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我在天津的房子是一个商品房小区。
已经有二十年房龄的这个小区,当初可是当了一阵子楼王呢!低密度住宅,大面积绿化,广阔的草坪上小巧的雕塑。漂亮的白色洋房,在这个世纪初的时候,还是挺打眼的。
在刚开盘的时候,这里的住户有两种人。一种是机关干部。什么什么单位买下了好几栋楼。给自己单位的干部。还有就是在线销售了。我们家属于后者!
二十年了,房子也老了。当年好多人都搬走了。他们另找新房源了。换更高档的别墅了。我们如今退休了,也回北京了,也不经常在这住了。
还有一些“坐地户”。就是当年那些机关干部。他们都是临退休分的这个房子,所以,也动不了了……
好多人觉得机关干部挺厉害。其实,也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生活。没有大钱,只是工作安定一些,经济上宽裕一点罢了。
大城市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界开阔。这既是优点也是遗憾。开阔的视野会告诉你,你有多平庸。
我有一次写东西。写到我一个侄媳妇是985 的研究生。学历还可以。立刻引来好多人骂。985 的研究生,多优秀呀。一个女孩子,长的还好看,这多难得呀!你们家还不同意。
其实,这就是让我们郁闷的地方。
一个985 的研,美丽的颜,但是,在北京海淀的相亲市场上,还是大路货。挺普通的。因为在这里这样的人,太多了!什么大厂,什么大学,什么中科院,什么研究所,这样的优秀的青年人一波一波的,如成片成片的小丑鱼在珊瑚海里遨游。但是,在内陆的鱼缸里,每一条小丑鱼都很金贵呀。
也就是说,你要是不幸生在这个地方,就必须特别特别的努力,才能和那些不知是哪来的一群天兵天将,相互抗衡斗争。要是打不过,人家能回老家。你呢?跑都没地方跑。因为,这里就是你的老家。
………………………………………
在天津的这个院里也是如此。
好 多土生土长的平庸孩子,蔫头搭脑的就业求职。凑凑合合的结婚生子。
现在好多工作岗位都特别透明。你要是没有名校文凭,什么公务员考试你都没资格参加。所以,你爸爸是什么管,什么官,有什么用!
一辈不如一辈的现象,在这样的人群中,是大多数子女的宿命。
………………………………
那天,我弟弟回我们家的院。这个大院的房子因为是学区房,所以我们一直没搬家。一个我父亲的老同事见了我们姐弟俩,张嘴就问:“宁宁身体好点了吗?小弟 现在工作怎么样?”
我们俩尴尬的笑笑:“我身体还行。弟弟如今在一个公司里上班,挣钱养家,孝养母亲,还可以!还可以!”说完,我低头就溜!
弟弟在一边咧了一下嘴。也加快脚步,不言语了!
我们最怕这样的问题。很遗憾,虎父生犬子是常态。我们超越不了我们的父母。我们只能这么厚皮厚脸的生活着。没法子!
我老伴也是如此。在中科院“爷爷造卫星,爸爸使卫星,儿子看卫星”是常事。他也是这么尴尬的生活着。
但是,下一代里还有混人。有的孩子更浑!
我们好歹算是自食其力了。现在好多年轻的孩子是坑老啃老,满腹抱怨。他们对老子很不满意!
我认识一个大姐,那天跟我抹眼泪。
闺女总向她们老两口要钱。一月就要两万。给他们留点零头。大闺女三十多了,也不上班。就弄个娃在家。找了个丈夫工作也一般。但是,这位大小姐就是要高消费。要开豪车,宝马。要穿名牌,哭泣大蜜蜂的链条包,一买就买俩,一大一小。BV菜篮子,CD马鞍包。天呐!
每一个都是数以万计。
老娘在家里吃顿平鱼都得琢磨一下。毕竟三五千的退休金不够花呀!(大头的钱女儿都拿走了)就这,大闺女还不依不饶的说:“当初我去法国留学。他们就是不给钱,害得我只能早回来了。没有拿到文凭。我现在这样,怪谁?”
天地良心!
前些年,大闺女在巴黎待了仨年,愣是连语言都没过。要问她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大学,简单,考不上!
她还振振有词的说,要是父母条件跟的上,她早出去了。她们好多同学都在法国念中学。她要是初中就出去………
天呐!哪有那么多的钱呀!她父母也是工薪家庭呀!不是做生意的大款呀!
前一阵子,一个女孩子因为骂爹而走红网络。这个女孩子的爸爸,北大毕业的,一个月给孩子一万多,自己在家吃咸菜度日。可闺女就是不满意!
“不拿钱我骂死你!”这也是亲闺女。让老父亲情以何堪呀!
……………………………
那天我也是多嘴。跟那个啥也不干,就是专业啃老的大闺女说:
“你看咱们院,新搬来好多年轻人。他们都是买的二手房。一水儿的都是农二代。都在什么什么医院,什么什么研究所工作。他们都没有父母的‘重金加持’,可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奋斗,考上某某医学院,考上哈工大北航清华。如今人家都能自己在天津买房置业,安家落户了。还把老家的父母接到大城市享福。人家……”
大妈我还没说完,混闺女不高兴了:“您当初不也是一般大学出来的。羡慕人家有什么用?”
唉!得!给咱来个烧鸡大窝脖!
“有人说孩子分报恩的,和讨债的两种。我闺女就是讨债的。没办法,我认了!”这位当年志得意满的李主任,如今心灰意冷的蔫大妈,带着一脸茫然的表情,有气无力的说。
她认命了!
今年春节,混闺女愣是不上门了。让他们老两口冷冷清清的过节。原因就是大闺女节前让她们交出二十万,自己要买过节的东西。什么手表,什么手机,什么首饰……
但是,老两口坚称自己没钱了。“我们不能把钱都给她。我们总要留一点呀!我们以后病了怎么办呀!”
“那你们就拿着钱,自己去养老院等死吧!”
闺女的话字字戳心。一对快七十的老人只得低头哀叹,生女不幸!
……………………
看着那些农村父母和孩子喜气洋洋的过节。这位一辈子都是要强上进的“老领导”心里酸楚极了。今年春节,只有原单位的老干部处的同志来看过他们。给他们带来了组织上的温暖。
而来自孩子的温暖呢?
“赶上这样的孩子,真不如不生!”我们一个老姐们这样对我说!
还真是!
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根本与正常掛不上钩,更谈不上正常。做为子女,为什么非得靠父母过上优越的生活?有本事靠自自己不行吗?父母辛苦养大了子女。子女却无能力去过上正常优越的生活。父母没去埋怨子女无能已经是很大慈大悲了。子女无絲毫理由去埋怨父母。相反,子女只有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份。才正常。
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不正常,
子女不应该埋怨父母,孩子成年之后,有他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用自己的思维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子女应该做的,而不是嫌弃父母没给带来诸多的好处,没有父母,子女怎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份恩情是子女一生报答不完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是最高的财富,没有生命,哪能来到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孕育子女的生命是最大的财富,是使你成年之后为之奋斗的,为之努力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父母没有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是极度不正常的事情,父母给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供你吃喝,让你上学,最后你学业完成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已经到头了。后面你的一切生活都和父母没有太多的关联了,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来,把自己生活的优越程度,换算成父母的能力大小,这样的子女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子女。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都出现极大的偏差,喜欢不劳而获,喜欢攀比。喜欢比谁的爹娘有本事。从不去比自己的能力大小,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堂堂正正做人。我们那个年代,结婚的时候父母就给了5000块钱,现在我都五十多岁了。目前的一切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是我自己去创造出来的,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自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前行,永远不要去埋怨父母没有给你优越的生活,做一个有自我价值的人吧!
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说不正常也对,说正常也对。要在过去,子女是不会埋怨父母的,要是有也是极个别的,在学校里大家的吃穿大同小异,你的肩膀上露着棉花,我的膝盖打着补钉,他的屁股上补的块布布还在掉着,乌鸦没资格笑话老哇(一种叫声和乌鸦一样的鸟),偶尔有个工干的子女穿着整齐,书包里的馍馍中用,大家便羡慕的流着口水,放学回家再讲给父母听,一般的解释是:人穷志不穷,做人要有骨气,要馍讨饭不丢人,小偷小摸万不能。狗不嫌家穷,儿不嫌娘丑,只要好好学习,刻苦学习,长大了当个工人,你就能吃好穿好,还能给爸爸妈妈买饼干吃。听了这些话小孩们只有发奋努力,去做他们的梦,尽管大多数老爸老妈都没能吃到儿女们的饼干,至少这些筑梦的过程,他们都块乐的度过了,当梦醒来的时侯,自己也长大了,大人们也老去了,报怨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没听说过。
如果活在当下,同样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里,贫富悬殊,物质差别,穷人的孩子在心里上难免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干扰,产生自卑消极的因素,报怨父母也很正常,只要大人们引导有方,穷孩子还是会越过这道坎坎。我的朋友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艰苦非常,上高中往家里步行十里跑回家,四季穿着校服,脚上蹬的是老婆给做的布鞋,而且每星期只给30元生活费,可是他们俩始中在同级班上前几名,今年高考成绩都在理科500以上。有时候用奔马毛驴接送的孩子,也未毕就上得了一本。有的网友说,既然你穷那就不要结婚生子,人家富人也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不是,此话虽然也能在人前讲,但是,富人在努力奋斗之前也是穷人,自古以来,没有永远的荣华富贵,世事本来是穷人的,没有了穷人,富从何来??
父母没能力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子女埋怨父母正常吗?
原来叫做不孝,现在是家长自责。
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机会,所以生孩子的家长是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再生。生后就要负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