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子路“片言可以折狱”,是夸他还是揶揄他呢?你怎么看?

谢邀。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此句出自《论语 颜渊》,片言的“片”在这里是“半”的意思,片言,也就是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词。折狱,就是断案。把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这样:“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供词,就能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没有说话不算话的时候。”

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直率勇敢,视死如归。孔子待他,有点亦师亦友的关系。那么,孔子评价子路的这句话,是夸他呢?还是揶揄他呢?个人觉得,这句话,是孔子对子路的夸奖,不是揶揄。原因大概是这样,孔子做为一个超级老师,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都是很高的。论语中有很多他对人对事的评价,态度都是很鲜明的。是为是,非为非,表扬就是表扬,批评就是批评,话说出口,很容易让人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特点,光明磊落,不遮遮掩掩。

揶揄这种表达方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表扬的背后,暗含贬低之意。不容易让人明白说话者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孔子大概不常用。《论语》中很少见到揶揄的表达方式。

孔子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会有先扬后抑的情况,比如《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也是记录孔子评价子路的,原文是: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这段话的意思,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就乘木筏子到海外去。能随从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子路)吧?

孔子这也是正面表扬子路,为了传播自己的政治理想,生死不计的勇气确实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但是,子路听到孔子的表扬之后,“喜”,也就是说,子路有点骄傲了。孔子看到他骄傲,做为一个好老师,立即对他进行敲打说:“你只有勇气方面比我强点,其它也没什么优点了。”

从上面这一句能够看出,孔子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贬抑的时候贬抑,态度都是很鲜明的,目的也是很明确,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现在我们回到这一句:“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这肯定是表扬无疑。通过一方的言语就可以把官司断了。这在具有法制精神的人看来,是不符合程序公正的。可能是草菅人命。可是,儒家的精神与法家不同,儒家靠德治,不是给出个所谓公平的,结论,而是让诉讼的双方回归道德。这一段是《论语颜渊》之12,下面的第13是,“听讼吾犹人也,必也无讼乎?”也就是说,儒家的终极目的是让人们打官司。所以,片言折狱与草菅人命联系不上。

另外,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半句。子路无宿诺。这当然也是赞扬的话。整句话,前后联系起来,意思是统一的,是表扬,而不是揶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