世』——浮尘随浪,只记今朝。
《笑傲江湖》描写的是权力纷争,书中之人为了制霸江湖无所不用其极,但金庸先生却通过以令狐冲为首的形象告诉我们,只有“出世”之人才能真正做到“笑傲江湖”。
令狐冲是“出世”之人,所以他活得洒脱自由,对于权力他是不屑的,但他反能领袖群豪,因为他当他们是兄弟,是朋友,自己并不高高在上;
任盈盈是“出世”之人,她爱上令狐冲,即使她知道令狐冲对岳灵珊余爱未消,她不在乎,她了解令狐冲,所以她知道令狐冲之前爱岳灵珊是真的,现下爱自己也是真的;
曲洋、刘正风是“出世”之人,他们知道正邪之分没有意义,所以他们才能写成“笑傲江湖曲”;
桃谷六仙是“出世”之人,他们心中没有杂念,自得其乐……
他们看透江湖纷争,所以他们只有两个结局,死亡或者归隐。
『玩世』——快乐的人生,一切是游戏。
作为金庸先生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的“玩性”不可谓不重,首先用查慎行的诗句作回目名,已是金庸颇具私心的“玩”;次则将历史掌故和虚构内容融为一炉,虽然在之前的作品中也有,但到《鹿鼎记》已被玩到极致。
韦小宝自然是彻彻底底的“玩世”之人,对他来说一切不过一场游戏,不过是掷一次色子而已,当然游戏必有输赢——
美刀王下的赌注是他的一生,赌的是莫名其妙的恋情,是胜是负,竟不可知。
吴六奇输得最不明不白。
吴三桂在长期苦战后输个精光。
康熙坐庄,结果各家皆输,庄家独赢。
陈近南跟人下注,赢了轮不到他,注定要输。
洪教主专落一门,结果连老婆都输掉。
韦小宝做帮庄,又见好就收,自然也是大赢家。
阿珂、双儿、洪夫人、曾柔、小郡主替帮庄收筹码,吃红钱,自然也各有所获。
吴应熊输得最惨。
冯锡范不肯认输,死磨到底,输得最不堪。
茅十八一上来就输完。
俄国人想出诈术,结果幸保首领而归,未曾输清。
陈圆圆作壁上观。
九难也作壁上观,她已无可落注,早已输光。
桑结喇嘛输了手指。
俄国苏菲亚公主是赢家,赢了人,赢了权力。
“入世”、“出世”、“玩世”是人生三种境界,想来并无高下之分,一种态度而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是好小说,恐怕也难分伯仲,不过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好坏、是非、高下且由自己判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