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讨论买婚戒的时候我想买金子的,但是女朋友想买钻戒,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这两句话

L V不是人造革,钻石不是碳做的。

如今这个时代,还有人纠结于老花L V到底是不是人造革。还有人纠结于钻石到底是不是碳做的。告诉你个真相,实际上买L V的人,不是因为有一堆钥匙手机,口红餐巾纸没地方放。买钻戒的人,也不是因为手指头上轻飘飘,不压点高密度碳就难受。

L V和钻石是同一种物质。他们的出售点在于“社会承认度”!

别说钻石是碳做的。我见过一个手镯是陶瓷与合金做的,照样卖五位数。照样有人买。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款手镯带出去,代表了你拥有了香奶奶这一季的最新款的饰品。而且是一般中产阶级最不愿意买的,最不保值的手镯。他表达的意思就是:你有钱!你丈夫有钱!你丈夫有钱,还愿意给你花钱!

带一切奢侈品,包括钻戒,出门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别人(起码是自己所处的那个小圈子里)的赞许和追捧。这就是一种来自社会群体的承认度。

有人通过一个博士学位获得社会承认。有人通过自己的职务获得社会承认。有人觉得自己的优秀品格,比如勤劳肯干,富于爱心,就可以获得社会承认。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很多女性觉得,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够获得社会承认。

而她们给自己下的社会定位,是与自己的经济定位不相符的。意思就是说,很多女生要展示出,自己是处于一个,踮着脚才能够触摸的到阶层。

我们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中产模仿有产。

去年我在上海我弟弟家的时候。有一次在楼下的小花园里和弟弟的小太太散步。迎面碰到了她朋友孩子的钢琴教师。寒暄了几句,随后,那个女教师就上楼去了。弟弟的小太太撇着嘴在背后说人家:“看看她背了一个爱马仕的入门款,还是真的呀!可惜背这种包包,坐地铁,过安检可真不合适。容易被划呀!”

爱马仕店的产品我是领教过的。五位数以下基本找不到什么单品了。可能有个别拖鞋盘子之类的,用于配货的小零碎。而一个连汽车都没有买下的女孩,就算是上海本地人,有房子也是属于中产阶层。她为什么要消费属于资产阶级的爱马仕呢?显然,有的女士是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更高阶层的形象。这样才能够,让她觉得心里比较有安全感!

很多写手会在网络里鼓吹:一个女孩子工作了一年要奖励自己。比如买个香奶奶的包。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以前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有一个助理,她那一年收入不错,年底得了五万块钱奖金。二话不说就进了大商场,换出一个L V的包。让我看得瞠目结舌!这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啊。她们家用钱的地方之多,比天上的星星也不少……

当时如果拿这笔钱做理财。就是最稳妥型的,现在至少得翻了一翻了。但是那个L V的人造革的包,给她带来的要比理财翻番还要多。那就是她所需要的社会认同感!

很多消费主义鼓吹下的女生,会觉得“我消费,故我在”。一切幸福都来自于消费。而这种消费的快感,是由消费的产品价格决定的。消费的产品价格越高,那么快感就越高。自我价值就越高。社会承认度就越高。社会等级就越高。也就标志着我的成功显然易见。

在消费主义的迷幻剂作用下,一个肥皂泡里的城堡出现了……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不满意自己所处的阶层。但是又实在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结婚找对象,大概率上也是找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同的男性。所以在结婚之前就再努一把力,消费一把自己踮起脚来才能够的上的商品,比如一个钻戒💍!

商家会告诉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但是没有投资顾问会鼓励你去买两克拉以下的钻石。更何况是加工好的钻戒。它的溢价是非常高的。没有投资属性。

所以买钻戒一般情况下,就是一种社会等级的展示。

钻石代表了女性的奢华高贵,富有和享受。玛丽莲梦露曾经演过一部影片,名字就叫做【金发女郎爱钻石】。这是一个关于漂亮姐姐钓金龟婿的故事,而且成功了。

自此,过上了貂皮加身,珠宝闪烁的阔太生活。

而这一切的期望,也是很多女性希望从婚姻中获得的。谈不上批判,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婚姻都能够带来这种待遇的。

既然连钻石都不想买,而只想买黄金。估计提主也就是个一般工薪阶层。买黄金就是一种储蓄方式。比如金价高了随时可以卖掉。但是钻石是一种消费品,一般低价位的钻石,买的时候价格高高在上,卖的时候价格仨瓜俩枣。根本不具备有投资属性。所以提主所购买的首饰,和女友想买的首饰,实际上是两宗商品。有截然不同的诉求!

前者是理财。后者是炫耀。

这也折射了你们人生三观的不同。

题主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工薪阶层。想过踏踏实实,平凡朴素的生活。“三居室养条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嫖不赌不结仇,偶尔还能看场球。”这就是绝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男性的追求。这种追求更务实,更容易实现。这种人的幸福感也特别高。说白了就是过个小日子,吃个烤串,喝个小酒,三三两两找找朋友,大家一起吹吹牛,偶尔咱再打场球。

春天里逛公园,夏天马路来遛弯儿。秋天里爬个山,然后等着过大年。一年四季,花开花落。守着媳妇儿说说笑笑,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盼着老人平安健康。打一份不太劳累的工,买一套不太大的房!这就是很多男性的追求了。这一生能过这样的日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幸福了……

但是题主的女友不是这样的人。

她是一个有大追求的人。她想能够出人头地,能够被万众瞩目。能够当人上人。最好坐着法拉利,刷着信用卡,巴黎纽约随便耍。能有纸醉金迷,能有花天酒地。能有万人追捧,能有游轮飞机……

有的人的眼光永远×45度角向斜上方看。(这样倒是可以预防颈椎病)就算是这个女孩子以后有了钻戒,她也想再有一条钻石项链,再来一顶钻石头冠,来实现自己的公主梦!

她是扬着脸,往上看的女孩。她渴望过上被人羡慕的生活,她流着口水向上爬,要攀爬到一个更高的阶层!

这种人也谈不上坏。在英语里管这种女孩叫“攀缘蔷薇”。有很多出身平凡的女孩,都是通过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她们有心机,有手段,有美貌,有情商,在男人的世界里拳打脚踢,大展宏图。最后带着那种斜睨众生的微笑,珠光宝气,摇曳生姿的出现在各大慈善晚会上。

见面之后,两人轻轻的相互拥抱着。用英文称呼对方的名字:

嗨!莉莉贝!

嗨!玛格丽塔!

她们喜欢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她们更自豪的是自己身边的男人,西服革履,事业有成。

嗯!等等!这个画面先停掉!

以上这一段是你女友的脑补情节。因为她不是这样的女孩。我不是说,她不是有这样愿望的女孩。我是说,她是没有这样手段的女孩。她失败了!她身边的你,就是T恤牛仔白球鞋的平头草根。

这真让人沮丧!

真让人失望!

于是她只能收回所有的梦想。希望在自己最隆重,最巅峰的时刻,希望用一个“最低的要求”来满足自己的这份壮志未酬。祭奠自己的终身之憾!

她需要一枚钻戒。一枚小小的钻戒,就像一枚小小的星星。点缀在她生命的寒夜中,但丝毫不能取暖。

其实说到底,这样的女孩最让人心疼,因为 她们一辈子也不快乐……

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没钱可以说没钱,最讨厌没事找这种理由的。

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你女朋友没说错,你不想给她买就明说,不用找这种蹩脚的理由,这样更显得你不招人待见,没钱,可以告诉她太贵你买不起,换个黄金还保值,这样说她可能还开心点

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让她王一博,如果王一博要她,那你们两个一样都是喜欢她的人,如果王一博不要她,那你们两个不一样,因为你喜欢她。同理,钻石和碳是一样的。

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第一,穷不丢人,但都到谈婚论嫁了,你家什么经济情况,对方还不知道么?

这妹子还陪你耍花活,是不是脑子不太好?

第二,钻戒也有便宜的,去年小鲜肉联合塌房的某钻石品牌有一千来块的钻戒。

当然,还是那句话,穷不丢人,一千来块买玩具确实没必要。

第三,我为啥说你穷?因为,不那么穷的正常人买金不选钻的原因是保值,买宝石是玩儿。

上千上万有和乐意拿来玩儿是两码事。

虽然钻石也有保值说,但那个逻辑和爱马仕古董包保值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品牌价值远高于物品价值。

很简单一个道理,黄金你融成饼都值钱,钻石是不是卡地亚、蒂凡尼就差很多。

我说我有一千情愿顿好吃的,也不愿意买宝石玩儿,有问题么?扯什么碳么?你还是个碳基生物呢!

结婚戒指如果是婚戒,一般来讲和大金镯子等价,但是,结婚要买五金,有时候大金镯子包含在里面,有时候不包含。

你有钱买,不乐意买宝石,可以给人买个她喜欢的金器,不买首饰可以买摆件,亏掉工费换个高兴。

你要没钱,老老实实说没钱不就完了?

我对女朋友说钻石是碳没有实际价值,女朋友说王一博和你同样是人,我该怎么反驳?

如果是我就满足她的要求,毕竟人生买钻石只是偶尔一次干嘛让她不痛快?和王什么比啥呀?!她也应该听说过人比人死货比货扔这句老话吧?抬扛话她应该和谁比呀?

说,钻石和黄金的价值,我觉得还是黄金更胜一筹,古往今来用黄金交易的还是绝大多数,看电视办啥重要的事儿动不动就拿几条“小黄鱼儿”。

黄金可以造假,但戴着戴着就掉色了。钻石,有几个能看出来真假的?看过一段报道,大意是钻石被调包了谁也没辨认出真假,就是因为五人五把钥匙四把就打开了保险柜才引起了怀疑。凭现在的工艺制个假钻石还是富富有余的,老百姓谁也看不出来,用碎玻璃做一个卖你天价你也稀罕的没法。啥?有权威鉴定啊!假钻戒都能制出来鉴个腚造假还不容易吗?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说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只是广告词而已。那真金不怕火练可是老老年的评语啦!真金不怕火炼,是形容咋烧也不掉分量,拿一块儿钻石烧一烧再看看?

妻子有几个“宝石”戒子,没戴多长时间光剩壳儿啦!戒面儿先走一步,也没流传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